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优秀地理教案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优秀地理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重点)

2.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经线、纬线和赤道的意义,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两极和赤道。

3.使学生知道经度、纬度的确定方法(难点),记住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重点)

○教学方法:

观察法、读图分析和启发式谈话法、电化教学法。

约分钟。

○教具:

地球仪、经纬仪、多媒体课件。地球仪若干(学生每人或两人一个)

○教学过程

第一章地球(板书)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板书)

导入语:宋代文学家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同学们,如果有人问你,人类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地球”。但是,作为地球上的公民,恐怕你对地球还知之甚少。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地球的“庐山真面目”,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况,首先学习“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板书)

1、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看地球卫星照片和图1.2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后回答)

地球形状是:球体。

2、地球的球心、极半径、赤道半径和周长在哪里

答:[结合经纬仪回答]地球的球心叫地心,从地心到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叫作地球半径。其中,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半径,叫极半径;从地心到赤道上任何一点的半径,叫赤道半径。地球的周长叫赤道。赤道正好处在北极和南极的中间。

3、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多少千米[看课本图中注释的具体数字回答]

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两者相差21千米。可见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但由于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的时候,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因此,人们仍把地球看作正球体。)

4、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表面积分别是多少

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5、课堂练习:现在请大家在笔记本上把表示地心、两极、赤道和极半径、赤道半径的图画出来。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板书)

1、什么是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模型,叫做地球仪。

2、[出示地球仪]这是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

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球体、地轴组成的

3、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

有各种符号、文字、颜色用来表示陆地、河湖、海洋、山脉、城市等。还有经线、纬线、南北极。

4、地球仪是围绕什么转动的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

地球仪是绕地轴转动的,它指向北极星附近,与球面的交点为北极点和南极点

(让学生在自己的地球仪上找到南极和北极,并指示给旁边的同学,大家相互看看是否正确。)

(1)教师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让地球仪自西向东(即自左向右)作逆时针转动。告诉学生面对地球仪如何识别东、西、南、北4个方向。

(2)(做一做)先后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地球自转,并在地球仪上指出东、西、南、北4个方向。

(3)只知道东西南北,还无法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像在电影院看电影,必须知道排号和座号才能找到座位一样。经纬网是由纬线与经线构成的。

5、地球里面是否真正有一根轴(没有,是假想的)

6、课堂练习:

地球是自西向东绕地轴运动的。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

三、纬线和纬度(板书)

[引入]地球仪上有许多纵横交织的线,你知道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吗现在我们来识别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

1、什么是纬线(让学生在课本上找出纬线的定义,并读出来。)

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与经线垂直相交,并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让学生在自己的地球仪上找出纬线指示给同学,请对方判断正确与否。)

2、纬线是什么形状是半圆,还是圆圈圆圈。

3、纬线指示什么方向是东西方向,还是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4、所有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不相等。

5、赤道在什么地方赤道的作用(意义)是什么(结合经纬仪或地球仪回答)

赤道在两极的中间,它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它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6、从赤道到两极,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结合经纬仪或地球仪回答)

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纬线长度逐渐缩短,到两极缩成一个点。

7、纬线有哪些特点(展示经纬仪,学生观察回答)

纬线的特点:圆圈、长度不等、指示东西方向。

8、在地球仪上大家可以画出多少条纬线人们是怎样区别每一条纬线的

[边指示边讲解]在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纬度。(这就好像给每条纬线都起了名字,我们就能区别它们了。)

[多媒体展示图片]“纬线与纬度示意图”。

9、哪条纬线是零度纬线南北半球是如何划分的

人们把赤道定为零度纬线,它把地球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10、纬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是90°。位于南、北极点。

11、赤道南北两侧的纬线在名称上有什么不同他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来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字母“S”来表示。

[板书]北纬——N,南纬——S

12、如果用字母表示,北纬20度和南纬20度可分别表示为:20°N,20°S。

13、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排列,它们的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北纬度越向北度数越大;南纬度越向南度数越大。(多媒体图示变化规律)

14、人们通常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分成低纬、中纬和高纬三部分。其中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板书:低纬、中纬和高纬][多媒体展示]“低、中、高纬度示意图”。

课堂练习:让学生将课本、练习册或教师给出的练习纸(多媒体课件更好)中的纬线纬度指读或标注出来。

[示例题]请问北京(40°N)处于什么纬度带中纬度。

[示例题]中国和南极洲分别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中国在北半球;南极洲在南半球。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理环境对于文化的影响

