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的更新也催生了作为信息传播重要载体--短视频的制作热潮。相对于传统的电视节目,短视频具有短小精悍、即时传播,随手观看等一系列传播优势,成为信息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传播形式。
活动类短视频应用场景分析
应用场景
活动类短视频对媒体人来说并不陌生,其拍摄内容涵盖生产生活的重要事件,如开业庆典、升旗仪式、马拉松比赛、电竞大赛、颁奖会、歌星演唱会、团建活动等,常见的活动拍摄内容总结于下表。
一个好的活动类短视频拍摄就是一部浓缩的活动纪录片,既可作为高时效性的新闻传播宣传,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的资料留存,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
应用时长
活动类短视频摄编常用设备
摄影机
主流机型有佳能R或D系列、索尼A系列、松下G或S系列等,短视频摄影师主要的精力应放在画面构图和移动运镜之上,一般机身需搭配自动跟焦快速的广角镜头来完成活动场事拍摄。
手持稳定器
无人机
常用机型有大疆御系列、mini系列。Air系列、FP系列等,活动类短视频拍摄,无人机不可缺席,就活动类短视频而言,活动现场的远景和全景镜头必不可少,适当应用无人机拍摄对手提升拍摄档次十分有利。
编辑工作站
活动类快剪视频的创作要素
摄像要点
编辑要点
快速剪辑对剪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剪辑师是整个短视频创作的最后推手,通过剪辑软件,应用自身获辑技术,对拍摄素材深度理解后讲行剪辑工作,同时需要有互联网思维及较为丰富的网络文化知识,站在短视频用户的角度对拍摄素材进行新选,以更加开放、自由、大胆的眼光对视频进行剪辑,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力为拍摄内容追染浓郁的艺术氛围。
背景音乐
转场特技
创作者在剪辑时,在每个镜头间根据画面内容适当地加入转场会使视频更加流畅。某些镜头需要展示人物内心震撼或者恐惧、欣喜时,单纯的拍摄不能提供足够的冲击力,借助剪辑软件便用特效会让画面更有活力,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常用的转场特技有:画面分割、色彩对比,旋转转场、变焦转场,虚化转场等。
活动标版
为清晰表达活动要素,活动类短视频建议在片头或片尾加上本次活动的标板图片,根据客户的需求还可以加上活动主题logo,flash动画角标以及说明性字幕等。
播出要求
传播效果
活动类短视频拍提完成后在受众认知,情感,行为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这是检验传播活到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作为活动类短规频摄制主体的编创者应提高自身摄编水平,不能只做视频搬运工,而应当对视频进行精加工,通过有创意的设计元素来提升传指效果同,精心制作从拍摄到剪辐再到字慕和背量音乐的整个流程,在增强用户视觉体验的过程中提升传播效果。
活动类快剪短视频摄编作战方式的选择
单人摄编作战方式
摄像师与剪辑师为同一个人,摄像师参与拍摄全过程,在拍摄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构思剪辑中所需素材画面的取舍,粗剪工作可以在拍摄中完成,因心中有数:精剪工作在拍摄结束后可以得心应手地加以完善,摄录编一体化的单人作战方式有利于成片目标的高效达成,但对个人技术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剪辑师参与拍摄的团队作战方式
剪辑师作为摄像团队中的其中一名摄像师参与拍摄,其余机位由不同的摄像师拍摄,这种作战方式具有单人摄编作战方式的优势,还可获得多角度的节目素材,适合大场面活动摄制。
摄编完全分离的团队作战方式
剪辑师不参与前期拍摄。拍摄由摄像团队完成,剪辑师只参与剪辑。这种摄编完全剥离的作战方式,可以让就辑师专心剪辑,摄像师专心摄像,并可在活动中就剪辑带来的快剪优势。不足之处是剪辑师对活动流程不孰悉会带来剪辑效率的降低。
活动类快剪短视频实战案例
典礼/仪式类实战案例
