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常常能把最具科技感的东西,与最本土、最传统的东西结合起来,并且不显冲突?
那是因为两者被融合在了一种完美里,它要自然而然,符合生活中的预期;它要优雅,但不能炫耀。
01.
未来科技的符号
今天很多对于日本小清新、小确幸、窗明几净的印象,和我小时候对日本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那一代人对日本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呢?认为那是一个极度酷炫的高科技之国。
这可能主要是受到小时候看的动画片的影响,比如《机动战士高达》,看完就以为日本迟早有一天要生产出这样的机器人来。而日本制造出来的电器或者玩具也都特别精巧,总有各种各样的机关,或者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功能。
这种印象,如果放大一点来看,当年很多西方国家也一度甚至直到现在都对日本怀有这样一种印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当年很多的科幻片,例如《银翼杀手》(BladeRunner),电影里的城市景观以及许多文字图案,都带有日本元素或者日本味道。
在许多美国的科幻电影里,日本元素好像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他们所想象的未来元素。
这种情况直到近期的电影里也还能看到。比如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黑豹》(BlackPanther),主角特查拉的坐骑正是日本车——雷克萨斯。
而雷克萨斯与黑豹的缘分还并不只是一部电影,早在2017年,《黑豹》曾经推出过一个迷你漫画系列,标题就叫作《BlackPanther:SoulofaMachine》(黑豹:机械的灵魂)。
这系列漫画一个特别之处就在于,主角除了黑豹之外,还有一部车,也就是雷克萨斯,代表了一种高端的未来科技。
实际上,雷克萨斯在美国的影视剧里是个常客,而且它所代表的形象还经历过几番变化。
雷克萨斯于1989年才正式创办,它虽然是日本品牌,但却是首先在美国推出了当年它的标志性豪华轿车LS400。
这款车出来之后,很快便出现在美国的影视剧中。电视剧史上非常有名的《黑道家族》(TheSopranos),其中有一个角色是位年轻一代的黑帮大佬,在黑道家族中成长,未来要继任老大的狠角色,叫做克里斯托弗·莫帝桑迪(ChristopherMoltisanti)。
这个角色在《黑道家族》第一季(1999)最开始出现的时候,他所开的车就跟上一代那些黑帮人物的都不一样。上一代那群比较旧格调的黑帮大佬们,都爱开美国原来那种很大的、比较老式风格的豪华轿车。
然而克里斯托弗·莫帝桑迪为了要展现他是新一代的人物,有新作风,有完全不同的想法和品味,其中一个改变就是他开的车是雷克萨斯LS400。一时之间,很多人都开始认为雷克萨斯代表的是一种新锐。
那个时候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中,提到豪华轿车还依然是欧洲车的天下,再者就是美国本土轿车系列中那几款高端车型。
而雷克萨斯等于是几十年来最新型的一款高级轿车,它在进入市场后能较快站稳阵地,和当时美国的新一代人物,希望与过去割裂,与过去告别,想要展现出跟上一代不同的品位,这种趋势不无关系。
其中就包括当时正红的好莱坞大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Spielberg)。斯皮尔伯格喜欢雷克萨斯到什么程度呢?他不仅自己买,还为电影特别量身定制——在他2002年的一部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MinorityReport)里,就出现了一款“未来之车”。
有趣的是,尽管是一款日系车,雷克萨斯其实直到2005年才回到日本发售,这无疑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策略,先打入国际市场,再凯旋回国。
02.
匠的传承与精进
你有没有注意到?前面说日本文化,以及以雷克萨斯为代表的日系车,它们常常代表的是新锐和科技感,但是这种印象似乎与今天很多对日本的另一种印象是矛盾的。
另一种印象指的是,日本在某些方面,似乎依然是个保守且传统的国家。
比如,据统计,日本百年老店的数量超过10000家,还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家族企业,就是日本的建筑公司金刚组,有1400多年的历史。
在日本,这种对于古老的传承,经常被传颂为一种精神,也就是我们时常听到的“匠人精神”。
不过,这里面却有一个迷思,我们常常以为“匠人精神”就是延续古人传下来的工艺技术,可是日本今天所有有名的工匠艺术,其实并不全部都是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的,很多都是在过去100多年间由西方引入的。
也就是说,这些外来的东西在日本扎下了根,在日本匠人的手上,又逐渐把它发展成一门绝活。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对酒稍有了解,尤其是威士忌,你可能会注意到这几年日本威士忌的价格几乎飙高到令人咋舌的地步,甚至远超过一些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名牌威士忌。这是为什么?
