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2024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无余额。甲公司2024年度与所得税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1)2023年12月购入管理用固定资产,原价为3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5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与预计净残值和会计规定相一致。(2)2024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2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技术,企业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无法合理预计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期限,将其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假定税法规定此专利技术摊销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2024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90万元,甲公司对该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3)2024年甲公司因销售产品承诺免费的保修服务,未构成单项履约义务,按照或有事项原则处理。年末预计负债账面余额为80万元,当年度未发生任何保修支出,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有关的费用在实际支付时抵扣。(4)2024年8月4日购入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取得成本为900万元,2024年12月31日该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

计算甲公司2024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事项(1)2024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0-300/10×2=240(万元),计税基础=300-(300-15)/10=271.5(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71.5-240=31.5(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1.5×25%=7.88(万元);

事项(2)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不计提摊销,所以2024年12月31日成本为12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90万元,所以账面价值为90万元,计税基础=120-120/10=108(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8-90=18(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8×25%=4.5(万元);

事项(3)2024年12月31日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80万元,计税基础为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80×25%=20(万元);

事项(4)2024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账面价值为1020万元,计税基础为9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20-900=12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0万元(120×25%);

综上:

2024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7.88+4.5+20=32.38(万元)。

2024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30万元。

2024年所得税费用=532.38-32.38=500(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32.38

其他综合收益3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32.38

递延所得税负债30

方法一:甲公司2024年的所得税费用=(210-10+20)×25%=55(万元)。方法二:甲公司2024年应交所得税=[210-10+20-(25-20)/25%]×25%=50(万元),甲公司2024年的所得税费用=50+(25-20)=55(万元)。

账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0

借:所得税费用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5

综上所述,2024年所得税费用是55万元。

甲公司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1)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30000万元总价款购买了一栋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公寓。该公寓总面积为1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单价为3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甲公司计划将该公寓用于对外出租。

(2)2024年,甲公司出租上述公寓实现租金收入750万元,发生费用支出(不含折旧)150万元。由于市场发生变化,甲公司出售了部分公寓,出售面积占总面积的20%,取得收入6300万元,所出售公寓于2024年12月31日办理了房产过户手续。2024年12月31日,该公寓的公允价值为每平方米3.15万元。

其他资料:甲公司所有收入与支出均以银行存款结算。

根据税法规定,在计算当期应纳所得税时,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可以按照其购买成本、根据预计使用寿命50年按照年限平均法自购买日起至处置时止计算的折旧额在税前扣除,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减去按照税法规定计提折旧后的差额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甲公司当期不存在其他收入或成本费用,当期所发生的150万元费用支出可以全部在税前扣除,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或其他暂时性差异。

要求:

①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30000万元购买公寓: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30000

贷:银行存款30000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2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200

③甲公司实现租金收入和成本:

借:银行存款750

贷:其他业务收入750

借:其他业务成本150

贷:银行存款150

④甲公司2024年12月31日出售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6300

贷:其他业务收入6300

借:其他业务成本6000(30000×20%)

贷:投资性房地产6000(30000×20%)

①公寓剩余部分的账面价值=31500×80%=25200(万元);

②公寓剩余部分的计税基础=(30000-30000/50)×80%=23520(万元);

③暂时性差异=25200-23520=1680(万元)。

①应纳所得税额=(应税收入-可予以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所得税税率

=(出售收入-出售成本+租金收入-费用-折旧)×25%

=(6300-29400×20%+750-150-30000/50)×25%

=(6300-5880+600-600)×25%

=420×25%=105(万元)

②递延所得税负债=1680×25%=42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5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5

递延所得税负债420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22年7月1日,甲公司将其自用的一栋办公楼出租给乙公司,租赁期为5年,年租金为200万元。每半年支付一次租金。该办公楼账面原值为2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0年,至租赁日已使用20年,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与税法规定相同)。甲公司对该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预计使用年限、折旧方法、净残值等保持不变。

(2)2024年1月1日,因办公楼满足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条件,甲公司决定将其办公楼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24年1月1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

假设甲公司盈余公积的计提比例为10%,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存货和机器设备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甲公司2020年至2024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3)2020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5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4)2022年12月31日,因替代产品的出现,该生产线出现减值迹象。2022年末该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350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500万元。减值后的使用年限与折旧方法、净残值保持不变。

