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人对世界的初始认识“万物有灵”观(图)
在人类进化的几百万年的漫长岁月中,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性心理的进化是人类心理进化的一个方面。人类心理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考和认识,例如对一些自然现象、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人的许多生理反应及行为等,都逐渐产生了“Why”和“How”的两个问题,即“为什么是这样”和“怎样做才能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利”。从最基本的意义上来说,这构成了人类文化的本质方面。
这些意识在人类的童年时期是十分幼稚、十分蒙昧的,但是它却是人类文化的起步,在人类历史上亮起了文明的曙光。对原始人类来说,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最初的认识,就是“万物有灵”观。
一、“万物有灵”观原始初民们知道,那光芒四射的太阳把光和热施给了他们,但是黑夜却使他们寒冷;天朗气清使他们感到快乐,而风雨雷电又使他们感到害怕;植物生长了而又枯萎了;滔滔的海洋把那可怕的波浪冲向岸边;伟大的天地产生着并保护着一切生物……这一切,是什么原因呢?原始初民们无法解释,只能归结于这一切都因有神灵存在。
原始初民们还认为在自己的身上也有神灵存在。他们无法解释生和死的现象,不能理解为什么在妇女腹中会钻出一个新生命来,就认为这是一种神灵的力量;同时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亲属或伙伴死了,在梦中还会见到他们,于是就认为人有灵魂,灵魂能独立于躯体而存在,死人的灵魂能保佑他们,也可能伤害他们。
因此,在原始人看来,整个世界都充满着灵物,是神灵使万物活跃起来的,这就是所谓“人死为鬼,树久有灵”,神灵可以影响并控制物质世界和人的今生来世。神灵和人又是相通的,人可能引起神灵的高兴和不快。神灵高兴了,就赐人以幸福,神灵不快了,就降人以灾祸,所以人们必须崇拜它们、祭祀它们、讨好它们,因此“万物有灵”的思想又必然会发展成为对它们的崇拜。
19世纪后期英国杰出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爱德华·泰勒指出[1]:第一,灵物是人就其自身所拥有的灵魂的最初概念模拟出来的;第二,以人的原始幼稚的哲学观点来解释自然现象,而“有灵性的自然”之理论的名称是完全适合这种哲学的。假如像诗人说的那样,“谁能认识事物的动因,谁就是幸福的”,则原始人的蒙昧就占有这种幸福的源泉:他们能够以自己十分满意的方式来为自己解释所有现象的动因。对于他们来说,灵物——自然精灵和地神、精灵和死人的阴魂、恶魔和神——构成了世界生活的个体动因。神秘主义者雅各布·标姆说:“对于原始人来说,一切都是清清楚楚的,自然的秘密,就像对于我们一样,对于他们也不那么隐秘。”
原始人崇拜的对象十分庞杂,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性崇拜。当时还没有文字,从一些岩画、神话传说和目前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来了解,有些民族的发展虽然早已脱离了原始社会,但是由于自然环境和传统习惯等原因,仍旧保留着许多原始的信仰崇拜方式,这些都是现代人研究那久远的原始社会的“活化石”。原始人的崇拜方式和世界性的三大宗教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显得粗糙、幼稚、盲目、没有理论色彩,但正因为如此,它也就显示了早期人类的朴实情感。
第一部分:人对世界的初始认识自然崇拜(图)
自然崇拜是人们对那些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自然力的崇拜,具体包括天体崇拜、山崇拜和石崇拜、水崇拜和火崇拜、土地崇拜等等。日月星辰、风云雷电等,对原始初民来说,都是神秘莫测的;山和石的异常形状也使他们感到神秘,山中又隐藏着许多动物、植物,岩石则是制造工具和武器的材料,这都使他们认为其中有神力存在;水和火对人类有很大用途,但水火又是无情的。洪水泛滥和熊熊火灾使原始人感到恐怖,于是向水火顶礼膜拜;大地孳生万物,养育着人类千秋万代,所以他们以大地为神,甚至连大地上生长的一切东西都被认为有神灵的力量。
以上的这些崇拜流传久远,在中国的古籍中对此也有论述。例如《左传·昭公元年》曰:“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之。”《殷契粹编·粹编考释》记载:“殷人于日之出入均有祭……盖朝夕神拜之。”《礼记·祭法》中有:“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四坎坛,祭四方也。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
在以上这些形形色色的自然崇拜中,对太阳的崇拜是最突出的。把太阳作为至高权威的象征,今人把对人的最高崇拜对象称之为“红太阳”,似有此遗风。许多原始岩画,都有这方面的表现。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皇帝都要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到了农历八月十五,民众普遍地都要祭月;盖房子时,要先祭地神,才能动土;收获时,要祭谷神;出海捕鱼前,要祭海神;从史书上关于“西门豹治邺”的记载看来,在战国时期还存在以活人祭河神的风俗;电影《红高粱》表明,在20世纪前期,人们酿酒还要祭酒神。这样的事例真是不胜枚举。
从现代的少数民族来看,这种信仰状况更为突出。例如,我国西南的藏族支系纳木依人和柏木依人,认为天神主管天下万事万物,每年正月初一黎明时各家要在房檐下以酒肉饭菜举行祭祀天神的仪式,祭罢将祭品抛向天空。鄂伦春人认为月亮是帮助他们夜间狩猎的神灵,每年正月十五和二月十五都要向月亮叩拜。阿昌族则将太阳神和月亮神供奉在住房围墙的墙洞里,内放一个花瓶、一只竹杯,经常烧香敬奉。贵州的一些苗族发现天上流星的坠落方向是自己所在的村落,便认为将有火灾降临,于是全村凑钱买一条狗,由巫师主持退火仪式,然后杀狗祭献。台江一带的苗族凡要开荒,必须先到地神像前烧三次香,然后才能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