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湖北90后小伙骆先生在58同城应聘货运司机,来到武汉小马跑物流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面试时,由于没有货运车辆,面试人员推介办理了车辆融资租赁贷款合同。通过融资贷款方式,骆先生拿到纯电货车开始接单跑货运。公司派了2单中短途运输后,骆先生这才发现,贷款的这辆纯电汽车续航性能达不到长途运输要求。于是他向公司申请退车解除车辆融资租赁合同。
据骆先生介绍,12月1日,他在58同城看到武汉小马跑物流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招聘货运司机后,便来到公司面试。工作人员提出,货车可选择自行提供,或者由公司安排指定车辆,车辆租金每月支付3500元-4500元给公司即可。骆先生告诉记者,在工作人员的诱导下,配合查看个人征信和表述工作经历后,通过人脸识别与东风汽车金融公司签订了一份电子版《车辆融资租赁合同》。当时,骆先生心里盘算了一笔账:普通货运司机月薪约七至八千元,通过公司推荐贷款扣除租金后,仍能拿到更高的收益,于是很顺利办理了所有购车贷款合同。
经过反复思考,骆先生认为,原本他是应聘货运司机,却被面试人员各种诱导误签了车辆融资贷款合同。物流公司最开始说是以公司名义租车,最后却是自己与金融机构签了租赁合同和购车合同,车辆挂靠到公司名下。物流公司支付5000元首付,剩余的购车款由司机个人还款。
记者在车辆融资租赁合同中看到,出租人(即抵押权人)为东风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承租人(即抵押人)为骆先生个人。租赁方式为承租人将其购买的标的车辆出售给出租方,再从出租人处租回使用,并按约定向出租人支付租金。融资车辆销售商为武汉千聚物流有限公司,即为骆先生提货经销商。合同上显示租赁金额14.7万元,期限为4年,年化利率10.99%,月付租金3798.58元,租金计算方式为等额本息。租赁收益为3.6万余元,骆先生实际支付利息3.5万余元,其余0.13万元由车辆厂商承担,合同签订地为北京市朝阳区。
据骆先生反映,融资租赁贷款购买的这款电动车空车性能为满电85码速度,跑3小时充2次电,共花费时长5小时,路程约209公里。在充电过程中,骆先生咨询到同行货运司机,同价位、同续航的电动车,跑同样速度,货运司机拉满货车子可以跑180公里,然而,他这辆电动汽车即便开启节能模式也只能空车跑100公里。目前,他已向物流公司提出,由于购车时公司推荐购买指定车辆,但在实际运输过程中未能匹配送货要求,希望公司回收车辆,解除租车名义的购买合同,并退回原车。经过双方初步协商,物流公司对于骆先生提出的申请,需要由骆先生支付违约金。这让骆先生难以接受,明明是来找工作应聘货运司机,最后却成为买车的还款人。同时,骆先生还表示,购车合同上有约定15天内将太阳膜、倒车影像、车厢改装等配件交给他,但如今仍未收到部分车辆配件,合同存在欺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