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相这么来定义这场活动:“今天,我要做一件事:就是现在,我准备好了机票,只要你来,就让你走。现在是早上8点,从现在开始倒计时,只要你在4小时内赶到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机场,我准备了30张往返机票,马上起飞,去一个未知但美好的目的地。现在你也许正在地铁上、出租车上、办公室里、杂乱的卧室中。你会问:我可以吗?——瞬间决定的事,才是真的自己。”
一、成功的活动策划,成功的PR宣传
4小时逃离北上广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营销活动,无论从说走就走的创意,还是逃离北上广的目的地选择都是一次撩动用户痛点的传播,这样的内容在撩动用户那颗脆弱的心上无往而不利,高晓松的眼前的苟且就是成功的样本之一,三年前喜力啤酒的改行程送机票也是这样的范本。
从传播上来看,无论是活动内容策划、活动的文案、活动的机制、活动创意以及活动的传播引爆点上来,都是一个可圈可点的创意,活动也是一个成功的活动,即使作为全年的新媒体营销案例拿奖也完全是无可厚非的,即时在不考虑周末二次传播和后期话题炒作的持续营销。
二、一场剥离商业目标的典型营销自嗨
整整的品牌商业化行为应该是,或者以自我理想为出发点来创意策划,通过优美的文案和活动机制来达到活动传播的目的;或者是为了纯粹做给老板看,但是他们忘记了,所有的活动和策划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品牌传播服务;或者说是为了业绩带动和用户认同服务的。
之所以说4小时逃离北上广是一场典型的自嗨,是因为:
1、平台目标客群并不契合
2、活动创意导致目标客群不可能深度参与
真正参加活动的是大学生群体或者自由职业者,但这样的群体并不是航班管家的目标客群,当然也更加不可能实现说走就走的初衷,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真正需要参与活动逃离北上广的文艺青年和白领人士是不会、也没有闲来参与活动的,而真正参加活动的学生群体恰恰是没有逃离北上广需求的人。
所以从活动机制上来看,4小时后逃离北上广本身就是没有达到航班管家目标用户群的一次自嗨。自嗨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品牌传播,而是为了传播而传播,为了炒作而炒作。
当然如果你要用直播中各个参与者介绍的职业来质疑,建议回顾下中奖用户对Uber的软植入,以及主持人、瑞丽知名模特的邵玉菲居然为了2张香港往返机票自带妆容、自带港澳通行证到达偏僻的北京机场参与活动。
3、传播平台同样也是一大败笔
4、刷爆的不是朋友圈,而是营销人的朋友圈
5、内容机制上同样自嗨显露无疑
新世相的活动文案介绍说,如果你需要请假,我能帮你和公司说一声,这是一句非常带有自我屌爆气质的文案。
大家可以自行脑补身边的朋友说这样一句高高在上的文案是怎样的表情和语气,而这句文案真的能为需要请假的用户带来什么价值呢?大家也可以脑补当你的公司接到这样来电后是怎样的情景,而对于个人来说连自己公司的老板都不能搞定的人想要去自由的说走就走,恐怕不是任何一个成熟的个体。而新世相鼓动这样的个体参与自己的活动无疑是极不负责任的,这样的文案自嗨得不要不要的。
三、世相的心机与航班管家的无奈
连长王江是二次创业者,是一位极其精明的创业者,然而这次却马失前蹄,航班管家作为整个活动的赞助商和推广方,传播的目的理论上是为了推广自己“出票快”和“做自己的主”的全新slogan,但是在本次的操盘和宣传中,全部变成了新世相为主导:
微博渠道:新世相作为主持人的微博话题#4小时后逃离北上广#完全没有任何航班管家的展示,仿佛自己就是唯一操盘者,而且在新世相的微博互动中除了告知帖居然没有@过航班管家,航班管家自己的微博也是形单影只的玩耍。
直播渠道:在直播过程中新世相的强势背景、logo植入,主持人的口播都全部变成了新世相,唯一航班管家的植入就是中奖者订票可以找航班管家的工作人员,航班管家的APP特点,航班管家想要主打的出票快功能只字未提,甚至连最好植入航班管家品牌的大型纸质机票都看不到航班管家的身影,1点前的PR稿件也全部是新世相的活动。
