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有比电影还夸张的葬礼吗?
答案是有。
9月,2021年年初那场震撼中国台湾的葬礼重新登上热搜,词条是“比小说还夸张的葬礼现场”,该葬礼的主人公是台湾著名黑社会组织“松联帮”头目王知强,人称“豹哥”。
豹哥死了,但他留下的传说却仍在坊间继续。
随后他的妹妹王兰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消息,历数豹哥一生对松联帮的贡献,以及他在江湖上叱咤风云的过往。
“豹哥”王知强的去世,对于中国普通百姓来说似乎毫无感觉,但对于港台黑社会来说,可算得上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不仅如此,豹哥生前于黑白两道结交的一些身居高位的朋友,在听闻豹哥去世后,亦是不顾民间各界眼光送来分量不轻的挽联。
2月7日,松联帮在台北市第一殡仪馆景行厅为豹哥安排了盛大的告别仪式。这场告别仪式的“盛大”可不是说说而已。
当天参加“豹哥”王知强告别仪式的人员多达三千多人,除了松联帮成员之外,台湾其他几大帮派如竹联帮、四海帮、天道盟以及日本神户山口组等均派人前来吊唁。
此外,松联帮还对外发布了一段追悼会举行当天的阵容,这个一度被网友们误以为是拍电影的视频,相当直接地展现了豹哥葬礼的奢华。
从视频中可见,豹哥灵堂前端端正正摆了数个“豹子”样的纸扎,最前面的两个分别写着“灵狮接引”、“往生净土”。
此外,送灵队伍中还有一个巨大的豹头装饰的车,昭示着葬礼主人不一般的身份。
除了衣着庄严齐整的帮派人员外,豹哥的送灵队伍中还安排了二十余位身材较好的礼仪小姐,她们清一色身穿黑色旗袍,负责接引宾客。
灵堂的正中央挂着“缅怀豹哥王知强”几个大字的条幅,灵堂前端端正正站着几名乐手。
宾客们由帮派人员引入,在礼仪小姐的接引下完成一系列悼念活动,最后由仪仗队开路,在无数豪车组成的车队护送下“游街”走过最后一程。
对比现实中豹哥的葬礼,港台电影中展现的黑帮大佬们的葬礼,似乎都显得有些“寒酸”。
能享受如此高规格并高调十足的葬礼,“豹哥”到底是何许人也?他的一生都经历过哪些风浪?
与香港的“14k”、“新义安”等黑社会组织一样,台湾的“松联帮”、“竹联帮”等也是当地著名的黑帮组织。
据如今的资料显示,松联帮的历史能够追溯上上世纪八十年代。1982年,居住在台北空军基地一带的外省子弟共同成立了松联帮。
最开始成立时,帮派主要分成四个部分,被命名为:龙堂、虎堂、豹堂、狮堂。
黑帮之所以被称之为黑帮,归根结底,其发家过程本身是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的,松联帮最初能够发展壮大,靠的其实不外乎赌博与情色两种手段。
1986年到1987年这两年间,凭借向当地情色行业收取保护费、赌博等手段,松联帮迅速壮大起来,很快成为当地不可小觑的黑社会组织。
此后,松联帮开始自己经营一些风月场所,并涉及赌博等活动,占据了相当可观的利益,在台湾声名鹊起。由于当时的成员大多穿着白布鞋、手提汽油桶出动,因此一度被人们奚落为“草鞋帮”。
后来的松联帮精神领袖“豹哥”,在创派之初就已经在帮派做事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王知强在第二任帮主覃世维的手下做“堂主”。
可以说,王知强见证了松联帮的成长壮大,在这过程中,他也逐渐成为帮助松联帮扩张的重要角色。
松联帮的崛起,其实也算是踩在了时代的脉搏上,它创派初期,台湾的黑道就赶上了一次特大规模的扫黑行动。因为竹联帮老大策划刺杀美国华裔作家一案,1984年,台湾警方曾经发动过一次被称为“一清专案”的大扫黑。
当时很多帮派大佬都在那次行动中被捕,但当时的松联帮因为刚刚创派不久,规模影响都还不大,没有受到波及。
