警惕车险市场陷阱:“交通安全统筹”低价背后的隐患众安保险法保险公司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有消费者反映某知名险企给其提供远低于市场均价的车险报价单,引发其疑虑。随后,记者发现该报价单上的险企名称为“众安车保”,通过查询,这家公司仅成立了两个多月,从股权结构看也与众安保险(06060.HK)并无联系,其出资股东只有一名自然人,且保险业务并不在该公司经营范围内,也就是说该公司实则是一家有“碰瓷”“众安保险”嫌疑的统筹公司。

记者进一步发现,不仅仅只有众安保险被“碰瓷”,市场上还混杂着冒名“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太保汽车服务公司”(实际为“统筹公司”),冒名“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人保汽车服务河北有限公司”(实际为“统筹公司”)等等。

而这些统筹公司提供的也并非消费者以为的保险业务,而是“车辆交通安全统筹业务”。

01何为交通事故安全统筹

机动车交通安全统筹制度,最早产生于云南省交通厅1993年3月创立的交通安全统筹中心,其覆盖范围为厅属企事业单位的交通运输车辆,在所覆盖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以后,依法开展交通事故理赔。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文件﹞,文件第二条强化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三)鼓励运输企业采用交通安全统筹等形式,加强行业互助,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这一倡导成为了交通安全统筹存在的依据。

车车科技车险业务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车辆统筹是指通过向车主集资的方式,要求车主缴纳相应的交通安全统筹费,形成统筹资金来为参与统筹的大型货车提供保障,属于运输行业内部的行业互助。”换言之,他们的业务模式主要是通过与车主签订安全统筹业务合同来收取费用,并承诺在发生事故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偿。

然而,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10多年来,这一政策被钻了空子,逐渐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企业用作非法获利的工具,存在很大的风险。只要符合公司法规定的一般企业设立条件,就可以成立车辆统筹公司。他们名义上是“行业互助”,实际上却在售卖“保险”。但他们申报的经营业务并未涉及金融保险领域,也就不用接受金融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在资金风险方面,统筹公司对于注册资本多采取认缴制,缺乏对资金的特殊监管,易形成资本流失的后果,且注册统筹公司没有注册资本门槛,对于频发的车辆风险,难以形成有效的理赔。“‘车辆统筹公司’不是保险公司,因为其缺乏严密的监管以及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在业务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其中风险也快速积聚,爆雷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险市场的迅速扩张,新能源车维修成本高、出险率高,一度形成了“险企喊亏,车主嫌贵”的局面,即使监管采取了进一步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举措,新能源车险价格高的局面依然存在。在这一背景下,记者发现,虽然这一业务并非新鲜事物,但去年以来,各类“统筹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通过各种渠道以低价吸引客户。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专家朱少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车险综改后,险企为提升车险经营效益,出现拒保营运车或高风险车的商业车险的情况,而车辆交通安全统筹业务的出现弥补了车险市场的缺口。然而,他进一步指出,此类业务不是保险,不受到保险监管,出险后车主的损失赔付权益不一定能够得到保证。

他进一步表示,由于此类业务并不是保险,遇到这种情况,通常只能通过诉讼解决。

02为何“统筹公司”能够提供远低于市场的价格?

那么此类业务用以吸引消费者的“低价”卖点从何而来?车车科技车险业务负责人表示,与保险产品相比,车辆统筹单不是保险合同,不受《保险法》保护。而车辆统筹业务更不是保险业务,后续赔付服务可能无法保障。这使得车主可能面临高额的赔偿风险。如果车辆统筹公司无法承担高额赔偿金,车主在发生事故后可能需要自己承担巨额的赔偿费用。因此,尽管车辆统筹服务可能提供远低于市场的价格,但这并不是因为它的成本低,而是因为它所提供的保障和正规保险相比有很大差距。

换言之,正是由于其不受保险行业监管机构的约束、缺乏精算定价机制,才使得他们可以随意定价,采用低价抢市的粗放模式。除了低价竞争,朱少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缺少有力监管,经营此类业务的一些公司只是皮包公司,没有长期经营打算,只想恶意欺诈消费者,因此,给出“承保”的价格远低于风险成本。”

03消费者需注意区分“保险”与“统筹”

对于如何判断自己购买的是“保险”还是“统筹”,车车科技的车险业务负责人建议消费者从以下几点判断:

