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处置欲盖弥彰、公关方式弄巧成拙?面对事故,现场员工做出盖黑布、撬车标的“掩耳盗铃”行为;面对舆情,品牌公关疑似下场删帖、请水军,这种公关方式可能招致公众反感情绪,弄巧成拙。
品牌属性较敏感:极狐汽车为北汽新能源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国企身份的北汽集团在此舆情中被多次提及,舆论观点可能衍生至对国企旗下品牌员工管理和监督上的质疑。
阿尔法S销量不乐观:据媒体报道,2023年极狐汽车销量为3万辆,阿尔法S销量为1.5万辆;今年上半年,极狐汽车销量为1.8万辆,阿尔法S的销量不足1000辆。快速下降的销量在此次“撬标”争议后可能再遭重创。
01
事件概述
7月24日晚间,抖音上两则极狐汽车网约车载客时发生自燃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视频内容显示维修厂家到场疑似进行撬标、拆内部件动作,此举引发公众对品牌方面欲盖弥彰的质疑。25日傍晚,极狐汽车方面在其官方微博上针对此事进行回应,事故原因正在调查过程中,称拆标行为是员工处理不当。
目前,伴随极狐方面的第一次回应,舆情热度已经初步回落,但对舆论方面对维修人员处置方式、极狐方回应表述有所质疑,各方等待最终调查结果公布。
-7月24日19:29,当事汽车租赁公司抖音账号上发布其网约车自燃视频,并配文“北汽极狐新车两个月自燃,商家在未经过车主同意,强行拆除车标,霸道行为”;
-7月24日22:56,疑似涉事司机于抖音平台发布视频,配文称“北汽极狐自燃,厂家为维护品牌形象强行拆除车主车标”;
-7月25日10:57,当事租赁公司工作人员在接受津云采访时表示“消防部门表示暂时不要处理车辆对方不听”;该报道发布后,引发多家媒体机构转载传播;
-7月25日17:41,又一当事租赁公司工作人员在接受“1818黄金眼”采访时对事件情况进行了整体介绍;
-7月25日17:03,极狐汽车官方微博上发布《关于杭州车辆“过火”事件的说明》。
02
事件影响评估
舆情传播走势
当事人及租车公司发布视频后,经地方主流媒体报道以及极狐方面作出回应后,事件热度于7月25日19:00抵达峰值;次日,媒体方面持续跟进,于当天10:00再次迎来传播高峰。
事件始发报道媒体为津云,后续主要由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等地方主流媒体,以及界面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等权威新闻、财经媒体持续跟进。
03
主要观点梳理
1.指责工作人员的行为合理性和合规性,认为其手段欲盖弥彰、掩耳盗铃
估计这车的车标,即使很多人看了也不一定叫得上名来,您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汽车所有权属于车主,厂家无权破坏
那算不算侵害他人财产?
拆车标真是败笔啊,这下全国人都知道了
2.质疑企业价值和产品安全性
这种欺骗式厂家,卖出的东西质量有保证吗
一个烂品牌,用更糟糕的烂方法处理客户关系。真是糟糕透了。
3.对企业公关行为的调侃、玩梗
建议极狐给车标弄个感应装置,一旦起火,自动翻转替换成竞品车标
新的成语:凿车取标
古有掩耳盗铃,今有自燃拆标
4.猜测事件事实:事故是否为电池自燃、工作人员是否撬标
看着火势分布,应该是车内的物品引起的,跟电池的位置对不上
电池起火车这么完整吗?电池起火一般只剩下车架
不对,电池自燃根本不能灭火,烧完只剩铁了,这车头很完整....坐等消防出报告!造谣要赔钱吃官司的
看了现场那个视频,工作人员不是卸电么,最后车标也在啊
盖着篷布了还用翘车标吗。人家只是为了打开前车盖
04
既往同类案例
(一)小米SU7追尾出租车后盖上车衣(2024年6月)
(二)女子坐轮椅大闹保时捷展台,工作人员用黑布黑伞遮挡(2023年8月29日——保时捷)
(三)SUV侧翻至路中隔离带,工作人员现场罩车衣(2022年3月29日)
(四)无人驾驶测试车侧翻现场罩车衣(2021年11月15日-红旗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