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认为“上流社会”缩影的各色超跑俱乐部在大浪淘沙下所剩不多,能够留存至今的才是真正的俱乐部。自2009年成立以来,SCC超跑俱乐部在这十年间不断壮大,目前在籍两千多名会员,分会遍布全国26个城市,业务涉猎SCCVM汽车养护中心、SCCVS汽车销售中心、高端定制旅游、高端奢侈品交易平台等产业链布局,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跑车俱乐部。对于创始人张宽来说,SCC超跑俱乐部只是他的“副业”,组建SCC超跑俱乐部也是源于他的执念和爱好,而SCC宽宽现在新涉猎的旅游地产项目才是一个纯粹的生意,当然这两个项目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所在行业的标杆。
在公众眼里,大家对于张宽的既定印象大应该是SCC超跑俱乐部的创始人。这个定位准确,却又不全面,如今的张宽早将目光投向了很多人未曾注意的旅游地产。
早年的张宽没有名校的背景傍身,但他凭借着敏锐的眼光,发现许多企业都有资产评估等方面需求,但却找不到合适的承接方。这时空白的市场对于他来说,是一片还未被开垦的“矿山”。SCC宽宽决定打造一家资产咨询管理公司,他整合了全北京的外资和中资资产会计事务所的战略合作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的资产咨询管理。资产咨询管理公司的业务稳定发展起来,也让张宽的个人财富得到了迅速增长。
2007年,SCC宽宽买了人生中第一辆超跑法拉利,之后又接连购入了北京第一辆兰博基尼,在当时的跑车圈轰动一时。与当时大部分超跑车主不同的是,张宽觉得超跑并不是用来炫耀或装酷的玩具,它是一种文化,在发动机轰鸣声中传承的文化。这种有别于常人的思路在张宽心中埋下了一个创建中国人自己的超跑俱乐部的种子。
2009年8月创办SCC超跑俱乐部开创了超级跑车俱乐部先河,致力于打造“中国人自己的百年汽车俱乐部”。很多人最佩服SCC宽宽的一点是,他在玩车的同时搭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平台。在外界看来,这种成功之所以无法复制,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是一起玩着认识的,那种有着共同兴趣与观念的感情和信任,是做生意认识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并且各行各业的企业家都有,要进入一个行业比其他人少走很多弯路。
在俱乐部渐趋成熟后,张宽开启了SCCVM汽车养护中心、SCCVS汽车销售中心等产业链布局,并将SCC商业化之路带入更广泛领域,涉足海运、快消品等多个领域。
虽然SCC的成功让张宽名声大噪,但是对于张宽来说,SCC只是个以爱好之名的副业。他说:“我们刚开始做超跑俱乐部时,完全没想到它会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最开始我们只是一个车友群已而,没有一点儿商业意味,然而越做越爱,越做越痴迷。在与国外的俱乐部进行深入沟通后,我更加明确了我们要做的是一个中国的百年超跑俱乐部。然而,我们要让它一代代流传下去,做有传承的文化,有中国特色的超跑文化,就必须走商业化道路。尽管在此期间我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去打造SCC,但是在生意版图上,它更多是带有我情怀色彩的一个副业。”于是,SCC宽宽又开始寻找新的生意机会,这一次,他将精准的商业目光投向了旅游地产项目。
2014年,张宽注册成立了加勒比盖勒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超跑俱乐部的商业模式不同的是,SCC是个轻资产项目,张宽即是参与者,也是领导者。而旅游地产相对比较重资产,本身就是一门纯粹的旅游产业链生意,张宽在这里面的角色基本就是投资人兼运营统筹者。
面对商业模式与个人角色的不同,洞察到了北美旅游消费的增长趋势,张宽觉得加勒比海地区无以伦比的硬件环境就是不可复制的富金矿,决然地投身于旅游地产项目。
SCC宽宽在旅游地产上的成功,对于熟知他之前多次创业经历的人来说是一件预料中的事。因为张宽的生意经就是诚信,他认为这是人生的命脉,更是一切价值的根基。灵活的头脑、不可复制的高净值人脉圈、精准的商业嗅觉,如此这般,自然在生意场上无往不利。
对于下一步的规划,他表示:“等旅游地产项目更加成熟后,我会把这个版块全权交给职业经理人团队,然后拿出很大一部分精力和资金,基于SCC超跑俱乐部这个品牌进入影视文化领域。当然,我可能不会选择泛影视行业,尽管整合了大量的影视投资、制作、发行的资源,但我们还是会尽可能地调动SCC具有资源优势的题材,也包括在这一题材下的文化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