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小红书“中美对账”,变成另一种“豪车炸街”

在小红书上看中美网友"对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比如,一个外国妹子问,中国女生一个月要花多少钱。

最高赞回复是:以前小红书月入5万没办法生活;现在老外来了,500也能过了。

这个回复里包含一个老梗,和一个最新潮流,懂的都懂。

数十万计的TikTokrefugee转战小红书,中美网友展开一场猝不及防的互动,是2025年初出乎意料的美好事件。会不会是昙花一现,目前还难说。

在中美网友对工作收入、生活成本、医疗流程、教育体系等全面对比之后,两国网友最大的感受可以概括为:

美国人的生活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中国人的生活没有想象的那么差。

两国网友的第一感观,既真切,又片面。

拿小红书和TikTok直接对比,有"田忌赛马"之嫌。小红书是兴起于上海的精致生活展示平台,用户以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女性为主,号称人均爱马仕。TikTok则是美版抖音,用户更下沉。

众所周知,豆瓣上的人最文艺,知乎上的人最聪明,小红书上的人最有钱。

另一个可能存在的文化差异是,这边的网友向来有好客爱面子的传统,习惯于向客人尽量展示美好,而那边的网友自幼训练criticalthinking,习惯于批评现状。

抛开这些因素,仍能看出,无论咱们这边还是那边的网友,对彼此的认知,都还隔着层层面纱。这不由得让人感慨,互联网问世五六十年,电脑进入家庭三四十年,智能手机普及一二十年,信息茧房还是如此的坚硬。

中西各有其"甜"

信息茧房的形成,与媒体框架塑造的刻板印象密不可分。媒体通过特定的框架进行报道,会突出某些特征,从而塑造或强化公众对特定事物的刻板印象。各个国家的媒体,有意无意之间,都存在这个问题。

这个故事如此的活灵活现,以至于我把它当作范文,要求部门的同事学习借鉴。

碰巧的是,半年后我正好有机会接触到这一领域。当时,摩根士丹利与两家中方机构合资成立凯利资产服务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其在华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董事长是来自摩根士丹利的蓝德彰,总经理由中方担任。后来,因为利益分配上的争端,中方公司和摩根士丹利对簿公堂。

我在采访这一事件时,与多位凯利员工有接触。据他们说,蓝德彰和霍华德是大摩现雇,此前都没做过不良资产处置,在凯利基本没有参与过具体业务。霍华德有时会参与一些前期会议,是为了"带个老外,方便谈判",他实际上是蓝德彰找的保镖;蓝德彰本人倒是个"中国通",但从未下到一线做业务。

换言之,在凯利员工看来,前述报道中的画面,几乎不可能是真实的。

事件中的蓝德彰,在中国银行界颇有名气。他曾是明史专家,来华前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中国银行体系方面的研究生课程,来华后在多家银行担任董事,一度获任深发展董事长,成为中国内地银行业第一位外籍董事长。

2003年夏天,蓝德彰在南京发表演讲,称"银行的业务就是买卖风险"。这一提法令当时的国内银行从业者耳目一新。按照此前的国内教科书,银行是从事货币交易的特殊企业。从此之后,银行是对风险进行定价的企业成为行业共识。

权威媒体对这样一位知名人士的报道,也有可能出现偏差。我不知道是谁讲述了前面的故事,由于它足够精彩,获得了媒体的采信,也得到了包括我在内的读者的认同。

回想起来,它的成功在于迎合了媒体和部分读者的刻板印象。需要很深的阅历,才能发现那个故事toogoodtobetrue;需要更多的条件,才能去做严谨的求证核实。对普通读者来说,要求太高了。

但刻板印象就省事得多。"中国人吃不起茶叶蛋"与"美国人不管成年后的孩子",让当事人啼笑皆非的说法广泛流传,类似的还有不少。

作家韩少功曾经在一个名为马桥的地方生活过,发现当地居民有个特点,糖也好鱼也好肉也好,凡好吃的都用"甜"来形容。他认为这是马桥人长期食仅果腹的情况下,没能力对食物味道给予充分的体会与分别。

后来韩少功发现,西方人对刺激性的味道,无论是辣椒、芥末、大蒜还是胡椒,也都用"hot"来表达。他的结论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盲区,中西各有其"甜"。

提防另一种"豪车炸街"

