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哥哥2岁开始在这家幼儿园上小小班,这是一家省一级的国际幼儿园,无国籍限制,硬件一流,2012年的收费是8000元一个月,是深圳早期的所谓“天价幼儿园”之一。这家幼儿园坐落在深圳福田区的豪宅“香蜜湖一号”旁,每天放学都可以看到各种顶级豪车出没,大家对宾利法拉利习以为常。哥哥在英皇的半个学期是开心的,那里的老师很尽职,对低龄孩子的生活照顾无微不至,这对于初入园容易有分离焦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好的过度。
但上了半年我就被催着转学,原因有几个:
1)教学理念和家长、学生群体:入学时看到该幼儿园的一个宣传语是“只给孩子最好的”,这在我家那个搞教育出身的老公看来就是“中国土豪教育理念”,而英皇的家长群体也的确以中国富裕家庭居多。注意,我们绝对不认同任何仇富观念,也赞同教育需要大量资源投入,但何谓“最好”?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从结果来看,如果孩子从小被培养“拥有最好”的优越感,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2)校内活动:每次的校内活动就是一场SHOW,劳师动众,小孩子要一次一次地参与排练,家长也难逃干系。John是一个很乐意、也提倡父母共同参与孩子学校活动的人,在平常家长会以及学校活动他也是为数不多经常参与的爸爸,但英皇为了1晚没啥教育意义的圣诞节catwalk走show竟然要求家长和小孩参加3次彩排,就让他抓狂和愤怒了。
2。深圳加州儿童会(CKC)
哥哥2岁半转入CKC后一直呆到5岁。CKC从规模和名气上都不如英皇,我们转过去之后才看到它慢慢挂起了区一级的牌子,对于追求名号的家长,它未必是首选。它当年的收费是7000元/月,在深圳也算高价幼儿园。我和老公选择帮哥哥转入这所学校是喜欢它的纯英文环境,以及看到它的高年级的孩子有相对扎实的语言基础。
1)CKC沿用美国加州的教学标准,理念上尊崇“让孩子接受无条件的爱而成长、对于周围设定的界限清楚遵从,在界限里拥有足够的自由去做选择和决定“。从而营造了一个充满爱、安全、有激励的环境,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天真可爱。哥哥在那里结识了自己的第一个好朋友Brian,直到Brian回美国读书后,2个小伙伴也定期见面,让人羡慕。
3)CKC的校园活动如果以我之前在宝洁公司P&G做大型市场、公关活动的眼光来看,会觉得规模不大、不拘小节,但孩子和家长都乐在其中、收获开心,相比于英皇劳师动众去刻意呈现一场大show,我更喜欢CKC这种自然轻松的感觉。
4)CKC的外教老师普遍年轻,教育经验略显不足,但胜在比较有激情,对孩子有耐心和爱心。在加州儿童会发音学(Phonics)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部分。其课程设置里面包含了发音学课程,叫做“Alphafriends”。这个课程是采用熟悉的事物与字母配套。每一个字母都有一个图片,歌曲和动作通过不同的学习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这个字母和发音。
1)与广州的大多数国际学校相比,这所学校的小学部拥有最优的地理位置,位于广州寸土寸金的二沙岛核心区域,成立于1981年,是一所非营利的学校,也是华南区第一所真正的国际学校。早年主要是为了给美领馆或美国驻华企业高管的孩子读书而成立,同时也接受其他外籍人士的子女入学。后因为口碑不错、大家对国际学校需求猛增,入学门槛逐年提升,学位越来越紧张。
2)作为一所非营利的学校,它在广州的国际学校中的收费并非最高也绝不便宜,但为学生提供了最好的硬件和软件的资源:纯正IB体系;小学部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和质量、更新维护和管理都是世界一流的;小学部采用iPad教学、中学部学生人手一台MacBook;丰富的文体艺术课外活动;中西式自选午餐等等。