2、知道我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3、掌握我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

【教学重点】

我国著名的旅游资源

【教学用具】

典型旅游资源图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现在看看我国主要有什么旅游资源。

2、看课本插图了解我国的文化主要有那几种,分析其区别及原因。

板书:一、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讲解:人类文化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他们都受到了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

提问:读99页图片内容,分析其建筑特点和当地气候、地形的关系。

回忆我国农业的分布,找出我国南北地区饮食文化的区别。主要是南米北面,南田北咸。

观察我国各地的服饰,找出其不同,分析其原因。

那么我们国家有哪些文化资源呢?

板书:二、地方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

读课本找出旅游的好处。

我国旅游资源众多,包括自然风光和文化遗迹,民族风情和革命纪念地等。

重点注意主要景点附近的铁路线和河流,能够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总结: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有: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泰山、黄山等。

【作业设计】

在图上填注我国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景点。

[教学目的]

1、能读图说明欧洲西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并能在图上指出主要的岛屿、半岛、海湾、海峡和内海

2、读图熟悉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的名称和位置

3、了解欧洲西部实际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

4、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繁荣的地区并分析原因,熟悉本区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

各国经济发展概况、特点;繁荣的旅游业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欧洲西部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我们地球上有这么一个地区,它的面积只比我国的陆地面积稍大,却分布着30多个国家,这个地区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也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大家猜一猜,这是哪个地理区域呢?

一、位置和范围、国家

1、展示“世界地图”,指出欧洲西部的范围:即欧洲的西半部。

2、学生观察‘世界地图“,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说明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按如下步骤进行:

(1)欧洲西部的北、南、西分别濒临什么海或洋?

(2)欧洲西部的东面与什么大陆相连?这种三面临海,一面连陆的的分布可称作什么?

(3)欧洲西部最南端的纬度大约是多少?最北端的纬度大约是多少?在五带中大部分处于什么温度带?

(4)学生小结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特点

3、观察“欧洲西部图“,思考:欧洲西部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这对欧洲西部的气候和经济有什么影响?(讨论)

4、引导学生在“欧洲西部地形图”上找出欧洲西部的主要岛屿、半岛、海峡和海湾及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

5、设问:欧洲西部各国,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大多属于何种性质的国家?

二、雄厚的`经济实力

1、引导学生阅读P54图2-26,设问: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欧洲西部的经济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

(过渡)欧洲西部作为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2、学生阅读P54文字,思考回答,教师小结:发达的经济可以从工业、农业、发达的交通业等方面说明

3、一学生朗读P55“阅读”,了解欧洲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教师结合有关资料适当补充说明。(见教参P77)

(过渡)欧洲西部发达的经济还可以从其繁荣的旅游业表现出来

三、繁荣的旅游业

学生自读,思考:

1、欧洲西部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

2、引导学生在地图册上熟悉欧洲西部主要的旅游资源

3、讨论:欧洲西部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

4、学生自读P56“阅读”,了解瑞士的自然风光和德国的啤酒节

5、完成P56活动

[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见基训、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樱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

[提问]: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日本吗?为什么?

1、汽车2、火车3、飞机4、轮船

(让学生去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

[活动]:

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

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2、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东京的距离

3、日本有那几个著名的城市?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4、日本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较这两个国家跨越的经度和纬度,那个国家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

(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画面切入到“世界政区图”、“日本图”)

教师此时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日本图”和“富士山图”,结束后重新显示版面2,让学生回答问题,讲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教师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强调有关内容。

探究题活动:

1、看看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那里?

2、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课本24页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阅读“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区用红色块显示图中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九州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加深学生对主要工业城市和港口位置的了解。然后提问:日本工业为什么分布在这里?