在小红书走红之前,知乎是网友装逼的大本营,"人在美国,刚下飞机"流行一时。小红书后来居上,"我在香榭丽舍大街随意买限量款",逼格明显升级了。

小红书网友在"中美对账"中,展示出的精致生活,也是在展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有助于打破国外网友的偏见。

值得注意的是,小红书打破了一部分刻板印象,但在算法主导下,又很容易形成新的刻板印象。要知道,算法的强大威力使得新的信息茧房一旦固化,更不容易打破。在信息茧房中,人们只接触与自己观点、兴趣相符的信息,这会强化已有的认知和偏见,从而加深刻板印象。

负责任的媒体理应全面,客观,严谨,需要提防"中美对账"变成另一种"豪车炸街"。

韩国人在上海街头见到的豪车是真实的,"豪车炸街"本身并不违法乱纪,就算挣不了面子,也谈不上对错。

但是如何减少"豪车炸街"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媒体的责任。这个负面效应,主要是国际观瞻。不是担心"友邦人士莫名惊诧",而是担心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定位。

国外网友从"豪车炸街"和"小红书对账"中看到的中国,令他们赞叹之余,也会产生疑问:这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吗?而中国的官方表态一直明确且坚定: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从最主要的经济指标来看,2024年中国人均GDP约为13400美元,远低于美国和韩国。美国2023年人均GDP8.28万美元;韩国2023年人均GDP3.3万美元。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23/24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全球排名第75位。

造成客观数据与国外网友印象落差的原因很简单,中国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用官方表述是: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尤其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中国强调自己还是发展中国家,是基于自身的客观发展现状,同时在国际经贸方面也有一些积极意义。

在一些国际贸易协定和框架下,发展中国家通常可以享受一定的关税优惠政策。

国际组织和一些发达国家会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和合作项目。

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一些新兴产业和幼稚产业发展初期,可以合理设置一定的贸易保护措施。

改革开放成就巨大,但咱不能飘。当然,中美网友的小红书互动,仍是值得欣慰的美好事物。正如央媒所说:"开放、交流、互鉴,是人类不变的主题,是各国民众发自内心的渴望。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经济全球化的滚滚大潮中,在网络世界的互联互通中,那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只会越发紧密,必将携手向前。"(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胡润峰,编辑|刘洋雪)

