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显卡发展史及产品型号大全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8.09.18

前言】大家好,当你们看到这个贴子的时候,它已经是较为完善的V2.1版本,之前两个版本你们可以在CPU吧、笔记本吧的精品区找到,并且名称为《英伟达的21年(1995年~2016年)经典显卡大对决/V2.0》。这次之所以将标题进行了更改,是因为我发现,我会一直对这些帖子进行后续的更新,新的产品一直在发布而标题却具有时效性,这将是一大遗憾。

关于这个贴子的注意点:

①这个帖子真的内容很多!图片很多!如果流量拘谨,请务必在WIFI模式下浏览!

②为了保证内容的连贯性,看贴时最好选择【只看楼主】,当然,你想获得更多的看贴乐趣,看看显卡吧老司机们精彩绝伦的插楼也未尝不可;

③我已经在收集之前吧友错误纠正基础上,尽可能的将低级错误避免,如果觉得部分术语存在问题,请不要深究,因为我相信我用的词语大家都能理解其最基本的含义;

④V2.1在V2.0的基础上,对更多的显卡型号进行了参数扩展,以方便对比、查询,虽然无法保证我查到的部分显卡参数一定完全正确,但是也能达到八九不离十;

⑤希望你们看贴愉快!找到自己当年的回忆!

1995年:NVIDIASTG-2000X

英伟达发布的第一款可以真正意义上被称为显卡的产品,就叫做NVIDIASTG-2000X。

【上图】NVIDIASTG-2000X

虽然该卡整体性能不错,但是市场表现并不出色。

1995年:胎死腹中的NV2

由于NV1的市场表现平庸,因此在NV1之后英伟达一度陷入了财政危机,不过幸运的是,当时游戏机领域巨头——世嘉仍然看好英伟达,并资助英伟达进行NV2显示核心的研发。

【上图】世嘉游戏机NV2样板

由于在日本市场Direct3D标准并没有被游戏开发人员接受,因此世嘉也并不在意英伟达继续使用二次方程贴图,如果不是世嘉当时为NV2的研发注入资金,相信英伟达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但世嘉最终还是放弃了NV2,转而为其DC游戏主机选择了3Dfx的技术,因此最终NV2芯片的研发被迫停止。

经历了NV1的市场惨淡和NV2的胎死腹中,英伟达终于开始了反思,其实NV1的失败完全就在于其实用的接口技术没能得到开发人员的支持,最终英伟达决定要做当时业界第一个不使用自主API接口的3D公司,转而使用微软的Direct3D技术。由于Direct3D支持不同的显卡使用相同的程序代码,而且英伟达也有了强大的微软作为后盾。

另外,英伟达还决定放弃多媒体加速芯片的研发,而专注于PC专用的2D/3D显卡,以降低研发成本。(取材自PCHome)

1997年:RIVA128

在确定了未来产品的研发方向之后,英伟达也正是开始了NV3芯片的开发,也就是英伟达第一款堪称成功的显示核心——RIVA128

在RIVA128的研发过程中,英伟达不仅召回了曾经在NV1失利后被迫辞退的研发人员,而且RIVA128的研发也一直处于保密状态。最终在1997年4月,英伟达正式发布了RIVA128芯片。

【上图】当时显卡巨头ELSA(艾尔莎)制造的RIVA128

RIVA拥有128位内存总线,像素填充率达到100Mpixel/s,性能已经强于当时赫赫有名的3Dfx公司的Voodoo显卡,成为当之无愧的王者级显卡。在1997年底,戴尔、Gateway、Micron等知名整机厂商都开始使用RIVA128显卡,而在零售市场中,RIVA128也获得了包括帝盟、华硕、艾尔莎、STB和Canopus等厂商在内的大力支持。

1998年:RIVA128ZX

【上图】英伟达公版RIVA128ZX显卡

RIVA128ZX不仅将显存容量翻倍到8MB,更是加入了对OpenGL技术的支持。而英伟达的竞争对手3Dfx直到1998年9月才推出同时拥有2D/3D处理能力的VoodooBanshee。

【实物拍摄:楼主的Riva128ZX】

【该卡拆机自IBM台式机(1998年)】

1999年:RIVATNT2

英伟达在1999年的GameDeveloper'sConference游戏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新款显卡:RivaTNT。事实上在1999年,英伟达发布了不少于5款的TNT2系列显卡。

包括:TNT2Ultra、TNT2M64Vanta、TNT2M64Vanta-16、TNT2M64、TNT2Pro等。

TNT2在TNT的基础上,采用了更先进的制造工艺,更高的核心频率以及更大的显存容量。

【上图】来自华硕生产的RIVATNT2Ultra

1999年10月:NvidiaGeforce256(SDR显存版)

英伟达于1999年10月11日在英特尔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Geforce256SDR显卡,为了体现这一跨越的进步,英伟达将Geforce256的核心代号直接从之前TNT2的NV5飞升到了NV10!