A公司2023年1月1日购入B公司当日发行的一次还本分期付息债券,将其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支付购买价款2920万元。该债券面值为3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期限为3年,实际利率为6%。A公司确定该债券投资不属于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

2023年年末由于B公司经营决策失误,导致其信用风险增加,A公司估计该债券投资发生信用损失,根据当前市场条件,A公司预计在整个存续期间内该债券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降低至2200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

THE END

甲公司2024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无余额。甲公司2024年度与所得税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1)2023年12月购入管理用固定资产,原价为3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5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与预计净残值和会计规定相一致。(2)2024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2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技术,企业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无法合理预计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期限,将其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假定税法规定此专利技术摊销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2024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90万元,甲公司对该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3)2024年甲公司因销售产品承诺免费的保修服务,未构成单项履约义务,按照或有事项原则处理。年末预计负债账面余额为80万元,当年度未发生任何保修支出,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有关的费用在实际支付时抵扣。(4)2024年8月4日购入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取得成本为900万元,2024年12月31日该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

1.利润总额300万以上企业所得税税率按多少答: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万元的话,不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税率是25%。2021-10-2510:58:04推荐问题月折旧费怎么算,计提,摊销怎么算有几个问题想问下,辛苦老师i解答老师,麻烦解答一下题目中的个税和罚款老师,进项发票勾兑怎么做呢家里准备开公司,我是出纳没有会计证,现在备考中,所有账务想我自己来处理,注册公司https://www.acc6.com/ask/7986
2.企业利润超过300万企业所得税税率怎么办免费法律咨询然而,当企业利润超过 300 万时,不能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税率,需按照 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722588.aspx
3.请利润总额超过300万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多少,有优惠政策吗根据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对于利润总额超过300万的企业,没有特殊的税率优惠政策。但是,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依法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具体的优惠政策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所在行业来判断。 解答不满意?继续提问 > 登录后查看https://www.niuacc.com/wdnzkecheng/1547257.html
4.你好!企业利润超过300万元企业所得税怎么缴纳,税率多少企业利润超过30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税率为25%。纳税主体的企业,应当依法缴费企业所得税,自收入确定之日起2个月内,按照每月收入的1/6的比例,提取上月纳税义务,至上月底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本期利润少于300万元,则应缴纳的税率按照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的比例表格计算。 https://m.chinaacc.com/wenda/detail/xt/7260915
5.年利润超过300万企业所得税税率是企业在盈利之后,不可避免的税种就是企业所得税,年利润超过300万,就要按照25%的税率来缴纳企业所得税,部分特殊行业还可申请所得税的减免政策。如认证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减按15%来征收企业所得税;小微企业年利润低于300万,可按5%来缴纳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http://agoodv.cn/news/30263.html
6.300万以上企业所得税300万以上企业所得税 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的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为5%;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的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10%。《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https://www.64365.com/special/18840014/
7.2021年末,公司当年的税前利润总额为300万元,适用所得税税率25%2021年末,公司当年的税前利润总额为300万元,适用所得税税率25%。 该公司按利润总额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30万元,该公司2021年度没有年初未分配利润、罚没和其他转入项目。通过对该公司法定盈余公积提取合规性的审查,审计人员可以认定法定盈余公积金存在的问题有( )A.提取顺https://www.shuashuati.com/ti/b2dc300d176c4368a3063de1571ca3f2.html?fm=bd48e176f3b68002a00899d1715c218d08
8.一家公司收入300万,实际应该缴多少税呢?1、增值税:300/1.01*1%=2.97W 2、附加税:2.97*6%=0.17W 3、个人经营所得税(核定):300W*0.3%=0.9W 也就是说,300万的无进项发票的业务,仅需要缴纳4.04W的税费即可,这种形式对于利润高的行业,节税效果更加明显。 好啦!这下你应该知道你公司具体需要缴多少税了吧?https://mil.sohu.com/a/736031981_121676937
9.2022海南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汇总(海南公司注册代办)如果公司的年利润在300万元以下,所得税的计税方式择优计算,例如:利润200万,所得税择优选择10%计算,不是选择15%,因此并不是说你公司注册在海南就会节税,主要看公司年应纳税所得额。 但是,如果公司年利润超过300万,那么所得税的优惠就特别明显了,因为年利润超300万所得税税率按25%计算,而在海南按15%计算,另外https://105563472.b2b.11467.com/news/1633127.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