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一调查|大众被罚10亿欧元,瞧瞧国际大车企干的这些事
检察官方面说,这是德国企业历史上面临的最大金额罚单之一。
近年,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大车企纷纷陷入与尾气有关的造假丑闻,令人不禁想问:“大车企这是怎么了?”
德系名车:安装软件造假
2015年9月,美国环境保护署指控大众旗下部分柴油车在尾气检测中作弊,主要涉及氮氧化物排放,揭开了柴油车“排放门”在德国汽车界的大幕。调查很快扩展到大众、奥迪、保时捷、梅赛德斯-奔驰等多个品牌。
德国检方调查显示,2007年至2015年,大众集团在全球售出的1070万辆柴油车上装有非法的尾气排放操控软件,包括在北美市场出售的装载第三代EA288型发动机以及在全球市场出售的装载EA189型发动机的柴油车型。
2017年1月11日,美国司法部宣布,德国大众集团同意支付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5亿元)刑事与民事罚款,以了结近60万辆柴油车排放造假的丑闻。加上此前为了结车主集体诉讼同意花费约150亿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6.4元),大众在美国因“排放门”损失近200亿美元。
去年7月,戴姆勒公司宣布在欧洲市场召回逾300万辆梅赛德斯-奔驰柴油车,以解决尾气排放问题。
此外,德国环境部长舒尔策本月要求德国汽车制造商出资44亿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7.55元),对在德国售出的柴油车实施硬件升级,以解决柴油车污染问题。
迄今,德国汽车制造商对已售出的柴油车只提供免费软件升级服务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拒绝出资进行硬件升级。
此外,以大众集团为首的三家德国车企曾资助让人、猴吸入汽车尾气的试验,引发广泛批评。
美国车企:面临诉讼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为其供应汽车零部件的德国博世集团则被指控合谋就尾气排放造假,今年1月10日在美国遭到起诉。
负责代理这起集体诉讼的美国哈根斯-伯曼律师事务所在诉状中称,两被告故意为2011年至2017年生产的福特F-250和F-350柴油版皮卡车安装尾气排放造假软件,这些车通过车检后却在实际行驶时排放最多高出标准50倍的有害尾气。
这家律师事务所称,上述数据是他们通过独立检测得出的结果。
此外,去年1月,美国监管机构揭出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涉嫌使用作弊软件掩盖汽车排放超标问题。
日系名车:测试数据造假
日本汽车生产商斯巴鲁公司去年被曝在车辆出厂前对燃效和尾气的随机抽查中,长期存在篡改测试值的不正当行为。该公司本月5日承认,又发现了新的造假细节。
被发现存在问题的是该公司位于群马县太田市群马制作所的总厂和矢岛工厂。
就这一造假事件,斯巴鲁今年4月27日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交了调查报告,并公布了调查结果。根据这份报告,共有903辆车涉嫌数据造假。
斯巴鲁公司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了新的造假细节。
根据该公司的新闻公报,燃效和尾气测定试验时,车辆必须以国家规定的速度行驶,同时试验场所的室内湿度必须在30%至75%的范围内,若超速或湿度不在上述范围内,测得的数据都应被视作无效,但是群马制作所的质检人员有时就把无效数据当作有效测试数据来处理。
除去重复计算的车辆,受数据造假影响的车辆已经从之前的903辆增加到1551辆。
斯巴鲁社长吉永泰之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明确这一连串问题的经营责任,他将于本月22日辞去兼任的首席执行官职务,并将出任没有代表权的董事长,专心应对造假问题。
李博说,日本经历了“失去的20年”,经济长期低迷,加上少子老龄化使国内市场大幅萎缩,需求不足导致行业内竞争加剧,企业过度追求降本增效。
从人力成本控制层面看,日本企业过于重视人力成本控制,企业尽可能压缩正式员工数量,导致临时工、兼职、派遣合同工等非正式雇佣人员大量增加。这类人员多数未经过专业培训,只负责一些简单重复劳动。斯巴鲁等日本车企的汽车检查问题就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