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一系列最新备案召回名单,召回品牌包括特斯拉、捷尼赛思、本田、宝马、小米、比亚迪方程豹、宝骏、大众、现代、起亚、捷豹路虎等12个品牌,共计召回246.85万辆车,如此大规模的召回活动在中国汽车史上是十分罕见。
其中,召回量最大的是特斯拉,召回高达120.68万辆电动车。根据公告,特斯拉将召回生产日期在2023年7月16日至2024年12月14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S、ModelX及国产Model3、ModelY电动汽车,共计335716辆,召回原因是车辆上电时的反向电流可能损坏行车电脑主板上的电源组件,导致后视摄像头功能异常,可能造成倒车影像无法显示,从而影响驾驶员倒车时的视野,增加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特斯拉还将召回生产日期在2022年1月3日至2023年9月23日期间的部分国产Model3、ModelY电动汽车,共计871087辆,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因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软件问题,可能触发转向助力受限,造成电子助力转向功能失效,存在安全隐患。据了解,此次特斯拉是均通过OTA召回,解决产品缺陷。
除了特斯拉外,小米汽车也通过OTA召回。根据公告,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决定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4年11月26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30931台,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因软件策略问题,可能导致授时同步异常,影响智能泊车辅助功能对静态障碍物的探测,增加剐蹭或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据了解,小米SU7交付以来截至2024年底累计销量139487辆,但此次小米汽车召回的规模还是相对较大的,召回约占全年总销量的22%。
作为国产品牌之一,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决定自2025年1月24日起,召回2023年10月16日至2024年2月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方程豹豹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共计6843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由于生产制造原因,集成式双电机控制器内部电气连接件螺栓可能未锁紧,造成车辆使用中螺栓连接点出现松动、拉弧。极端情况下导致冒烟起火,存在安全隐患。
在特斯拉之外,本田也进行了大规模召回。其中,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自即日起召回2021年5月20日至2024年9月23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HR-V、思域、CR-V系列汽车,共计856303辆;召回2022年12月23日至2023年8月2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TYPE-R系列汽车,共计1473辆。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1年7月29日至2024年9月9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型格、皓影、致在系列汽车,共计509616辆。
根据公告,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因转向机内部蜗杆弹簧预压力设置过高,可能造成齿轮咬合部位的润滑脂因压力过大被挤出,滑动阻力增加,可能导致车辆转向操作力增大,极端情况下,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产品缺陷,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改善后的转向机内部弹簧,同时向齿轮咬合部位注入润滑脂,以消除安全隐患。
由于动力系统控制模块软件的响应逻辑问题,可能导致低速行驶的启停模式工作时发动机无法重启,仪表盘上D挡指示灯闪烁。极端情况下,造成车辆失去动力,存在安全隐患。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决定自即日起,召回以自2019年4月18日至2022年9月2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2020至2022改款路虎发现运动版和2020至2022款路虎揽胜极光汽车,共计94553辆。部分车辆可能存在娱乐系统软件兼容性问题,当用户连接车载AppleCarPlay并使用某些第三方媒体播放软件播放歌曲时可能会触发仪表黑屏,导致驾驶信息无法在仪表上显示,存在安全隐患。
