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酒的喜爱众所周知,只要是有事,就要喝酒,开心了喝酒,伤心了喝酒,分别时喝酒、相聚时喝酒、过寿要喝酒,考上大学要喝酒,喜添家丁要喝酒,乔迁新居要喝酒,结婚了要喝酒,甚至离婚了都要喝酒。
足以看出中国人对酒已经爱到骨子里了。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酒的要求也愈加挑剔,一般的酒都不好意思拿出来招待朋友或亲友,因此,很多酒厂利用人们的攀比炫富心理,打造出来一批高档白酒,其中以茅台为尊。
古人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在古代,人们一样喜爱饮酒,很多诗人都书写过关于酒的诗篇,而这些酒在古代甚至现代,都一直在延续,深得人们的喜爱,而只有人们喜爱的,才能算得上好酒(排名不分先后)。
1、杜康酒
这首诗是在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喝得尽兴之时所作的一首诗词。
这句话的意思是:
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的岁月能有几何?好比是清晨的露水日出就干,可悲可叹失去的日月已经很多。
慷慨激昂地唱着歌,内心忧虑却不能遗忘,用什么来消除忧愁?只有那美酒杜康。
而杜康酒作为曹操为将士们践行的御用酒,足以看得出其酒香气甜,算得上是一代名酒。
值得了解的是,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汉《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道家名人。”
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
2、状元红
看过古装剧的人都知道,在客栈里吃饭,店小二会问喝什么酒,达官贵人大都会说:“来一壶状元红。”状元红酒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名酒,状元红最早是叫“龙泉红酒”,到了清代雍正年间,上蔡人探花程元章时任总督、巡抚,建议皇上品尝此酒。
皇上饮后称赞好酒,并下令凡考中状元者,必以“龙泉红酒”宴请宾朋,后来便改“龙泉红酒”为“状元红酒”。
话虽如此,能够真正考上状元的人万人无一,因此古人就变了一种喝法,状元一般都是说的男丁,因此古人就在儿子结婚的时候,用状元红招待客人。
3、女儿红
早在公元304年,晋代上虞人稽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中就有女酒、女儿红酒为旧时富家生女嫁女必备之物的记载。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裁缝一心想要儿子,有一天他妻子怀孕了,他兴冲冲地赶回家去,酿了几坛酒,准备得子时款待亲朋好友。
不料,他妻子生了个女儿,他气恼地将酒埋在桂花树底下,女儿长大后,生得聪明伶俐,居然把裁缝的手艺都学得非常精通,还习得一手好绣花,裁缝店的生意也因此越来越旺。
裁缝才醒悟过来女儿的好,于是在女儿成亲之日,裁缝想起十几年前埋在的几坛酒,便挖出来请客,一打开酒坛,香气扑鼻,色浓味醇,极为好喝,于是,大家就把这种酒叫为“女儿红”酒,又称“女儿酒”。
4、绍兴酒
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独树一帜。
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但被中国酿酒界公认的,在国际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能够代表中国黄酒特色的,首推绍兴酒。
绍兴酿酒的历史书面记载已有2500多年,《吕氏春秋·顺民》载:“越王苦会稽之耻……有甘肥,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史称“箪醪劳师”。
而这里的“醪”(lao),就是像黄酒一样带糟的浊酒,可见早在2500年前的战国时代,绍兴地区酿酒业已很盛行了。
东汉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发动民众围堤筑成“鉴湖”,将会稽山的山泉集聚湖内,从而为绍兴地方的酿酒业提供了优质、丰沛的水源,也为提高绍兴酒质以及日后绍兴酒驰名中外奠定了基础。
在《调鼎集》中,古人还把绍兴酒与其他的酒做了比较,得出来的结论是:
“像天下酒,有灰者甚多,饮之令人发渴,而绍酒独无;天下酒甜者居多,饮之令人体中满闷,而绍酒之性芳香醇烈,走而不守,故嗜之者为上品,非私评也”。
足以看出绍兴酒的色香味格四个方面在当时就已在酒类中独领风骚。
5、鹤年贡酒
鹤年贡是一个系列的品牌,它也是古代宫廷进贡的玉酒之一,以其高贵、醇雅的品质享誉600年而不衰,其中最盛名的莫过于金佛酒。
明永乐八年,永乐大帝朱棣亲率50万大军远征漠北鞑靼部,连日征战,再加上漠北气候异常,将士们疲惫不堪,朱棣本人也因劳累过度病倒了。
曾为保卫北京城立下大功的皇太子朱高枳闻讯,派大内侍卫八百里快马送去数十坛金佛酒,朱棣和将士们饮用后,征战劳顿一扫而光,朱棣第一次亲征大获全胜,鞑靼部从此衰败。
金佛酒也因此一战成名,被称为“皇帝酒”。
6、酃(ling)酒
酃酒是中国古代十大贡酒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名酒,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公元280年,司马炎建立西晋,举行开国大典,他就把出产于酃县的酃酒荐于太庙,作为国酒来祭祀祖先,犒劳功臣。
从西晋以后,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历经300余年,每年都把酃酒贡于皇宫,南朝盛弘之《荆州记》:“……与湘东酃湖酒,年常入贡。”说的就是古人将酃酒入贡皇宫的情况。
酃酒,即酃湖之酒,以其酿酒之水取自酃县(衡阳在西汉至东晋时期称酃县)湘江东岸耒水西岸的酃湖而得名。
2003年7月3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称,深埋地下2100年之久,重达26kg的西汉凤鸟金锺美酒出土面世,该酒碧绿清澈,香气扑鼻,专家认为此酒就是产于湖南衡阳的堪称中华一绝的贡品酃酒。
衡阳酃酒酿酒原料采用糯稻中的精品大糯或麻矮糯,此两种糯稻系人工抽穗选种培育,现已濒临绝种。
另外,衡阳酃酒用曲药不到1‰,用曲药少,酒质相对较稳定,而衡阳酃酒酿造过程中的39道工序,每一工序皆系手工完成,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国酒,古诗中赞誉衡阳酃酒的古诗文有300余篇之多。
7、羊羔美酒
三国时诸葛亮以羊羔酒犒赏三军,在《空城计》中,当司马懿兵临城下时,诸葛亮在城楼上唱到:“大开城门将您迎,我用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
可见在战国时期,羊羔美酒已经被众人所熟知。
羊羔美酒配方独特,用料考究,选用优质黍米、嫩羊羔肉、羊胎盘,水果,花粉,蜂王浆及名贵中药材陈酿而成。
羊羔美酒必须加入"肥嫩羊肉","肥嫩羊肉"是指一年生小山羊而并非绵羊和老山羊,否则羊羔美酒就会带有膻腥气味。
羊羔美酒酒液呈浅琥珀色或深褐色,融酒香,酯香、果香、药香于一体,据说能增加人体免疫力及乌发美容之功效,虽加入嫩羊羔酿制,而饮之无羊肉之味,入口是醇正的酒香。
在唐代盛世,羊羔美酒就作为贡品进入宫廷,供皇帝享用,据说唐玄宗李隆基给杨贵妃过二十岁生日时,从“沉香亭”贡酒中特意为杨贵妃选中了“羊羔美酒”以示祝贺,贵妃醉酒后,翩翩起舞,跳起了“霓裳羽衣舞”,玄宗酒兴排击奏乐。
8、金烧酒
1996年6月9日,人们在搬迁锦州凌川酿酒总厂的老厂时,偶然在地下80厘米处发现了四个木制的酒海,酒海内竟然完好地保存着香气宜人的白酒。
这些酒海以红桦构筑,长为2.62米、宽1.31米、深1.64米箱内裱糊以约1500层、内蘸以鹿血的宣纸,宣纸上用汉字,涝文写着"大清道光乙已年""同盛金"、"大清国"等字样。
通过这些记载及其他遗迹、文物考古专家确认这是"同盛金"酒坊在清道光二十五年封存的,这些酒不仅命长,而且十分好喝,这就是传说中的金烧酒,至今中国博物馆都收藏着一坛金烧酒原浆。
9、三花酒
俗话说“水是酒中之血,米是酒中之肉,酒曲是酒中之骨”。
三花酒得名于清朝,因在摇动酒瓶时,只有桂林三花酒会在酒液面上泛起晶莹如珠的酒花,入坛堆花,入瓶要堆花,入杯也要堆花,故名“三花酒”,关于三花酒还有一个凄惨的传说。
三花酒酿造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原由“师司公厨”酿成,后传入民间,清末出现专业酿酒作坊,至民国年间,作坊遍及桂林。
10、葡萄酒
大概在公元前7000-5000年,人类和葡萄酒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同时那个时候也是人类第一次在葡萄原产地定居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们转变以往的生活方式,学习驯养动物和种植庄稼,同时为了储备足够的食物过冬,人们学会了制作葡萄酒。
