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分析及厂商排名

摘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10年简要回顾;当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新特点;新政对产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4号文件将对未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带来如下积极影响。

关键字:集成电路,回顾,技术水平,竞争力,代工,封测,4号文件

经过10年的发展,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快速发展,同时还存在很大差距与诸多不足。为进一步加快集成电路这一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的发展,国务院于2011年1月28日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对集成电路产业给予进一步鼓励与扶持。新政策的发布将继续推动产业的投资与创新,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10年简要回顾

1.行业规模迅速扩大,但国内市场自给率未能显著提高。

回顾2001年到2010年10年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5%,集成电路销售额的年均增长率则达到23%。2010年国内集成电路产量预计将达到640亿块,销售额预计将超过1440亿元,分别是2001年的10倍和8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已经由2001年不足世界集成电路产业总规模的2%提高到2010年的近9%。中国成为过去10年中世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同一时期,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也由2001年的1140亿元扩大到2010年的7350亿元,扩大了6.5倍。然而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与市场规模之比始终未超过20%。如扣除集成电路产业中接受境外委托代工的销售额,则中国集成电路市场的实际国内自给率还不足10%,国内市场所需的集成电路产品主要依靠进口。近几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规模迅速扩大,2010年已经达到创纪录的1570亿美元,集成电路已连续多年超过原油成为国内最大宗的进口商品。与巨大且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相比,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虽发展迅速但仍难以满足内需要求。

2.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相对差距未能明显缩小。

在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在过去10年也得到了全面提高。随着国内数条12英寸生产线的建成量产,国内芯片大生产技术的主体已经由5英寸、6英寸,0.5微米以上工艺水平提升至8英寸、12英寸,0.18微米至90纳米的水平,特别是中芯国际、大连英特尔等企业的最高技术水平已经达到65纳米的水平。

但是,从与国际先进水平的相对差距来看,受西方国家对集成电路技术出口限制的制约,近10年中国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始终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2个技术节点。目前以英特尔、三星半导体等为代表的世界领先半导体企业的32纳米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已纷纷建成投产,相对于我国大陆65纳米的最高技术而言,依然领先了45纳米和32纳米两个世代。

3.IC企业蓬勃发展,但国际级大企业尚未形成。

随着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的扩大,一批本土集成电路企业快速崛起,并成为国内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这些企业与国际半导体巨头相比,无论是业务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还有着较大的差距。中芯国际与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企业GlobalFoundries的营收差距进一步扩大。国内最大的IC设计企业海思半导体,其2010年的销售收入也仅为全球最大的IC设计企业高通公司的1/10,其与全球第10大IC设计企业的营收差距也在40亿元以上。国内集成电路行业亟待打造堪称国际级大企业的龙头公司。

4.技术与产品创新取得显著成果,但行业竞争力仍有待加强。

在国家对研发创新给予重点投入与大力扶持的帮助下,过去10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在诸多领域的核心技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并在手机芯片、IC卡芯片、数字电视芯片、通信专用芯片、多媒体芯片等多个产品领域取得创新成果。但也应清醒地看到,通用CPU、存储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量大面广的通用集成电路产品基本依赖进口。国内集成电路行业在核心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其竞争实力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新特点

1.产业规模恢复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国内外市场强劲增长的拉动下,201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增长,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440.1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9.8%,扭转了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规模下滑的不利局面。

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IC设计、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三业的格局也正不断优化。2010年国内IC设计业同比增速达到34.8%,规模达到363.85亿元;芯片制造业增速也达到31.1%,规模达到447.12亿元;封装测试业增速相对稍缓,同比增幅为26.3%,规模为629.18亿元。总体来看,IC设计业与芯片制造业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已分别达到25.3%和31%,封装测试业所占比重则相应下降,2010年为43.7%。

2.产品开发取得突破,代工与封测产能吃紧。

IC设计业在2010年的表现相当突出,不仅在规模上快速增长,同时在高端产品的开发上也取得突出成果。北京君正、福州瑞芯、上海赢方、广州新岸线等公司及时抓住机遇开发CPU核心芯片获得成功;展讯、联芯科技等手机核心芯片公司以3G手机的推广为契机,在手机核心芯片的开发上也取得成果。展讯的TD-SCDMA基带芯片、新岸线的2.0G处理器等产品,其技术均已达到40纳米的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北京兆易创新在Flash存储器,山东浪潮华芯在DRAM存储器上也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empirenews.page--]

