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视频和这个局长能火,一个普通事件,最后能成为公共事件,正是因为符合了当下的社会情绪。”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张志安(微博)
网上流传的这一段视频,几乎把郑宇民的演讲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郑宇民的演讲在政府官员中很有特点。”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教授郎友兴说,“表现力强,善于讲故事。”
当听众们听腻了那些无聊冗长的官话时,突然听到像郑宇民这样生动幽默的语言,当然欢迎。熟悉郑宇民的人一点都不奇怪他如今在网上的火爆程度。“郑局长的口才很好,我们准备的讲话稿,他从来不用。”省工商局一位干部透露说。每年浙江举办的民企峰会,那些从各地赶回来参加的民企老板,大多数的目的只有一个:想亲耳听一听这个工商局长今年有什么新的话对他们说。
在视频对话中,郑宇民频频为民营企业特别是浙商“评理”。一个事实是,这几年国企的垄断发展或多或少正在成为民众争议的话题,而民营企业的发展如今却面临着各类政策的区别对待,成了“弱势群体”。“网友为什么要围观,主要根源是公众对公权力不透明的不满,他们渴望推动行政权力的公开、透明,而这取决于我们社会的改革进程。”
斗智细节
坐着说话
董倩:郑局长,以前我们都在那儿站着说,这次为什么坐着说,是不是因为气比较短了,所以坐着了?
郑宇民:站着说话和坐着说话跟气短气长有什么关系呢?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都是坐着说话的。我不愿意站着说话是因为不愿意跟穿高跟鞋的人在一起比高。
你是央企穿着高跟鞋,我代表民企,我穿着平底鞋,我们在一起,我觉得不公平,应该坐下来平起平坐,你就没有了高跟鞋的优势。
女人胡子
董倩:今年工商联提供了一个数字,说500条民企的胳膊比不上两条国企的大腿,500个民企所有利润加起来不如两家中石油,然后再加上中移动。我不知道您怎么看,胳膊就这么没力气吗?
郑宇民:不能因为国企的成绩来否定民企存在的价值。举一个简单例子,所有女人的胡子加起来不如一个男人的胡子长。为什么?她没有这个功能。国有企业是酒,民营企业是水,水更多体现的是社会功能。4300万的企业,民营企业占多少?92%以上。有多少就业人口?7.79亿。国有企业安排就业人口多少?6300万,91.8%都是民营企业承担的。
浙商已老
董倩:这几年,浙商的创造力不如其他地方的企业家,原谅我这么讲,这是不是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浙商的创造活力已经不如其他地方了,说明浙商已经老了?
郑宇民:浙商很疲倦,出生早容易老,走在前面也容易老,贡献大也容易老。浙商贡献很大,60%的税收、70%的出口、80%的善款捐助、90%的就业安排。浙商是苦操劳,长兄容易老,浙商是很辛苦的。
富二代
董倩:富二代这个角色在整个社会上的整体形象并不好,您怎么看待,这个传承怎么解决?
郑宇民:现在批评富二代的比较多,我觉得要非常理性清醒。这确实提醒了我们民营企业教育新生代的问题。我们现在有许多民营企业子弟不愿意子承父业,也不愿意再创新业,这个现象值得重视。批评富二代并不是不要富裕,也并不是要扼杀富二代,是要让我们有一个比较好的传承,创造出一个富有人文情怀,富有创业精神,富有社会责任的富而思近、富而思远、富而不忘本的创业新生代,这是我们民营企业共同的愿望。
网友微博力挺局长
@封新城:这位郑先生很靠谱。
@黄亚生(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教授):这位局长讲得很好。终于有一位人士正面地、响亮地维护浙商对中国的贡献。
@宁财神:漂亮!
@孔二狗:浙江官员的水平的确要高出一截,这个局长的水平确实够高的。
@段博惠:这位局长思辨能力很强,知识渊博,境界很高,声情并茂的演讲振奋人心、鼓舞着民营企业家。我们的领导们水平越来越高,向他致敬,向他学习。
@纪伊凡:听郑局长讲话,53的视频,我竟然从头到尾看完了。这应该是我次完整认真地听完一个领导讲话。
@王嘉萌:特别有水平,不管是文化、智慧、格局还是理念!令老王佩服至极!
