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鲍罗亭郭英姿家住我区某街道的陈某欠着法院判决的债务不还,却仍开着豪车招摇过市,自作聪明地以为将豪车登记在他人名下,法院就会拿他没辙。年关将近,陈某堂而皇之地驾豪车到黄岩法院,被执行人员识破其“土豪”真面目,最终不仅偿付了债务,还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是黄岩法院执行局在春节前夕,上演的一出执行干警与“老赖”斗智斗勇的好戏。
开着豪车来“付款”,
豪气十足露了馅
2007年9月,陈某共计向同乡借款43万元,被两债权人诉至黄岩法院。2010年判决生效,因陈某未自觉履行而进入执行程序。当时,陈某生意不顺,两债权人体谅其境况而自愿与其达成了分期付款的协议。但陈某未按和解协议履行,法院对其采取了拘留措施。之后,陈某就放肆地把法院的债务履行放在一边,只是到了春节前向法院缴付零星的款项,以避免法院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就这样应付了两年。
2014年1月27日,又逢春节前夕,陈某像往年一样豪气十足地来“送款”,要求对剩余债务31万元主动付款6万元,扬言多一分都不付;而作为同乡的申请人深知陈某近年办厂生意红火,年收入过百万,并开一辆价值一二十万的轿车,就不同意陈某的“细水长流”式的付款。而当执行干警要求陈某增加付款金额时,陈某马上装傻称自己忘记带现金、带包,提出回家里取。为一探究竟,执行干警遂假意陪同前往,到法院门口时,途径一辆崭新的轿车时,马上想到申请执行人口中的“皇冠车”,敏锐地问陈某:这车是不是你的?陈某马上否认:不是,我问我姨丈章某借的,随便你们查。查询结果显示该车确实登记在陈某口中的姨丈名下,但经干警分析后认为陈某十有八九就是该车的实际车主。因此,法院迅速控制陈某,并作出了审查部署,同时依法扣押陈某的手机,切断了陈某的通讯。
搜查攻心双管齐下,
豪车本是“老赖”购
陈某对法院控制、审查不以为然,依旧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此时已临近中午时分,陈某索性来个“一赖到底”,主动翻开衣袋说自己身无分文,并嬉皮笑脸地要求法院给他的中饭买单。然而,最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执行干警们的眼睛落在了陈某腰间的车钥匙上:宣称“主动”付款的陈某,绝不会不带包。很快,执行干警亮出第二招:搜查陈某驾驶的皇冠车。陈某佯装配合,主动打开车门,驾驶室、后座都毫无收获。正当陈某得意之际,一位执行干警警觉到:还有后备箱没查!顺着陈某惊恐的目光,执行干警从后备箱里搜出一个黑色提包和一个文件袋。陈某的身份证、结婚证、驾驶证、银行卡、银行存折、近万元现金一一地从提包中被搜出,另外还有诸多由陈某经营却挂其儿名下的手套毛绒厂的经营往来账单。这里面显示的内容一一地印证了申请人提供的信息——生意红火。
另一个文件袋中是轿车的行驶证及购车资料。行驶证上显示的车主确实是其姨丈章某,执行干警不愿放过任何线索,终于找到了一张标的为154900元的汇款单,汇款人是陈某,收款人是姨丈章某。这一笔货款极有可能是陈某预先将车款打到其姨丈名下,再由其姨丈作为购买方支付给银行的购车尾款。可陈某还是矢口否认,看来要使陈某亲口承认事实,其姨丈是个关键证人。过了不久,陈某的姨丈章某前来法院提车,脸上时不时透出惊慌,这心虚的神情让执行干警更加笃定:章某不是真车主。执行干警立刻对章某展开调查攻势,强调帮助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即构成共同犯罪的这些法律后果。在事实与法律的攻心下,章某承认了这豪车确实是陈某所有,并交待了代为购车的动机和经过。
藐视法律如儿戏,
赔了夫人又折兵
真相面前,陈某依旧痴迷不悟,拒不认错,鉴于陈某的拒不履行判决的行为,法院依法扣押了名为章某实为陈某的皇冠轿车,另对陈某作出司法拘留15日的决定,并将视陈某的认错态度再行处理。
在拘留期间,陈某才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积极督促自己亲属先代为履行,一次性支付债务21万元,余下的10万元经申请人同意在第三人的执行担保下承诺于次月底付清。陈某还主动向法院具结悔过,承认自己主观上的错误,要求法院宽大处理。法院针对陈某的拒不履行情节,又对其作出罚款31000元的决定。陈某均如数缴清。
至此,一场反规避执行胜利告终。有能力履行却采用转移、隐匿等手段逃避执行的“老赖”也得到了法律的应有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