奇瑞捷豹路虎召回自2023年1月9日至2023年5月1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2023款捷豹XEL、XFL和2023款路虎发现运动版、揽胜极光汽车,共计14235辆。这两起召回均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
江苏悦达起亚方面,召回2010年7月8日至2014年8月2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智跑汽车,共计211797辆;召回2011年1月5日至2015年9月29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K5汽车,共计181401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由于制动系统的液压电子控制单元(HECU)内部可能发生短路,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发动机舱起火,存在安全隐患。召回2023年10月25日至2024年9月12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起亚纯电动EV5汽车,共计1653辆。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由于综合电子制动器(IEB)控制程序问题,在远程智能停车辅助功能启动后再解除时,车辆偶发性不能立即停止,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包括宝马、捷尼赛思、上汽通用五菱宝骏也均召回。其中,捷尼赛思召回2021年8月11日至2024年7月10日期间生产的进口捷尼赛思纯电GV60、G80、GV70汽车,共计542辆,召回原因是车辆无法进行12V蓄电池充电。
现代汽车召回包括佳乐、凯尊、索兰托、起亚K9、速迈、霸锐,召回原因是液压电子控制单元(HECU)内部可能发生短路,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发动机舱起火。宝骏召回1116辆宝骏悦也汽车,原因是EBS系统无法正常通讯,制动助力失效。宝马召回国产i3、国产iX1、国产i5、国产iX3系列汽车,原因是车辆可能失去驱动力且驻车锁无法正常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召回,在汽车行业是十分常见的行为,毕竟汽车是由成千上万个供应链组成的,造车程序之复杂,任何一道程序的差错都可能导致产品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可大可小,车企的召回也是顺其自然。
对于车企来说,召回事件是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契机,要以消费者的安全为首要出发点,加强质量管控,勇于创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于消费者而言,对于召回或许会感到担忧和困扰,但召回是为了让我们的出行更加安全,是车企负责的表现。
我爱聊汽车
路虎揽胜极光在动力性能上配备2.0T涡轮增压发动机,147kW的最大功率与320N·m的峰值扭矩,让车辆爆发力较强。该车还配备48V轻混系统,急加速深踩油门的瞬间,电动机会迅速介入,助力发动机起步,不仅让动力输出更迅猛,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燃油经济性。与9挡手自一体变速箱搭配默契,动力输出平稳,换挡平顺,驾驶体验比较舒适。不过,这款车也存在一些动力方面的不足。在涡轮尚未介入时,车辆的动力输出呈现出相对平稳的状态,在城市中走走停停的路况下,涡轮迟滞问题尤为突出,这较大地干扰了驾驶过程中的流畅感,使驾驶体验大打折扣。而且部分车主反馈,车辆使用几年后,容易出现动力衰减问题,比如加速迟缓、变速箱换挡顿挫等,需要通过维修或升级,才能让车辆恢复良好的动力表现。
在空间方面上,路虎揽胜极光在空间表现上比较亮眼。它有着2841毫米的轴距,在同级里处于中等水准,经优化后车内空间布局较为合理,后排腿部空间大幅改善,高个子乘客相对来说也能舒展自如。而且车内储物格丰富,方便收纳小物件。后备箱空间规整且开阔,开口设计宽大,无论是放置还是拿取物品都轻而易举。后排座椅可按4/6比例放倒,较大的拓展了装载空间。可是后备箱整体容积在同级别车型中并不占优势,特别是与一些主打空间实用性的中型SUV相比,其后备箱的装载能力相对有限,在装载大型行李或较多物品时可能会显得有些吃力。
综上所述,在30万左右的价位,作为一台中型SUV,路虎揽胜极光虽热度、销量欠佳,但外观独特、内饰豪华、动力强劲且空间实用。整体表现还是比较均衡的,如果你预算30万元左右,你会考虑这款车吗?
郝车来袭