Geforce256的主要意义体现在:

1.首次提出了硬件处理几何图形的T&L技术;

2.支持硬件视频位移补偿和MPEG-2视频压缩;

3.是第一个完全支持DriectX7技术的显卡;

4.英伟达在GeForce256中首次提出了GPU的概念。

【上图】Geforce256SDR显卡

【上图】来自华硕的Geforce256SDR:ASUSV6600MX

2000年2月:NvidiaGeforce256(DDR显存版)

英伟达在2000年2月发布了Geforce256的DDR显存改进版本,基本参数与SDR产品相似。

【上图】Geforce256DDR

【上图】采用64MB显存的华硕Geforce256DDR::ASUSV6800Deluxe

*注:150MHzDDR显存等效于300MHzSDR显存

2000年:NvidiaGeforce2

Geforce2可以理解为第二代Geforce产品,包括众多的兄弟型号。

Geforce2系列最早发布的两款产品是Geforce2GTS和Geforce2GTSPro,都是于2000年4月26日发布的。

这个系列显卡相比此前的GeForce256,不仅提升了显示核心频率,更提供了双倍于后者的像素填充率,另外GeForce2GTS还加入了S3TC、FSAA等技术,并加强了MPEG-2视频解码能力。而Pro版则是将标准版的显存频率从166MHz提升到了200MHz。

Geforce2系列其他兄弟包括:Geforce2MX、Geforce2Ultra、Geforce2Pro等。

其中,GeForce2MX是GeForce2GTS的简化版本,面向主流市场,阉割了2个像素渲染管线,并降低了显示核心频率,这也是英伟达历史上首次针对低端市场推出相应的独立显卡。从这一代开始,英伟达产品线开始变得丰富,并针对不同需求人群开发了不同的市场。

【上图】Geforce2GTSPro

【上图】Geforce2GTS

【上图】Geforce2Ultra

2001年:Geforce2的再开拓与Geforce3

2001年更像是英伟达向大众消费者普及产品的一年,虽然早在2月27日,英伟达就对Geforce3系列进行了发布,但是正式的两款产品发布并上市一直延迟到了10月份,包括Geforce3Ti200和Geforce3Ti500。而在此之前,英伟达一口气推出了Geforce2MX200、MX400以及它们的衍生型号不少于5款入门消费级产品。

【上图】Geforce2MX200

同年10月份,英伟达还与Geforce3系列产品一同发布了上一代的高端型号Geforce2Ti。

【上图】Geforce2Ti

2001年10月英伟达发布的Geforce3系列支持DriectX8.0技术,它拥有5700万个晶体管,支持可编程的pixelshaders(像素渲染管线),但由于核心频率较为保守,性能上并没有超越上一代GeForce2的顶级型号GeForce2Utra。GeForce3的两个版本产品分别是面向中低端市场的Ti200和面向高端市场的Ti500。

【上图】Geforce3Ti200

2002年:NvidiaGeforce4MX和Geforce4Ti

英伟达在2002年2月发布了面向中低端市场的Geforce4MX显卡以及面向中高端市场的Geforce4Ti系列产品。这两系列产品也非常有趣,其中:

MX系列:继续沿用Geforce2的架构,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出NV17架构;

Ti系列:继续沿用Geforce3的架构,并且在其基础上开发出NV25架构。

GeForce4MX和GeForce2MX一样也是使用2个渲染管线,但却拥有更高的核心频率,同时,GeForce4MX在显存管理方面也得到了加强。但遗憾的是GeForce4MX仍然是一款DriectX7.0显卡,尽管性能上表现优秀,但在DriectX普及的年代,无法支持最新的DriectX版本是GeForce4MX的一个硬伤。在型号上,MX系列包括MX420、MX440以及MX460,其中:MX420的核心频率为250MHz,使用166MHz的SDR显存,MX440的核心频率为275MHz,使用200MHz的DDR显存,而MX460的核心频率则提高了300MHz,使用225MHz的DDR显存。。