显示几幅图片:“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图片、“填海造陆”图片、有关大阪的鸟瞰图片。教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

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可接连播放较多的动静态画面。如“穿和服的日本妇女”、“日本茶道”图片

显示“日本工业区分布空白图”,让学生回答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并思考回答日本工业分布在这里的原因。(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完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通过这多个版面的播放,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学生普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球的运动规律。

2.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了解地球的四季变化。

3.了解地球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地球的构造和运动规律。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四季变化的原因。

3.地球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1.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运动规律,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25分钟)

(1)地球的构造和运动规律

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的,地球的运动规律包括自转和公转。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四季变化的原因

(3)地球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地球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气候、地形、水资源等。

3.案例分析(10分钟)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4.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四季变化的原因以及地球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5.总结(5分钟)

通过总结,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难点。

四、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运动规律,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了解地球的四季变化,了解地球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是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地球的基本构造和运动规律,以及地球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下一步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2、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以及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

2、通过教师示范分析与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相结合的方法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典型事例的列举感受传统聚落是早先人类遗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保护传统聚落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保护和珍惜传统聚落的意识,并把这种责任和义务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同时感受地理学科的审美情趣,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潜能。

二、学情分析

本节是八年级的内容,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来看,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区域地理部分,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的活动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为研究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同时有大部分的学生来自乡村,对自己生活居住地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是比较了解的,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能力在八年级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比较乡村、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探究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活动一

展示一幅夜景图片

提问:灯光密集且明亮的'地方代表的是城市还是乡村?为什么?你看见的城市和乡村是怎样的?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从身边的生活、经历出发个性化描述各自的感受。)

活动2【活动】活动二

自主学习部分

学生预习课本,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填空部分,并回答。(2—3分钟)

意图:学生已经逐步适应初中地理学习方法,能独立思考,有一定知识积累、分析归纳能力。

活动3【讲授】活动三

一、城市和乡村

1、在课件上展示大量人类生活聚居地的图片(使用学生熟悉的家乡图片),直接明确聚落的概念以及聚落的类型(城市、乡村)。

学生活动:根据图片抢答城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最后使用表格归纳。

2、城市、乡村的类型(板书)

(1)乡村:农村、牧村、渔村、林村

(2)城市:城市职能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图片讨论乡村生产方式,并由此分类。

活动4【讲授】活动四

二、聚落与环境

合作探究一:环境对聚落位置、分布的影响

根据材料、图片:分析深圳由小渔村变成大都市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学生分析、讨论,并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补充。

教师总结:地形土壤、交通、气候,自然资源等。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其形成与发展都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示提升练习):(展示世界地图)找找四大文明古国在哪里?这些文明发源地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走上讲台,指着具体区域回答观点看法。)

设计意图:从身边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出发,让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积极动脑、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地理能力,深刻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充分发挥自主性,体验学习的过程和乐趣。

活动5【讲授】活动五

合作探究活动二:聚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展示不同民居建筑图片(窑洞、蒙古包、四合院、江苏民居、吊脚楼、福建土楼),分析建筑特点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小组任选一个进行讨论分析,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表扬、鼓励。)

教师总结:如蒙古包不仅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生产方式等经济因素的影响。

环境一方面影响聚落的位置、分布、建筑风格,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同时也正是这种适应,使得聚落景观往往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特点。当我们见到一个地区的聚落时,可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做出初步判断。

活动6【讲授】活动六

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展示世界文化遗产图片,欣赏美。思考视频背后的含义,使学生认识保护传统聚落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保护和珍惜传统聚落的意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感受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活动7【练习】活动七

学生完成导学案当堂检测部分,并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进行讲解。(5分钟以内)

教师点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和民族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课上通过小组合作,课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开拓视野,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难点: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教学工具

课件

一、【导入新课】

视频引入(视频内容为多民族舞蹈《大地春晖》),请大家看一段录。

(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的`特点,刚才大家也看了视频,我们知道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不仅生活着汉族同胞,还有不少兄弟民族和我们汉族一起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民族的大家庭

板书: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二、民族构成与数量

南极圈内地区与北极圈内地区相比,其同纬度的地区的极昼、极夜天数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

理解极昼和极夜的产生的原因

理解产生极昼和极夜有何规律

描绘发生极昼时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

制作多媒体演示材料

制作能说明本主题原因的模型

可以选择这样两种方式:

(2)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巴基斯坦的基本地理特征,记住卡拉奇。

2.知道印度河对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通过分析自然条件对巴基斯坦农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建议】

1.关于“巴基斯坦”的教材分析:

巴基斯坦为新增加的选学内容,教材讲述的内容较少。主要是了解巴基斯坦的自然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由于其内容许多在总论部分已经涉及到,为了避免重复,所以只是重点突出的设计了两个标题。

“南亚西北部的伊斯兰国家”概括了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及主要宗教。巴基斯坦位于南亚西北部,这一点对它的气候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其经济发展。宗教问题是南亚尤其是印巴之间的一个重要问题。

