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品牌拿出“跳水价”仍然难换量,顾客:价格挺诱人,但是不敢买

“目前宝马i3大约19万元就可以落地,也是最近给出比较大的降价力度。”广州一家宝马4S店销售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作为宝马品牌目前折价最高的车型之一,i3价格砍半,给出优惠幅度高达17万元。

年中节点来临,“五折凯”“六折虎”“七折豹”后,BBA等传统豪华品牌价格体系同样面临崩盘,宝马“腰斩”,奔驰“跳水”,奥迪车型下探20万元以下,作为传统一线豪华汽车品牌的BBA们,正在中国市场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BBA拿出了“跳水价”,但销售们仍需奋力卖车才能成单。

从外观设计至内饰风格、从技术优势到电池安全、从折扣优惠至豪华底色,在短暂的十几分钟内,销售人员急于全方位秀出肌肉挽留顾客。同时,在宝马销售人员的口中,处处对标的品牌已不是奔驰、奥迪,转而与新能源自主品牌一较高下。

一位从业10余年的豪华品牌销售时常怀念“豪车好卖”的岁月。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前后,刚毕业的大学生培训一个月后就得迅速到岗,买保时捷、宝马的用户都在“排队订车”,销售们无需过多讲解。

相较之下,自主高端品牌士气正盛,上半年“交卷”,以理想、问界、蔚来为代表的自主新豪华攻势加速,持续击破价格“天花板”蚕食豪华市场份额,在电动化浪潮下围剿BBA。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宝马、奔驰在华均呈现下滑趋势,大众集团虽未给出奥迪在华具体销量,但也明确指出集团在中国的交付量下降了7.4%,保时捷下滑最多达33%;但与此同时,自主高端品牌高歌猛进,问界上半年暴增573.80%,理想、蔚来均保持同比两位数增长,这三家销量均已超越了昔日的二线豪华车企沃尔沃。

新旧交织下,豪华车市场正在被重构。

BBA价格“跳水”难换量

作为宝马旗下的新能源车型,宝马i3成为该品牌目前折价最高的车型之一,价格大“跳水”,原本指导价35.39万元起,如今直接砍半,优惠幅度高达17万元。

巨幅让利优惠下,主机厂也开始从配套部分入手尽量弥补降价缺口。从今年开始,品牌新能源车型已不再配套充电桩。

“去年价格比较高,就有送;现在价格降得很厉害,就不送了,羊毛出在羊身上。”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宝马i3是宝马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原本被宝马寄予了“价量双收”的厚望。据中汽数研,今年前五个月,宝马i3销量为2.13万辆,占比当期宝马新能源总销量的近4成,但仍不及蔚来ES6的2.35万辆。

除电车狠心“甩卖”外,宝马燃油车价格体系也难以维稳,宝马3系、5系、7系、X1、X3、x4等多款产品跌破指导价,优惠价格10万元起,几乎全系产品处于价格最低点。

BBA在华共进退。记者走访发现,奔驰、奥迪也同步对主力车型进行了调价,奔驰C260、奥迪A4L落地价均为20万元左右,较指导价大跌约10万元;新能源车型普遍六、七折甩卖,奥迪Q4现报价不到20万元,原价超过53万元的奔驰EQE也降价至37万元左右。

燃油车时代曾经称霸中国市场的BBA跌下神坛,价值体系崩盘,“再不努力,只能开BBA了”的调侃步入现实。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桑之未数据,BBA的成交均价连年下跌。2021年,是BBA加权成交均价最高的一年,奔驰、宝马、奥迪的成交均价分别为46.4万元、46.1万元和33.7万元,今年4月,分别是43.4万元、35.1万元和30.1万元。而30万元,只是豪华车的“及格线”。

降价伤害了BBA们的净利润。今年一季度,价格混沌的宝马、奔驰、奥迪利润纷纷再度下滑,分别为24.6%、30%和58.4%。

BBA放下尊严卖车,却未能带动销量的显著增长。今年上半年,BBA在华声量还在持续下滑。

宝马上半年全球市场累计销量109.6万辆,同比增长2.3%,但在中国市场却同比下滑4.2%至37.59万辆。

梅赛德斯-奔驰上半年全球总销量下降6%,累计交付96万辆,其中在中国市场交付超35.26万辆,较上年同期减少2.46万辆。

奥迪品牌上半年总销量下降8%至83.3万辆;