【上图】面向入门级市场的英伟达MX420

【上图】面向中端群体的英伟达MX440

【上图】面向高端消费者的英伟达MX460

Geforce4Ti系列包括五款产品:Ti4200、Ti4400、Ti4600、Ti4800SE以及Ti4800。其中,除了前三款和MX系列同时发布之外,Ti4800于2003年3月发布上市。

【上图】GeforceTi4200

【上图】GeforceTi4400

2003年:英伟达的补救措施

由于NV30的失败,英伟达很快就推出了继任者GeForceFX5900显卡,这款显卡沿用了NV30的架构,但却使用了的256bit显存并提高了定点运算能力。英伟达还面向主流市场推出了FX5600(NV31)和FX5700(NV36)。

FX5000系列最高端的型号是FX5950Ultra,当然,你或许知道有几张卡叫PCX5900、PCX5950等。PCX系列前缀的显卡就是第一代采用PCI-E接口的FX5000系列显卡,然而,这一代产品并不是原生PCI-E接口,而是属于内部转接,即由AGP8X转PCI-EX16。

【上图】FX5950Ultra

【这是V2.0新增内容】Geforce5000系列其他成员

【上图】GeforceFX5900Ultra

【上图】GeforceFX5700

【上图】GeforceFX5700EP

【上图】GeforceFX5700VE

性能上:FX5700Ultra>FX5700>FX5700VE>FX5700EP>FX5700LE

【上图】GeforceFX5600

【上图】GeforceFX5500

【上图】GeforceFX5200mac版

【上图】GeforceFX5100

2004年~2005年:6系雄霸天下,7系崭露头角

英伟达于2004年4月发布了全新的采用NV40系列核心的Geforce6800系列显卡。这款显卡的诞生证明了英伟达已经完全从NV30的失败中走出。也是从这一代开始,英伟达进一步将消费级市场进行划分。

【英伟达一共有多少款Geforce6800】

Geforce6800(标准款)

Geforce6800LE(最低性能款)

Geforce6800GTO(精简版)

Geforce6800GT(性能级)

Geforce6800GTDual(双芯卡/ASUS)

Geforce6800GTDDL(采用AGPPro8X工作站显卡接口)

Geforce6800Ultra(极致性能)

Geforce6800UltraDDL(采用AGPPro8X工作站显卡接口)

Geforce6800XT(有四款叫这个,参数有高有低,不能理解)

Geforce6800XE(缩水款)

Geforce6800GS(这个GS参数比GT还牛逼,不能理解)

在2004年下半年,英伟达还发布了Geforce6200、Geforce6600、Geforce6700等显卡。

其实从这一代开始,同一系列产品的不同核心代号就已经不能很好地代表性能高低了。就像现在,一个更高级别的包含更多计算核芯的GPU,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屏蔽而生产出相对低端的产品,厂商不需要专门为每一款产品定制不同的显示核心。

【上图】采用AGPPro8X接口的Geforce6800UltraDDL显卡,虽然该卡TDP为100W,但是因为Pro接口有额外的供电,因此该卡无需外接供电。

【上图】采用AGP8X接口的Geforce6800Ultra显卡,需要两个Molex接口额外供电。

【上图】来自华硕的Geforce6800GT显卡:ASUSV9999GT

【上图】Geforce6800LE

【上图】经典的Geforce6600GT:采用NV43核心,并且制造工艺进一步提升至110nm水平。

【上图】Geforce6700XL显卡非常罕见,图中这张卡的贴牌制造商是Medion公司,对游戏电脑有点了解的用户应该知道,Medion公司是德国的一家制造游戏PC厂家,目前已经被联想收购,联想收购它之后推出了异能者系列游戏品牌。因此,6700XL应该是一张OEM卡,而非零售。

【上图】Geforce6200LE(DDR显存版)

2005年:Geforce7系列初出茅庐

2005年,英伟达发布了GeForce7系列显卡,从这一代显卡开始,英伟达放弃了“NV+数字”的核心命名方式,转而使用“G+数字”作为显示核心代号。用新规则命名的显卡就是G70,也就是GeForce7800GTX。新显卡在性能上远超越上一代6800系列显卡,而GeForce7800则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个,它不仅拥有多种接口形式,更有不同的版本。

