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一个低调,只看前脸还以为是雷克萨斯ES呢,但其实它最低售价都要88.5万,顶配更是到了120万。要说和二三十万的车有什么不同,纺锤式的前脸如出一辙,细节上更能做到“藏锋”,看上去低调内敛,没有攻击性。
大型车定位,油电混合身份,3.5L/299马力V6发动机,匹配E-CVT+自动变速箱(模拟10挡),车长超5.2米,轴距3125mm,线条流畅协调。内饰也走的是内敛大气风格,没有过分强调科技感,以及氛围灯等设计,主打一个低调。但是一百多万的价格在这里摆着,谁能小瞧了它?
新能源篇:
现如今买新能源车是潮流,有人说为什么里面没有特斯拉ModelY?价格也不算低了。主要是特斯拉现如今有5年免息政策,入门版首付能进入到7万区间,其实门槛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但是下面这些车型就不一样了。
阿维塔12
26.99万起售的阿维塔12似乎也没比特斯拉高贵到哪里去,为什么买阿维塔12就不简单了?
其实论优惠力度,阿维塔12没有特斯拉ModelY大,它目前给出的政策是贷款5年但是2年免息,特斯拉还是5年0息,阿维塔的购车成本更高,特斯拉的优惠力度更大。并且比起特斯拉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来看,阿维塔从品牌影响力到销量体量,都不是一个级别的,在阿维塔07之前就敢于入手阿维塔品牌车型的消费者,都是很有魄力的。虽然它出身名门,血统高贵,但是门槛不低,市场但是认可度也不高。所以那时候能花三十多万买阿维塔的人,都是敢于尝鲜的受众群体。
问界M9
上市12个月累计大定突破20万辆,这就是问界M9在中高端国产新能源SUV领域中,地位和影响力最真实的写照,问界M9凭借着增程身份,加上6座布局,以及科技豪华赋能,在高端SUV市场成功的开辟了新的市场空白,刺激了新一轮的销量增长。
问界M9售价并不算低,46.98-56.98万起售,共有10款车型在售,提供增程+纯电双版本布局,也有5/6座可选,车长超5.2米,轴距达到了3110mm,保证了空间的充裕表现。最关键的是,华为智驾赋能,交付大灯等特色配置也起到了加分效果,给高端SUV市场带来不一样的用车体验。
岚图梦想家
这一年的尝试,可以看到岚图在SUV领域,增程没能产出爆款,纯电的知音也没抓住水花。但是在MPV领域,岚图还是很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
12月月销破万,岚图梦想家作为国产新能源MPV车型代表,逐渐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售价32.99-44.99万,共有8款车型在售,有插混和纯电动两个版本车型,搭载了1.5T/150马力四缸发动机,搭载了41.7kWh的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里程235km,电动版本搭载了435马力电机,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650km。7座布局,首任车主享受终身质保政策,稳定可靠性更有保证。还有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版本,选择更多样化,带来丰富用车体验。
腾势D9
腾势D9属于科技和豪华两大优势并存的产品,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支持城市领航等高阶智驾功能,便捷出行。
豪华还体现在细节和做工,就拿座椅为例,腾势D9搭载了人体工学理念的航空座椅,标配真皮包裹,有着1080mm的超长电动滑轨设计,二排空间利用率更高,支持电动调节和头枕调节,还有头枕扬声器……这对车宽也是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腾势D9车长超过5.2米,轴距在3110mm,车款达到了1960mm,都保证者空间和乘坐舒适度表现。
