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东西要货比三家,这是不少人的消费习惯。不仅是网上购物有比价软件,现在购买车险也可以在网上比价。
去年年底,互联网上兴起了一批第三方的车险比价平台,包括“最惠保”、“优保网”、“优比车险”,百度也利用大数据平台参与竞争。比价平台通过录入车牌号获取该车主姓名、起投日期信息和车辆信息,并向车主提供各家保险公司的车险报价和比价。
车险比价真的能够让市民找到实惠吗?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象
同一车险,比价平台报价差千元
今年5月底,胡鑫投保的车险就要到期了,为了找到性价比更高的车险,胡鑫尝试了车险比价平台算账。
心存疑虑的胡鑫尝试了另一家比价平台“优保网”,同样的五家财险报价,最高的报价4364元,最低的报价4127元。“同一辆车、同样的险种、同样的保险公司,两个平台的报价也完全不一样。”胡鑫说。
记者看到,“最惠保”的平安车险报价是3222元,而“优保网”的报价是4291。“最惠保”的大地车险报价为4719元,到了“优保网”报价就变成了4302元。同车同险同保险公司,不同平台差价接近1000元。
调查
部分数据靠网上搜集,不靠谱
“我们在官网上有明确的免责申明,比价仅作为参考。车险产品信息具体信息请详细咨询对应机构,一切以支付时的精准报价为准。”某比价平台的客服告诉记者,由于各家保险公司的地方标准有所不同,加上车辆上一年度出险次数等因素,平台也无法给出绝对标准的数据参考。
支招
选择去正规渠道购买更安全
“此外,比价过程中投保费率过低,车主也要提高警惕。车险费率太低有可能是投保保额不足。如果车辆一旦发生全损或者盗抢,消费者的权益或将受到影响。”这位专业人士说。重庆晨报记者王秋思报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