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首次跃居“全球车企创新排行榜”前五

全球汽车赛道上,群雄正逐鹿。这场变革大潮中,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近日,德国汽车市场研究机构——汽车管理中心发布了“2021全球车企创新排行榜”,基于原创性和用户体验等标准,对30家全球汽车制造商进行筛选和评估,共汇总近80个汽车品牌、654项技术创新成果。

传统燃油汽车时代,中国车企在技术发展上始终是追赶者。即使中国早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但这份聚焦创新技术的榜单前列,总是很难有中国企业身影。

然而此次,榜单前十位首次出现三家中国车企。其中,上汽集团排在大众、奔驰、特斯拉和宝马之后,名列第五。这是2005年来,中国汽车制造商首次进入这份汽车界创新权威排名榜单的前5位。

德国汽车管理中心认为,上汽等三大中国汽车制造商位列年度十大最具创新力汽车企业之列,表明中国汽车制造商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其创新实力仅次于德国。

德国汽车管理中心负责人StefanBratzel教授在接受德国《经理人》杂志采访时表示:“到目前为止,德国汽车制造商在创新方面表现良好;然而,在未来他们不仅要应对特斯拉,还要当心来自中国的创新竞争者,中国车企在电动车、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等核心领域已经树立了自己的优势。”

技术创新中国车企当仁不让

德国专家的评价与中国汽车企业自身的转型目标高度一致。

伴随着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变革性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电动智能为特征的发展新动能,正在构筑起下一轮汽车产业竞争的新赛道,这里汇聚了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跨界进入者等众多参与者,一个全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以上汽集团为代表,中国汽车产业正加快创新转型,在新一轮全球技术竞争中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力争确立新优势。

作为中国汽车龙头企业,上汽集团当仁不让地站在了变革的最前端,矢志不渝地推动技术创新,在电动智能全新赛道上率先布局、全力冲刺。

面对百年未遇的产业深刻变革,上汽集团紧紧围绕“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深入推进创新发展战略,全面发力“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的新一代电动智能汽车,加快向技术升级化、业务全球化、品牌高档化、体验极致化的用户型高科技企业转型。

“我们看到世界汽车产业正在转型,越来越多的车企重视品牌的创新能力。但是,很多车企并没有核心能力和资源从转型中脱颖而出。”谈及最新创新榜单时,StefanBratzel这样表示。

在上汽集团经营者看来,进入榜单前十是一个新起点,依靠全面的新一轮创新,实现在全球汽车行业中真正“脱颖而出”是重要目标。提出从整车制造商向用户型高科技公司转型后,上汽集团不止在技术创新上全链布局,更在观念、理念上、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上,全面实施面向用户的变革。

“进入前十令人振奋,而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人无我有’的优势,正是我们全力追求的目标。”上汽集团负责人表示,面向未来,将努力抢占未来全球汽车行业发展制高点,争创世界一流汽车企业,加快向用户型高科技企业转型。

全面布局深入推动智能进化

智能化水平也是决定着一款产品和一家企业未来能有多少含金量的重要指标。在这一方面,上汽集团打造了上汽零束SOA软件平台。该平台面向OEM和供应商伙伴、普通用户、第三方开发者,“度身定制”专属开发环境和工具。并覆盖硬件层、系统层和生态层,能将一辆车从底盘到座舱,再到驾驶,都打上“智能”的标签。

近期,上汽集团又宣布正式成立商用车智能驾驶科创公司——上海友道智途科技公司,并计划落户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作为上汽旗下“科创小巨人”之一,友道智途将依托洋山港“5G+L4”智能重卡项目的技术积累和成功经验,聚焦港口、厂区等特定场景与干线物流场景的L4级和L3级自动驾驶产品,打造“技术+产品+运营”的全新业务模式。建立新公司之举不难看出,上汽集团当仁不让地站在了智能化浪潮变革的最前端,推动技术创新,在电动智能全新赛道上率先布局、全力冲刺。

技术累积新能源厚积薄发

基于这几年的蓄势和积累,通过深刻洞察和前瞻布局,凭借上汽集团构筑的科技生态,选择在产业和市场都更加成熟的时机,全力以赴推出新的纯电品牌与企业,是上汽集团在过去数年的技术积累、成功研制后一个厚积薄发、顺势而为的举措。智己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产物。作为上汽品牌向上的重要一步,定位于高端智能化汽车领域,并励志成为“车轮上的超级中央计算机”的智己,将摆脱国企固有运作模式采用市场化资本运作模式,打造用户共创的理念。