在新势力车型还没盛行的时期,能够放弃别克GL8以及丰田赛纳,选择售价不算低的腾势D9,也是很有魄力。
传统豪华派:
还有一类车型,就属于传统豪华产品,不管销量高不高,车标自然会替车主说话,至少知名度够高。
保时捷卡宴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保时捷的车标自然会说明一切。更何况卡宴还是保时捷旗下的旗舰型SUV产品,售价99.8-250.8万,这仅仅是门槛,超一线豪华品牌领域,后续最花钱的还是加装选项,个性化定制,每一项都能让车主凸显个性和品味的同时,展现自己的经济实力和“钞”能力。
路虎揽胜
路虎可以在豪华领域越来越没什么存在感,揽胜不行。
或者说,只要揽胜还存在一天,路虎在超一线豪华SUV领域就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原因很简单,揽胜真的是至今没代餐。不是外观模仿的不像,而是降硬派越野SUV+行政+豪华+硬实力能够结合的恰到好处,并且得到市场认可的,目前有且只有路虎揽胜。有句话怎么说,第一个把美女形容成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蠢材。第一个能像路虎揽胜这样,把这几个标签特性结合在一起的,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它才能够如此的深入人心。
就看看这直瀑式格栅,看看这超5.1米的车长,4.0T/V8发动机,还有近3米的轴距,就算不认识小翅膀车标,这车看起来也不简单。有些车就看一眼,都知道它不便宜,宾利添越就属于这个范畴。售价275.4-411.2万,插混车型门槛低一点,也要263万起。好消息,这是宾利旗下门槛比较低的车型。坏消息,还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望尘莫及的存在。
驾仕派
起售价超过百万元的仰望U8,在去年年底上市后很快火了起来,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上险量,都超过了1500辆,一步跨入百万级豪车的销量第一梯队,振奋人心的同时,也让人不得不感叹高级玩家的购买力。
然而半年多过去了,最近统计上险量,发现仰望U8在今年3月份过千之后,月销量就再没能回到四位数,最近的8、9月份,上险量已经下滑到不足300辆。
这就引起一个问题:是仰望U8的个例,还是整个百万级豪车市场都在整体萎缩呢?在新能源车已经占据主导的时代,国内超豪华车市场,又将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01
那么在2020年前后,百万级豪车这个类别是怎样的基本格局,新能源市场爆发后,这个细分市场又产生了怎样变化呢?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百万级”指的是一个大概范围,其中包含价格区间接近百万,以及起步价就超过百万元的车型,另外也把宾利、劳斯莱斯两个数百万级的超豪华品牌列了进来,标准并不严谨,但足以让我们看到整体的态势变化。
先看2017年,彼时燃油车和合资品牌都还处于巅峰状态,百万级车型销量最火的是宝马X5,当年上险量5.2万辆,是这个区间里唯一年销量过5万辆的车型,排在其后的奔驰GLE,年销量规模就直接到3.6万辆了,它也是宝马X5之外唯一年销过3万辆的车型。
也就是说,百万级豪车类别,月均销量能达到3千辆以上,就已经是顶尖水平。而其它年销量在2万辆以上的宝马7系、保时捷卡宴、路虎揽胜/揽胜运动版等车型,以及之后销量涨到2万辆以上的奔驰S级,都是百万级豪车中的第一梯队。
在2021年,百万级豪车在国内市场的销量规模达到顶峰,我们统计的车型上险量总计29.2万辆,占比1.38%。此时销量最高、且唯一超过5万辆的车型,依然是宝马X5,但奔驰GLE的销量也达到4.8万辆,而年销超过3万辆的车型也多了一款保时捷卡宴。
也就是说,在国内新能源车型已经爆发、合资品牌份额出现明显下滑的2021年,进口百万级豪车市场依然处于增长态势。但在随后的2022年,趋势就开始急转直下。