“印度河平原为经济中心”突出概括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明印度河平原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该地区主要的制约因素是降水不足,所以其农业、城市、工业的发展,主要以印度河为中心进行。

2.关于“巴基斯坦”的教法建议:

对于巴基斯坦自然条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该节体现得较充分,可以将该节作为一个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因素分析。

三.【教学重点】

印度河对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

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五.【教学用具】

巴基斯坦景观图片;巴基斯坦地形与降水图;印度河与印度河平原图;巴基斯坦铁路线、主要城市等分布图

六.【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学习了印度,这节课学习与印度关系非常密切的国家----巴基斯坦

(板书)第三节巴基斯坦

(提问)谈谈你对印巴关系或巴基斯坦的了解(学生自由回答)

(展示巴基斯坦主要城市的景观图片)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巴基斯坦

A.南亚西北部的伊斯兰国家

1.地理位置

2.悠久的历史

3.民族与宗教

B.印度河平原为经济中心

C.主要城市:

首都---伊斯兰堡,最大城市、港口---卡拉奇

D.探究活动

1、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球的运动。

2、掌握地球的地形特征和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布。

3、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和气象现象。

4、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

1、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球的运动。

2、地球的地形特征和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布。

3、不同地区的气候和气象现象。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球的运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布和气象现象。

3、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和气象现象。

(1)地球的基本构造

地球是一个由岩石、水、气体等组成的行星,由地核、地幔、地壳、大气层、水圈等组成。

(2)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自转是指地球自身绕自己的轴线旋转,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

(1)地球的地形特征

地球的地形特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海岸等。

(2)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布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

(1)气候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

(2)气象现象

气象现象包括风、云、雨、雪、雷电等。

五、教学评价

1、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来考察学生对于地球的基本情况、地球的地形特征和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布、不同地区的气候和气象现象的掌握程度。

2、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于地球的基本情况、地球的地形特征和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布、不同地区的气候和气象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实验和讨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思考。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2、通过阅读地图,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能够正确的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认识基本的天气符号,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信息提取的`能力。

3、形成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思想观念,同时树立人地协调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难点】

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环节一:新课导入

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提问学生“今天你们觉得外面怎么样?阴?晴?冷?暖?这些都是描写哪些方面的知识?”并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常说的天气与气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区别吗?”导入新课。

环节二:讲授新课

1、天气和气候

结合教材,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讲解补充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练一练】下列词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

“风和日丽”—天气、“四季如春”—气候、“东边日出西边雨”—天气

2、天气预报和常见天气符号

【过渡】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多媒体播放收看天气预报)

【问题】

(1)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

(2)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

(3)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

【学生活动】

(1)看卫星云图。

(2)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3)根据天气符号识别天气情况。

【教师活动】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又快。

(2)选择几个天气符号,看谁画得好。

【教师活动】展示“沙尘暴”、“风”的符号。

【提问】

(1)结合“沙尘暴”的符号,思考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经常发生沙尘暴?应采取什么措施?

(2)如何识别不同的风呢?

(1)干旱、风力大、植被稀疏;防风固沙。

(2)第一,风杆、风尾、风旗。第二,风向的判断。第三,风级的表示方法。

环节三:巩固提高

展示“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充当播报员,发布天气预报。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