西汉建元三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途经大宛看到有人以葡萄酿酒,富人藏酒万余石,于是便取其果实种子带回汉朝。
自此,葡萄酒便开始在中国传播。
唐朝边塞诗人王翰就有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可见古时葡萄酒已经很是盛行,而那时的葡萄酒都是纯度很高,绝不是现在市面上的葡萄酒可比拟的。
酒作为中国历朝历代中的一种文化传统,有很多已经失传了,甚至再也无法品尝了,比如猴儿酒。
但是,每种酒都有各自的优势,没有什么可比性,更没有中国十大名酒排行榜之说。
我国有个民间俗语:“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也就是说,一万块钱的一瓶酒并一定是所有人都喜欢喝,有的人就是喜欢去小卖铺打散酒喝。
因此,单单评选名酒排行榜完全没有必要,如果排个中国(酒)价格排行榜的话或许更现实一点。
最后想说的是,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当成奢侈品供奉的,如果这一点没有认清的话,早晚会出现崩塌的一天,而这一天不会太远。
部分图片转载至网络,侵删!
青岛市山东省省会城市,共有22所高校。
1.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私立青岛大学。1930年,在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大学基础上成立国立青岛大学。后历经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时期,1958年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以留青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等为基础,于1959年3月成立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在建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
设有21个学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有教职工369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全日制在校生273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硕士9000余人、博士2000余人;有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居全球301-400位。
2.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起源于1952年11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建立的北京石油学院。1969年11月学校迁至山东,1970年1月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6月设立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2月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并在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的基础上建立石油大学(北京),形成了石油大学(华东)与石油大学(北京)两地相对独立办学的格局;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现校名。
截至2021年7月,学校有青岛唐岛湾校区、古镇口校区、东营科教园区,校园总面积5024亩,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15万册;下设16个学院(部),有70个本科专业,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自主设置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交叉学科博士点,2种专业博士类别,3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5种专业硕士类别;有教师17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9000人、研究生近9500人,留学生1000余人。
3.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Shand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简称“山科大,SDUST”,主校区位于青岛市,[2]是一所山东省属重点高校,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山东省“冲一流”高水平大学实施高校,入选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为中俄(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成员高校,对口支援建设长江师范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源起于1951年在淄博洪山设立的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和1956年建立的济南煤矿学校,两所学校分别发展为淮南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矿学院。1963年,淮南矿业学院撤销并入山东煤矿学院。1971年,山东煤矿学院与泰安煤矿学校在泰安组建山东矿业学院。1999年,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技大学。2001年,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2004年,学校主体搬迁至青岛。
4.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QingdaoUniversity)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山东省与青岛市共建高校、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最早的源头是创建于1909年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后来成为青岛医学专门学校。另一源头是创建于1924年的私立青岛大学,后经历了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抗战胜利后,国立山东大学合并了青岛医学专门学校,设置了医学院,后来成为青岛医学院。1993年,原青岛大学与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为新的青岛大学。
截至2021年7月,学校有浮山校区、金家岭校区、松山校区三个校区,占地2655亩,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在建占地3200余亩的胶州科教园区;固定资产30亿元,馆藏图书325万册;设有34个学院和医学部、招生本科专业79个;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教职工3900余人,专任教师2600余人,在校生42000余人,其中研究生9500余人,本科生32000余人,留学生600余人。
5.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Qingdao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原化学工业部直属重点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高校,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是国内第一家设立橡胶专业的高等院校,亚洲唯一的橡胶专业领域高校。曾先后隶属国家轻工业部、国家化学工业部,现为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和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开始了正式举办高等教育的历程。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2001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投入使用,2016年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