来到2022年,国产加长版的X5L成为宝马X5车系的主力,价格区间降到了60万元左右,同时进口版本销量大幅下滑,当年只有1.36万辆,这也导致我们统计的百万级车型总销量,在2022年的市场份额下滑到了1.16%。
不过抛开国产X5L的影响,类似奔驰S级、保时捷卡宴、Panamera等车型,销量依然非常火爆,各自都处于巅峰状态,但是奥迪Q7、路虎揽胜/揽胜运动版等部分车型,已经连续三年持续下滑。
来到2023年,百万级豪车市场整体进一步下滑,卡宴年销量从前一年的3.57万辆下滑到2.83万辆;宝马7系在当年换代,燃油版和i7纯电版同步上市,但加到一起只有1.4万辆,和此前多年持续超2万辆相比明显下滑。
在2023年,我们统计的百万级车型,在全国市场的份额萎缩到了1.08%。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奔驰S级、GLS、保时捷Panamera以及路虎揽胜等车型,在此时的销量依然坚挺。
在这一年的年底,第一款真正在百万元以上实现销量突破的中国品牌车型——仰望U8,也正式上市。
从2024年开始,百万级豪车市场的颓势开始明显起来,即便有仰望U8的加入,所统计车型的市场份额在今年前九个月也首次跌破1%,下滑到了0.97%,而看最近9月份的单月数据,这个比例已经萎缩到了0.69%。
有“金九银十”支撑的9月份,百万级车型中最火热的奔驰GLE以3921辆一骑绝尘,远远超过第二名Panamera的1710辆,其余销量超过1千辆的,还有卡宴、奔驰S级和路虎揽胜,而所有统计车型加到一起——当月总销量已经不足1.5万辆,而在2021年的巅峰时期,这些车型的月均销量,大约是2.4万辆。
02
百万级豪车市场为什么会萎缩?
上面我们统计的十几款车型,并没有涵盖全部的百万级车型,但这里我们可以结合另一份数据,佐证豪车市场下滑的趋势。
上表统计了2017年以来,国内市场进口车和合资/独资品牌的销量和份额变化,可以看出在2021年新能源市场正式开始爆发之前,不管是进口车型还是在国内生产的合资/独资品牌的车型,市场份额都是在上涨的。
而从2020、2021年开始,进口车和合资/独资品牌的份额,就开始了明显的下滑,以最近的9月份的数据为例,进口车型的份额从2019年的5.22%,下滑到了2.33%,合资/独资品牌的份额,从2020年的61.54%,下滑到了36.53%,跌幅都非常明显,且进口车型相比巅峰时期的份额,跌幅已经超过了50%。
之前我们会把豪车市场的行情和经济情况挂钩,但是就像上面提到的,近几年国内乘用车均价实际上是大幅上涨的,这样我们就很难把豪车市场的低迷,直接归因于宏观经济的问题。那么百万级豪车销量的下滑,流失到了哪里呢?
答案其实也很直观,超豪华车型销量下滑的2021年至今,也正是理想、问界、蔚来等新势力品牌增长最迅猛的时期,这些品牌的主销价位基本都在25万、甚至30万元以上,今年9月份,这三个品牌总上险量已经逼近11万辆,和BBA国产车型的销量规模已经非常接近,而如果只计算25万元以上车型销量的话,新势力阵营的规模实际上已经超越了BBA的总和。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主销价位来到50万元左右的问界M9,自5月份以来,每个月的销量都在1.5万辆以上,稳居该价位所有品类车型的销量冠军。
具体到产品层面,不管是空间、配置及舒适体验,还是智驾、智能座舱等新潮技术,问界M9、理想L9等高价位车型,都带来了奔驰GLE、GLS、宝马X5等车型所不具备的体验,而这些新势力车型的热销,显然有相当一部分是此前百万级客户转移而来的。
另外,以小米SU7为代表的性能派纯电车型,打破了此前传统超豪华品牌在性能层面的光环,保时捷最近一年的销量大跌、以及经销商层面的“造反”风波,都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新能源车型的影响。
而此时又引出另一个问题:进口百万级豪车被拉下神坛,那么份额萎缩的百万级豪车市场,是否会被其它品牌和车型取代和填补呢?
03
百万级豪车市场,会走向不可逆转的没落吗?