@张颂文:认真看了,对中国民企和浙江民企也有了个很好的认知,对话到这个水平不容易,很多话敢从郑局长口中说出来更不容易,局长的很多比喻是的!
@不繁才不凡:有思想有魄力有热情非常好!太给力啦!
@汽车电台打字蜗牛:昨晚坚持看到12点多,实在是关不掉。今天忍不住又看了一次,也忍不住再转发一次!向老郑同志学习!
郑宇民简历
郑宇民,男,汉族,1953年10月出生,1974年知青下放,1978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历任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浙江省金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浙江省浦江县委书记,浙江省金华市委常委、兰溪市委书记,浙江省金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现任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第十二届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主持人综合评估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称它为“Syntheticalvalueofanchorpersonappraisessystem”即“主持人综合价值在线评估系统SVAAS”这个系统将根据主持人的从业资历、形象、语言、财富价值、公众人气、新闻曝光率、奖项以及学历等综合因素进行客观的考量评估。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月薪26万,正高级别,工资+1万化妆费+18万津贴。
鲁健
央视主持人:鲁健,月薪26万,副高级别,工资+1万化妆费+18万津贴。
周涛
央视主持人:周涛,月薪22万,中级级别,工资+1万化妆费+18万津贴。
董卿
央视主持人:董卿月薪26万,工资+化妆费1万+每月特殊补贴3万+年终奖金5万。
朱军
央视主持人:朱军,月薪22万,工资+化妆费1万+每月特殊补贴2.3万+年终奖金2万。
柴璐
央视主持人:柴璐,月薪21万,工资+化妆费1万+每月特殊补贴2万。
李咏
央视主持人:李咏,月薪20万,副高级别,工资+1万化妆费+12万津贴。
鞠萍
央视主持人:鞠萍,月薪20万,工资+化妆费1万+每月特殊补贴2万。
王小丫
央视主持人:王小丫,月薪15万,普通员工,工资+1万化妆费+12万津贴。
李湘
湖南卫视主持人:李湘,以900万元的收入综合排名32位。
商业收入:约3080万
SVAAS排名:6
湖南卫视主持人:,以760万排名35位。
商业收入:2070万
SVAAS排名:4
谢娜
湖南卫视主持人:谢娜,正式入主湖南卫视的她也是人气、财气急速上升,以290万的收入综合排名68位。
商业收入:约830万
SVAAS排名:
今天,我们来晒晒央视名嘴们的豪宅是什么样的。
周涛说她现在所拥有的正是少女时代梦想的最幸福的家庭生活。
“他是学理工科的,很多人觉得学理科的大多是戴着厚厚眼镜的书呆子,不解风情,其实不然。比如我有时无意中透露出来的细节,他都会记在心上。有次我跟他说看报纸上说情人诘氖焙蛴腥烁笥阉土9朵玫瑰,后来真到了情人节,我问他咱们怎么过呀,他就很轻描淡写地说外国人的节咱们不怎么过。当时我心里有点懊丧。结果回到家里,推开门突然发现满屋子是他布置的红玫瑰,完全给我一个惊喜!”