保时捷品牌上半年全球总销量下降7%,至15.59万辆,其中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降幅尤为显著,达到三分之一。

以价换量的策略未能奏效,作为传统一线豪华汽车品牌的BBA们,正在中国市场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在豪华、高端外,与其紧密捆绑的关键词变成降价、打折、甩卖。

即便降价促销,部分用户仍然不敢下手,他们或担心刚提车就遭“背刺”,或因保值率问题而担忧。

“这个价格还是挺诱人的,但是不敢买,万一‘砸’手里怎么办。”奥迪4S店中一名顾客告诉记者,之前听说奥迪推出“内部员工五折买电车”的政策,成为其不考虑该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原因之一。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6月宝马二手车保值率环比下滑3%,宝马X3的保值率低于蔚来ES6。

BBA燃油车时代的光环渐退,长期以来铸就的品牌价值正在被突破底线的“价格战”无情伤害,除了损害集团利润,悲观情绪也在经销商中蔓延开来,更何况降价十几万都难解销量困局,迈入价格低点后,开始选择回头,及时止损。

上半年收官,有消息称因“价格战”导致门店亏损严重,宝马中国决定退出持续近一年的“降价保份额”,从7月起,通过减少销售量来稳定价格,缓解门店的经营压力。

有人艰难求上,有人挣扎求生。

曾经的豪华车阵营也迎来清洗,夹缝中生存的二线豪华品牌正在思考如何在中国市场继续拥有“姓名”,部分品牌已因电动化的停滞与产品力的固守,销量持续疲软,在中国市场已处于边缘地带,被市场淘汰出局的风险加剧。

目前虽然仅有沃尔沃一家公布了上半年在华“成绩单”,但就零售终端数据来看,整个二线豪华阵地逐渐失守。

沃尔沃上半年在华交付7.82万辆,总体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仍有几百辆的下滑;

凯迪拉克上半年在华累积销量6.22万辆,同比下滑28.40%;

捷豹路虎上半年在华销售4.74万辆,同比下降9.34%;

林肯上半年在华累积销量为2.8万辆,同比下降15%;

英菲尼迪、捷尼赛思等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中已逐渐不再拥有姓名。

传统豪华品牌挣扎于电动化大考

传统豪华品牌在华降价背后的逻辑,是电动化时代豪车市场的变革。

今年1—6月,我国新能源渗透率分别为34.5%、35.8%、39.5%、42.5%、46.0%、48.8%,连续高速增长,6月创下新高。

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热情高涨,但豪华品牌旗下的新能车却未等来中国消费者的同等热情。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2.5%;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9.8%;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7.4%。

2007年,宝马启动了“Projecti”项目,两年后,旗下全新子品牌BMWi成立。2013年,宝马正式推出首款纯电动BMWi3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跑车BMWi8。

奔驰、奥迪涉水新能源稍晚于宝马。2009年,奔驰与比亚迪联手成立了腾势,同年8月,奔驰宣布,smartfortwo电动版车型正式投入量产。奥迪于2009年发布第一款电动概念车e-tron。

但欧洲人的傲慢,拖慢了他们进军新能源的节奏。

今年北京车展前夕,某豪华品牌曾举办一场经销商大会。一位与会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在这次会议中,这家车企仍在坚持自己的理念和豪华车定位,经销商向高管们提出建议,要针对产品做本土化的修改,但对方高管“态度犹豫”。

现阶段,BBA的新能源产品大多是“油改电”。单纯改变动力形式,其他方面不去适配电动化而相应进行迭代,本质上仍未跳脱出燃油车的桎梏,纯电续航里程、舒适性、安全性、智能化等方面竞争力有限,一系列“油改电”产品自然难以获得消费者青睐。

