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海上油气工厂”,装船起运!
太湖全年平均水质30年来首次达良好湖泊标准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再迈坚实一步
从1月16日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工作会新闻发布会获悉,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炭首次突破6.2亿吨,煤炭销量8.5亿吨,发电量1.26万亿千瓦时,供热量5.7亿吉焦,铁路货运量5.7亿吨,两港装船量2.6亿吨,船舶运输量2.77亿吨,化工品产量2802万吨,完成投资2656亿元,高质量完成国务院国资委“一利五率”考核目标,10项一级生产经营指标全部达成,14项关键指标刷新纪录,入列世界一流企业方阵,连续七年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A级,连续五年获得党建责任制考核A级。
从山西太原某焦炭厂出发,一辆辆长途运输车将焦炭运往河北某钢铁厂,走京昆高速和京港澳高速,正常情况下,6个多小时就可到达,山西和河北分别是我国最大焦炭产地与最大钢铁产地,前者的焦炭产量和后者与的钢铁产量分别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5。
山西将新建智能化煤矿130座
近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了解到,随着进入山西电力市场的虚拟电厂聚合用户由107户增加至122户,聚合容量从82.18万千瓦增至201.38万千瓦,最大可调节负荷达到25.63万千瓦,正式进入“百万千瓦”级行列。
为全面检验青工的学习成效,充分挖掘青工潜能,引导青年职工“提速”驶入成才“快车道”,1月14日,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电气分场组织青工开展2024年度专业人才培养年终综合测评。
甘肃与7个省市达成多年绿电交易合同电量426.77亿千瓦时
1月16日,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6号机组顺利通过15天试运行,各项指标优良,标志着这座电站正式全面投产发电。
新华社巴黎1月16日电(记者罗毓)国际能源署16日发布报告说,随着投资增加、新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核能发展将加速,全球近420座核反应堆的发电量有望在2025年达到新高。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72%,国家电投经营发展获历史最好成绩
1月17日,延长石油官微发布消息称,2024年,延长石油全年油气当量产量达到2014.6万吨,这是该公司油气当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
中新网1月17日电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4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平稳增长。
欧佩克:2026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将比2025年增加143万桶
1月16日晚间,全球光伏龙头企业隆基绿能(SH:601012)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亏损82亿~8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预计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为亏损83亿~8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1月16日晚间,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电力”)发布公告称,国电电力全资子公司国电电力香港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香港”)与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韩国电力公司合资投建沙特第五轮萨达维200万千瓦光伏项目,其中,国电香港参股比例为40%。
硅料、硅片价格企稳光伏产业链上游现回暖迹象
近日,市场研究机构中金发布最新统计,2024年1—11月,国内风电整机企业新签海外订单规模超过16吉瓦,较2023年全年新增订单规模超60%。
渤海湾畔,水碧天蓝,黄河入海口,绿能澎湃,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北部沿海,198台风机错落矗立,叶片在海风吹拂下徐徐转动。
全球最新一代海上风电安装船在山东烟台交付
中新网天津1月3日电(记者王君妍)记者3日从天津港保税区获悉,天津港保税区企业荣程新能集团(以下简称荣程新能)在荣程“5G+三智园”园区内建设的氢扬动力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制造基地目前已竣工投产,该基地主要用于研发和生产大功率、低功耗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年产能可达2000台套。
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氢能首次被明确纳入能源管理体系,“能源法的出台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氢能源的能源地位。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装备实现突破
近日,深圳市高工产业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工产业”)锂电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1175GWh(吉瓦时),同比增长32.6%,其中动力、储能、数码电池出货量分别超780GWh、335GWh、55GWh,分别同比增长23%、64%、14%。
1月9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投资建设的“能储一号”全球首座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全容量并网发电,一举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和转换效率“三个全球纪录”,也标志着中国压气储能技术率先进入300兆瓦级工程化新时代。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尹倩芸)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2024年中国经济“成绩单”,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陆利平表示,2025年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预计会持续加码。
国金证券近日发布三棵树(603737)首次覆盖报告:零售突围,服务立本,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零售突围,开启成长新阶段2011-2021年公司经历高增长阶段后,收缩大B端、调向小B+C端,至2024年基本完成渠道结构的调整,充分释放此前累积的高风险,开始步入成长新阶段:(1)C端接力成长、持续升级品牌力,当前公司零售在三四线城市已积累较强的品牌基础,未来一方面凭借美丽乡村(仿石漆业务,)的迅猛发展、向下巩固乡村市场的先发优势,2015-2023年收入复合增速超过60%,2023年市占率提升至6%、行业第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5日第06版)本报北京1月14日电(记者赵永新)2025年是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之年。
销量低迷、经销商逼宫,在一片价值“虚高”声中,保时捷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潘励驰依然喊出“绝不以价换量,单纯求量不是保时捷的目标”。
碳化硅集成光量子纠缠器件领域研究获突破
记者近日从业内获得的独家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收入约1177亿元,同比增长52.93%,这也是新能源商业车险年度保费首次突破千亿元。
2024年底,重卡市场迎来“翘尾”行情,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我国重卡销量为8.4万辆,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62%,时隔6个月首次同比转正。
开着“新”车回家过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3000万辆
最深情的告白
向前
今日之中国
大湾区绿色产业图鉴——粤港澳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巡礼
西藏积极打造构网技术创新高地
2022年12月8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22年中国品牌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推动中国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政府主管部门代表、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开展深入研讨交流,为助力中国品牌建设汇聚智慧力量。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组建于2011年,是人民日报旗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产业经济类专业传播集团。
集团始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在汽车、能源、城市三大领域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报道精品迭出。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拥有《中国汽车报》、《中国能源报》、《中国城市报》、《汽车族》杂志、《汽车与运动》杂志、《商用汽车新闻》杂志、《房车时代》杂志、《能源高质量发展》杂志、北京东方艾狄尔会展有限公司、大唐风韵(北京)影视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兆畅会展有限公司、人民信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金台觉品牌策划有限公司、中汽兄弟(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三报、五刊和多家延伸类业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