“有一次女朋友来家里找我玩,我俩吃喝玩闹,并没发现我老公进来。等到要开车走的时候,发现我老公趁着我们聊天的时候,已经和阿姨把我朋友的车洗了!感动得我那朋友直说我嫁了一个太好的老公!对我不喜欢的方面他会很注意,我不喜欢吸烟他就尽量不在家吸,或者去洗手间吸。尽管他挺有钱却不挥霍,但过年时对我父母、弟弟他都不吝啬,对他的家人也想得很周到。我爸妈之所以在我们谈恋爱的时候就喜欢他的原因,是他去我们家前,会自己去超市买很多家里吃的、用的东西,像食物油、黄花鱼之类的送给我父母,那些东西可能值不了多少钱,但老人觉得他能亲自去超市买这些东西感觉很温暖。”
因为过去的生活阅历和婚姻经历,对于幸福的眼前,周涛在欣慰满足之余,仍不盲目乐观。“我现在的婚姻生活很幸福。我不知道五年、八年以后乃至将来会怎样?因为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就不太敢奢望的幸福。当初不愿意跟他结婚的一个理由,就是觉得婚后可能不会像恋爱时那么好。现在结婚有一年多了,感觉很不错,他经常说:‘怎么样,结婚结对了吧,咱们比谈恋爱的时候更好吧!’确实婚后我发现他身上更多的优点,比我想像中的要好很多。婚后婚前真的不太一样。婚前经常有惊喜、激动,结婚后更加平实、安稳,会从点滴中体味幸福。”
从四川走向央视的主持人王小丫是目前国内最有人气的女主持之一,伴随着走红,关于她的各种新闻和传闻也甚嚣尘上。无论是离婚、结婚的流言,还是生病、复出的报道,王小丫本人从不对媒体进行任何回应和解释,她的私人生活更因此蒙上了神秘面纱。近期,王小丫打破沉默接受央视《人物》栏目的采访,首次曝光了自己的香闺豪宅和私人轿车,更破天荒地展示了自己的私人衣橱。王小丫坦承自己自闭的童年,在情感经历中受到的伤害以及她自信外表下那颗始终不自信的心。
豪宅:两层高档住宅
昨日(12月2日),记者从《人物》栏目获悉,很大一部分采访是在王小丫家里进行的,这也是王小丫的香闺豪宅首次曝光。王小丫的家位于北京郊区的一个高档住宅小区内,分楼上楼下两层。虽然整个房间以欧陆风情为主,但是在小丫的卧室里却放着一些中式雕花的木制家具。作为著名主持人,小丫非常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因此在卧室里特地开辟了一个独立的衣帽间,用以放置她出席各种场合的衣服鞋帽。
衣橱:清一色黑衣服
作为经济类节目的主持人,王小丫在镜头前总是坚持着一种优雅理性的穿衣风格。让大家意外的是,王小丫的衣橱里竟然全是清一色的黑色衣服。王小丫有些无奈地表示,自己经常会不自信,体现在穿衣打扮上,就只能尽量多的选择黑色衣服,因为她认为黑色是很保险的颜色,怎么穿都不会出错。
而在王小丫的衣橱里,还有一套神秘的黑色裙子,每当有重大活动,小丫总是穿着它,小丫得意地告诉工作人员:“我每逢重大活动都穿这套衣服,我穿着它主持了三次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主持了两次3·15晚会,还有一些重大活动都穿着它,但是谁也没有发现我这个重复穿衣的秘密!”
感情:因失恋倍感挫折
你会觉得自己很挫折,没有好好相处的能力,没有保护爱情的能力。”面对王小丫这一番忽然的表白,记者有些意外,继续追问:“当今这么自由的社会,还有谁能阻挡这个?”王小丫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有些时候,你跟一个人很相爱,但是不见得有能力跟他很好的相处,可能因为一些枝枝蔓蔓的事情就分开了。回过头来想,这是一件很伤痛的事情,自己也是很愚蠢的。”说这段话的时候,王小丫的神情很伤感。
实录:王小丫成功风光背后的酸楚爱情
她把伤感埋藏在心里,几乎没人知道她的生活有了变故,甚至没人知道她结过婚。在一次《开心词典》的特别节目中,一个参加节目的外国人在答题时问王小丫:“你结婚了吗?”王小丫机警地回答:“不告诉你!”那时,她的脸上带着笑,但内心的酸楚无人知晓。
王小丫所在的班是进修班,学员在社会上都有过一些经历,相对来说有一点傲气。一开始,大家并没有把吕成功放在眼里,王小丫也只是把他当作一个自己与学校联系的通讯员,但没过多久发生的一件事把她震住了。
一天,王小丫和同学们讨论英文版《金融时报》,大家因为一个金融名词“滞涨”产生了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一旁的吕成功这时插上了话。他不但引经据典说出这个名词的出处,还列举了国内国外的金融现象来解释这个词。
王小丫和同学们听得目瞪口呆,不禁赞叹这个吕老师还真行!从那以后,王小丫开始有意识地接近吕成功。
