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
人文主题分析
虽同为“自然”主题,又各有侧重。《秋天》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这些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江南》通过对江南水乡莲叶和鱼儿的生动描述,反映了采莲人的愉悦之情。《雪地里的小画家》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场景,儿歌语言浅显易懂,既充满儿童情趣,又融汇了科普知识。《四季》则从季节特点出发,抓住草芽、荷叶、谷穗、雪人这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表现了四季的不同特点,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语文要素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自然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学习重点和难点,《秋天》《江南》《雪地里的小画家》《四季》四篇课文课后习题都提出了“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前提是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教学时,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主练习,这既是对拼音学习的巩固和运用,也是进行自主朗读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
“初步认识自然段”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秋天》一文中首次提出“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借助学习伙伴的提示,知道自然段前空两格的格式特点,初步建立起自然段的概念。
学习任务群定位
基于课后练习的意图。《四季》中有“仿照课文说一说”的要求;“语文园地五”中有“说自己喜欢的季节”的要求。这些练习的意图,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的学习内容相吻合。
学习主题
语文一年级(上)
学习目标
1.认识50个生字、8个偏旁,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1个生字和7个笔画。正确认读有关四季万物的12个词语。能认识并展示姓名中的生字,产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初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自然段,背诵《秋天》《江南》《雪地里的小画家》三篇课文。
3.仿照课文,正确运用词语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5.能向他人自我介绍,并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增强主动交流的意识。
任务框架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识字与写字
1.认识50个生字、8个偏旁,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1个生字和7个笔画。
2.正确认读有关四季万物的12个词语。能认识并展示姓名中的生字,产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初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
☆☆☆
阅读与鉴赏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自然段。
2.背诵《秋天》《江南》《雪地里的小画家》三篇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表达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