【实战经历】本条短视频由多机位多角度拍摄,采用了剪辑师参与拍摄的团队作战方式。除可调用的用于现场转播的6个机位素材外(直接调用PGM表材)还增加了1台无人机,2台Gopro,1个手持稳定器游动机位,总拍摄机位数达到10台,无人机何拍运镜用以表现宏大场景。地面布置的2台Gopro9用于记录毕业典礼从进场到结束的整个延时摄影过程(录制间限设置为10秒)。
竞赛/比赛类实战案例
以《2021年“金陵杯”中小学生科技创意制作挑战赛》为例
【实战经历】本次拍摄采用手持稳定器机位加无人机的两机位拍摄方案,剪辑师作为手持稳定器摄像师加入拍摄。无人机在室内体育馆也可稳定飞行取得了较好的远景画面拍摄效果,手持稳定器穿插于各组赛事灵活机动获取近景画面。
以本条短视频拍摄为例,竞赛/比赛类短视频拍摄要注意比赛选手、评委、教练、裁判、观众之间的关系。突出摄取选手专注的竞赛、教练及时的指导、裁判公正的评分、观众紧张的表情等工作场景。这些元素在摄编者心中要提前做好功课,有的放矢地抓拍。短视频结尾或开头一般还要加上活动主题标板固定画面或主题标板动态视频。
会议类实战案例
以《中国移动江苏公司2020合作伙伴大会》为例
【实战经历】本次摄制采用单人摄编作战方式,以本条短视频拍摄为例,会议类快剪短视频的摄编应注意:
1、记录会议的完整流程,会议代表进入会场、会场准备工作、每个领导的发言、总结表彰、颁奖仪式每个环节都不能遗漏。
2、采用2张存储卡轮流录制,记录过程中可及时导入编辑工作站,利用拍摄间隙进行编辑。
3、不要一味追求高画质高码流,适当降低录制码流减小素材文件大小以利于快速出片。
4、为提高剪辑效率,转场特技不应过度复杂。可利用易于实现的快慢动作来增强画面的动态表现力。
演出类实战案例
以《2021第九届咪豆音乐节回顾短片》为例。
【实战经历】本条短视频采用摄编完全分离的团队作战方式,拍摄机位来自摄像团队的2台微单相机(1台上手持稳定器,1台作为固定机位)和2台无人机,为保证画面质感,各机位均采用4K录制。
本条短视频秉持自由奔放、欢快热烈、个性张扬的剪辑风格。摄编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阳光青春的主题表达。开篇对参会者的采访(适当摆拍辅以动作和姿势的肢体语言表达)表达观众对演出的期待,演出中抓拍观众表情表现观众的投入和陶醉。
2、摄像师应尽量发掘观众看不到的台上艺人表演的特殊视角,剪辑中注重台上台下的互动,不要将台上的艺人与台下的观众割裂开,例如选择艺人背景反打观众的画面反而增加了临场感。
3、FPV无人机的使用,增加了音乐会大场景、高动感的情绪表达,在本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充分发挥后期特技的力量,增加光效、对比、图案等特效手段来增强音乐会的视觉效果。
主题活动类实战案例
以《唐三彩皮肤管理中心成立9周年团建活动》为例。
【实战经历】以本案例为例,活动主题类短视频摄制为创作者留下了一定的创意拍摄空间,如片尾出现的全体参会人员集体照并口喊活动主题“山野无痕青春无限"的画面就是在摄像师组织下完成的,本次拍摄采用一台无人机和一台手持稳定器的双机位拍摄方案,剪辑师担任手持稳定器机位拍摄,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快剪工作。
本次活动开始于傍晚持续到夜晚,一定要提前布置好照明设备进行补光,好在索尼A7S3拥有强大的双原生系统,将ISO调到12800即满足触发条件,适应了昏暗条件下的拍摄。
本片拍摄采用S-LOG3色彩模式,方便后期进行简单的风格化调色,画面色彩更趁完美,背景音乐选取上一改以往的自由奔放的老程式,而采用温柔舒缓的慢节奏音乐,向观众娓娓道来紫金山里的幽静与惬意。
结语
快剪短视频在拍摄中首要满足对活动的忠实记录,剪辑中突出“快”而“精”,对于不同类型的活动要采取不同的摄编策略,以适应新媒体条件下观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对编创者而言,首先要成为创意编导,熟悉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视听语言,其次要成为能够驾驭现代摄录编设备的技术高手,通过快剪短视频的创作实践,让我们感受到每一部作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技术的挑战,每一次剪辑都是一次真情的取舍。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创作出更多的短视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