据2020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形成了青岛、高密、济南“三地五校区”的办学格局,校舍面积9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资料300万余册,固定资产总值29亿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院士2人,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
6.青岛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QingdaoUniversityofTechnology),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山东省属重点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强特色”建设高校,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首批山东省“高峰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及“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
学校创建于1952年,先后隶属原重工业部、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转山东省领导,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管理体制。先后历经山东冶金学院、青岛建筑工程学院时期,2004年更名为青岛理工大学。196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5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7.青岛农业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QingdaoAgriculturalUniversity)是“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项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单位,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学校肇始于1951年创立的莱阳农业学校;1958年,莱阳农学院设立,开展本科教育;1963年,改为莱阳农业学校,开展中专教育;1976年,改为莱阳农业大学;1978年,恢复莱阳农学院和本科教育;2007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2017年,学校成为山东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
8.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QingdaoHarbour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是一所由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2010年4月,被交通运输部评为首批“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2016年2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1975年交通部投资建设的“青岛水运技工学校”,1978年更名为青岛港湾学校,1986年12月划归青岛港务局负责管理,2002年6月山东省教育厅同意筹建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5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1年5月,学校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面向全国27个省市招生,在校学生12000人。设立有港口学院、海事学院、现代物流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等五个二级学院,开设了现代物流、港口业务、航海技术等八大专业群、33个专业。
9.青岛城市学院。
青岛城市学院(QingdaoCityUniversity)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山东省教育厅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管理的全日制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属于非盈利性法人。
前身为创办于2004年青岛理工大学与青岛盛世华侨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独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是经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青岛首家规范化独立学院;2004年1月被教育部确认并于当年正式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10月13日,山东省教育厅将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申请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事项予以公示;2020年12月24日,教育部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其中拟同意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转设为青岛城市学院[2];2021年2月2日,《教育部关于同意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转设为青岛城市学院的函》正式同意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转设为青岛城市学院,学校标识码4137013378,同时撤销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的建制。
学校坚持重质量,凝特色,强内涵的发展思路,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城市运营、城市治理、智慧城市、城市产业发展,加快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学校平稳健康发展。努力建成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充满活力、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10.青岛工学院。
青岛工学院(QingdaoInstituteofTechnology)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一所工学类学科专业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独立建制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院始建于2005年,时名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是由中国海洋大学申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属的青岛伊力特德泰科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举办的独立学院。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青岛工学院。
