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工作”公众号9月8日刊登了一篇长文,介绍了中央办公厅“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宣讲的情况。
这次宣讲活动,讲的是中办的日常工作。中办是中共中央的综合办事机构,为中央服务最直接、联系各方面最广泛、保障中央工作最关键、在党政军群各机构运转中最核心。
凤凰新闻客户端小编摘录了一些内容,相信能够让大家体会一下,在中央办公厅工作是什么样的体验。
一、总体感受
1、工作在以习大大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身边,大家由衷地感到荣幸和自豪;
2、没有经历过就不知其中的艰辛,没有体会过就不知其中的快乐。
二、秘书局:双肩担国运
1、高节奏处理突发情况:
6时,中央领导陆续赶到医院看望。7时许,这位老领导不幸逝世。
从这个早晨开始,直到送别当天,处里都是以这样的工作节奏高效运转的。
在此期间,全处几位同事还在厅局领导带领下服务总书记外出考察调研,承担着其他领导出席重要活动的随行服务。此外,还有多名同事分散在不同的专项工作小组服务。
2、忙碌是常态:
中办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会议活动的服务组织。只要中央有重大会议活动,就有秘书局的工作人员在忙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常年加班加点,往往一周甚至半月连轴转,回不了家,吃住在办公室。很多人默默克服了家里老人身体不好、孩子年幼、爱人两地分居等困难。
3、瞎忙不行,得能出主意:
抓大事、谋大事,着眼国际国内大局,对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系列重大活动提前谋划、统筹安排。
大幅精简中央领导出席的一般性、事务性活动,提出取消元宵节联欢晚会、将四场活动合并为一场军民迎新春茶话会的意见建议,得到中央批准。
二、警卫局:在新华门站岗,不容有失
新华门,是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的象征。哨兵身后是中南海,眼前是长安街、金水桥、人民英雄纪念碑。习大大慰问新华门官兵时强调:新华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不容有失”。
1、总体要求:
卫兵是国家的忠诚卫士,站在哨位上,站在哨位上,就是一棵松、一尊雕像,就要“站出国威、站出军威”,不允许有任何私心杂念、儿女情长。
只能收腹、抬头、挺胸,目视前方,眼睛圆瞪。
2、哨兵和妈妈的对话:
这是新华门一名哨兵的妈妈,千里迢迢来部队看望儿子时的一段对话:
“儿子!”
“请留步,请您不要越过警戒线。”
“儿子,是我,我是妈妈呀。”
“妈妈,您只能站在马路对面。”
3、礼兵张小群“将血往肚里咽”:
领导A:“礼兵注意,今天下午瑞典首相佩尔松会经过新华门进入中南海,礼兵要维护国门形象,精神饱满……张小群,怎么刚站一会儿,就满脸虚汗”
领导B:“报告,他刚退了烧,身体弱,我建议把他换一换。”
张小群:“我不!轻伤怎么能下火线!”
礼兵就位,迎宾曲响起,外宾的车队朝新华门缓缓驶来,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突然,张小群感到一阵恶心,顿时觉得天旋地转,一股血腥味在鼻腔里蔓延。
血!鼻孔的血往外流,流过嘴唇,滴到了地面。
一口、两口、三口……为了国门的形象,张小群目不转睛,默默地将血往肚子里咽!
三、机要局:没有硝烟的战场
1、一个普通的值班之夜:
习大大正在俄罗斯出访。机要局的一位普通干部坐在机房里,工作台上摆着厚厚的文件资料,这些即将发往前方,每一份都事关重大。
登记、扫描、发送,直到前方接收完毕,已经是凌晨4点。
2、前辈的教诲:
“以前技术手段非常有限,所有电报都要一字一句录入,有时很多是领导同志的手写稿,必须辨认准确,不能出丝毫差错。”
3、女同事的故事
当别人共享天伦之乐时,她与丈夫远隔重洋,无法团聚。她常常因为值班不能回家,不得不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照看。领导知道情况后,排班时对她有所照顾,而她却坚持要跟大家一样。
四、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的守陵人
1、总体情况:
平均年龄不满25岁。
2014年5月8日,习大大寄语,要做好共和国的“守陵人”。
2、一个主持人的选择:
一位讲解员曾经是省电视台的主持人。2013年年初,遇到了两个重要的机会:一个是去中央电视台当主持人;一个是通过考试到纪念堂当一名讲解员。最后决定到纪念堂工作。在这个旁人看来并不理解的选择背后,是“从小对红色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传承红色基因强烈的责任感”。
五、中南海电信局某单位
1、总体氛围:
永远像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永远像一个特殊的指挥部,容不得一丝懈怠与差池。
2、一次突发事件时的对话:
“您好,您要哪里”
“请马上接地震局!”
“您好,请接云南鲁甸。”
当得知是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后,所有备班的同事快速上岗,戴上耳机投入到紧工作中。
……
以上就是宣讲的部分片段。
所以,现在你有没有多知道一点,在传说中“高大上”的中央办公厅工作是什么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