2006年:7系全家福&8系高端凑热闹

2006年,英伟达顺利完成了Geforce7系列显卡的全面布局,从最低端的Geforce7100GS到Geforce7950GX2都快速推向了市场

从这一代开始,英伟达学会了如何更好的使用“马甲”。除了Geforce7100GS使用NV44核心之外,其余产品均为G7X代号。Geforce7100GS其实就是上一代的Geforce6200。

【上图】马甲卡:Geforce7100GS,外观上和Geforce6200差不多,于2006年8月发布。

【上图】Geforce7200GS:7200GS采用G72核心,核心频率为450MHz,采用334MHz频率,且容量为128MB的DDR2显存,于2006年1月18日发布。

【上图】Geforce7300LE,楼主家以前曾经使用过凄惨红的产品。7300LE也是受众面极为广的一款主流型号产品。

【上图】Geforce7300GT:图中卡由丽台制造

Geforce7系的中流砥柱

【上图】Geforce7600LE:该卡更像是一张7300GT的改进版本

【上图】Geforce7600GS:该卡就是7600GT的降频版,而7650GS则是在7600GS的基础上略微提升了核心频率。7600GS的TDP仅为27W,于2006年3月22日发布。

【上图】甜点级型号:Geforce7600GT

【上图】Geforce7950GT

双PCB双芯卡皇:Geforce7950GX2

【上图】Geforce7900GX2:该卡和7950GX2类似

2006年的尾声:Geforce8800GTX发布

Geforce8000系列显卡是英伟达首批支持DX10.0的产品,而G80系列显示核心也是衍生型号最多,寿命最长的芯片之一。G80核心使用65纳米工艺制造,内部集成了大量流处理器,使用了更大的显存带宽,更高的频率,从而获得了极强的极强的性能。另外从G80核心开始,英伟达的SLI技术开始支持3显卡互联。

2007年:Geforce8000系列显卡的全面布局

在2007年,英伟达将Geforce8000系列进行了全面的布局以适应更多的消费群体。型号从上到下由8800Ultra一直探底到8300GS

【上图】Geforce8300GS:该卡采用G86显示核心,支持DX10.0,并且TDP仅为40W、不过,该卡仅有可怜的128MBDDR2显存。

【上图】Geforce8400GS:8400GS有不少于三种参数版本,早期是采用G86核心,后来较新的版本改成了G98。不过,不管它怎么改,都无法改变这是一张入门低端卡的定位。8400GS也是当时大众消费者、OEM厂商比较青睐的产品,毕竟价格便宜,性能也还行,定位类似于现在的GT730/740.

【上图】Geforce8600GT:最受消费者喜爱的甜点卡之一。采用G84核心的8600GT不仅性能表现优秀,而且价格还很符合定位,官方报价是159美元,也就是1000元左右。它的定位和我们现在的GTX960是一致的。

【上图】Geforce8800Ultra:Geforce8系列最高端的型号~~~

2008年:Geforce9系列横空出世(二代马甲)>X200系列凑热闹(三代马甲)

Geforce9系列使用的G9X系列显示核心其实和Geforce8系列用的G8X架构上是几乎一致的。因此,Geforce9系列可以看做是8系列的衍生。当然,提升还是有的。9系列和8系列相比,普遍参数更高,制造工艺上也更加成熟。

事实上,英伟达9系列产品最先发布的型号是Geforce9600GT,这款产品非常成功,大受市场欢迎,虽然它的官方指导价格比8600GT更贵(9600GT是200美元,8600GT是169美元),但是在性能上,9600GT已经大幅度超越8600GT。

【上图】Geforce9600GT

当然,Geforce9系列之所以让人们记住了它,一定也是因为其丰富的产品线~

【上图】Geforce9300GS:采用G98核心,本质就是第二版Geforce8400GS,是9系列最低端的一张显卡。

【神卡】神卡Geforce9300GEOEM:9300GE本质上和9300GS是没有区别的,只是在频率上有非常小的差异。这张显卡是OEM专用的,因此零售市场上一般见不到。

这张卡后来被更名为GeforceG100,也就是GTX9080Ti的祖先,和G205、G405、G605、GT705等神卡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被誉为OEM神坑开端的祖师爷。