进入新能源时代之后,如今的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不再只是规模层面的汽车大国,而是在技术、规模、价格等方方面面,都成长为了汽车强国。这让我们在国内市场,能以越来越低的价格,买到越来越好的汽车产品。
但是和海外发达市场相比,超豪华车型这个领域,国内市场依然是有些畸形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国内人均GDP依然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超豪华车型的价格,却普遍比发达国家要更贵。
在中国起步价96.8万元的揽胜运动版,两款车型的官方指导价,在中美两国的差距达到了一倍。宝马7系、奔驰S级的情况要好一些,在美国起步价折合人民币分别在70万和80万元左右,在国内指导价超过90万人民币,结合终端优惠,在两国的售价算是基本看齐。
而近两年在国内销量大跌的保时捷是最为明显的——卡宴在美国起步价折合人民币只有56.5万元,国内优惠后依然高达88.8万元,Panamera在美国起步价折合人民币71.3万元,在中国市场优惠后,依然在100万元以上。
只是放在当下中国车市,消费者的认知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
此前中国品牌定位较低的时候,消费者要追求动力、配置、性能等方面的体验,只能选择被关税抬高价格的进口车型,如今在产品体验上,国内品牌除了弥补和进口豪车的差距外,也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优势。
这种背景下,较为理性、务实的消费者,就没有太多理由去选择进口豪车了。
实际上,如今国产车型,不论中国品牌还是外国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售价都已经和欧美发达市场看齐、甚至要更低,所以才会出现“让美国消费者羡慕的凯迪拉克在中国”这样的定价。我们认为,百万级豪车的售价,终究也会逐渐来到市场应有的合理水平。
刚刚预售的小米SU7Ultra版,在纽北赛道展现出了超过百万级传统跑车的性能实力,而它80多万元的预售价,尽管对于普通米粉来说难以触及,但对于同等性能的传统跑车,已经算得上价格革命了。
车扭力
再看路虎汽车,有一阵子风头无两!无两到经销商加价就跟闹着玩儿似得。汽车加价销售不是新鲜事儿,但路虎汽车本身售价就很高,而最夸张的时候,路虎发现4、揽胜加价50万排队,极光加价20万排队,发现运动加价10万排队,要是你不接受加价根本不给你卖,交定金都不行,态度何其霸道,比丰田霸道还霸道,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每日汽车圈说
揽胜、揽胜运动版和卫士的产品售价高昂,其中揽胜位居150万级以上,揽胜运动版和卫士的主销产品位居百万级及以上市场。它们的热销创造了良好的利润,使得捷豹路虎的经营颇具“松弛感”。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和如今新势力品牌的热销产品拉开了“物理差距”,不至于陷于恶性竞争之中。
如今新势力企业中卖得最好的品牌是理想,它的主销产品理想L6的售价区间在24.98万到27.98万;位居第二的新势力品牌问界,卖得最好的产品问界M7的售价区间在24.98万到32.98万之间;大火的小米SU7,售价期间在21.59万到29.99万之间。
车讯早前知
2024款揽胜SV售价区间在236.8万到335.8万之间,共提供四种车型选择:2024年款揽胜3.0SV尊荣创世加长版售价为236.8万元,2024年款揽胜3.0SV尊荣创世加长版(4座)售价为245.8万元,2024年款揽胜4.4V8SV尊荣创世版售价为296.8万元,2024年款揽胜4.4V8SV尊荣创世加长版(4座)售价为335.8万元。当然,官方也提供了多种定制化选择,这个价格上不封顶。
UCAR汽车网站
近日部分外媒揭露,源自英国的JLR集团将特定车款的区域性生产计划移至英国以外市场,首波计划涵盖揽胜与揽胜运动版双产品线,新的产线锁定集团上层TATAMotor(塔塔汽车)位于印度Pune(浦那)的工厂,在地化生产的揽胜系列车款,未来于当地贩售的售价将大幅降低18~22%,投产后最快第2季即可展开新车交付。