11.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Qingdao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ofHotelManagement)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山东省首批特色名校、山东省首批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青岛市首批品牌高职院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学院的前身是1945年成立的私立青岛商科职业学校,2002年在青岛商业学校和山东省饮食服务技工学校基础上创办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0年10月,学院占地近660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120万元;设有10个二级院部,开设35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4000人。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12.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QingdaoTechnicalCollege)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属高职院校,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第一批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始建于1951年,前身是青岛教育学院;2002年4月与青岛市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黄岛、市南、市北3个校区;设有8个二级学院,开设38个专业;有在职教职工760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1800人。
13.青岛黄海学院。
青岛黄海学院(QingdaoHuanghaiUniversity)是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创建于1996年,前身为山东省经济职工中专学校黄海分校;200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
据2020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1400余亩,建筑面积42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2亿元;教师总数93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0人;设有13个教学单位,开设36个本科专业、35个专科专业。
14.青岛滨海学院。
青岛滨海学院是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建设高校和山东省民办高校优质特色发展项目支持计划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92年9月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立职业高等中学,先后更名为私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院校、私立青岛远东职业技术专修学院、民办青岛远东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青岛滨海职业学院,2005年3月成立青岛滨海学院。
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1200余亩,建筑总面积93.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7亿元,总资产50亿余元(不含附属三甲医院);有图书馆3座,纸质藏书238.9万余册,电子图书140余万种(16TB),阅览室座位7200余个;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17873个、200座以上学术报告厅6个、1600座礼堂1个;建有13个实验(实践)教学中心,10个校企一体化校内实习基地和13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设立14个教学单位,开设49个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有专任教师1397人,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外籍留学生100余人。
15.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ShandongForeignTradeVocationalCollege)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专门从事外经贸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入选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第一批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的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和创建于1984年的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职工大学,2002年合并成立山东外贸职业学院,2014年山东省商务技校、山东省服务外包泰安基地并入学院,2015年山东省商务厅培训中心、山东省服务外包青岛基地并入学院,2016年学院在美国设立华盛顿分校。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李沧校区、南校区、泰安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98亩,建筑面积12.6万余平方米;设有6个系、3个教学部,开设24个专业及方向;教职工共有59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近200人,拥有在校生11000人。
16.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QingdaoHengx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简称青岛恒星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创建于2000年,前身是由恒星集团的青岛恒星科技专修学院。2003年改制为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制为具有普通本科统招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更名为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学校位于青岛市东部高校园区,校园占地1166亩,校舍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3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532.5万,拥有18个实验实训中心,124个实验(训)室和校内实训基地,160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7.青岛远洋船员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QingdaoOceanShippingMarinersCollege)坐落于青岛市市南区,是一所隶属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教育行政管理隶属山东省教育厅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为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成立于1976年,前身为青岛海运学校。1980年,经交通部批准改为成人高校,更名为“青岛远洋船员进修学院”。