THE END
1.韩国人到上海旅游,被沪爷豪车惊掉下巴!美国热评:土包子进城了豪华01:53 外国人看泰国沙雕广告,引发热评:他们卖的到底是什么? 01:53 外国小姐姐涌入中国社交平台,美国热评:这是世界大统一的前奏! 01:53 外国人看志愿军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韩国网友:他们扭曲事实 01:41 我国海上发射一箭十星引发美国热评:太空将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 01:54 第一次见青花瓷钢铁侠,韩国热https://www.163.com/v/video/VOKJUBAUM.html
2.韩国人说上海市没有豪车,于是上海各路大神车家号韩国人说上海市没有豪车,于是上海各路大神都出来冒泡。 上海可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平时这些人懒得白天出来,这次一个个都白天开出来,专门跑韩国人喜欢去的地方扎堆晃悠。 这里面最贵的就是布加迪威龙16.4 ,这车在全球限量只有80台。16.4代表着这车有16个气缸和这个涡轮增压器,妥妥的动力巨兽,拥有1200马力的超大功率,https://chejiahao.autohome.com.cn/info/18780894
3.真有人觉得上海这些人开豪车,装给韩国了觉得搞笑啊nono 女明星 2025-01-09 22:21:05 上海 并不好笑,如果韩国人知道了,只会让人觉得中国人都是一群装货像穷人乍富一样。 沈凌秋 乍富什么啊?又不是租的豪车开出去,是人家本来就有啊?不过有点幼稚而已 赞(31) 回复 回忆再现 女明星 2025-01-09 22:22:01 浙江 万柳少爷永不过时啧啧 momo “少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6471161/
4.据说有韩国人说上海街头看不到豪车,结果全国的富豪们的爱国主义情绪据说有韩国人说上海街头看不到豪车,结果全国的富豪们的爱国主义情绪被点燃,纷纷开豪车涌入上海。我在想,要是韩国人说上海人工资太低了,富豪们会不会来发钱啊啊啊。要是说a股不行,富豪们会不会砸钱来拉呢。还有一帮拿着低工资的,股市亏惨的家伙为富豪们叫好,可算扬眉https://xueqiu.com/4361642904/320330664
5.让你们撑门面,没叫你把门面撑爆啊!#韩国人看上海豪车用户协议 | 隐私协议 | 营业执照 站点地图侵权投诉我要反馈加入我们广告投放懂车指数 让你们撑门面,没叫你把门面撑爆啊! #韩国人看上海豪车 发布于2025.1.12 19:58 次播放优雅清风4j 关注0人3183粉丝关注 评论·0 提交评论 暂无更多评论 热门视频 https://www.dongchedi.com/video/7458997110537454106
6.#上海遇到了懂它的韩国人#上海#豪车#免签虎牙直播谜一样的视频,播客什么都没留下 2 收藏 手机看 分享 举报 毒舌娱乐君关注9 评论(5)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表情 发送 潜在的女作家 韩国游客:原来豪车是这么玩的 2025-01-11 16:05 回复 点赞 平静的梦想家 没想到韩国人对上海豪车如此痴狂 哈哈 2025-01-11 16:11 回复 点赞 尽在不变中 沪爷https://v.huya.com/play/1038307474.html
7.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影石Insta360去年收入近40亿元,海外占比八从岚图内部人士处获悉,岚图计划在今年三季度推出纯电家用 SUV 岚图知音,该车型没有插电式混动或者增程版本,是岚图品牌首款只推纯电版本的车型。此外,该车型也是岚图品牌在今年北京车展期间发布Let's VOYAH“共岚图”出海战略之后的首款全球车。“岚图知音是岚图今年最重要的走量车型,主打年轻家庭用户,主要竞争对手将https://36kr.com/p/2830775183051011
8.武汉富二代女子,嫁韩国富豪,住上海养4个牛娃,有钱这么牛?孩子有专用的瑜伽室、室内篮球场; 孔雀当作宠物养…… 四个孩子就读上海国际学校,每人每年的学费几十万元。 日常出入是百万豪车接送 ,家里保姆好几个…… (ABCD妈) 物质上“壕”也就罢了,关键精神上更“壕”。 四个孩子,除了学习拔尖,还各个“身怀绝技”,比赛、演出,满世界飞。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426/10/79401564_1028346526.shtml
9.韩国人来旅游上海豪车全上街了豪车炸街把韩国人迷得走不动道,网友【韩国人来旅游 上海豪车全上街了】1月10日消息,随着对韩免签的深入不少韩国人来上海旅游,在这关键时刻还得看咱们沪爷撑场面,为了让韩国游客大开眼界,上海的少爷小姐们纷纷调整作息,不再夜晚出来“炸街”,而是选择白天亮相,展现自己的风采。有上海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有趣的经历:“那天,我本是打算将我http://yl.szhk.com/2025/01/10/31808408063042089.html
10.#车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街上跑的车是游客来自考古老高#车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街上跑的车是游客观察所到城市的一个动态视角我90年代陪日本朋友,他们说怎么那么多的桑塔纳啊十年前北京朋友来沪,他说上海的轿车没有北京那么多种类,但上海的车都挺干净,没灰只是不同城市的车文化比较而已,而已#考古老高随感录##幸好韩国人只是说上海街头没有豪车# @安徽商报 https://weibo.com/1092281050/P9w6WpjID
11.韩国里伦电影视频在线观看上海人开豪车迎韩国游客,韩国人在上海见识真正的继承者们 发布时间: 2025-01-10 上传者: 说艺飞 简介: 上海人开豪车迎韩国游客,韩国人在上海见识真正的继承者们 00:35 韩国人惊呆上海街头全是跑车国产跑车展示原地弹跳 发布时间: 2025-01-12 上传者: 有趣的车主 00http://client.so.pps.tv/so/q_%E9%9F%A9%E5%9B%BD%E9%87%8C%E4%BC%A6%E7%94%B5%E5%BD%B1_ctg_%E6%B1%BD%E8%BD%A6_t_2_page_1_p_1_qc_0_rd_3_site__m_1_bitrate_4
12.韩国人来旅游上海豪车全上街了游客震撼了韩国人来旅游 上海豪车全上街了 游客震撼了 近日,韩国人扎堆“特种兵”上海旅游,本地豪车硬生生把作息改成了白天。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87749514764634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