根据郝哥暗访北京地区某路虎4S店得知,目前2024款路虎揽胜极光共在售三款车型,售价区间为39.28万~47.58万元,当然这只是指导价,事实上全系优惠力度可高达20.5万元,换句话说,优惠后入门版裸车价仅需18.78万即可。最终通过配置分析并结合优惠情况,郝哥推荐您首选中配驭光尊耀版。
理由也很简单,相比低配流光熠雅版,虽然预算增加了3.7万元,但你却能换来流媒体后视镜、前排座椅腰部支撑、加热和记忆,12扬声器的英国之宝品牌音响、10色氛围灯以及后排独立空调等诸多高逼格配置。最关键的是,动力上也有所优化,虽然同搭载2.0T发动机,但功率增加36千瓦;扭矩提升45牛·米,零百加速也达到了8.2秒。总而言之,如果没有这么大优惠郝哥可能还会再犹豫一下,但一看22万多的价格就能拥有这些,想想还是挺合适的。
那么再相比顶配凝光限定版,预算继续增加4.6万元,不过这次增加的配置可就没那么丰富了,首先动力参数基本保持一致,安全配置上新增540度透明底盘、并线辅助、后方碰撞预警和自动泊车,或许对于新手或女性朋友来说会更有帮助。其次还有豪华配置再升级,包括前排带通风和后排带加热功能的真皮座椅,优惠后裸车价27.08万按理说倒也可以接受,可郝哥感觉这些东西的确不值得多花将近5万元,因此综合考量后,还是中配驭光尊耀版的性价比最高。与此同时,根据店内透露,现在购车还能再赠送您全车玻璃贴膜、隐藏记录仪和漆面镀晶等新车装饰,这无形中又为您节省了一笔费用,颜色可首选白色或者银色。
既然选好了车型,那郝哥就来为您算算落地价吧,推荐配置2024款路虎揽胜极光L驭光尊耀版新车官方指导价42.98万元,优惠20.5万元后裸车价仅售22.48万元,购置税1.82万元,保险大概1.1万元上下,此外还有验车上牌费3000元。当然,如果置换购车还能享受同品牌1.9万元或非同品牌10000元补贴,假如按照最常见非同品牌置换补贴举例,那么最终全款落地价预计为24.7万元。
众所周知,选择路虎的消费者或许还会关心两件事,一件是担心小毛病太多,郝哥只能说这个就看运气了,而另一件就是怕养车费用太高,为此郝哥可以为您来算笔账,首先保养方面,路虎揽胜极光保养周期为一年或10000公里,A保费用1740元,B保费用2540元,综合来看的确不算便宜了,不过通过店内销售了解到,现在购车可赠送终身免费基础保养,这样的话保养费用就应该能跟普通合资车水平相当了吧,同时再赠送三年或6万公里延长质保。
车评4点0
在30万以上车型市场中,奔驰、宝马、奥迪这三大品牌无疑是传统的豪强。从最新的销售数据来看,奔驰以56,609辆的销量稳居榜首,均价高达40.8万元,优势明显,并未受到价格战太多的影响说明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强大号召力。
在自主品牌中,理想和问界无疑是30万以上车型市场的佼佼者。理想汽车以50,183辆的销量紧随奔驰之后,超过了宝马和奥迪。同时理想均价也并不低,达到30.9万元。另一款上榜的品牌是问界,以33,079辆的销量位列第四,均价更是高达37.6万元,超过了理想和奥迪的均价。
并且与理想不同的是,理想最走量的是25万级别的入门车型理想L6,问界卖得最好的反而是旗舰车型问界M9,最便宜也要50万左右,可见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不过,榜单上均价最高的自主品牌还是腾势,最走量的腾势D9,顶配价格直接来到了60万级别。从这三家自主品牌的的上榜来看,一方面显示出了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的信任和认可,另一方面,说明消费者买车不仅看重品牌,更看重科技、体验以及服务,情怀和品牌已经不那么吃香。
与奔驰、宝马、奥迪以及自主品牌理想和问界的亮眼表现相比,二线豪华品牌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雷克萨斯和沃尔沃依旧是二线豪华阵营中的佼佼者,10月销量分别为22,387辆和15,590辆,与一线阵营的BBA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甚至不敌理想和问界。具体来看,雷克萨斯前10月销量15.6万台,同比下滑了17%。从31.9万的终端价格来看,雷克萨斯全系车型进口的身份,也没能保持价格坚挺。
路虎和保时捷销量再榜单中靠后,但终端均价最高,分别是77.8和79.9万元。其中路虎的销量和终端价基本是靠进口车型支撑,以9月销量来看,国产路虎销量仅为1678辆,进口路虎3914辆,这还是以价换量的结果,发现运动版和揽胜极光都已经下探到了30万级别。不只是路虎,同门兄弟捷豹也不好过,9月国产车型销量2213辆,进口捷豹则仅为147辆。这反映出消费者对于国产路虎和捷豹的品质和性价比存在疑虑,哪怕打折也没能挽回颓势。
保时捷品牌定位比起奔驰、宝马略高,属于超豪华品牌,最便宜的Macan也要50多万元,还不包括选装费用,也因此终端均价来到了79.9万元,考虑到价格因素,保时捷3575辆的销量也还算客观,也确实是超豪华品牌中的佼佼者。但不容乐观的事,保时捷1-9月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为4.33万辆,同比下降了29%。背后的原因,一是两年前的“电动转向柱”事件导致口碑下滑,二是自主新能源崛起,出现了不少高端新能源车型,带来的价值体验不输保时捷,三是大环境不好,竞争激烈,消费者越来越不愿意为高溢价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