日本威士忌之所以变得如此昂贵,当然一方面是来自市场渴求,而另一方面无疑与他们在威士忌文化上的精进发展有关。
日本原本并不是一个具有威士忌文化的地方,但是自明治维新之后,他们从苏格兰或者其他威士忌著名产地把这种酒类酿造工艺学了回去。不止如此,他们还凭借自己的学习和摸索,精进发展,逐渐建立起一套属于日本的威士忌文化,甚至超越了威士忌文化的源发地。
这就是日本匠人精神的一种发挥,不只是传承,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精进,并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
03.
温润精巧的日式审美
另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就是“江户切子”。什么叫切子?切子的日文是きりこ(Kiriko),这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玻璃工艺。
玻璃在日本叫做“硝子”,硝子在日本的历史并不算长久,在过去也并不很盛行,东亚地区过去对于玻璃这个东西的爱好也并不太强烈。
大概是我们明末清初的时候,玻璃这种工艺也流传到了日本。这个时候的日本,与中国以及朝鲜半岛一样,无论从审美上还是实用性上,都对玻璃的感觉并不敏锐。
可是到了江户时代,忽然在庶民社会里,很多人开始觉得玻璃这种材料其实挺实用,也就此慢慢发展出了自己的玻璃工艺。
当时日本人不仅自己生产玻璃,还希望让这些玻璃更有一点日本的特色,也就是要更符合日本人的审美习惯。可这要怎么实现呢?当时日本的玻璃匠人就开始在玻璃表面做一些切割,让它呈现一些图案,都是带着日式风格的图案。
最初以他们所拥有的工具和技术,要做这样的玻璃切割,几乎就像做雕刻一样,拿着一个前面镶着金刚石的雕刻刀来对付玻璃。直到后来,有人从英国引进了较为先进的玻璃切割技术,终于彻底改变了日本的玻璃工艺。
尽管玻璃是外来物,切割雕刻技术也是外来物,偏偏在日本,他们发展出了一种独门手艺,经过这种独门手艺创造出来的玻璃制品,就叫做“切子”。
它的特点在哪呢?就在于能够在玻璃表面切割出非常繁复、精准的花纹。这种手法和其他一些地区的玻璃切割雕刻方法完全不同,日本的江户切子会有一个非常精密的图案,呈现一种模式化的几何形状。
要知道,用手工雕刻出几乎与机械切割一样精准的繁复几何图案,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江户切子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
大致而言它的工艺过程,首先是取一块双层玻璃在表面雕刻,这个过程必须非常小心,因为一不注意就会雕穿碰到底部,所以必须同时留意器皿的内外两侧。
而且其中用来打磨的轮,很多学徒在学习技艺的时候会不小心就伤到自己,早期这些切子师傅被切断手指是很常见的事。表面雕刻结束之后,需要再用一些钻石轮锯压着玻璃再进行深层雕刻,随后用旋转的磨刀石或木盘、或树脂软垫来研磨它,让切割过的表面变得非常平滑、有光泽。这还没有结束,最后要再用棉花转盘来让玻璃表面具有一种温润的光泽。
这些江户切子的表面花纹,常常呈现几何分布的状态,这种几何分布的图案其实就有很强烈的日本式审美观念在里面。
但由于它是几何图案,所以又具有某种普遍性,这也让江户切子成了世界上大多数人能接受的一种几何图案,尽管它本身其实还是一种日本式的审美。
04.
深入人心的折纸艺术
这种几何的审美其实也深藏在他们的另一套工艺里。
这套工艺说起来就有意思了,那就是折纸。折纸起源于中国,最早在宋代的时候就很流行。
折纸传到日本之后,就如同玻璃从西方传入日本一样,再次发生了变化。
日本的神道教就很喜欢折纸,在所有的仪式里几乎都少不了各种形状的折纸,这也能看出来他们对纸张的崇拜。
慢慢的,折纸在日本发展成不再是一个随意的手工制品,而是变成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严肃到它本身就成了一门工艺。
折纸这项技艺的传承中,确实也出现过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一代折纸艺术的宗师——吉泽章。他首创了湿折纸的方法,还建立了一整套关于折纸的技术、方法和学说体系,日本的折纸就此深入人心。
日本折纸发展到一个什么地步,今天他们的幼儿园和小学都是必须具备折纸的课程。为什么要将这样一项手工艺作为正式的课程呢?
