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布捐款流向、被传家里有数套房开豪车等
4月15日晚
当地发布了关于“共享厨房”
赠予的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正在清点中,当事人已停止接受各类社会赠予。对社会爱心人士赠予的款物使用情况,将依法依规进行监督监管。
此前报道:
郑州“抗癌共享厨房”位于郑州东明路上,距离河南省人民医院、省胸科医院、省肿瘤医院都很近。很多在这几家医院接受治疗的癌症病人家属们,就选择在“共享厨房”里做饭。
三位合伙人,中间为张广兵
据河南当地媒体报道,2014年,“共享厨房”合伙人之一的王战胜,在菜市场经营一家粮油店,那时常有患者家属找他,想用他家的火做饭,王战胜都答应了。久而久之,越来越多患者家属找上门来,有人心里过意不去,就主动拿出5元“使用费”,后来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规矩”。
4月10日
这个“抗癌共享厨房”突然贴出一封
“告别信”
自称经营困难
可能被迫关停
“抗癌共享厨房”的告别信
4月11日晚上,张广兵撕下了“关门通知”,并发布了一条感谢视频。他表示已收到现金约45万元和大量物资等,“抗癌共享厨房”将继续经营。
然而,此次公开募捐引发网友质疑,有网友称其年年卖惨、加工费过高、受捐款项明细流向不明、家里有数套房、妻子在短视频平台晒出宝马豪车等。
近日,张广兵回应质疑称,爱心物资和款项已经清点出来,正在向河南省慈善总会申请公益慈善账户,将专款专用。他同时强调,“为自己说的话负责,我没有宝马也没有别墅。”
网友质疑物资和资金去向
对于郑州“抗癌共享厨房”到底是慈善项目还是做生意赚钱,不少网友也提出了疑问:
既然厨房里做饭、炖汤都要收费
为何每年利润只有张广兵所说的
1000多元?
郑州“抗癌共享厨房”门口
网友晒出的张广兵共享厨房收费标准
张广兵妻子晒出的宝马车内照
李女士:张广兵不回应我们
李女士表示,去到共享厨房后,她们拍了一些视频,包括墙上的收费标准等,还碰到了一位穿着蓝衣服的老板,“不是张广兵,是另外一个老板。”见到李女士她们不停拍摄和询问,该男子开始质问李女士一行人是不是记者,有没有记者证,还说只接受电视台的采访。
对于记者“有没有和张广兵直接对话”的问题,李女士表示:“昨天他遛了我们一圈,也没说上两句话,就说‘我会把东西公开的’,然后说自己身体不舒服,就不见人了。”李女士本想打听捐助来的物资存放在哪里,“我问可不可以去你的仓库看一下,他一会儿说自己钥匙没带,一会儿又说不方便,一会儿又说身体不舒服,最后也没看见。”
厨房内共有50多眼灶。
李女士透露,还有一名疑似义工的女子,一直阻止自己一行人和张广兵进行对话,“她说我们就会欺负不会说话的老实人,我问她是什么身份,她说自己是志愿者,是义工,又说自己是刚来的,不清楚事情的过程。结果网友很快扒出来,她去年还被媒体采访过。”
李女士表示:“我和很多网友一样,现在就想知道他到底是真慈善还是假慈善。我没办法认同打着公益的幌子做生意,我觉得不能让真正善良的人寒心。”在她最新视频的留言区,既有不少网友表示支持,“很感谢你提供真实的信息”“共享厨房,我只认可感动中国的那一对老夫妻”;也有网友表示反对,“你真会带节奏”“你太想火了吧”……
张广兵回应:接受监督
4月13日晚,张广兵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表示爱心物资和款项已经清点出来,正在向河南省慈善总会申请公益慈善账户,将专款专用。
共享厨房的募捐是否合法?
记者查询我国《慈善法》获悉,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
据此前报道,张广兵曾对记者表示,自己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郑州经营抗癌共享厨房,来这里做饭的基本都是周边医院的病人家属,厨房每餐收取来做饭的人员5元加工费,同时还会提供米、面、油以及厨具、调料等供其使用,9年来一直未曾涨价。
此前,因为缺少米、面、油和资金,外加房租和物价的压力,抗癌厨房面临经营困境,几近无以为继。而在告别信发布后,张广兵表示,有许多爱心人士送来物资和钱款,很多捐助者都没有留下名字,还有很多网友发来暖心的鼓励,这让他很感动,也有信心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