IC设计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国内芯片代工与封装测试产能普遍吃紧。2010年中芯国际、华虹NEC、宏力半导体等国内主要芯片代工企业的产能利用率都保持在94%左右。长电科技、南通富士通、天水华天、华润安盛等国内主要封装测试企业在2010年也普遍呈现产能吃紧的状况。芯片代工与封装测试产能吃紧已经影响到了许多国内中小型IC设计公司的正常业务。众多中小设计企业因拿不到产能而放空市场。“产能为王”已经成为集成电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3.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行业整合初现端倪。

随着市场的回暖以及创业板的推出,国内集成电路企业特别是IC设计企业上市热情空前高涨。包括珠海欧比特、国民技术、福星晓程、锐迪科等IC设计企业,以及东光微电子等分立器件企业纷纷在2010年成功实现IPO。至2010年年底国内半导体领域上市公司累计已经达到24家。此外,北京君正、中颖电子、深圳明威、上海矩泉、成都和芯、杭州国芯、上海新进等多家集成电路企业也正积极酝酿登陆资本市场。可以说,资本市场的活跃表现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国内外集成电路行业间的整合也初见端倪,TI收购成都成芯成为2010年中国芯片制造领域的大事。在IC设计领域,Atheros收购上海普然、联发科收购苏州傲视通等也引人注目。随着中国市场地位的日益提高、产业基础的不断成熟,将会有更多的境外公司选择以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上述整合情况对于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而言,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国内本土企业可以获得进一步发展所急需的国际资源,忧的是国内企业自己整合乏力。如何真正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还需要加以深入思考。

新政对产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为进一步巩固过去1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弥补产业目前仍存在的诸多差距与不足,进一步加快集成电路这一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的发展,国务院于2011年1月28日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以下简称4号文件),与18号文件相比较,4号文件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政策扶持力度更大。

2.集成电路产业得到进一步强调。

18号文件共计13章,其中专门集成电路产业的内容仅有1章(第十二章),其余均为软件方面内容。4号文件共计8章,各章内容对集成电路产业均有涉及。政策内容上,4号文件全文共34条,其中与集成电路产业有关的政策达到29条;18号文件全文中“软件”一词共计出现106次,“集成电路”一词仅出现24次,而在4号文件全文中,“软件”一词共出现82次,而“集成电路”一词出现频次已增加到61次。新政策中集成电路产业地位的提升由此可见一斑。

3.更加注重解决企业实际经营中遇到的不便与困难。

4.对政策的落实工作十分重视。

“落实难”是18号文件执行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国家已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在4号文件突出强调政策的细化与落实。18号文件规定:“各地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要求,抓紧研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尽快组织实施。”4号文件则进一步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抓紧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切实抓好落实工作。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跟踪了解政策执行情况,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取得实效。”新政策不仅强调要“高度重视”、“抓紧制定细则”、“切实落实”、“确保实效”,而且明确了督促政策实施的具体部门,可说是极大的注重实效。

4号文件将对未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带来如下积极影响。

1.坚定了产业发展的信心与决心。4号文件的发布,表明了国家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决心。这对于广大集成电路企业以及计划进入集成电路产业的企业而言,无疑坚定了其发展的信心与决心。“信心比黄金还要宝贵”,这一点在18号文件颁布后的10年中已经得到充分显现。未来4号文件还将继续起到国家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

3.给予了行业急需的优惠与扶持。4号文件已经在财税、投融资、研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等多个方面,对集成电路产业给予了多项行业急需的优惠与扶持。借鉴18号文件的经验,有关部委正在制定的实施细则中,将在此基础上给予更多细节上优惠。同时,未来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应地方性政策中,还将有更加细致、更加优惠的内容,4号文件对产业扶持的倍增作用不言而喻。[!--empirenews.page--]

作者:tee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美通社/--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WebServices(AWS)签订了...

伦敦2024年8月29日/美通社/--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SODA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北京2024年8月28日/美通社/--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要点: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北京2024年8月27日/美通社/--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活动现场NVI技术创新联...

北京2024年8月27日/美通社/--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山海路引岚悦新程三亚2024年8月27日/美通社/--近日,海南地区六家凯悦系酒店与中国高端新能源车企岚图汽车(VOYAH)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这一合作标志着两大品牌在高端出行体验和环保理念上的深度融合,将...