江湖上的“大哥们”既然都进去了,那么被留下的松联帮自然迎来了自己的发展黄金期。
生来机敏且善于钻营的王知强敏锐地嗅到了美式赌场这一领域的商机,在台湾最早引入了两家美式赌场,并开始大规模经营赌场,此外不忘向情色场所收取保护费。
后来,松联帮在台北东区开设了两家夜总会,也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但好景不长,警方在1986年对黑道的大清扫中,王知强被捕。
此时的王知强在帮派内已然拥有一定的地位,他的“落马”自然少不了帮派内各方的疏通,两年后,警方对黑帮分子实施特赦,王知强顺势出狱,继续回到帮派内开始了自己如鱼得水的生活。
为什么警方要对黑帮分子实施特赦?这就要说到台湾政界与黑道的特殊关系了,在台湾,很多政客其实都有着黑道背景。
廖正豪曾经说过,台湾省市级人民代表中,有黑道背景的人就占25%左右。也就是说,平均四个政客中,就有一个有着黑道背景。
在台湾,不同党派之间常常出现斗争,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选票,很多党派内部人士就与黑道相勾结,在历届选举人的互相斗争中,黑道成为了他们身后最坚挺的力量。
发展到九十年代,很多黑道分子开始“觉醒”,意识到比起通过支持某位候选人参与政治,自己可以直接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从此,黑道分子摇身一变成为政界要员的事情比比皆是。
每隔几年,台湾就会发动一次黑道大清扫行动,但每次都是抓到几个小喽喽对民众摆摆样子,真正的黑道大佬压根不可能落网,他们不但常年高枕无忧,甚至身后事都有诸多政界要员参与。
1996年,台湾第二黑帮“四海帮”帮主陈永和去世,陈水扁就曾赠送其挽联,还被挂在了灵堂正中央。2003年,豹哥王知强的父亲去世,陈水扁也送来了挽联,上书“积厚贻徽”。
陈水扁与王知强的交好,无异于告诉整个台湾:在黑白两道,豹哥已经无人能阻。
自1997年豹哥王知强在松联帮风雨飘摇之际接任帮主,到2011年他主动退位交出大权,14年间,他一直是松联帮的精神领袖。
当然,这里的“精神领袖”仅仅是对于黑帮势力而言,对于广大普通百姓,松联帮的所作所为,可称不上什么侠义。
这些年,王知强带领松联帮积极转型,不但向外界放高利贷、插足赌场、拍卖,甚至还常常暴力讨债,逼迫欠债人下海从事情色活动还债。
豹哥的英雄事迹,对于黑帮来说也许是“男儿本色”,但在法治社会,王知强这“民间土皇帝”,似乎活得过于猖狂了些。
事实上,不仅仅是王知强能够享有如此规格的民间祭拜,很多黑帮大佬都拥有堪比封建社会王侯将相的等级特权。
2005年,被称为台湾末代黑帮教父的“蚊哥”许海清逝世,竟有4万多黑帮分子前来为其送行,除了黑道中人外,台湾政界许多高官要员也在祭拜队伍中。
当时是,警察混迹于黑帮分子队伍中,沦为指挥交通的工具人。
了解到台湾政界与黑帮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后,对于豹哥光鲜亮丽的超豪华葬礼,人们其实也没什么可惊叹的了。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港台两地的黑社会势力一直处于蓬勃发展中,到九十年代达到顶峰,当时很多电影都聚焦黑帮题材,甚至有不少著名演员的角色原型就是个中黑帮大佬。
如今人们在看到豹哥葬礼时发出的感慨,到底是出于对其人生履历的赞叹,还是对其“事业”的不齿,或许一时之间难以厘清。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渴望生活在一个法治昌明社会中的人,是永远不会希望自己生活的时代再次出现像豹哥这样一手遮天的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