【上图】Geforce9400GT:采用上一代G86核心,事实上9400GT和8400GS非常的相似,更多时候我们会在品牌机当中见到它。

【上图】Geforce9500GT:采用G96C核心,可以看做是8600GT的改进版本。

【9系中的异类】

【上图】Geforce9600GSOEM:零售版本中并没有9600GS这个型号,该产品仅面向OEM客户,在参数上,这款显卡就是后来发布的9600GSO(G94)的原型卡。9600GSO(G94)就是在这张卡的基础上提升频率加强显存而来的。

【上图】Geforce9600GTX:这张卡在参数上就是9600GSO(G92)的提频加强版。

因此:9600GTX>9600GSO(G92)>9600GT>9600GSO(G94)>9600GS

【上图】Geforce9500GTMac版:从这一款产品开始,以后的Mac专供版的显卡外壳不再使用英伟达公版外壳,而是全都改成了银灰色外观,从而与Mac产品主题相符。

2008~2009年:GTX200系列

【2008年:GTX260和GTX280】

事实上,Geforce9系列显卡发布三个月之后,英伟达就发布了采用第二代统一渲染架构的显卡:GTX260和GTX280

【上图】GeforceGTX260:GTX260这款产品拥有四个版本,最早的版本即第一版,采用GT200核心,192个流处理器,就在一个月后,也就是7月份,英伟达又发布了GTX260第二版,这一版本将GT200核心替换为GT200B小核心,基本参数不变。到了11月份,英伟达又发布了216个流处理器的GTX260-216。后来发布的这些GTX260价格上也要比之前版本低了不少。

2009年:200系列全体到位&OEM100系列发布

事实上,2009年英伟达针对零售市场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动静,没有哪一款产品能够非常吸引消费者产生兴趣,毕竟这一年,市面上依旧有大量的9系显卡在卖。要说现在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算GTS250、GT240和210了吧!

【上图】GeforceGTX295:GTX295是继9800GX2之后的又一双PCB双芯卡皇,也是200系列显卡最高端的型号,于2009年1月8日发布,本质上是两个降频版GTX275组内部SLI。该卡TDP为289W。

【上图】GeforceGTS250:GTS250采用G92B显示核心,于2009年3月发布,本质就是个9800GTX+,赤裸裸的马甲卡~~~~

【上图】GeforceGTS240OEM:采用G92B核心的GTS240是一张OEM专供的显卡,因此零售市场一般见不到。该卡是2009年7月1日发布的,本质就是个9800GT的超频版。

【上图】GeforceGT240: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款受众程度非常高的GT240的公版的外观,斜三角状的散热器非常有设计感。该卡使用的是当时先进的GDDR5显存,TDP也仅有69W,而这款甜点级产品的售价仅80美元,非常便宜,是不可多得的高性价比之选。

Geforce200系列的入门级产品:

【上图】GeforceGT230:2009年10月发布,采用G94B核心的零售版GT230本质就是个G94核心的9600GSO的更名卡!老黄居然懒得连参数都不改一下!

【上图】GeforceGT230OEM:也是2009年10月发布,OEM版本的GT230采用G92B核心,本质就是个G92核心的9600GSO!老黄,我真的服了!

性能上:GT230OEM>9600GT>GT230

【上图】GeforceGT220:GT220也是2009年10月份发布的,就是GT230的降频版。

【上图】Geforce210:一款非常成功的产品!发布于2009年10月12日,一直到今天,还依旧有厂商在生产这一款产品,这才是神卡应有的风范!与210有关的显卡英伟达发布了不少于四款,频率都在520MHz~589MHz左右。

说明:大量消费者口中所说的GT210其实都是错误的叫法,Geforce210的简写是GF210,英伟达面向OEM市场推出了GeforceG210显卡,简写为G210。

2009年:Geforce100系列:整个系列都是OEM显卡

同样是在2009年,英伟达发布了Geforce100系列显卡,该系列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因为所有产品均面向OEM厂商,也就是说,你只能在品牌机中见到他们。并且,这个系列每一款产品都是8系、9系的更名马甲卡

【上图】GeforceGTS150OEM:发布于2009年3月10日的GTS150是100系列最高端的型号。本质就是个9800GTX+,但是它的频率甚至高于同为9800GTX+马甲的GTS250。

