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能源汽车4S店被挤爆有人一口气买了650台车新闻频道

近日,新能源汽车4S店惊现一波抢购热潮,有人说再不买就亏了!这是为啥呢?

工信部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分段平稳退坡,到2020年全面退出,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由政府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在此背景之下,从去年底开始,全国不少地方出现了新能源汽车集中上牌热。

而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步退坡,是否会引发车企的焦虑?行业前景是否相应“打折”?但事实是很多上市公司也纷纷表示,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进行2018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争夺。

突然!新能源汽车掀一波“抢购潮”

在北京市最早的新能源汽车销售一条街,每家店日前的销量都不错,年前出现了集中上牌热,这家店里的展车也成了抢手货。

北京庞大五方桥店总经理王永新表示,展厅里边原来是7台展车,现在只有两台展车,连展车都消化掉了。

在北京,据上海市经信委的信息:近几个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一路走高。去年10月份,新能源汽车上牌数为5000辆,11月份为8000辆,12月份突破了一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指出,之所以新能源车市出现集中上牌热,主要是赶在今年补贴新政策出台前,消费提前释放,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单单靠补贴政策是不行的,要靠市场来选择。

新能源汽车有多火:有人一口气买了650台车

徐小妮是一名有着6年销售经验的汽车销售人员,在过去几年里,一直进行着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回想起刚刚过去的2017年,她至今都对年初的销售冷淡记忆犹新。

新能源汽车销售人员徐小妮:如果是16年的11、12月跟17年的1、2月的话,落差是比较大的。一下子从300多台一下滑到了,有50、60台的量,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的一个迹象。

徐小妮告诉记者,之所以会有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是因为在2017年初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有一个比较大的退坡,这极大的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面对困境,新能源汽车企业选择多条腿走路,从依赖政策的单一模式,转为面向市场、努力拓展用户的多重渠道。

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CEO严琛:整个国家的策略政策都在向纯电动方案发展去推动,包括地方政府也确实不管是在出租车还是在网约车,都是更多的是给纯电动汽车更多的发展的机会。

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开始与网约车、租赁汽车、政府订单等签订项目,减少补贴退坡带来的影响。在这种努力下,惨淡的销售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从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销售情况稳步回升。很多大单都在下半年签订。甚至有的店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新能源汽车销售人员曾宇帆:在2017年12月的话,我们有一个网约车的运营商,一次性他就买了650台车。

新能源汽车销售人员徐小妮:我们从10月到12月的一个整个销售量的话,我们是翻了有2到3倍的每个月的销售量,达到了有300多台。12月的销售量达到了有400多台。主要也是因为现在车源特别紧张,没有办法满足到很多客户。

在展厅里,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前来选购新能源汽车的顾客,他们之所以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燃油车牌照越来越难以获得。

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共有7个大中城市进行了牌照限制,其中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全部以摇号、拍卖等方式进行限制。以北京为例,2017年12月摇号的概率已经降到0.11%,深圳、上海拍卖牌照的价格已经接近十万。

此外,由于新能源出租车和公交汽车的运行,也让更多人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了信心。从事销售工作的姚博经常跑深圳广州两地,当看到有续航里程达到40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就毫不犹豫购买了新能源汽车。

越来越长的续航里程解除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问题,随着产品线的不断丰富,也让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从下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销售都出现了明显的上涨,一些新能源车企的增长率甚至超过100%。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江:我们在2017年实现了11.6万台的这样的一个销售量,应该是这连续三年蝉联的这个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冠军。

补贴退坡,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火爆程度是否“打折”?

