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二十四期]私家豪车出租共享发生事故,保险公司该不该赔偿?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关键词:共享租车/机动车商业保险/保险标的用途

法官解读

基本案情

2019年3月,戴某为其名下的一辆豪华跑车向某保险公司投保机动车商业险,包括机动车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和不计免赔,保险期间自2019年3月22日起至2020年3月21日止。

保险单中对于保险车辆使用性质标注为:家庭自用汽车。重要提示栏载明:被保险机动车因改装、加装、改变使用性质等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以及转卖、转让、赠送他人的,应书面通知保险人并办理变更手续。

戴某将涉案车辆通过某互联网共享租车平台对外有偿出租。

2019年4月,案外人王某通过该租车平台租赁了涉案车辆。

租赁次日,王某驾驶的涉案车辆发生单车事故,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其负事故全部责任。

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以涉案车辆从事租赁、改变使用性质,导致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为由拒赔,戴某遂提起诉讼,要求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赔偿金。

裁判结果

裁判思路

案例评析

一、共享租车交易模式下租赁车辆保险现状分析

不同于传统B2C租车公司的运营模式,本案所涉的共享租车平台,是通过移动互联网引入车管家角色构建的用P2B2P模式为租车用户和车主解决需求的共享共赢汽车租赁平台。个人车主将闲置私家车登记在平台上展示出租,以此赚取额外收入,而租车用户可通过该平台以经济便捷的方式租用心仪车辆。

关于租赁车辆的保险问题,除自有保险外,平台一般会为其购买租车保险(包括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但是出于企业运营成本、租赁车辆保费较高等因素影响,共享租车平台往往为共享汽车选择额度较低的保险。租赁期间一旦出现保险事故导致租赁车辆损失,由于租车保险保额较低不能完全覆盖车辆损失,特别是针对部分豪华车型,赔付差距较大。

以某共享租车平台《保障细则》为例,虽然在租客无任何违约的情况下,租车平台会代租客承担租赁车辆维修费用,但前提是租客购买平台优享服务并设有具体的赔偿上限,而大部分租客在租车前并不愿额外支付费用购买平台优享服务,且豪华车型因配件昂贵一般维修费用较高,大部分超出赔偿上限。由于平台理赔程序繁琐、租客理赔难等原因,导致共享租车出现事故后,车主偏向选择向承保自有保险的保险公司主张理赔,但却往往面临因租赁车辆不符合“非营运”性质而被拒赔的风险。

二、共享租车行为应认定为《保险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导致“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情形

《保险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被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通知保险人。被保险人未履行前款规定的通知义务的,因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一)共享租车行为导致危险程度增加达到重要性

该要件要求必须达到需提高保费或解除合同的程度,才能认定为危险程度显著增加。

首先,共享租车行为改变车辆用途,而营运车辆的保费普遍高于家用车辆保费。有观点认为,私家车即使通过共享平台出租给他人使用,如果租客并非用来从事经营活动,使用性质仍为私用,不应认定为改变车辆用途。对此,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中6.1条明确“营运机动车是指个人或者单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使用的机动车,非营运机动车是指个人或者单位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使用的机动车”。上述行业标准是对技术术语进行的解释,是公安部颁布的公共领域知悉材料,具有标准规范效力。

结合上述标准,判断共享租车是否为营运车辆应以车主使用有无获取利润的目的为标准,而非单凭租客使用行为来认定。车主通过共享租车平台对外出租自有车辆的行为,是以获取租金为目的的,违反了保险合同约定的家庭自用汽车的使用性质,改变了保险标的用途。

其次,共享租车行为改变使用人,突破保险合同保障承受范围。共享租车模式下车主将自有车辆出租给不特定人使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于租赁车辆的掌控。对于租客的审核则通常依赖于平台的准入设置,而共享租车平台为了拓展业务,并不会对租客资质进行过高限制。