折纸一方面训练孩子的眼、手、脑的协调,另一方面,折纸其实牵涉相当复杂的立体空间以及几何学的思考。这其实能够有助于一种复杂的思维方式的形成。
日本的时装大师三宅一生也是一位狂热的折纸爱好者。他最有名的一个发明创造,就是“一生折”(三宅一生折)。三宅一生创造了一种独门的折布手艺,无论衣服还是平时使用的手提包,居然都能用折叠的方法去创作,并赋予它独特的美感。这个想法正是来自于折纸。
所以,无论是日本传统工艺,还是外来进入日本的工艺,他们都会精益求精,并将这些工艺升华成一种独门的“道”。
05.
恰到好处的优雅、谦和与平衡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些疑惑,最开始我们不还是在谈一款汽车吗?切子和折纸这两种工艺与雷克萨斯这款车有关系吗?
当然有,在雷克萨斯旗舰级豪华轿车LS中,一个平常我们不太会注意到的细节,也就是车门的内饰上,可以看到灵感来自日本切子工艺和传统折纸的运用——凌光切子内室饰板,以及鹤羽折布内室车门装饰。
将这两种日本传统工艺的吉光片羽运用在车的内饰之中,随着车内光线的变化,都能呈现出不同光泽的美感。
也许你也发现了一个有些矛盾的情况:一方面,雷克萨斯在当年原本是新一代人物,为了彰显自己的不同,展现与上一代决绝的新口味、新文化、新态度而做出的选择,它代表着最高端的科技,它在各种科幻电影里大显神威;但与此同时,它却运用了一些最传统,或者至少在精神上非常传统的日本匠人工艺。
这种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的糅合,要如何做到不违和、不突兀?这也是我们应时常自省的一个问题。到底如何把外来的、现代的、科技的,与传统的、本土的结合起来?如何让它们并存又不显矛盾?
其实就是要发挥对细节的绝对专注,将这些先进的科技工艺运用到一些我们平常不常想到、注意到,但又让人觉得非常有道理、能感到非常体贴的地方。
这种预先设计,又要做到尽量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让我想起雷克萨斯在2006年左右,提出了一套与其他豪华品牌轿车不同的设计理念,叫做L-finesse,定义了每部雷克萨斯车款的独特性。
这种完美标准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SeamlessAnticipation,即“天衣无缝的预期”。也就是它要让你坐进车里之后,觉得所有东西都非常自然,而且似乎原本就应该是这样。慢慢你会发现坐其他车时,反而会发觉为什么不是这样,怎么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这就是一种差别。
第二部分的概念是IntriguingElegance,意思是“引人入胜的,或者说经过设计的优雅”。这种优雅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不是,如果挪动了一丝一毫都会令人感到不对劲,它必须经过极其精巧的设计,让一切恰到好处。
第三部分的概念就是IncisiveSimplicity,可译为“切中要害的简朴”。表面看起来非常朴素,没有多余的赘饰,但却是经过了精密巧妙的设计,呈现出来的一种深刻的朴素。因为如果只是纯粹的简单,是非常无趣的。
为什么日本能把最高科技的东西与最本土、最传统的东西结合起来,并且不显冲突?
那是因为它都被融合在了一种完美里,也就是L-finesse,它要自然而然,符合生活中的预期;它要优雅,但不能炫耀。
所以如果回头看好莱坞的电影或者影视剧里,所展现的日本汽车的概念,其实并不准确。它们往往将那些科技感都展现为电影里的某种奇观,而雷克萨斯,它反而强调的是恰到好处。
车里所有的高尖科技,其实都融入了日本的匠人精神,运用了很多日本的传统工艺,但一切的糅合都不会让你感到过于炫耀或浮夸。
这些精巧的设计往往从表面被悄悄隐藏起来,反而展现出一种谦和、平衡的气质,把现代科技变成了一种真正舒适的体验。
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其中采用了一种什么样先进的技术,或者如何精妙的工艺,但是坐在车里,你就能感受到一种优雅的宁静和舒适。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