2017年12月,一款中国自主研发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宣布正式上市,它背后的投资人有马化腾、刘强东、雷军等中国互联网界的大佬。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用户发展副总裁朱江:一个月不到,已经有超过一万个用户预定了我们的这个ES8这个产品,当然我们现在在各个方面对于刚才提到这个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这个搭建,这些方面都在做准备,那么对于车来讲的话,我们也是在这个这个积极的准备过程当中。

一方面是对全铝车身、换电模式、人性化服务的高度期待,另一方面对蔚来烧钱、以及代工模式的质疑也不绝于耳,但是资本市场还是非常热情地拥抱它。目前与江淮汽车密切合作的蔚来,也在寻求更多的支持。2017年12月27日,广汽集团发表公告,宣布与蔚来合作,要在技术、资金等各方面优势互补。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用户发展副总裁朱江:我们是跟广汽成立了一家这个完全独立的一个合资公司,那么蔚来跟广汽集团从产品的研发,包括这个供应链的管理、采购,然后包括这个这个营销体系,打造用户服务体系中,都是这家新的独立的合资公司从头来做,

不仅蔚来在2018年要上市销售,特斯拉也一直传出要在中国建厂的消息。一方面是补贴在不断退坡,另一方面则是行业运营更加市场化。根据《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这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蛋糕还要做得更大,竞争将更加激烈。

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CEO严琛:我们更多的可能是去把燃油车市场的客户导向新能源的客户,我们是共同去做大这个市场。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江:明年的话,第一个是目标,我们希望是达到20万台这样一个市场的销量。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作为广汽的,今后特别是智能电动车这方面,我们有个布局,已经上半年已经奠基了。我们在番禺那个5000亩地、450亿元的投资在这个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一个基地。

比亚迪应收账款疑云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窘境

今年年初,曾有媒体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比亚迪的财务数据提出了质疑,说截至2017年9月底,比亚迪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516.77亿元,而去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的总营收也仅为739.33亿元,应收账款余额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69.9%,远高于同行。这个质疑既把比亚迪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的发展模式。

而2017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的总营收为739.33亿元,应收账款余额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69.9%。

比亚迪第三季度末的应收账款,从2011年的51.3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516.77亿元,增长了9.07倍,同期营业收入从343.34亿元增长到739.33亿元,只增长了1.15倍。

为什么应收账款的增加速度远远超过同期营业收入的增长呢?

中信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陈俊斌:对于所有的这个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来讲,可能应收账款在财务上,现金上的压力都会比较大。分析师普遍认为,比亚迪如此巨额的应收账款部分体现出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对政府业务的过度依赖。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政府也在不断出台新规希望企业进步,不要过度依赖补贴和政府订单。近期工信部表示,中国共有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约230家,其中能够达到2017年7月1日实施新规要求的,只有不到30家。

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CEO严琛:这个趋势大方向肯定是朝着扶优扶强的方向去发展。包括在2018年在技术标准上还会有一个进一步的提升,肯定还有一批的可能中下游的车型也会被淘汰出去。那么所谓的阵痛,我们要比这个行业标准要跑的要更快。

中信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陈俊斌:我们看到很多的龙头公司在不断的进行一些转变,我们看到一些专车运营业务得出现,其实这些都是啊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就就主动的去向企业业务的一种开拓。那另外一块的话其实就是个人业务的最大的一个市场。

在采访中,很多企业的负责人也向我们表示,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参与者,当前还是存在很多压力。政府补贴逐年退坡,是可以遇见的未来,好的产品、好的服务以及更广泛的产品线给消费者选择,才是这个行业努力的方向。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江:我觉得这种18年或者说未来的这种新能源补贴的这种退坡,应该是会淘汰一些劣质的这样一些产品,让一些有优势的产品会更加的有市场。

新能源汽车“卖疯”:股市表现怎么样?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数据大幅增长,那么,2017年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表现又如何呢?

根据万得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指数中共有上市企业57家,2017年全年下跌12.18%,与2017年全年沪指涨幅6.58%,深成指涨幅8.48%相比,显得并不尽如人意。

招商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汪刘胜:2017年整个汽车板块来看的话,新能源汽车表现是相对比较弱的。跟全年的补贴下降等等这些方面,都是有很大的一些因素影响,2017年虽然销量是达到政府的预期,但是从股价表现看来,其实是很一般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79.4万辆,同比增长53.8%;累计销售77.7万辆,同比增长53.3%,并实现贯穿全年的环比增长。

为什么销量增长如此强劲,资本市场表现却差强人意呢?

