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保费又要上涨了?险种燃油车新能源车保险公司新能源汽车产业

最近,不少网友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

那为什么新能源汽车的保费上涨这么快?

分析1、出险率高、维修偏贵,赔付金额高。

通常情况下,影响保险公司的标准保费的因素无非就是出险概率、赔付金额和维修成本等。而在实践过程中,新能源车的出险率、赔付金额比燃油车高。

中国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在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从太保产险的出险率来看,新能源出险率比燃油车出险率高。

中国人保副总裁于泽在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表示:据他判断,整个行业的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大概比燃油车高10个百分点以上。

主要是因为:

再加上有些车型采用一体化车身,碰撞后不易钣金修复,只能一体更换,维修成本更高。

曾有网友爆料,特斯拉等电车、混合电动车被有些保险公司划分为“风险车型”。

(2)开习惯燃油车的老司机换开电动汽车后,多多少少有点不习惯,在磨合期容易出交通事故。

(3)电池更换成本高。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成本最高的就是电池,约为整车的40%~60%之间。

虽然在买车时,国内多数车企提供动力电池终身质保服务,但使用过程中条件苛刻,稍有不慎会不符合免费更换条件。

而保险公司也不愿意做冤大头,对被保新能源汽车的公里数或者年龄有限制。

曾有网友表示:超过4年的新能源汽车被拒保。

分析2、新能源汽车保险项目多。

买的险种越多,保费价格也会高。

对比燃油车的保险项目,新能源汽车保费包含的项目更多,除车损险、三者险、车上人员责任险外,不少保险公司还会提供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自用充电桩损失险、新能源车增值服务特约条款、三电延保等。

综上所述,不难想象,今后新能源汽车保费是上涨趋势。

不过,现阶段越来越多的车企也进军了保险行业,比如比亚迪、吉利、宝马、特斯拉、小鹏、蔚来等等。

相信有他们的加入,以后的汽车险种将会更加实用,价格也会趋于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倒逼自身加强车型质量,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事故理赔率。

THE END
1.为什么现在买车险,价格越来越贵?你是不是很疑惑,明明自己驾驶记录良好,过去几年车辆也没出险。但续保的时候,保费反而变贵了,这是啥情况?其实,这根本不是你的问题,今天咱们花两分钟,解开你的疑惑。 在大家眼中,保险是不是个暴利行业?对,保险是暴利行业,但车险不是。2024上半年,全国车险行业保费收入高达4310.73亿,但承保利润只有可怜的135.01亿,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37469846704538121
2.出一次车险第二年保费增加多少合理易车汽车新闻为您提供关于出一次车险第二年保费增加多少合理的最新汽车资讯,出一次车险第二年保费增加多少合理相关的最新易车号文章,为你购车提供参考。https://news.yiche.com/tag/2869301.html
3.2024年报一次车险,明年会增加多少?事故车养车用车资讯当您在2024年报了一次车险后,关于明年保费是否会增加以及增加多少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因为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和可能的情况分析: 一、车险类型 1、交强险:交强险是国家强制要求购买的,其保费调整通常与出险次数、事故责任及是否涉及人员伤亡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如果只是一次https://m.shiguche.com/news/show-9295.html
4.非银行业周报(2024年第四十五期):寿险保额下滑,财险保费稳增本周,保险板块上涨1.78%,跑赢沪深300指数0.43pct,跑赢上证综指数0.83pct. 12月26日,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5.36万亿元(+6.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1万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4.05万亿元;在赔付方面,原保险赔付支出2.08万亿元(+20.2%)。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国保险业资产总额为35.19http://wap.stockstar.com/detail/JC2025010100007988
5.但数据证明,这种说法是错的——2023年,行业车险保费规从车均保费来看,2023年新能源车险的车均保费为4003元,这一数据为传统商业车险车均保费2209元的1.8倍。 这意味着,接下来,整个车险行业的保费增速,有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加速迭代下,进一步提高。 所以,2024年,整个车险行业突破万亿保费规模值得期待。 当然,从2023年车险市场的细分领域来看,整个财险市场的格局,也正在https://xueqiu.com/7845896139/276444539
6.关于天津市顺风车是否影响车辆保险的问题留言详情本人上下班离家距离较远,想在平时下班回家的路程中在滴滴顺风车平台发布订单补贴出行成本,根据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规定,合乘服务每车每日不超过两次,本人在遵守以上规定的情况下询问个人购买的车险,对方回复该行为是营利行为,会导致第二年保费上涨,想咨询一下这是否与国家规定背离?个人在合理合法提供分摊出行成本的情况https://www.tj.gov.cn/zmhd/zmljl/zmljllyxq/?id=463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