对于消费者而言,与其为“油改电”模式下的LOGO买单,不如将目光投向产品力更强,且性价比更高的自主新能源品牌。

受限于“油改电”无法与新能源车企直接“肉搏”的BBA们,转而布局纯电平台。

宝马专为纯电动车型打造平台NeueKlasse,平台下首款车型预计将于2025年问市;奔驰苦等的全新MMA平台,首款量产车要于2025年起才会在北京奔驰开始投产;奥迪蓄力已久的PPE,基于该平台打造的Q6e-tron2025年才可实现国产化。

难以割舍的现实利益,也让他们在电动化转型面前变得犹豫不决。

相比EQ系列电车,因为燃油车更好卖,而且赚得更多,“大家更愿意接燃油车的活儿”,一位奔驰销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BBA三家净利集体下滑,告别“躺着赚钱”的时代,开始寻求电动化转型。

宝马是BBA中电动化转型最快的那一个。

2018年10月,在华晨宝马新厂奠基仪式上,宝马CEO齐普策提出“inChina,forChina,fortheworld”战略,下一代电动车的研发全都由中国团队来主导。“宝马从战略层面认识到问题,这是最好的变化。”上述经销商认为。

“现在厂家的政策就是推电车,宝马也要占领电车市场。”据销售人员介绍,目前在厂家的战略下,优惠、补贴等政策都在向电车倾斜,买宝马的电车会比油车更具价格优势。

一线豪华品牌中,宝马电动化转型领跑。

上半年在全球市场交付的109.6万辆车中,包括17.96万辆纯电车型,较上年同期增长34.1%。聚焦中国市场,BMW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19%,共交付约5.36万辆,占在华总销量的14.2%。

虽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相较于自主品牌来说,在华月销不足一万辆的市场成绩依旧难言出色,宝马也急于在华提振电动化车型销量,谋求市场份额。

奔驰也在积极改变。去年3月,奔驰销售公司总裁兼CEO的职位迎来首个中国籍高管——段建军。但奔驰上半年电动汽车交付量为93400辆,仅为宝马的一半,同比下降量17%。

电动化转型不利,面临停产、关闭工厂的奥迪品牌,上半年纯电动汽车在全球销量仅增长1.3%。在中国市场,奥迪品牌一季度的纯电动汽车销量仅有4970辆,整个上半年成绩预计也持续处于低迷状态。

即便曾经风光无限的保时捷,也难顶电车业务的亏损拖拽。以Taycan为例,今年第一季度,Taycan销量同比下降了54%,仅交付了9151辆。为此保时捷开始对Taycan车型进行减产调整,以应对持续下滑的局面。

一二线传统豪华品牌销量大跌的背后,是电动化时代消费者对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的祛魅,不愿意再为了品牌效益的溢价而买单,品牌忠诚度下降,多方面的产品力成为决定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

新时代,制定规则的人变了

创立伊始,取代BBA曾是造车新势力们的梦想。

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将豪华汽车格局从“BBA”变成“NBA”,N是蔚来缩写“NIO”的首字母。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则提出明确目标,腾势希望从BBA中抢到20%的市场份额。

他们希望用BBA做豪华车的经验,超越BBA。

一位头部经销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华为对门店布置要求很高,门店要提供两种以上茶水、三种以上咖啡,咖啡的品质要达到“连锁咖啡品牌的级别”——这些原本是BBA、保时捷对经销商的要求。

卖车之外,自主品牌们希望多个维度围剿BBA。

价格上,2023年市场中出现了50万元的问界M9、80万元的极氪009光辉版、100万元的仰望U8,不断突破自主品牌的价格“天花板”,进入BBA的“统治区”。

车型上,对标BBA、超越库里南、瞄准保时捷,高端豪华品牌成为国内众多新车发布时的常客。问界M9亮相时曾忽视了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理想L9,明确对标宾利添越、迈巴赫GLS;享界S9定位豪华行政级别轿车,则直指奔驰S级、宝马7系750Li和奥迪A8L。

营销上,“1000万以内最好的SUV”“50万以内没有对手”成为车企“掌门人”的话术。

更可怕的是,制定规则的人变了。上述经销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他多次给代理的豪华品牌高管提出的建议是,要真真切切地认识中国汽车市场产品定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且服从这种结构性改变。

