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是绝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在初次接触汽车这一大宗消费品时的重要桥梁。特别是在预算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合资品牌往往会更多占据消费心态的C位。在“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下,主流合资品牌一度占据国内乘用车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是国内车市的绝对主角。但在达到巅峰之后,伴随迅速袭来的新能源发展趋势,合资品牌的声浪逐渐显得边缘化。最直观的一个感受,便是在国内大型车展上,有关合资品牌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以这次成都车展为例,如果说合资品牌至少还算是舞台上的主角之一。那这次成都车展或许也将是它们最后一次作为主角演出的剧目了。
合资车们,到底怎样了?
从这届成都车展的展位图也可以看出,注重新能源产品的品牌,势头有多猛。比如比亚迪,以及旗下品牌,基本占据了半个3号馆。而围绕新能源趋势诞生的造车新势力们,已经彻底上位。整个10号、11号场馆,几乎要被各种造车新势力们“包场”。当然,也并不是说谁的位置大,谁的话语权就高,但现场的人流量却不会撒谎。事实上,从更为宏观的销量数据上看,亦是如此。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2.4%,占乘用车销量总量的53.1%,占有率比去年同期提升了5.9个百分点。而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重已经达到28.3%。
是合资品牌没有新能源产品吗?当然也不是。但在这场承上启下的大型车展上,合资品牌们在新能源新产品上的声浪乏力,恰好说明传统的造车节奏与思路,已经跟不上眼下的中国车市了。比如手握ID.系列的大众,在车展上就鲜有进一步打动人心的新产品、新技术。类似表现沉寂的还有丰田、本田、别克等传统合资品牌的大佬们。
借由成都车展这个舞台,我们也可以发现,传统合资品牌中,现阶段市场份额较低的,其动作相对也更为频繁。甚至可以通过依靠小众市场,比如硬派越野等等,撕开新的增量市场口子。但这些只是单届车展上能看到的表象。而合资品牌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又将何去何从呢?
新能源汽车走向高端,国产百万豪车亮相
人们青睐电动车,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其对油车碾压式的低用车成本,迎合了不少追求性价比的客户。而在本届车展上,预售价109.8万元的国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U8也同样人气旺盛。
“这一车型定位为豪华越野新能源汽车,4月亮相上海车展时已经刷爆朋友圈,这几个月一直热度不减,订单量也比较可观。”仰望展位的工作人员认为,新能源汽车向高端发展的底气,来自于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加速重构和本国技术的不断成熟。
“传统汽车领域,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家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和专利,中国车企一时难以赶超,只有在中低端领域进行价格战。但在新能源领域,所有公司都是以同样的基础起步,一批优秀的本土化新能源汽车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实现了弯道超车。”他表示。
目前,成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600万辆,居全国第二,成都已经聚集了超过30家知名整车企业和近1000家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我们非常看重成都市场的巨大潜力,本次参展的目的并不完全在于成交量,我们更期待与成都乃至西南地区的客户建立起良好的渠道。”这位工作人员谈到,希望借助成都的区域影响力,在本次车展上与西部地区的上下游企业加强沟通联系。
价格战仍在继续
对于当前的汽车市场,行业的普遍感知是非常「卷」。
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三股「势力」的竞争,带来车市的内卷。第一股是油电之争,电车如果要往上走就必须要踩在油车的「尸体」上,油电必有一争,而且争得非常激烈;第二是自主合资之争,合资品牌日薄西山,自主品牌往上走必须要踩在合资的「肩膀」上;第三是传统和新势力之争,传统汽车企业新能源转型迅速,包括深蓝,跟新势力必有一场「争斗」。
用户感知最明显的就是价格战的激烈。8月份的成都车展正好处于上半年结束和下半年开始之间,同时也是传统的促销旺季"金九银十"即将到来。为了在下半年获得良好的开局,降价成为各大车企最有效的手段。
一方面,新能源车型正处于从成长期向成熟期发展的阶段,随着成本的降低和销量的大幅增长,产品降价成为必然趋势。许多车型的优惠幅度创下新的记录,例如智己LS6预售发布时就提供了一万多的权益,比亚迪唐EV降价3-4万元,阿维塔11鸿蒙版上市后增配降价,入门版降幅达到2万元,飞凡F7现车车价最高降价2万元,选配最高降价1.2万元。
