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重办一场婚礼,笔者可能会先免了不到凌晨五点就开始的接亲——这导致仪式上新郎的誓词在我困倦的脑子里“水过无痕”;可能还会免了敬酒——闲下来后才发现,远道而来的密友为赶飞机已经离席。细想之下,有点后悔取消了迎宾,因为跟很多朋友都没说上话;不后悔没让父亲陪我入场,因为婚姻对我来说从不是离别……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按照自己的心意“爆改”婚礼,“二无”“三无”“四无”等婚礼频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儿。
某种意义上,婚礼像新鞋,哪里磨脚只有自己知道。凌晨三点开始化妆,一整天都昏昏沉沉;正片里只有三五秒的车队片段,让钱包成功“减重”;司仪肉麻吟诵,脚趾抠出“三室一厅”……爆改婚礼就像量体裁衣,裁掉不适、留下愉悦。当然,取舍背后少不了一次次掂量。陌生的宾客与远道而来的密友,想把特殊的时光匀给谁更多?热闹的接亲与闲适的共进早餐,哪种更能成为日后时时回味的记忆?轻松愉悦的游园会与盛大庄重的仪式,哪个更能成为爱情的脚注?管他“二无”“三无”或“四无”,我的婚礼我做主。或许是出于务实,或许是出于个性,环节千差万别,初衷往往一致:追寻“我心目中”真正的美好。
婚礼,意义何在?有人说,“人生第一次,所有人的目光投向我,亲朋不远万里而来,大家都希望我们体面幸福”;有人认为,婚礼是对爱情的交代,是对新家庭立誓,宣布要风雨共渡、甘苦同担;有人在婚礼发现惊喜,不善表达的父亲哽咽寄语,言辞克制的伴娘坦言你对她的特殊意义,种种不曾被期许瞬间发生,让人明白自己在所珍视的人那里留下独特印记……真心的、真诚的、真挚的,情感流露往往能够成为婚礼中最质朴的华丽、最平实的不凡。坦诚来讲,仪式、环节从不是爱情保鲜的密码。不妨将它们理解为装饰花边,或繁复或简洁、或复古或新潮,都难以“喧宾夺主”——爱,总是婚姻、家庭最稳固的羁绊。
无论是大刀阔斧削环节,还是大费周章添戏码,如此“较真”,为何?不少人眼中,婚礼是婚姻的起点,甚至为婚姻“定调”。由此,如何表达更适合自己,如何表达更“触动人心”,对众人来讲,答案莫衷一是,谜底还需向内问询:我的心啊,你将如何进行爱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