除了打造高端电动品牌,上汽集团将坚持在“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上持续投入。计划在2025年前,投放近百款新能源产品,在目前上汽新能源车型数量上再翻一番。其中,插电混动产品不少于20款,氢燃料电池产品也有10款。上汽将继续加大中国品牌新能源产品的投放力度,从乘用车到商用车、瞄准不同使用场景,推出近60款自主新能源车型,同时还将与外方合作伙伴一起,加快合资纯电产品的投放节奏。

后记:换标上汽迈入新发展阶段

在2021年投资者沟通会上,上汽集团进行了10年来首次换标。蓝色极简风格、充满科技和互联网感的新标识取代了曾经制造工业质感浓厚的LOGO。这次换标,体现了上汽的决心与底气,上汽在转变,在全力进入新赛道的决心。

接下来,上汽将紧紧围绕“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深入推进创新发展战略,全面发力“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的新一代电动智能汽车制造,加快向技术升级化、业务全球化、品牌高档化、体验极致化的用户型高科技企业转型的决心。

在新的赛道上,上汽集团还将展现出全面布局的实力——包括数据中心、云平台中心、软件中心、智能算法中心和网络安全中心在内的“五大中心”建设齐头并进,实现从汽车制造商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的转型。

当前汽车产业正面临着较大变局,包括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及共享出行等一系列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将深度影响未来行业走向。上汽集团将主动迎接行业变革新趋势,逐步实现从汽车制造商向用户型高科技公司转型的战略目标。而此次跃居“2021全球车企创新排行榜”前五强,正是上汽集团在这条转型之路上踩下的一脚油门。

THE END
1.汽车品牌销量排行榜,汽车品牌销量查询,2024年汽车品牌销量排行榜合资品牌汽车销量 汽车销量增幅排行榜 汽车销量降幅排行榜 新车销量 汽车品牌销量排行榜 (2024.11) 查看图表 国家: 全部 中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日本 韩国 英国 意大利 瑞典 荷兰 捷克 其他 排名品牌LOGO品牌名称国别销量占品牌份额汽车品牌相关 1 比亚迪 中国 398397 16.34% 销量 综述 简介 报价 图片 4S店 2https://xl.16888.com/brand.html
2.全球10大最强汽车品牌以上列举的十个品牌只是全球众多优秀汽车品牌中的一部分,其排名也并非绝对。汽车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创新和市场变化将会不断重塑行业格局。未来,谁能更好地把握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趋势,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下一个时代的领导者。 上述品牌的未来发展,将取决于其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供应链管理以https://www.yoojia.com/article/10425949672952106993.html
3.2025汽车十大品牌10大汽车品牌→Maigoo品牌网汽车十大品牌是由CN10排排榜技术研究部门和CNPP品牌数据研究部门联合重磅推出的汽车品牌排行榜,居前十的有:、 ,JAGUAR捷豹,一汽红旗,仰望,Tesla特斯拉,比亚迪BYD,蔚来NIO,Volkswagen大众汽车,TOYOTA丰田,Honda本田,小鹏汽车XPENG,极氪ZEEKR,INFINITI英菲尼迪,Acura讴歌,吉利汽车GEELY,NISSAN日产,奇瑞CHERY,Ford福特,上汽通用https://m.maigoo.com/best/18021.html
4.世界排名前十的豪车是什么以下是根据品牌知名度、车辆性能和价格等因素,综合评定的世界十大豪华汽车品牌: 1. 劳斯莱斯(Rolls-Royce) 2. 宾利(Bentley) 3. 法拉利(Ferrari) 4. 兰博基尼(Lamborghini) 5. 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 6. 玛莎拉蒂(Maserati) 7. 保时捷(Porsche) 8. 奔驰(Mercedes-Benz) 9. 宝马(BMW) 10. 路虎(Land Rohttps://www.yiche.com/baike/501295.htm
5.汽车配件品牌十大名牌汽车配件十大品牌排行榜推荐中国品牌网旗下汽车配件十大品牌排行榜页面为您推荐十大汽车配件品牌榜单,经过统计有10家品牌成功入选汽车配件十大品牌排行榜。排名前十名分别是:BOSCH博世汽车配件、DENSO电装、Continental大陆、采埃孚ZF、AISIN爱信、VALEO法雷奥、Delphi德尔福、faurecia佛吉亚、延锋Yhttps://www.chinapp.com/brand/1628
6.中国汽车集团2024年销量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十强榜营收利润未来几年,合资车品牌除大众、丰田外,其他品牌大概率回老家或沦为小众品牌,即现在的蔚小理小米零跑级别。 2023年全球汽车品牌十强榜单第七名第八名都进行合并,是中国世界五百强汽车大厂的前车之鉴。 中国领导全球智能电动汽车革命,世界五百强中国主机厂在有条件情况下,不能活不下来,说不过去。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5719712120129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