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法拉利的落地价格往往比其裸车指导价高出不少,这背后主要是税费在“作祟”。购置一辆法拉利新车,需缴纳10%左右的车辆购置税,以一辆300万的法拉利为例,购置税就高达30万。而且,当车价超过130万时,还要额外缴纳10%的豪车消费税,这又进一步推高了购车成本。此外,部分地区还可能有限行、限购政策,使得购车指标成为稀缺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需关系,让法拉利这类豪车的价格居高不下。比如在一线城市,法拉利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即使价格高昂,依然有不少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经销商库存压力小,优惠幅度也就很有限,购车者往往需要付出接近甚至超过指导价的价格才能提车。
海外市场:汇率与政策博弈
相较于国内,海外市场的法拉利价格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在欧美地区,汽车工业发达,超跑品牌竞争激烈,法拉利虽地位尊崇,但也面临诸多对手挑战。像在美国,部分州对汽车消费的税收政策较为宽松,且没有豪车消费税一说,一辆同样配置的法拉利,裸车价格可能与国内相近,但算上税费后总价能低10%-20%。欧洲本土市场,由于法拉利工厂就在意大利等国,省去了进口关税、运输成本等,加上当地消费者对超跑接受度高、选择多,市场相对饱和,经销商为促进销量,优惠力度有时可达数万美元。而在中东地区,一方面,当地富裕阶层对豪华超跑需求旺盛,法拉利不愁销路;另一方面,一些产油国为鼓励汽车消费,有购车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使得法拉利价格在当地极具竞争力,同等车型价格比国内低不少,吸引不少周边国家消费者前往购车,尽享价格“福利”。不同地区的汇率波动、政策导向如同天平两端,微妙地调节着法拉利的市场价格,让其在全球各地展现出多样的价格魅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