【上图】GeforceGT140OEM:别猜了,这就是个9600GT。发布于2009年3月10日。

【上图】GeforceGT130OEM:这就是个9600GS,外观上和GT140差不多。发布于2009年3月10日。

【上图】GeforceGT120OEM:该卡是9500GT改造而来的。发布于2009年3月10日。

【神卡】GeforceG100OEM:这就是个9300GE更名而来。发布于2009年3月10日。

【楼主在电子垃圾街看到的GT140,10块钱】

2010年:Geforce300系列(OEM)和Geforce400系列

Geforce300系列于2010年第一季度发布,因为和Geforce100系列一样,全部面向OEM厂商,因此消费者对这一系列了解也非常少。该系列产品同样也是前几代产品的马甲。

【上图】GeforceGT340OEM:GT340是该系列最高端的产品,这就是一张GT240的更名卡,该卡于2010年1月发布。

【上图】GeforceGT330OEM:GT330有两种规格,一种是和GT340一样,采用GT215核心,性能上甚至略强于GT340,另一种采用G92核心,采用DDR2显存,性能上比GT340弱,该卡于2010年1月发布。

【上图】GeforceGT320OEM:GT320是在GT340基础上屏蔽一组流处理器和纹理单元而来的,并且降低了显存频率。GT320拥有72个流处理器,GT340则是96个,一组刚好是24个。

【上图】Geforce315OEM:315本质是个GT220的降频版,不过资料显示,它使用的显存由GT220的GDDR3/DDR2换成了DDR3。

【上图】Geforce310OEM:310本质上就是一个Geforce210更名卡。是2009年11月发布的。

2010年~2011年:Geforce400系列显卡起航

Geforce400系列显卡采用全新的费米(Fermi)架构,英伟达声称FermiGF100是一个全新架构并非没有道理。几乎每一个原有模块都进行了重组:有的砍掉了,有的转移了,有的增强了,还新增了光栅引擎和多形体引擎。完整的GF100核心总共有16组SM,每一组SM包含32个CUDA核心(也就是说,顶级的费米核心可以有512个CUDA核心),ROP单元总共48个,分为六组,分别搭配一个64-bit显存通道。所有ROP单元和整个芯片共享768KB二级缓存(GT200里是独享)。除此之外,Geforce4系列的主要产品都加入了对DX11的支持。但是费米架构也不是没有缺点,该架构发热量确实很恐怖。

【上图】GeforceGTS450:GTS450是一代经典产品,不仅性能在上一代GTS250之上,而且价格也不贵,官方售价129美元,差不多市场价800~1000元。

【上图】GeforceGT440:GT440是一款采用GF108架构的入门级产品,采用DDR3显存,并且只有96个流处理器,是2011年2月1日发布的。

【上图】GeforceGT430:GT430是一款采用GF108架构的入门级产品,采用512MB64bit的DDR3显存,并且只有96个流处理器,可以理解为是GT440的降频版产品。是2010年10月11日发布的。OEM版本的GT430采用2GB128bit的DDR3显存。

【上图】GeforceGT420OEM:采用GF108架构的入门级OEM型号,仅有48个流处理器。

【上图】GeforceGT415OEM:采用GT216架构的入门级OEM型号,本质就是个GT220马甲。

【上图】Geforce405OEM:入门级神卡。

2010~2011:Geforce5系列显卡:费米的延续

既然完整512个CUDA核心的GF100在功耗发热上难以控制,而这次英伟达发布的GTX580又正是基于512个CUDA核心设计,是否意味着GTX580的功耗和发热将超出我们的想象呢事实上英伟达的工程师也意识到了GTX480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他们在Fermi架构上对GF100核心进行了重要升级和改进来达到降低功耗和温度的目的,所以这次的GTX580显卡并非只是完整版的GF100核心,而是优化升级改进之后的GF110核心。

【上图】GeforceGTX580

【上图】GeforceGTX590:Geforce5系列最高端的型号,是单PCB双芯卡皇。该卡由两颗低频版的GTX580核心组成,TDP高达365W。

在GF110的基础上,英伟达还发布了简化版的GF114、GF116、GF119等小核心产品。

【上图】GeforceGTX560Ti:该卡采用GF114核心,并且拥有384个流处理器,于2011年1月发布。

【上图】GeforceGTX550Ti

【上图】GeforceGT530OEM:该卡采用GF108核心,本质就是个降频版的GT440。

【神卡】GeforceGT520:神卡GT520虽然在寿命上不如Geforce210那么传奇,但是它马甲代数一定是最多的!