“现在不是BBA、保时捷定规矩了,是华为、理想、蔚来定规矩了。”他感慨。

理想汽车CEO李想曾公开表示,电动车对燃油车的进攻顺序是:第一步,二线的自主品牌、合资品牌、豪华品牌;第二步,一线的合资品牌;第三步,一线的豪华品牌。

如今,自主品牌高端车型对新能源的冲击直接摆在了台面上。

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累计交付18.89辆车,这一成绩与BBA在华销量仍具有一定差距,但35.86%的增速远高于前者,并甩开了沃尔沃、捷豹路虎、雷克萨斯等一众二线豪华品牌。

2023年,理想凭借37.6万辆夺得造车新势力冠军,尽管该成绩不及宝马、奔驰在华销量的一半,但其同比182.2%的增长势头迅猛,远远高于BBA。在此基础上,理想立下2024年80万辆的销量目标,目标是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第一。

但今年以来理想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公司下调全年销量目标至56万辆—60万辆,这一成绩想要问鼎中国豪华车市场,具备一定难度。

问界品牌上半年累计销售18.12万辆,2024年6月,问界M9交付量达17241辆,上市以来累计大定超过10万辆,抢夺豪华车市场焦点,成为50万元以上车型中成为“销冠”。

不可否认的是,就市场份额而言,BBA在华依旧坚挺,但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电动化更是与自主品牌拉开了差距。传统豪华品牌承压,在华如何守势、反攻、突围,使品牌不在新能源时代折戟,依旧是“新旧豪华”交织下传统品牌需要思考的问题。

机遇留给创新者。以理想、问界为代表的自主高端豪华品牌何时成功突围,改写中国豪华车市场格局尚未可知。但就整个市场来看,自主品牌进军豪华车市场已是大势所趋,且增速要明显高于传统豪华品牌。