招商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汪刘胜:第一个就是今年整个销量的分布情况不是很均匀,因为上半年基本上没有量,所以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讲,等于是空了半年,第二个从政府补贴的角度来看的话,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这个对于整个行业的盈利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另外就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会对2017年的新能源汽车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虽然新能源汽车整体板块表现并不让人满意,但很多龙头企业在2017年的涨势还是十分显眼的,比如比亚迪2017年的涨幅为31.42%,上汽集团上涨也到达44.10%。对2018年资本市场的表现,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专家,都对龙头企业寄予厚望。

中信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陈俊斌:就是说它整个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那这个阶段其实大家乘用车要看的是爆款商用车,靠的是你真正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一个经济性的体现,那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其实龙头公司的竞争优势会更加明显地得到一个体现。

THE END
1.家用轿车新标杆,超长续航,智能配置丰富,值得一看在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相信比亚迪秦L DM-i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同时,我们也期待比亚迪能够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理念,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共同开启绿色出行的新纪元。 比亚迪秦L DM-i不仅是一款车,更是一种绿色生活态度的彰显。它如同一位忠诚的伴侣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62171076517462590
2.比亚迪今年最火的车是“过山车”然而,赞叹声还在绕耳,巴菲特来了一波逆向操作。“股神”的减持,犹如泼向狂热市场的一盆当头冷水。比亚迪股价开始了掉头向下的调整。 也难怪有人调侃称,2022比亚迪最火的车不是王朝系,也不是海洋系,更不是腾势品牌,而是比亚迪股价的“过山车”。 一面是业绩向好,一面是股价一路向下,大牛股的光环不再。中小投资者https://36kr.com/p/dp1965301445266563
3.比亚迪最火的三款车有哪些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创新技术和优秀产品,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那么,比亚迪最火的三款车是哪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秘比亚迪最受欢迎的三款车型,看看它们究竟有何魅力! 一、比亚迪汉EV:豪华纯电轿跑新标杆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352384723853137490.html
4.2024年比亚迪最火的十款车比亚迪热门车型排行榜前十名→MAIGOO如今的汽车市场百花齐放,比亚迪作为新能源市场的领头羊,备受关注。那么在2024年,最受欢迎的比亚迪车型有哪些呢?本文中Maigoo小编带来了一份比亚迪热卖车型榜单,名列其中的有秦L DM-i、海豹06 DM-i、海狮07 EV,以及海豹06 GT、夏、汉DM-i、宋PLUS DM-i、唐DM-i等。下面一起来了解下这些比亚迪主流车型吧!https://www.maigoo.com/top/440588.html
5.比亚迪“产业链”崛起:新能源车产销量快速攀升A股“小伙伴”订单火爆加随着比亚迪的业绩爆发向上游产业传导,多家比亚迪核心供应商受访者均向记者表示,其近期产品订单获取情况十分稳定,且相比去年存在一定规模增长。 “订单量涨得比较多。去年比亚迪没有放量时,订单只有一两万,今年则能达到三四万。”福达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随着比亚迪既有车型大卖和新车型的推出,公司曲轴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5262393355110.html
6.两万字长文!管清友团队:新能源汽车2022年度展望分车企来看,根据乘联会数据2021年1-10月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含BEV与PHEV两类车型)销量前五车企分别为比亚迪(410801辆)、特斯拉汽车(349397辆)、上汽通用五菱(341757辆)、上汽乘用车(133911辆)、长城汽车(97966辆),自主品牌表现抢眼。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19年、2020年、2021年1-10月新能源车企汽车销量CR5分别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1184
7.起售价不到10万?比亚迪全新小型SUV上市,怎么买最值?火星说车|火星说车 3月26日,比亚迪公司推出了其全新车型元UP,这款车型是基于比亚迪e平台3.0打造的首款小型SUV。此次上市的元UP共包含三种不同的配置选项,价格区间定在了9.68万元至11.98万元之间。作为比亚迪旗下的一款全新小型SUV,元UP自从首次亮相以来,就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关注。那在三配置车型中,选择哪一款最为合适http://m.auto-first.cn/news/story_253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