上海2024年8月28日/美通社/--8月26日至8月28日,AHNLAN安岚与股神巴菲特的孙女妮可巴菲特共同开启了一场自然和艺术的疗愈之旅。妮可·巴菲特在疗愈之旅活动现场合影...

8月29日消息,近日,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在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国科技企业不应怕美国对其封锁。

上海2024年8月26日/美通社/--近日,全球领先的消费者研究与零售监测公司尼尔森IQ(NielsenIQ)迎来进入中国市场四十周年的重要里程碑,正式翻开在华发展新篇章。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不断展现出前所未有...

上海2024年8月26日/美通社/--今日,高端全合成润滑油品牌美孚1号携手品牌体验官周冠宇,开启全新旅程,助力广大车主通过驾驶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在全新发布的品牌视频中,周冠宇及不同背景的消费者表达了对驾驶的热爱...

此次发布标志着Cision首次为亚太市场量身定制全方位的媒体监测服务。芝加哥2024年8月27日/美通社/--消费者和媒体情报、互动及传播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Cis...

上海2024年8月27日/美通社/--近来,具有强大学习、理解和多模态处理能力的大模型迅猛发展,正在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这一变革浪潮中,物联网成为了大模型技术发挥作用的重要阵地。作为全球领先的...

北京2024年8月27日/美通社/--高途教育科技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GOTU)("高途"或"公司"),一家技术驱动的在线直播大班培训机构,今日发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2...