很快,一年过去了,王小丫要回凉州老家度暑假,吕成功送她上火车。路上,吕成功没话找话地问王小丫,凉州除了出美女,还有什么别的物产没有?王小丫知道吕成功喜欢喝酒,就告诉他,自己的家乡有一种米酒,别的地方买不到。吕成功一听,忙让小丫返校时捎几瓶回来,小丫答应了。
开学后,王小丫遵守承诺,给吕成功带回了两瓶凉州米酒。可吕成功仿佛已经忘了这件事,从没向王小丫提起过,王小丫有点尴尬,只好把酒藏在宿舍里。其实,吕成功是怕王小丫把这件事忘了,担心自讨没趣,才没有提起。
吕成功对王小丫的喜欢逐渐显露出来。每当王小丫上公共课时,只要吕成功有空,他总会到大教室,和学生们一起听课。而且,他总是以王小丫的座位为圆心,找自己的位置,在离她前后一两个位置的座位上坐下。年底的圣诞节,吕成功主动送给王小丫一盒巧克力。王小丫借机问他还记不记得托她带米酒的事。就这样,酒放了快半年,吕成功才品尝到。
也就是从那时起,两人拉开了爱的序幕。如同所有大学生一样,他们一起去食堂打饭,在校园散步,看电影,踏青,相处得非常愉快。两人决定,等王小丫毕业后就结婚。
王小丫毕业后,两人的浪漫之旅也到了终点。在简易的教师楼里,成功娶得美人归。
结婚后,吕成功依然在大学里教书,王小丫当了一名记者。新婚的日子里,吕成功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妻子,甚至规定自己每天逗妻子笑一次。
吕成功到德阳后,每天都要在手机上给妻子留言,或者说个小笑话,或者提醒她加衣服,睡觉时关好门窗。到了周末,王小丫会带上亲手做的拿手菜,坐上火车,赶到德阳和丈夫相会。
风雨过后没见彩虹
1999年,吕成功的事业进入冲刺阶段,他更忙碌了;王小丫的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她来到北京,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一名临时工,做了一名“北漂”。夫妻俩正式过上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在北京,王小丫没有住的地方,只能住在地下室。生活的艰辛倒没有什么,对王小丫来说,最痛苦的是对丈夫的思念。有几次,她连行李都收拾好了,准备回到四川去。但一想到自己的梦,她又放弃了。中央电视台每年都有成功实现梦想的人,当王小丫看着白岩松这些和自己一样出来闯荡的人欢天喜地地搬出地下室时,那颗不甘的心就在催她进取。
2001年,吕成功来北京参加一个商贸活动。他找到王小丫,两人在京城美丽的夜色中漫步,谁也说不出一句话。在他们心中都有一种感觉:在恋爱时,如果不能相互拥有,那将是的遗憾;而现在,如果不相互放弃,也将是的遗憾!最后,吕成功艰难地对王小丫提出了分手的要求,王小丫的眼泪夺眶而出。
2006年4月,王小丫因劳累患病而休养,开始过上了她难得的清静日子。在四川的吕成功得知后,特地托人送去了一束郁金香,花里的字条写着:“曾经有过的日子不能永恒,祝福却是真诚的!”
1、李咏是主持人队伍里算一个“异类”
2、以前的住所,丰台某高档公寓怡海花园
李咏理财观:金钱知足常乐婚姻像经营公司
在央视的主持人队伍里,李咏算一个“异类”。从天生的相貌到自己设计的花哨西服和蓬松卷曲的头发,李咏脸上挂着他那标志性的笑容。对于外界对李咏身价以及走穴的各种谣传,李咏保持一种平静的理财心态:知足常乐。
4、传说中的豪车
金钱知足常乐
随着《幸运52》、《非常6+1》和《梦想中国》等栏目的成功,连续三年,李咏获得十大栏目播音员、主持人。其实在这样一个商业社会下,面对各种各样的榜、评比,李咏都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李咏觉得:钱,它是一个很虚缈,是怎么计算我们也不是专业人士,李咏觉得不是坏事,某种程度上代表观众认可程度和社会业界的一个认可程度。李咏最看重的就是观众对他的认可。李咏坚决不做那种“傀儡”式主持人,从语言风格到外在打扮,李咏都坚持自己的“个性”,观众喜欢他的幽默诙谐的主持风格,就是对他的认可,对他的支持,比四十个亿来得还重要,比多少钱都金贵。
李咏还特有自知之明的表白:“我挺尊敬作家的,没事看点杂书,可爱好归爱好,特长是特长。”但对于别人写书挣了不少钱,李咏也不眼红:“我不是说某些人写了这类书不好,各人有各人的行事方法。钱也不是坏东西,没钱不能活,为了钱活不好,我现在不考虑这些是因为我的钱现在还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