电动化、智能化的行业变革大潮之下,自主品牌向上冲击豪华车市场竞争格局的同时,更要把握机遇,摸索长期留存豪华市场中的生存规则,在全球市场中分得更大的“蛋糕”。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2024年全球电动车销量排名出炉,前十名中国品牌占六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环保出行的需求增加,电动车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国产电动车品牌表现尤为抢眼,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还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根据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动车销量排名,前十名中有六款是中国品牌,这一成绩无疑让中国汽车工业站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那么,这些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60080905218998835
2.2024年纯电动车销量排行榜特斯拉比亚迪新能源五菱宏光五菱汽4G光元:?2024年中国纯电动车销量排行榜(1): 第一名,特斯拉Model Y?:全年销量48.1万辆。 ?第二名,比亚迪海鸥?:全年销量45.3万辆。 ?第三名,日产轩逸?:全年销量34.2万辆。 第四名,秦PLUS DM-i?:全年销量30.4万辆。 第五名,元PLUS?:全年销量27.5万辆。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AO9L1G0553TDSE.html
3.电动汽车排名前十位的是哪些品牌?以下是电动汽车排名前十位的品牌: 1. Tesla:作为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军品牌,Tesla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 2. 比亚迪(BYD):作为中国本土品牌,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备受消费者青睐。 3. 丰田(TOYOThttps://www.autohome.com.cn/ask/2127235.html
4.十大新能源车品牌电动汽车品牌哪家好2025年新能源车十大品牌最新发布,新能源车排行榜前十名品牌有特斯拉、比亚迪、理想汽车、问界、蔚来、极氪、小鹏、宝马、小米汽车、埃安。新能源车10大品牌排行榜由品牌研究部门收集整理大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帮助你了解新能源车哪个牌子好。https://m.maigoo.com/maigoo/554ddc_index.html
5.纯电动汽车品牌十大名牌纯电动汽车十大品牌排行榜推荐中国品牌网旗下纯电动汽车十大品牌排行榜页面为您推荐十大纯电动汽车品牌榜单,经过统计有10家品牌成功入选纯电动汽车十大品牌排行榜。排名前十名分别是:比亚迪BYD、特斯拉Tesla、蔚来NIO、雷克萨斯LEXUS、宝马BMW、丰田TOYOTA、沃尔沃Volvo、奥迪Audi、哪吒汽车、小鹏汽车https://www.chinapp.com/brand/10792
6.纯电动汽车十大品牌纯电动汽车有哪些品牌十大品牌网CNPP重磅推出2025纯电动汽车十大品牌排行榜,纯电动汽车品牌排行榜前十名有特斯拉、比亚迪、蔚来、极氪、小鹏、宝马汽车、小米汽车、埃安、零跑、上汽通用五菱。十大纯电动汽车品牌由品牌数据部门通过收集整理大数据分析研究得出,旨在告诉消费者纯电动汽车什么牌https://www.cnpp.cn/china/list_6342.html
7.美国豪车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当今美国最受欢迎的车有哪些?每个地区的消费者对于汽车品牌的喜爱程度是不一致的,最近有媒体公布了美国人最喜欢的豪华品牌榜单,排名前列的品牌与我们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NO.1:雷克萨斯 雷克萨斯从立项开始就是面向美国市场的汽车品牌,针对美国消费者的用车喜好做了很多调查,也正是因为精准打击,所以雷克萨斯在美国获得当地消费者很高的认可。不过话说https://www.customsnews.cn/qiche/r7sg8bu4.html
8.电动汽车加盟店排行榜电动汽车加盟10大品牌汽车服务>汽车4s店 知豆电动汽车加盟代理品牌介绍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之一,由新大洋集团、吉利控股集团、金沙江联合资本、银石基金、深圳远致富海、三峡资本、多氟多等合资成立,专注于以微型电动汽车为核心的的研发、生产、销售、运营等业务。知豆目前拥有3项欧盟专利、279项国内http://top.91jm.com/paihang/200.html
9.十大电动汽车品牌排行榜—电动汽车车品牌排行榜前十名电动汽车十大品牌排行榜 1、Tesla特斯拉 2、LEXUS雷克萨斯 3、BMW宝马 4、BYD比亚迪 5、TOYOTA丰田 6、Volvo沃尔沃 7、Cadillac凯迪拉克 8、蔚来NIO 9、Audi奥迪 10、WEY 1、Tesla特斯拉 品牌发源地:美国 特斯拉是美国知名的电动汽车品牌,品牌创立于2003年,拥有完善的生产线和丰富的都经验、技术和产品供应链,特斯拉在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30998.html
10.新能源电动汽车十大排名,电动车十大品牌排行榜十大品牌排行榜: 雅迪电动车、 爱玛电动车、 新日电动车 、 名比德文、 绿源、 雅马哈、 澳柯玛、 比德文、 英克莱电动车、 邦德. 富士达依次排名, 这10个品牌占牌全年总销量66.21%左右。 2,电动车排名前十名是哪些品牌 电动自行车排名:电动汽车排行榜: http://www.solar-pv.cn/xnyc/gxzs/67250.html
11.超大双座童车品牌排行榜十大品牌京东JD.COM为您提供超大双座童车排行榜、超大双座童车哪个牌子好、超大双座童车十大品牌等相关资讯,从超大双座童车价格、评价、图片等多方便比较,为您推荐品牌超大双座童车,网购超大双座童车上京东,放心又轻松!https://www.jd.com/phb/13190f5819a779607979.html
12.最惨电动豪车品牌,月销40辆,吉利「爸爸」砸钱都难救……前段时间,魅族宣布造车的事大家都听说了吧,其实这事已经传了很久,早在6月的时候,豪华纯电高性能汽车品牌Polestar极星就和上海与星纪魅族集团签约成立战略合资企业。 由此,魅族成功拿下了造车的门票。 这也让曾经“红过”的豪华电动品牌极星,再次回归了大家的视线。 https://36kr.com/p/2556910382062469
13.“豪车一哥”奔驰,发展新能源能否“弯道超车”?戴姆勒与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合资公司标志着戴姆勒在中国本土生产的开端。其后又分别合资组建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奔驰轻型商用车,同比亚迪签署战略合资协议生产纯电动汽车,这也是奔驰在中国新能源方面的第一笔投资。 在入住中国这十六年间,奔驰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并且中国企业也在不断渗透与奔驰的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862445157383480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