1983年经交通部批准,更名为“青岛远洋船员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更名为“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2020年7月,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以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为依托,对集团所属的11家教育培训机构进行重组整合,按照一套班子、四块牌子方式统一运作,分别使用中共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党校、中国远洋海运大学、中国远洋海运研究院、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四个名称。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设有江西路校区、西海岸新区校区,占地面积54.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39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70亿元,设施设备总值达8449.70万元,图书馆藏书31.8万余册、各类中外文期刊700余种;设有6个系部,专科招生专业共有19个;有教职工453人,其中专任教师234人。
18.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2年,国家重点高职(专科)院校,山东省重点民办专科层次职业院校,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19.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家教育部备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普通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教育部选定的“十五”国家重点课题组十所核心民办高职院校之一。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14年具有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名单,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出现在名单里,青岛飞洋职院因为资金紧张2014年暂停招高职生。这是青岛市首例民办高职院校因办学资金问题而暂停招高职生。
学院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号召,将打造职业技术型大学,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作为学院新的战略目标。2009年5月成立职业管理学院,建成了功能齐全的五万平米职业教育创业孵化中心,并联合聊大、青大、山科大等知名高校于成功举办了首届职业教育全球创业论坛、“职业技术创业中·学职业技术创业”全球论坛,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青岛工程职业学院。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于2019年在整合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资源基础上设立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实行省市两级管理、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主的管理体制。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湾北岸,规划占地1000亩,总建筑面积25.7万平方米,在校高职生规模暂定为10000人。学院将以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工科特色高职专业集群为主导,拟设立6个二级学院,30个左右高职专业,其中2019年首批招收药品生物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新能源汽车技术等6个高职专业。
21.青岛航空科技学院。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位于山东省青岛莱西市店埠镇南城路东、官东路南、兴店路西,投资60亿元,占地1500亩。将培育涵盖飞行、乘务、空保、空管、机务维修、安检、贵宾服务、值机等各类民航岗位的专业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由泛美教育集团在中国北方成立的首所航空类高职学院,是山东省首批特色小镇青岛莱西市店埠航空文化小镇的核心项目,规划总占地近1500亩,计划总投资35亿元。学院以“人文、科技、梦幻、经典”为核心规划理念,以英伦风格建筑为特色,校园内拥有超大的生态农场以及观赏景观,农场已经被评为国家级AAA旅游景区,学院整体建成后将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打造比肩国际的世界百年名校。
22.中国人民解放军潜艇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PLANavySubmarineAcademy),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国海军潜艇和防险救生部队军官、士官、士兵的摇篮,是军队“2110工程”整体条件重点建设院校。
学院创建于1953年8月,1956年开办本科教育,1987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学院的性质调整为军事高等教育院校。
截止2020年12月,占地面积约1593亩,学员11000人。
青岛工学院(QingdaoInstituteofTechnology)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独立建制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学院始建于2005年,时名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是由中国海洋大学申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属的青岛伊力特德泰科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举办的独立学院。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青岛工学院。
2、青岛工学院王牌专业
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国际商务和能源与动力工程
3、网友对青岛工学院评价
1.这边老师不错,虽然年轻,但大都比较负责。氛围比较宽松,但很多学生还是主动会考研,且命中率也不错。
2.挺好的啊,学习氛围很好不错的
没有希望!!
青岛工学院(QingdaoUniversityofTechnology),简称青工院,是教育部批准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青岛工学院前身为2005年建校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是由中国海洋大学申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属的青岛伊力特德泰科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举办的独立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于2011年成功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青岛工学院。
最新的节目单显示,CCTV510月10号直播斯诺克大师赛决赛。
CCTV5+10:552020/2021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第31轮(南京同曦宙光—新疆伊力特)。15:252020/2021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第31轮(浙江广厦控股—上海久事)。19:552020/2021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第31轮(北京紫禁勇士—福建豹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