【作业】

思考问题:气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我们和气候变暖有关系吗?如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THE END
1.最全汽车车标,路上的车标你认识几个?不少朋友们在面对琳琅满目的汽车标志时,往往会感到一头雾水。今天,就让我为大家精心梳理一番那些常见的汽车徽标吧!特别是对于那些时常驾车出行的朋友们,这份指南里的图示几乎涵盖了你们日常可能邂逅的所有车标。特别提醒一下,要是偶遇那些价值不菲的豪车,记得保持安全距离,小心驾驶哦!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118/00/11159824_1144798001.shtml
2.豪华车品牌车标大全不是豪华车买不起,是中国品牌更有性价比? 路由社 2024年03月08日 汽车常识性知识大全 汽车达人潮流 2024年11月01日 极狐拆的不是车标,是一个高端品牌的“地基” 车壹条 2024年07月27日 汽车十大系统知识大全! 京源港国际汽配城 2024年06月28日 捷豹发布全新品牌LOGO,“改头换面”从车标开始? 智电趣驾 https://news.yiche.com/tag/4340584.html
3.360个车标大集合,奔驰宝马奥迪不算豪车,能认出100个算大神最后这张里的红旗车标有出入,应该是有红旗标志的车标才对,另外东南、凯瑞、五菱宏光、福田、长风等还是比较熟悉的,另外的一些品牌很多人也许听说过名字,比如塔塔、拉达等。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车标在哪里,能找到吗?对于上面的统计,如果有哪些我们落下的,欢迎留言补充,对于哪个汽车车标你最钟爱呢?欢迎给我们文章下方留https://www.yoojia.com/ask/17-11825353158599246878.html
4.汽车标志图片大全及名字史上最全汽车标志图片导读:对于爱车人士来说,各种各样的车牌、车标、车型都是他们感兴趣的,今天文中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史上最全的汽车标志,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史上最全的汽车标志,你能认出几个呢?相信不少女孩子和小编一样,就认识三五个。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下文汽车图片及名字,一起涨涨知识吧。https://www.qqtn.com/article/article_285924_1.html
5.中国车标大全,中国汽车品牌标志大全,中国车标图片下载提供中国车标大全、汽车品牌标志大全、车标图片下载、车标矢量图下载、车标下载排行榜、汽车车标历史及由来等资料查询,找最全的中国车标请上车标网(chebiao.net)。http://www.chebiao.net/area.php?catid=5
6.豪车车标豪车标志图片大全豪车品牌知多少→MAIGOO知识车标是指各种汽车品牌的标志,主要用于车辆识别,这些标志往往成为汽车企业的代表。汽车标志最能表现出一个汽车品牌的历史含义,或是整个品牌的企业精神。每一个汽车品牌都会有自己的一段历史,对于那些世界豪车专属图标,你又了解多少了?https://www.maigoo.com/goomai/161027.html
7.用动物做LOGO的汽车品牌有哪些?这是一份完整清单!全世界有很多的汽车品牌不仅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还会配上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车标设计。在众多的汽车品牌中,有部分汽车制造商喜欢用动物作为自己的品牌LOGO。包括法拉利、保时捷、兰博基尼、阿尔法·罗密欧、捷豹、福特野马、标致…它们用马,公牛,豹子等动物来象征速度,力量和敏捷性。 https://www.logonews.cn/car-brand-with-animals-as-logo.html
8.各种车标志图片及名字各种车标志图片及名字如下:大众、宝马、奔驰、奥迪、保时捷、兰博基尼、法拉利、福特、路虎、悍马、劳斯莱斯、凯迪拉克、丰田、玛莎拉蒂、英菲尼迪、本田、比亚迪、中国一汽、别克、马自达、雷克萨斯、宾利、沃尔沃、科尼塞克、雪铁龙、奇瑞、斯巴鲁、帝豪、捷豹、阿斯顿马丁、讴歌、长城、林肯、三菱、长安、Jeep、迈巴赫、欧宝、https://www.youchejiuxing.com/qccs/9070.html
9.汽车的拼音怎么写,汽车热点有哪些39 众泰汽车标志 59 40 众泰汽车报价及图片 144 41 众泰汽车报价 134 42 众泰汽车 1377 43 众泰电动汽车 197 44 中央门长途汽车站 59 45 中兴汽车官网 61 46 中兴汽车 483 47 中威汽车电子论坛 59 48 中顺汽车 124 49 中升汽车 125 50 中山汽车总站 86 51 中山汽车站 61 52 中华汽车网 61 53 中华汽车https://www.0797cx.cn/page37?article_id=109086
10.汽车标志大全及品牌简介在Koenigsegg CCR车型的发动机舱盖上有一个幽灵图案,这原本是瑞典空军第一中队的标志。Koenigsegg车厂就设在飞行中队的旧址上,为了纪念那些英雄,幽灵图案也就成为了这部超级跑车的徽章。整个幽灵图案形似盾牌,柯尼赛格的标志是由红黄两色的交替花纹装饰组成。两种颜色代表了激情,代表了驾驶的极速感觉;盾是保护的象征,代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307829569258848820
11.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1)出示垃圾,逐一介绍图片名称。 小结:这些东西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垃圾) 3.认识垃圾箱的标志 垃圾要放在垃圾桶里,刚才我们从动画里知道,不同的垃圾要放在不同的垃圾桶里,你们认识垃圾桶的标志吗?那我们现在来认识一下垃圾桶的标志。 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http://xaeduyun.cn/sem01/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6182b39bb40182b9a10eb01a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