以某租车平台规则规定为例:其对租客的要求为1.持有有效的、完全的(非临时的)驾驶执照(国际驾照暂不支持);2.持有中国身份证的租客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的外籍租客,年龄满18周岁;3.在交易前累计扣分不超过11分;4.前3年内没有酒后驾驶前科,吸毒驾驶前科或被暂停或吊销其驾照;5.前3年内没有有关危险驾驶和无保险驾驶前科;6.前3年内没有被拒绝投保或被停保的记录;7.需通过租车平台资质审核。

也就是说即使是刚拿到驾驶执照的人也可以通过平台租车使用。更不排除很多租客存在本身驾驶经验不足、处理紧急情况经验少,或因不熟悉车型导致紧张、操作失误等情形,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租赁车辆的出险几率。因此,共享租车行为符合上述重要性要件要求。

(二)共享租车行为导致危险增加状态持续

(三)共享租车行为非保险人可预见情形

危险评估是保险费率厘定的基础。保险合同签订以后,保险标的并不处于保险人的控制之下,若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则保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及保险金覆盖必然将超过保险人订立合同时所能合理预计的概率。此时若继续依照之前的保险合同要求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则显失公平。共享租车平台上的车主自有保险均是家庭自用性质,其共享出租行为改变车辆使用性质,增加承保风险,却未通知保险公司,也非其缔约之时所能预见,导致保险人承担的风险与其收取的保费失衡,违反了对价平衡原则,不利于保险行业健康长久稳定发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第五十二条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被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解除合同。保险人解除合同的,应当将已收取的报价费,按照合同约定扣除自保险责任开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应收的部分后,退还投保人。

被保险人未履行前款规定的通知义务的,因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第四条人民法院认定保险标的是否构成保险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二条规定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时,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一)保险标的用途的改变;

(二)保险标的使用范围的改变;

(三)保险标的所处环境的变化;

(四)保险标的因改装等原因引起的变化;

(五)保险标的使用人或者管理人的改变;

(七)其他可能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因素。

保险标的危险程度虽然增加,但增加的危险属于保险合同订立时保险人预见或者应当预见的保险合同承保范围的,不构成危险程度显著增加。

原标题:《[2023年第二十四期]私家豪车出租共享发生事故,保险公司该不该赔偿?》

THE END
1.2023年豪车热潮来袭,仰望U8与坦克800谁能称王?奔驰新能源销量近两年,我们自主品牌发布的豪车越来越多!其实2023年有一款特别重磅新车就迎来了上市,就是仰望U8,拉开了中国豪车的热潮。这款新车不但能够越野,而且真的可以在水里驾驶,整个2024年赚足了眼球,也有着平稳的销量。 毫无疑问,奇瑞汽车也不甘示弱,2024年底推出了捷途山海T7,虽说这款新车还没有上市,但车企已经迫不及https://m.163.com/dy/article/JMHK04IT0556AAP5.html
2.准新车况,豪华体验——2023款奔驰E300L,40万出头值得入手吗?外观方面,奔驰E级2023款改款E300L豪华型轿车采用了奔驰家族式设计语言,前脸造型大气稳重,车身线条流畅优雅,整体形象既彰显了商务气质又不失时尚感。车身尺寸方面,该车拥有较长的轴距(3079mm),优于44%同级车,为乘客提供了宽敞的乘坐空间。同时,其行李舱容积也达到了540L,优于89%同级车,满足了家庭出行或商务旅行的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61890681296945691
3.2023款日产GTR3.8TPremium高级版2023款日产GT天津平行进口车豪车中心 > 车型报价 > GT-R > 2023款 日产GT-R 3.8T Premium高级版 支持全国分期 上牌无忧 15802255151(微信同步)可视频验车 无隐藏消费 美规2023款 日产GT-R 3.8T Premium高级版 支持全国分期 上牌无忧 15802255151(微信同步)可视频验车 无隐藏消费 价格 ¥ 191.49 万 车型颜色 黑/红 报价http://dealer.okeycar.com/230921/price/1154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