最关键的是教职员工,超过9成来自美加纽澳欧洲等英语母语地区、超过7成有10年以上教学经验、7成持有硕士或以上学历;以哥哥一年级的班主任为例,她在AISG教学12年,这在全中国大陆的众多国际学校中都是少见的。AISG定期给家长做的关于前沿教育或儿童教育方法、理念的培训,都是业界一流的课程,每次都让我这个教育工作者也受益匪浅。
3)作为广州极少数能提供纯国际学生群体环境的学校之一,AISG的学生群体的多样性为孩子们提供了最优的英文环境和最国际化的文化体验。在校园内,英文是孩子们日常交流的语言,而孩子们也习惯于和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小伙伴友好相处。
4)AISG的家庭群体在广州肯定属于富裕、高知的一群,跨国公司高管、领馆官员、企业创始人在家长群体中很常见,但整个家长群体非常低调平和,基本没有炫富的,大家的相处都很平等友好,这是让我和John都觉得难能可贵的地方。大多数的家长都具备高学历和良好的英文沟通能力,而这些家庭的孩子,基本都是走国际体系、将来必定出国留学或在全球发展的孩子,这也和AISG致力培养全球公民(GlobalCitizen)的理念相符。
5)AISG的校历和活动安排都与美国本土学校神同步,所以哥哥今年秋季回美国读书,我相信不需要任何的过渡。与英皇的劳师动众和CKC的小打小闹不同,AISG每次的校园活动都让孩子们全情投入且天性出演,精彩纷呈也富有意义。有些家长会觉得AISG的学术抓得比较松而让孩子在小学之后直接出国读中学,加上不少孩子来自外企高管或领馆官员家庭只是来华三五年,所以小学之后,这个学校会逐步流失好生源、学生群体缺乏稳定。
7)哥哥在AISG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对阅读、尤其是英文阅读的极大兴趣——一方面是他的学习语言以英语为主,另一方面是在儿童读物上,英语书籍的内容的确更优质、资源也更多。给他一本书,他随时可以安静下来去读;有时候要他洗澡,他会躲在浴室门前的小桌边上看书。爱读书的喜好也极大地分散了iPad、iPhone、电子游戏、电影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吸引力。我有时候跟John打趣,两年三四十万人民币的学费,光冲着这个优秀习惯的养成,也值回票价了。
4。金亚国际幼儿园
很多人说,金亚国际幼儿园是AISG的预备学校;在金亚毕业的孩子,多数会去AISG继续读K年级和小学,而金亚国际幼儿园也就坐落在AISG小学部斜对面的金亚花园内。金亚和AISG相比的优势是它招收2岁的孩子,而且它2岁的班级的师生比极高,达到1:4,非常难得。
金亚也是一所非营利教育机构,收费非常合理,一年费用低于10万人民币,在当前物价飞涨的年代,这么一所师生比高、软硬件好的国际幼儿园已经是良心收费。这所幼儿园规模不大,但设施齐备,办学严谨,老师们也非常尽心尽责,弟弟在金亚的2年,我和John很满意。
选择幼儿园三大原则
1。就近选择与孟母三迁:
我这里提及的就近选择和有些人说的随便把孩子扔楼下的幼儿园是不同的。随便把孩子扔楼下或附近的家长多数是深信孩子的早期教育差别不大;但我和John都深信,孩子的任何年龄段的成长和教育影响都会因为学校和群体而不同。我的做法是会先选出最好的幼儿园,然后举家搬到这个幼儿园附近住。
比如哥哥2岁半的时候,我为了给他上加州儿童会而从深圳的罗湖区搬去福田区的梅林、就住在加州儿童会的边上;哥哥5岁的时候,为了让他上华南区最好的国际学校AISG、同时也让2岁的弟弟入读金亚国际幼儿园,我们举家搬到广州,住到学校所在二沙岛正对面的滨江东路上;而如今为了让7岁的哥哥上美国德州排名第一的公立小学、4岁的弟弟能读上休斯顿的顶尖私校Pre-K,我们全家即将搬回休斯顿。
2。选择合适自己家庭群体的学校
就如同我为哥哥当年选择CKC放弃英皇,是因为CKC提供了全英的教学环境,而后来选择AISG放弃CKC,是因为AISG更有经验的教师团队和更多元化的学生群体。同样,若不是因为将来要和更多国际学校接轨而选择IB体系,我和John也会考虑选择蒙特梭利体系的学校、并不介意蒙氏体系独有的小规模原生态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