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如果跟你说‘你现在忙不忙’,他的潜台词是什么?”周末,一部犯罪题材电影的上海路演现场,一名获得发言机会的观众现场考起台上主创人员网络流行的“职场潜台词”。当天,根据这段现场互动剪辑的短视频就被冠以“整顿职场”“谁是天选打工人”之名在网上广为流传。
“短视频宣发是大势所趋,打不过只有加入。”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短视频传播在电影宣发方面变得日益重要,路演不得不邀请各类博主“整活”以制造话题加大传播力度。但在另一些观众和创作者眼中,电影品质仍是票房的基础,短视频平台上同样可以传播对电影本身的讨论和更有价值的内容。
路演现场主创屡屡“被迫营业”
日前,一部以金融犯罪为题材的电影在上海路演时,参加路演的观众现场提出,要求台上一位曾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演技派演员用上海话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等祝福语。这突如其来的要求让这位男演员略显迟疑,望向身边的导演,最终还是在观众一字一句的教学中讲了出来。随后,一则该演员“现场学说上海话”的短视频就在网上广为流传。
这不是这位以演技著称的演员在这轮路演唯一的“被迫营业”。在另一场路演现场,有观众提出,“江湖上流传一句话,您的眼神,看狗都深情。我可不可以请您用看狗都深情的眼神看看我呢?”“看狗的眼神”随着短视频传播,在短视频平台登上热搜。此外,这位演员还在路演中遇到观众要求其“刮彩票送祝福”。
最近让米拉颇有感触的一场路演是一位法国知名导演带着动物题材电影久违再访上海。路演现场,一名自媒体舞蹈博主被主持人点名上台后,二话不说就要给导演表演一支舞蹈。“整场路演只有一个小时,前面也安排了一些‘网红’、时尚达人聊电影感受,就有观众陆续离开。她一跳舞,现场观众走了快一半。”米拉在现场留到最后,观众已寥寥无几。原本电影路演时,主创都会在台上与台下观众合影,然而这次只能以和背景板合影结束。在她看来,很多观众离场并非不尊重电影主创,而是实在对在路演现场作秀的“网红”们忍无可忍。“我只是非常惋惜,这部电影品质上乘,也获得了国际大奖。导演暌违上海多年,虽然前面的观众提出问题水平一般,但他很用心地回答,显然是想跟中国观众探讨电影。”
电影路演是场“综艺秀”?
周末这场电影上海路演活动现场,一位身穿皮草外套的女观众获得发言机会后,先用一段略显粗俗的“网络梗”表达对其中一段戏的欣赏,随后话锋一转,表示要提出几个“职场潜规则”问题来“考考各位老师”。接下来几分钟,她提出了一系列网络流行的“老板语录”,让电影主创人员回答背后的含义。随后又有另一位观众继续“职场”话题,要求一位演员现场重现片中一个片段,“我想辞职但不敢,希望你们给我一点信心和力量”,还表示要将演员现场表演录下来“回去给老板看”。电影主创们也配合了这些要求。
明明是犯罪题材的电影,为啥现场被点名发言的观众大谈“网络梗”,考验演员们对“职场潜台词”的了解程度?原来电影中有一个情节:卧底的缉毒警察承受巨大压力,向上级提出“辞职”。现场观众刘先生对此有些不满:“电影中的‘辞职’和普通职场的‘辞职’是一个概念吗?”
不过,这样的行为似乎得到了片方的认可。路演现场,主持人呼吁观众打开手机录屏,还提醒观众第二天在短视频平台上参加直播。在该片公开发布的通稿中,还特意将路演现场这些“互动”过程写了进去。
“如今短视频平台已经是电影宣发的重要阵地了,今年《消失的她》《孤注一掷》等电影票房丰收离不开短视频平台上的热搜和营销。”在从事影视制作工作的吴先生看来,“过去路演主创们和观众交流电影细节甚至自曝幕后故事,也是希望有话题。如今浸淫短视频平台的自媒体博主更了解用户需求,他们自己也有流量压力。”在他看来,电影的品质有一套评判标准,但电影路演的首要目的是宣发,让更多人知道这部电影,“可以把电影路演看作一场小型的综艺秀。”
回归内容就没有流量?
“虽然大家似乎都希望电影路演回归电影本身,但比较出圈的确实还是玩‘梗’玩段子的。”胡玮曾听媒体的朋友抱怨,带着电脑来参加路演,最后记不了两行字。“但是如果按流量来看,一本正经回答创作内容的视频,流量通常都不是太好,玩得花一点、贴着社会热点或者能‘造梗’的,往往会更有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