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元就可朋友圈改定位#的话题余热还在,#代写朋友圈成生意#又迎头赶上,霸占热搜整整两天。代写文案、巧学炫富和定制祝福,让我们见识到了与众不同的品宣业务。
而在不同社交平台,“富人网红”的走红路数和目的截然不同。如今,炫富不但是一种透露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方式,更是一种用来达到戏剧性的重要工具。语境的变化也影响着围观群众看待“炫富”行为的态度,不满、厌恶的情绪逐渐消解,取而代之的是羡慕、调侃。
人在美国,刚下飞机
强行炫富最为致命。没钱的被骂打肿脸充胖子,有钱的怎么看都是暴发户。在追求“低调”炫富的当下,知乎网友率先开拓了新视野。
个个二十岁,人均法拉利
相同段子泛滥,万千群众共同站在了拆穿伪富的阵营,知乎富人的故事不再新鲜有趣。很快,细心网友就发现,知乎年入百万顶多算小康水平,毕竟奋斗一年就够隔壁小红书网红买俩包啊。
今年7月,小红书从华为、OPPO的软件商城中消失。随后,安卓、苹果的应用商店也表示服务调整、暂不提供下载。
而分析小红书的生存危机时,平台上网红博主的丰富生活逐渐曝光人前。“个个二十岁、人均法拉利”的标签出圈,大众对这款种草神器的认知被不断刷新。
细究其因,这些博主在表达过程中保持绝对克制,以实用、独立等话术来稀释炫富的成分。在他们的照片下面,我们能看到长篇笔记用以分析跑车的性能和价格。如此认真的态度,让读者在“睁眼看世界”的操作面前怨念全无。
这家店我给你买了
不过,当下炫富文化最为精彩丰富的当属抖音。抖音网红甚至脱离了实物表演,靠着夸张台词就完成了百亿上下的合作和收购。
抖音的炫富流派,主要分为采访派和剧场派两种。采访派在街头捕捉路人,通过询问今日穿搭价格,给围观群众展现身价动辄几十万的小哥哥小姐姐;剧场派则以“金钱”为主线,花式讲述“穷人”逆袭、姐妹情深的故事。
同类账号频出,采访反复撞梗的现象,让重归理性的抖音观众开始思考“这些采访是真的吗”?
不久后,网友扒出视频中受访素人其实是模特,而他们身上穿得多数是名牌仿品,口中“妈妈送的”跑车极有可能来自租车行。不过,模特身上的百元“潮牌”倒是货真价实,视频左下的链接便是证据。
账号拥有者联合模特(员工),用潮流、个性、富有等标签来装饰自己的“电商美梦”。许多无法实现身价的观众,在“百元同款潮牌”面前沦陷。
初代网红郭美美曾因言辞高调勾起外界好奇,而后又因非法生意锒铛入狱。如今刑满释放的她在抖音上现身,身为先驱者目睹新的炫富文化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