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领取,2024国考备考资料/白皮书/报名人数统计/各岗位进面分数线
嗨,各位参加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的西藏同学们,你们好呀~
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具体题型题量可参考下表:
首先应该去华图买备考书。关于备考书主要应该买两类,一类是大纲与真题,另一类是题库。大纲与真题是必买的,因为很多人并不了解具体考察什么内容,通过大纲的大致梳理,心中就有了谱,再配合真题的使用,就能有效查漏补缺。不过大纲毕竟内容有限,只会描述大致的题型,行有余力的人需要配合题库使用。平时训练要只做真题,模拟题没有必要做,历年的国考与省考题足够了。
商品名称
温馨提示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
行测的内容共有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几大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考察的内容有很多。关键词和成语的正确使用这一部分需要首先理解历年真题考过成语的意思,其次可以在平时多多积累。这也是高考语文的考点,如果高考语文辅导书没有扔,可以回溯,知识点足够应付国考了。主旨观点、细节判断、词语理解、推断下文、寓意理解、标题添加等题型都有相应的方法,需要对题干进行理解。这一模块的难度不大,尽可能多练真题掌握技巧,提高速度与正确率。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单选题)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指出,这次党史学习教育要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实践活动。
A.我为群众办实事
B.我为群众解难题
C.初心使命大家谈
D.为民务实清廉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这次党史学习教育要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熟缓慢
B.稳定无序
C.可靠有限
D.简单艰难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文段说的是“由于选址经济性下降和环境社会问题日渐凸显,未来水电发展会受一定的影响”。B项“无序”指没有秩序,混乱,消极的感情倾向,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考试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作答要求三部分构成。
每套申论题目都有一个特定主题,考生需要通过理解主题、处理给定资料,回答指定题目,展现出自己优秀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五大题型几乎都是命题的重点,虽然每年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备考的重点,不可顾此失彼。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国生态日,绘就生态文明建设美好蓝图
热点背景
8月15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这是我国首次以蓝皮书形式发布的生态保护红线成果。蓝皮书表示,全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合计约319万平方公里,涵盖我国全部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9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8月15日是我国“全国生态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1、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2、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态环境。
3、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尚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之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采取措施】
保护生态文明需要全方位多方面去努力,从国家层面来说,可从如下方面采取措施:
1、积极参与展现大国担当。积极参与打造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全球生态治理格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继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重大挑战作出中国贡献。
2、完善制度建设。加快构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始终坚持以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职责。
3、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参与绿色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