其中,智己LS6是一款定位于大中型SUV的车型,起售价仅为23万-30万元。尽管与「大哥」LS7有些相似,但关键在于LS6采用了更高性能的配置,比如智己的800V平台,充电峰值功率达到396kW,顶配车型搭载了579kW的双电机,加速仅需3.48秒。
与此同时,LS6还提供了非常丰厚的权益。在成都车展期间预订智己LS6,只需支付2000元意向金,即可享受5000元尾款抵扣。预订用户还可获得1万元的豪华配置选装基金、IMAD智驾全功能包终身免费使用权等专属权益。
举例来说,作为年度改款车型,2023款马自达3昂克赛拉减少了车型配置种类,并新增了一款2.0L自动质臻版车型。全系车型价格下调,售价区间为8.99万-14.19万元,并且该车型还提供了许多车迷所喜爱的6MT(手动挡)变速箱。
相比之下,2022款马自达3昂克赛拉车型采用了1.5L+6MT的配置,但在2022年8月上市时,其指导价格达到了11.59万元起。
这也意味着,新的2023款车型上市后,最低配车型与不到一年前上市的2022款马自达3相比便宜了整整2.6万元,其他车型的差价甚至高达3万元。
在成都车展期间,现代汽车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他们推出了新款北京现代伊兰特,该车全系搭载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并新增了一些配置,如4.2英寸彩色仪表盘、定速巡航、全LED大灯和后排座椅加热等。新车提供了4个不同的配置,官方指导价区间为9.98-13.38万元。简言之,新款伊兰特在提升配置的同时,价格与2022年款保持一致。
智能化不再只是口号
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特斯拉、小鹏汽车、华为等领先厂商已经将智能驾驶技术拓展到城区,开始展开激烈的竞争。小鹏的计划是覆盖100个城市,华为为40个城市,理想汽车则目标是100个城市。
然而,在成都车展上,每个主要品牌都推出了城市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岚图汽车降低了Free车型的价格,并搭载了百度Apollo的智能驾驶系统,同时智己和Momenta这两家领先的算法企业合作打造了具备「顶级车控、顶级算法」组合的解决方案。
其中,新款岚图Free首次搭载了百度ApolloHighwayDrivingPro智能驾驶系统,成为百度Apollo技术赋能的首款量产车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新款岚图Free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严格来说,它的智能驾驶能力处于L2+级别,接近L3级别。
岚图汽车官方表示,他们与百度共同研发了该车型的智能驾驶系统,该系统能够提供全面的智能驾驶体验,包括高速领航辅助驾驶(NOA)和人机共驾地图等功能。主要亮点包括全速域智能巡航、自动上下匝道和全球首个智能进出服务区等辅助功能。
与此同时,智己LS6还配备了AI场景代驾功能,包括一键脱困、一键贴边、一键泊车和一键循迹等。新车还搭载了激光雷达和Orin芯片的智能驾驶技术,预计在2023年,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将覆盖全国333个城市,城市级别的辅助驾驶将于2023年底开始公测。
首先,智能座舱支持跨设备介入,使车机系统更流畅,展示内容更丰富,用户更容易上手。例如,阿维塔11鸿蒙座舱实现了与华为手机的跨设备协同操作,目前主要有两种功能:投屏和地图流转。投屏包括常见的镜像模式,还有手机变为遥控器和文字输入键盘的电脑模式,以及只将需要的画面投在车机的隐私模式。
与此同时,飞凡巴赫座舱支持OPPO、VIVO、小米等多品牌手机与车机之间的高速无感互融,并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推送给用户。简单说,当用户进入车内时,飞凡巴赫座舱数字生态能够快速自动识别智能手机等设备并进行自动连接,无需点击或操作,实现高速无感互联。
其次,智能座舱也开始运用了大语言模型技术。比如,成都车展期间,魏牌新摩卡DHT-PHEV和蓝山DHT-PHEV,搭载了豪末自动驾驶认知大模型DriveGPT,它可以使系统能够进行自我思考。DriveGPT通过引入驾驶数据来进行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对自动驾驶认知决策模型进行持续优化。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
同期,智己汽车也宣布,智己生成式大模型Beta版首发亮相,并将于10月随智己LS6车型交付同步上线。智己生成式大模型融合了千亿级参数,具备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能力,可自动编排、自学习进化。
该大模型号称可通过多重意图识别,来「瞬间感知真实需求、精准识别所有指令」,并可结合历史交流偏好和习惯,生成「独有的出行体验」。
总结
银河证券研报中指出,4月上海车展上市新车对新能源市场销量向上起到良好助推作用,本次成都车展后即将进入“金九银十”的汽车消费旺季,预计成都车展将接力上海车展,上市新车有望成为拉动下半年新能源车市向上的核心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