一是保险合同。正规车险是由车主直接与单一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保险金额和责任范围是根据车辆的实际价值以及车主的具体需求来定制的。而“统筹车险”则是由多家车主通过一个平台或组织(如运输公司)集体投保的形式,风险和保险利益是基于所有参与者共同约定的结果。

二是所有权转移。在正规车险下,当车辆被出售或转让时,原车主可以将保险合同随同车辆一起过户给新车主,确保保险保障的连续性。相比之下,“统筹车险”不具备这种灵活性;一旦车辆的所有权发生变化,原车主必须先退出原有的统筹安排,这可能意味着新车主需要重新寻找合适的保险方案。

三是理赔流程。正规车险公司在处理理赔时遵循严格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有着明确的理赔流程和服务承诺,并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的特别保护。然而,“统筹车险”的理赔过程往往缺乏透明度和标准化操作,这可能导致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解决。

四是风险补偿能力。“统筹车险”通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来处理退保和理赔纠纷,但由于提供该服务的企业资本规模有限,存在一定的违约风险,可能会给车主带来额外损失。相反地,正规车险公司拥有更强的资金实力,在面对退保请求或理赔争议时能够依据《保险法》提供更有力的风险补偿保障。

五是官方渠道验证。建议消费者利用保险公司的官方网站、客户服务热线等官方渠道对所收到的报价单及保单进行真实性验证,以避免因误信虚假信息而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THE END
1.众安车险为什么比平安便宜众安车险为什么比平安便宜 导读:众安保险既没有品牌优势,没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从保险价格入手。众安车险相当于批发其他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平安是众安的大股东,众安车险比平安贵,用户会更忠于买平安的保险,性价比无疑是众安车险仅有的优势。 在探讨众安车险为何相比平安车险价格更为亲民的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https://www.9218.com/gupiao/57342.html
2.为什么众安保险便宜为什么众安保险便宜众安车险为什么比平安便宜 与大多数成立多年的知名保险公司相比,众安保险既没有品牌优势,也没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只能从保险价格入手。事实上,众安车险产品大多来自其他保险公司,相当于批发其他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另外,平安是众安的大股东之一,同为一家人,众安车险如果比平安还贵,那用户会更忠于买https://m.shenlanbao.com/wenda/topics/970720
3.众安保险保险每月只需1.6元是真的吗?怎么理赔众安保险每月1.6元的保险产品是真实存在的,但这通常是一种促销手段,旨在吸引用户关注并尝试购买。以下https://licai.cofool.com/ask/qa_4238604.html
4.众安车险为什么比平安便宜?众安车险为什么比平安便宜? 虽然众安车险和平安保险有股权关系,但是从公司规模来看,平安保险要大于众安。同时,众安车险的服务由平安保险承担,因此在服务方面,众安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不过,由于众安车险的定位和市场策略不同,他们的价格可能会相对较低。 不论是选择众安车险还是平安车险,用户都可以信赖这两家保险公司。最https://www.xyz.cn/toptag/zhonganchexianweishenme-702249.html
5.平安车险和众安车险,哪个更靠谱?为了搞清楚,我还特意翻了翻其他报价单,结果发现众安的报价单上也是有平安的logo的。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众安车险其实是平安旗下的一个品牌。也就是说,出险理赔的时候,都是平安负责的。按理说,众安的价格应该和平安差不多才对,但奇怪的是,对比下来,众安的价格竟然比平安便宜了300多块!这让我有点心动,https://m.yoojia.com/pages/dongtai/index?id=1876793002&from_src=magic
6.众安保险保费“膨胀”之谜:低价诱惑下的高额陷阱$众安在綫(06060$众安在綫(06060)$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广告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消费者的眼球,尤其是那些打着“低价高保障”旗号的保险产品,更是让不少人心动不已。然而,近期一起关于众安保险保费“膨胀”的案例,却让人不禁对这类广告背后的真相产生了深深的质疑。据江苏城https://xueqiu.com/1166829230/304373575?_ugc_source=ugcbaiducard
7.众安保险买的时候请一定要慎重,这是一家只来自梦已飞爱已去众安保险买的时候请一定要慎重,这是一家只会抓字眼的保险公司,因为我就是一个受害者当时医生问我以前有没有头晕的时候我就是实话实说在年轻的时候有过,就是这么一句话导了我在2022年2月的时候因在上班途中犯病,这家众安保险公司找字眼找借口的不给我赔付,所以我在此告知要买众安保险的老百姓们一定要注意了如果https://weibo.com/5610857849/O1OjQCO6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