揽胜产地调整受印度市场销量大增影响
JLR集团透露,本次揽胜与揽胜运动版的区域性产线更动,主要对应印度蓬勃发展的豪华SUV市场;过去品牌车型的独家产地为英国的Solihull(索利哈尔)工厂,本次更动将是首次将揽胜车系的产线移至海外,据了解,集团策略的调整,主要受到印度市场年度零售额大幅提升影响,成长幅度更达到160%。
降低订车后等待,印度制RR与RRS提供双动力选择
至于印度市场生产的揽胜运动版,也将同样可选择3.0升汽油涡轮、3.0升柴油涡轮动力单元,改采DynamicSE等级编成,建议售价均为1,400万卢比,原厂称售价较原先进口贩售车型降低18~22%。未来印度Pune工厂将同样规划包含揽胜星脉、揽胜极光、发现运动版与捷豹F-Pace等车款的在地化生产。
车市讯息快报
无需质疑路虎的品牌价值,无论是在美国还是欧洲,路虎的价格都高于奔驰,是真正的有钱人的标配。在美国市场,揽胜的起售价达到10.6万美元,最高可达17万美元;在英国本土,起售价约为10.37万英镑,最高可达近19.2万英镑。换算成人民币,这些车型都是名副其实的百万级豪车。而在中国市场,其售价仍然保持在100多万的水平,充分展现了其物有所值的特性。
太古里声浪
发现品牌定位为多功能越野车,旗下车型发现运动是一款中型SUV,售价在35.98万-44.66万元,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14%。目前,发现运动市场占比较低,存在感不强。
捷豹将在2025年转型为纯电动豪华品牌,预计到2026年推出6款纯电车型,去年年底纯电紧凑型SUV捷豹E-PACE上市,售价为26.38万-32.10万元。目前,捷豹在售车型还包括XFL、XEL和F-PACE等车型。2023年,捷豹品牌销量同比增长23%。
大炮评车
揽胜行政版的售价更是高达142.80-335.80万元!这么高的价格,还有这样的销量?可见品牌影响力之深、越野性能之强。揽胜纯电版也将在这两年发布。
卫士是硬派越野车,跟之前的老卫士相比,它的造型脱胎换骨,当然,非承载式车身也取消了,在某些极限条件下也没有老款卫士那么极致。但随着电子系统以及越野科技的加入,这一代卫士的综合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卫士110,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门标轴版卫士,它的销量占比最高,2023年总共销售了近2万辆,同比增长59%。短轴版卫士90车型的空间表现会比110车型差一点,但通过角更大,越野更纯粹,68.80万元的起售价也有优势。
车矩阵更懂车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路虎也开始了新能源探索和发展之路,国产揽胜极光和发现运动版先后推出新能源车型,但两款车型均采用1.5T插电式混合动力,最大输出功率仅为200马力,而售价却高居于40万级别,因此市场反响不大,难以和国内主流的自主新能源车型形成竞争,对于路虎来说电动版的尝试似乎是一条必走之路,而这个被赋予的车型就是其旗舰车型路虎揽胜,路虎则把所有对于新能源的新技术尽数下放揽胜车型,已知的数据显示,路虎揽胜电动版虽同样基于燃油版的MLA平台打造,但采用800V高电压平台,在英国本土制造,并非产自印度工厂。官方称其为路虎有史以来最安静、最精致的路虎揽胜车型,但并没有公布电动版路虎揽胜电池容量以及续航里程,只高调宣布整台车的动力将会和V8车型媲美,搭载四驱系统及全地形模式,涉水深度可达850mm。
从市场前景来看,路虎揽胜电动版未见得会有高光流量,有行业人士预计其售价或接近150万元,那么这样一辆“庞然大物”的电动版能否拥有强悍的动力支撑能达到和燃油版一样的强劲动力?这些都是未知数,在电动化普遍深入和电池技术不断成熟背景下,电动车型的制造成本必会进一步下降,国内自主车企如比亚迪、长安等车企的电动车售价已经到了消费者能接受的心理价位,像路虎揽胜电动版这样的“豪车”,其市场会有多大?其路会走多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