GT520》GT610(更名)》GT705(更名、提频)》GF800(更名)

2012年:Geforce600系列

Kepler(开普勒)架构是一款成功的架构,和费米相比,它所带来的提升是空前的!不仅仅是性能的提升,更是功耗与温度的大幅降低。TDP为130W的GTX660性能已经和244W的GTX580非常接近!

THE END
1.显卡厂商各系列档次与型号等级划分图数码显卡厂商各系列档次与型号等级划分图 显卡厂商各系列档次图 显卡天梯图2023前五显卡介绍如下: 一、RTX 4090 1、这款显卡是英伟达推出的全新系列,是一个显卡怪兽,性能强大到爆炸,当然价格也不便宜。 2、性能将会比上一代的3090ti提升50%以上,这是什么概念,相比前代3090,性能高了两倍。https://www.taofang114.com/post/30556.html
2.中关村在线手机性能天梯图 显卡天梯图 CPU天梯图 电源天梯图 固态硬盘天梯图 新品日历 关注机械革命迈出国际化品牌第一步 评测 13 01.11 热门回答 为什么我看不了手机详情图片了 不清楚哈哈https://www.zol.com.cn/
3.十大GPU品牌gpu处理器排行榜十大GPU品牌排行榜,GPGPU-图像处理器品牌,GPU品牌有哪些 GPU什么牌子好?经专业评测的2025年GPU十大品牌名单发布啦!居前十的有:NVIDIA英伟达、AMD、Intel英特尔、高通Adreno、Apple、海思Hisilicon、摩尔线程、海光Hygon、景嘉微、凌久电子等,上榜GPU十大品牌榜单和著名GPU品牌名单的是口碑好或知名度高、有实力的品牌,排https://www.maigoo.com/maigoo/9747gpu_index.html
4.游戏级锐炬显卡IPS全高清屏Wifi6图片价格品牌报价品牌: 联想(Lenovo) 商品名称:联想(Lenovo)V15 商品编号:10084562031812 店铺: 联想弘朗创新专卖店 货号:V15 屏幕比例:16:9 能效等级:一级能效 接口支持:全功能Type-C,USB-C,USB-A,HDMI 便利功能:数字小键盘,180°开合 系统:Windows 11 带Office 内存容量:16GB 厚度:18.1-20.0mm 显卡:intel核显 硬盘容量https://item.jd.com/10084562031812.html
5.独立显卡天梯图:解析显卡性能与等级电脑知识电脑品牌型号:DELL XPS 15 操作系统版本:Windows 10 专业版 软件版本:GPU-Z v2.10.0 正文: 一、显卡性能与等级的基本认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显卡的性能与等级。显卡性能主要通过显存大小、显卡芯片性能以及各项技术指标来衡量。在独立显卡天梯图中,显卡被分为不同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顶级、旗舰、高端、中端和入门https://www.163987.com/jiaocheng/94425.html
6.中央政府采购网图四、中央国家机关2005-2007年台式计算机品牌采购情况 2005年度,排名前八位品牌的采购金额占中央国家机关台式计算机全年采购总金额的95.28%,2006年度增长为98.37%,2007年度这一比例更达到99.02%,品牌集中度非常高。在政府采购支持国货、优先采购非进口产品以及自主创新产品的政策指引下,2005至2007年度,采购中心采购台式计算http://oldpt.zycg.gov.cn/article/show_for_print?id=3321?id=3321
7.2024最新显卡天梯图(2024最新显卡天梯图及价格)秋刀鱼半藏显卡天梯图 快科技显卡天梯图 极速空间显卡天梯图 显卡品牌和版本推荐 1、N卡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品牌 一线品牌:华硕、七彩虹、微星 技嘉。 二三线品牌:索泰、影驰、映众、耕升、翔升、铭瑄、昂达等。 2、A卡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品牌 一线品牌:华硕、蓝宝石。 https://www.zjbji.com/zjzs/710.html
8.揭秘2014最新显卡天梯图,性能与选择的全方位解读摘要:本文介绍了最新的2014年显卡天梯图,全方位解读了显卡性能与选择。通过显卡天梯图,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各品牌、型号显卡的性能排名,为购买显卡提供参考依据。本文还将对显卡性能进行全面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显卡的性能指标,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本文目录导读: http://www.lzcyl.com/sqyl/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