8月26日消息,华为公司最近正式启动了“华为AI百校计划”,向国内高校提供基于昇腾云服务的AI计算资源。

THE END
1.中国mosfet芯片公司排名(排行榜)中国mosfet芯片公司有哪些?中国mosfet芯片公司排行榜:湖南三安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富满微、河南芯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力源信息、淄博美林电子有限公司、丽晶美能(北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同时还可以了解中国mosfet芯片公司最新招聘,高薪企业,上市公司,人气产品,https://www.jobui.com/rank/company/view/quanguo/mosfetxinpian/
2.半导体龙头大全,建议收藏!!!长电科技来自小彬说市圣邦股份 :国内模拟芯片龙头。北方华创 :半导体高端装备龙头。中微公司 :半导体刻蚀机龙头士兰微 :功率半导体IDM龙头。景嘉微 :国内GPU领军企业。捷捷微电 :汽车分立器龙头。瑞芯微 :SoC芯片龙头。中颖电子 :家电主控单芯片MCU龙头。精测电子 :半导体+面板检测设备龙头。晶晨股份 :国内多媒体芯片龙头。https://weibo.com/6415247115/PagzV1Mmn
3.芯片10大品牌排行榜最新名单公布→十大品牌网芯片10大品牌排行榜由CNPP品牌榜中榜大数据「研究院」和CN10排排榜技术「研究院」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并基于大数据统计及人为根据市场和参数条件变化的分析研究专业测评而得出,是大数据、云计算、数据统计真实客观呈现的结果,排序不分先后,不是认定认证、不是竞价排名、不是表彰评选、不是评奖评比,旨在褒扬优秀品牌,展现https://www.cnpp.cn/focus/27322.html
4.国内36家半导体上市公司排行榜以下为国内36家半导体上市公司2016上半年排名: 1、环旭电子(601231)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ODM/EMS领导厂商,专为国内外品牌电子产品或模组提供产品设计、微小化、物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与维修服务。环旭电子成立于2003年,现为日月光集团成员之一,于2012年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503586.html
5.半导体设备品牌十大半导体设备生产商十大半导体设备公司2024年半导体设备十大品牌最新发布,半导体设备排行榜前十名品牌有阿斯麦、应用材料、Lam Research、Tokyo Electron、科磊、ASMI、SMEE、华创、中微、电科装备。半导体设备10大品牌排行榜由品牌研究部门收集整理大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帮助你了解半导体设备哪个牌子好。https://www.maigoo.com/maigoo/10631bdtsb_index.html
6.智东西周报:李彦宏入选十大AI领军人物德国力挺华为三星手机天津其中,韩国今年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最大设备市场,中国大陆今年采购半导体设备金额将正式挤下中国台湾,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台湾则连续二年衰退,退至第三。SEMI预估,明年仍将维持目前三大市场地位,且三者排名不变。 9、上海印发上海市推进智城计划实施方案 https://zhidx.com/p/138393.html
7.大盘点:中国半导体领域知名企业有哪些?1、华为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IC设计公司,2015年进入全球前十IC设计榜单。全球半导体市调机构IC Insights报告称,华为海思今年一季度销售额接近27亿美元,在全球半导体厂商(包括集成电路和O-S-D)中排名从去年同期第十五名一跃升至第十名,首次跻身前十。目前海思已成为中国第一、全球前http://mp.cnfol.com/8426/article/1607307887-139556786.html
8.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排名(半导体上市公司)二、半导体上市公司龙头,半导体上市公司有哪些? 1、 半导体上市公司龙头有哪些? 2、北方华创(002371):龙头股,从近三年净利润来看,公司近三年净利润均值为4.23亿元,过去三年净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2.34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5.37亿元。 3、 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前三季度预计净利同比增长82%-117%。 http://bw.fygsoft.com/repinfodetail_1782567.html
9.出炉北方华创领衔,10大国产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出炉;金存忠表示,2020年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收入前10家单位完成销售收入192.12亿元,占56家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销售收入总额的79.1%。在前10家单位中,北方华创以43.91亿元的销售收入排在第一位,同比增长54.5%。 在2021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排名前10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中,北方华创仍然以27.35亿元排在首位。另外,华峰测控也以3.24亿元的https://laoyaoba.com/n/801478
10.2022年10大半导体设备商排名出炉:爱德万测试登顶ASML第二2022年10大半导体设备商排名出炉:爱德万测试登顶 ASML第二产业 半导体产业网http://www.casmita.com/news/202205/24/8966.html
11.2017晟蒙保温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安英居 点评:她历时六年研发出在建筑节能环保上的三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引领着行业的技术创新 中国住宿服务推动力新锐人物: 乐乎城市青年社区创始人、CEO 罗意 点评:从最初的自身持有项目,到后来的托管运营定位,罗意带领乐乎城市青年社区立志成为中国长租公寓行业的第一https://www.iyiou.com/intelligence/insight65514.html
12.中国最顶尖半导体产业链公司名单中国半导体公司名录以下为国内半导体行业7大榜单(涵盖IC设计、制造、封测、功率器件、MEMS、材料及设备厂): 中国 集成电路设计 10大企业 1、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IC设计公司,2015年曾闯入全球前十大IC设计榜单。 2、清华紫光展锐 由紫光旗下展迅和锐迪科合并而成,英特尔持有其20%股份。2016年展讯全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672094/article/details/117826564
13.台湾半导体公司排名台湾十大半导体公司以下是经过深入研究的台湾 10 大半导体公司名单。其中大部分在台湾证券交易所(TSE)和纳斯达克上市。 1. 台积电(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 排名:1 行业:半导体 产品: 集成电路制造及相关服务 收入:478.5亿美元 股票上市:TPE:2330 2. 日月光科技 排名:2 https://www.micron-dl.com/news-detail/97.html
14.十大台系PC电源品牌排名2000年,带着满腹意大利佛罗伦萨时尚灵魂的刘翮和欧点进入了中国,在香港成立欧点服饰(国际)有限公司,设计师更将时尚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将生活的感悟和细节融入服装的设计中,传递意大利佛罗伦萨休闲时装风格。 欧点与国际著名的时装杂志COSMO、BAZAAR、ELLE共同发布最新流行趋势,举办各类时尚宣传活动,在时尚氛围中彰显品位。https://m.360docs.net/doc/708655130.html
15.半导体用超高纯氢气,前10大企业占据全球98%的市场份额(2023).pdf图.全球半导体用超高纯氢气市场前1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基于2023年调研数据;目前最新 数据以本公司最新调研数据为准) 如上图表/数据,摘自QYResearch报告“全球半导体用超高纯氢气市场研究报告2024-2030”,排名基于2023数据。目前最新数据,以本 公司最新调研数据为准。 根据QYResearch头部企业研究中心调研,全球范围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905/5303144013011314.shtm
16.中美科技实力对比:关键领域视角而在此领域国内尚无企业上榜,2016年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仅57.33亿元,其中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排名第一,但销售金额也仅9.08亿,中国前十强占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仅2%。长年占据全球半导体设备榜首的美国AMAT产品几乎横跨CVD、PVD、刻蚀、CMP等除了光刻机外的所有半导体设备,公司的30%员工为研发人员,拥有12000项专利,每年https://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139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