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下B站年度弹幕人气奖后,@峰哥亡命天涯迎来了全网封禁。
此时,距离峰哥站上B站百大UP盛典,宣称自己将是第一位登上珠峰的B站主播仅仅过去了10天。
关于峰哥被封禁的原因,至今还未有确切消息。较有说服力的一种说法,是今年公安部对网红大V造热点带节奏等乱象的整治。而就内容而言,峰哥的确有触碰监管红线的危险,先前他尚能凭借多年的自媒体经验,将这种风险纳于可控范围内,但峰宇宙的膨胀速度显然出人意料。
互联网出现的网红,都会在互联网上消失。这曾是峰哥在采访中产出的一句金句,如今,这段颇具洞察力的话似乎也应验到了他的身上。
在互联网上,@峰哥亡命天涯的身份基本处于公开状态,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另一重身份——蜂群文化的高管。作为国内头部MCN,蜂群缔造过如@精分君、@王七叶、@陶白白、@Giao哥等为大众熟知的达人。
离开印度后的峰哥疯狂在8个国家、15座城市之间奔走,并尝试登珠峰未遂。这一过程中,他出入各大或高档或低廉的餐厅,在加深自己印度婆罗门标签的同时,逐渐拿捏了B站用户的爽点。2020年,峰哥向美食博主进发,并在和弹幕对线的过程中,自标为人上人。
将镜头对准三和大神无疑是峰哥走红的开端。彼时三和青年正爆红网络,这一群体指的是聚集在深圳三和人力市场中、靠打零工日结的无业游民。在视频中,峰哥将自己伪装成无业老哥,混迹于三和人力市场,探访真实的失业者生态。
纪实性的镜头让B站用户看到了一个更为残酷的世界,这些标注有真正的底层生活的视频也为峰哥带来了大量热度。三和系列总计6条视频,播放量超过1527万,数据表现最好的一支视频收获了485万次播放,登上全站排行榜第35名。
这一系列也成为峰哥向伏拉峰导演进发的第一站。在极限旅行小城市偶遇B友品尝人生百味中,峰哥找到了内容的新支点,即将视角转向有着极致生活困境的社会边缘人群。他称自己为独立纪录片导演,称三和系列为早期作品,豆瓣9.9分。
自带的潦草气质与千万的身家资产让他与这一定位极其适配。带着资本峰的标签自我下沉,@峰哥亡命天涯的视频充满了反差感与猎奇性,贯穿其间的真实则带来了巨大的荒诞感。
后续作品中,他陆续发布了全B站最惨的B友,26岁患癌症无亲人,在出租屋静静等死成都底层rapper生存状态等视频,出没其间的人物包括两年败光400万的时尚老哥、家道中落、自我囚禁三年后沦为精神病人的富二代……流量向上攀升的同时,故事中心的主角则组成了峰宇宙,带来了大量的话题与讨论度。
2023年是峰哥在站内外格外有热度的一年。去年10月,@-LKS-统计UP主最常看的频道,峰哥位列第11位;过去一年,熟知热点安全区的峰哥也创造了多个出圈言论与话题。
不过,无论从哪个层面,峰哥身上的争议都是巨大的。
一部分人认为他针对下沉生活的纪实向内容令人开眼,擅长在嬉笑怒骂中解构一切,摇晃的镜头下是老哥们赤裸的欲望和困境。9月,他拍摄了一对隐居在云南大山、遵循开放式关系的男女,时长长达一小时,网友称他喜提纪录片最佳导演奖。
另一部分用户则指责他对边缘人群的消费。在三和系列中,受访者在视频下骂他资本峰,一下子骂到了用户心坎上。UP主@老蒋巨靠谱锐评,这类内容很难称得上是纪录片,他和嘉宾的表演痕迹都太重了。
@老哥的自我救赎与@秋雨在日本
在B站大整活时代,峰哥称得上其中受益者。整活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哗众取宠的意味。仔细一看,这些狠活本质上和抖快区别不是很大,但被打造成B站用户偏爱的样子。
2021年他拍长沙狠活一条街,女主播PK输了要在地上学狗叫,用户质疑这种视频有什么意义,究竟是什么人在看这些直播,他回答,播放量本身就是答案只要你看了,在数据库里都是播放量+1。所以也没办法证明B站用户比抖音用户高贵,毕竟B站这视频也挺受欢迎。耍猴是一门古老的行业,从古至今都很受欢迎。人在看猴子的时候,能从猴子滑稽的动作上获得快乐和优越感。
用户形容,峰哥是个深渊,往里面看能看到真实的自己。经由他的直播,性压抑3D人士的概念被热衷于抽象文化的B友们发扬光大——前者用于剖析男女关系以及社会现象,后者则被用户用于攻讦和整活。这些词汇都符合互联网热梗的特征:通俗,强概括性,意义很容易被简化。
2023年年初,B站锐评区UP主@老蒋巨靠谱曾经和峰哥,以及当年的新晋百大侯翠翠有过一场伪下沉表演的论战。在老蒋的观点中,绝大多数的UP主都是伪下沉,其中包括本身并没有伪装自己是下沉群体,但在内容层面从事下沉叙事的人,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峰哥。老蒋后来在直播中追评,峰哥是最早抓住下沉叙事的人,在一些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成体系地去搞这回事了。
但从被封禁的结果来看,峰哥内容的抗风险能力依旧较低,一旦从小众迈向大众,其接受的审视只会让内容加速倒台。在去年11月,峰哥在视频中解释自己的内容困境:我现在没活,要是硬整整出垃圾活儿,大家马上就会群起而攻之,就好比说你是海里的一条鱼,当你只要是被一条小鱼咬出一个口子之后,其他鱼就会闻着味来了。
下沉叙事应该是什么样的?在B站可能没有明确的答案。固然,有着良好内容模式的UP主不在少数,例如@华农兄弟、@手工耿。但来到整活时代,情况显然要复杂一些。
在这双向奔赴的过程中,创作者也需要去贴合用户的偏好与特质,例如峰哥切片视频中的抽象梗盛行,而这类包装很可能会加大翻车的危险。
究竟什么样的下沉叙事才是最恰当的?也许是@衣戈猜想的《二舅》,但即便是《二舅》,在当时也面临着舆论的分歧,而大众可能并不需要第二个二舅了。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