而在早上10点多直播结束后,世相(张伟)、航班管家(王江)、wemedia(李岩)也在中午上演了一场相爱相杀,wemedia李岩在策划爆红后表示没有花多少钱,紧接着张伟就在12:31发布微博公告表示:“该方案是我在办公室门口抽着烟用1分钟定下来的,与航班管家提了之后一拍即合,航班管家作为共同主办方,除此之外没有别人帮了忙。”“我们的诉求是一次品牌+商业策划。我们要赚到钱(并让出钱的人得到最好的回馈),要有很好的品牌效果。”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爱相杀的结果估计也是张伟认识到了不妥。
四、高门槛、低中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
大家应该还记得上半年最成功、也最失败的活动吧?没错,就是春节的支付宝集五福活动。支付宝集五福极高的参与门槛仍带来了4.2亿人参与,但只有79万人中奖,中奖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而最终也带来一波极大的负面舆论,因为较高的参与门槛带来的是用户较高成本和较高的获奖期望,当用户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最终演变成一场负面的舆论,支付宝集五福活动后掀起的卸载和删除好友行为就是例证。
4小时后逃离北上广同样也是这样的活动,用户参与门槛极高,需要从居住地到机场,到了机场后才能判定是否中奖,即使不考虑事先安排的中奖用户,每个城市也不过8个或14个用户可以中奖。而从世相后台公布的数据看,上千人报名,有人微博爆料自己在还剩三张机票时赶到机场却被工作人员拦下。
所以高期望用户到现场后若不能获得奖品也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口碑风暴。但很明显,新世相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目前笔者看到的是其通过删除微博的方式来屏蔽负面声音,同时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微博图文和微博回复来补漏用户对活动的质疑和疑问。
五、一个并不完美、略糙的营销活动
世相作为活动的操盘者,拥有活动的整体把控权,从活动的航班管家利益体现以及一直播的利益体现就可以看到,后两者的体现极其薄弱。同时新世相可能与后两个合作伙伴的沟通并不顺畅,在公告内提到航班管家和一直播的频次极少。
笔者只从五个点来窥探该活动的槽点:
1、主播并不专业
直播最重要的是主播,直播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主播和内容策划是直播的双核心。但直播和主持差异较大,直播的交互作用依赖于主播对平台的了解和对互动的了解,但4小时逃离北上广的主播无论从临场表现还是互动上都不太专业,从内容的互动性和与观众的插科打诨来看,仍然与直播平台的优质主播有较大的差异。
3、说走就走的主题并不契合航班管家
但“说走就走”是旅行行业老大携程的slogan,所以笔者有些朋友甚至在微博和朋友圈发问,这是否是携程的植入?知乎的讨论帖同样也有网友在询问是否是携程的植入,而如果与航班管家有过深入沟通势必不可能以携程的“说走就走”作为活动主题。
4、活动预设把控太过
一场成功的营销和直播背后一定是预设和提前的脚本演练,但真正的预设是巧妙的植入,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5、不考虑旅行特性的强硬营销
中国的飞机经常面临各种不同的问题,晚点乃至取消,这方面航班管家作为行业内7年的从业者有深刻的体会和经验,当然也自然有一套完善的应对方案。然而在昨天的直播中,我们看到新世相完全没有考虑这样的情况,丝毫不考虑上海和广州周末台风带来的航班取消以及延误的风险,仍然让用户出行,周日返回。
所以只有两种可能性说明这一原因:1、新世相并未与航班管家对活动有深入的磋商;2、部分用户可能为噱头或者内定,台风并不会影响后续传播。
但无论怎样,从营销PR层面这绝对是一个有创意的营销活动。可是撇除营销的概念,以航班管家作为活动赞助商的层面来看,航班管家无疑是没有任何存在感的。这无疑是新世相的一次自嗨行为,未来或越来越多的企业与新世相进行合作,但融资9.33亿的航班管家无疑被新世相的心机所掩盖了,呜呼哀哉!这一场自嗨你们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