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江苏的消费者宁宁对记者表示:“今年6月底在广汇旗下的徐州铭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定了一台宝马X5,签了正规的销售合同,定金和首付已付完,贷款程序已走完,车子已经到店,本来约定6月20日就能交车,但现在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无法提车。”
值得注意的是,仅仅该消费者买车的4S店就有四十多台车无法提走。
当被问到无法提车的具体原因时,宁宁称:“新车合格证被4S店抵押给了宝马金融,现在店里资金链紧张,合格证无法赎回,车子即便在店里也没有办法提走。”
一些4S店为缓解资金压力会把合格证和备用钥匙拿去抵押作为贷款的担保。值得注意的是,新车合格证不具备财产属性,无法作为质权标的,因此这一操作方式并不合规。
据宁宁透露,该门店有超过2000万元的资金缺口,40多台车的合格证都被拿去抵押了。
一位来自合肥的消费者对记者说道:“我是在合肥某广汇旗下的奔驰4S店买的车,车型为奔驰E300l,本来合同上约定8月20日提车,但最近销售改口跟我说要到9月份再给回复,这还仅仅是回复,并不是交车。”
另一位来自辽宁的消费者称:“我是在沈阳的尊荣亿方捷豹路虎店买的车,本来合同约定8月20号提车,但销售说提不了,合格证没赎回来。”
蓝鲸新闻记者了解到,有相同情况的消费还有很多,连日来,江苏、山东、广东、辽宁、安徽等多地的消费者都出现了提车难的情况,涉及奔驰、宝马、沃尔沃、捷豹路虎等多个品牌。
多家门店拖欠员工工资
厂家退网停止合作,门店无车可卖
4S店经营困难,资金链紧张受害的不止是消费者,还有员工。
蓝鲸新闻记者了解到,安徽、浙江、四川、辽宁、江西等多地广汇旗下的门店均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波及范围较广。
星星是安徽某4S店的广汇前员工,据他透露:“门店压了两个月工资,8月份社保没交,6月的工资还没发,去年还帮门店垫了2000块钱,虽然报销流程走完了,但一直不给转钱,目前已经离职。”
另有员工说道:“2024年都过了大半了,门店才发了4个月的工资,现在已经8月份了,5月的工资还没发。”
综合受访者提供的信息来看,拖欠工资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有的门店压了员工两三个月工资,8月份才发5月或者6月的工资,有的门店发了工资到手被打了6折,一些经营差的门店直接不发工资,不同门店经营情况不同。
蓝鲸新闻记者了解到,虽然现在这些欠薪的门店还未闭店,但有的门店已无法正常经营,处于濒临闭店的状态。
小荣是江西某广汇旗下4S店员工,据她描述,她所在的门店,基本已经停止经营,虽然没有闭店,但就是一个空壳子,厂家已经退网停止合作,门店从厂家拿不到车子,店内的新车也被集团以各种名义调走了。
工资方面,小荣8月份才拿到6月的工资,但从7月份的工资开始,他们这些一线的销售只能拿到1000多的底薪,因为店里无车可卖。
一位山东德州某奔驰4S店的广汇员工透露:“奔驰也快闭店了,都8月了我6月7月的工资都没发,门店现在只能做个保养,维修都干不了,机油都快没了。这里的销售已经一个月没卖车了,也不知道这个店是不是要卖掉…..”
全国近700家4S店,巅峰市值超千亿
如今走到退市边缘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建立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乘用车经销网络,经销50多个乘用车品牌,运营735家营业网点(其中4S店695家),布局超豪华、豪华品牌网点达245家。
然而在2023年广汇汽车就关闭了50家4S店,有知情人士对蓝鲸新闻记者透露,未来广汇闭店数或将达到300家。
市值方面,巅峰时期广汇汽车超过1000亿元,如今市值仅剩不足65亿元,并且走到了退市的边缘。
广汇汽车公告称,因其股价在2024年6月20日至2024年7月17日期间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
负债近700亿,广汇汽车濒临退市背后:
被动卷入价格战,豪车盈利优势尽失
作为全国最大汽车经销商,广汇究竟为何会从千亿市值走到退市边缘?
据广汇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广汇汽车总负债为692.54亿元,账上货币资金为83.36亿元。
7月13日,广汇汽车发布了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亏损5.83亿元~6.99亿元。
至于业绩亏损的原因,广汇汽车表示,市场消费降级,行业竞争格局加剧,各大车企为抢夺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使得公司新车销售规模和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广汇汽车在此前的多份财报中都提到了“价格战”一词。
例如在去年的年报中,广汇汽车提到,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矛盾体现在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这一矛盾导致了市场供需失衡,进而激发了厂商之间激烈的市场占有率争夺。为了在竞争中保持或增加市场份额,汽车厂商普遍采取了以价换量的策略,引发了一场全面的“价格战”。
今年以来,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豪华车品牌大幅降价,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资金和运营压力随之增大,广汇汽车曾经引以为傲的豪华车盈利优势逐渐被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