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门出左脚,坐好叫考官,面带梨涡笑。
关门深呼吸,坐姿要摆好。
查看空挡位,点火要轻柔。
方向别忘了,挂挡要干脆,手刹要放掉。
起步问考官,多看后视镜,喇叭来欢叫。
离合器放松,做好半连动,出发要稳当,别让考官晃!
转弯要减速,立即减下挡,多看多停顿,安全放心中。
肩膀要放松,双手放到位,神态要自然,莫因考官慌。
自己有信心,艰辛都不怕,胆大又心细,礼貌别忘了。
只要牢记着,考试准能过!
1,调整座位
2,检视左右反光镜和倒车镜,检视手制动拉杆和排档杆位置
3,挂上保险带
4,左手握把,右手放电门开关位置
5,左脚踩下离合器踏板--分离离合器
6,右脚轻踏脚制动踏板
7,将排挡放入空挡位置
8,打开启动电门,检视仪表盘
9,确认无异常后,右手持排档放入起步挡位
10,左手打开向左方向灯
11,眼睛观察车四周状况,左右反光镜状况
12,三联动起步
注明:三联动--指油门,离合器,手刹车的配合动作
具体操作为:离合器放接触点,油门略微轻加,同时轻放手制动拉杆。
2016版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主要有哪些变化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在人们焦灼的期盼中,主导驾培市场未来发展起灵魂作用的《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2016版,下简称“2016版”)终于正式公布。
一、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虽合仍离
而2016版考试大纲科目一“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对应的考试项目、考试内容、考试要点、考试目标为:
上述二者相同的是项目和内容,不同的是“教学目标”和“考试要点或目标”。
把驾驶技能作为一个体系看,完全可以将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高度融合在一起。将一个驾驶技能项目、内容、教学目标、考试目标放在一起,让受众看起来可能更人性化。
2.从相对人的认知心理看,能统一、直观、层次分明、重点(考试要点)突出。需要学习哪些内容,需要考试哪些内容,对比中显示其安全重要性及权重。
二、培训学时大车不变,小车略有下调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2016版)学时分配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2012版)学时分配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2007版与2004版,下简称“2007版或2004版”)
注意:2007版为黑体数字,2004版为红体数字)
1.学时制的制定一般为当下学时统计所为,故并非精确。而且在选取的每一个统计样本上,也并非有效执行《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的结果。
2.大型汽车的培训学时没有变化,应当与大型汽车培训占比较小有关;其次也与大型汽车驾驶培训职业化程度较高有关。
三、教学大纲的模块结构历史变化
从整个2016版教学大纲的情况看,与以往教学大纲有以下变化:
2.将2012版教学大纲科目三实际操作的基础驾驶部分(如起步、直线行驶、换挡等)列入到2016版教学大纲第二部分“基础和场地驾驶”。从驾驶技能形成的渐进性来看,符合前后逻辑关系。实际操作的基础驾驶(如起步、直线行驶、换挡等)原置于2012版教学大纲科目三实际操作,实际上已经进行了科目二的训练,因此2012版教学大纲的设置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四、考试大纲模块的纵横变化
从整个2016版考试大纲的情况看,与2012版考试大纲、2016版教学大纲有以下变化:
1.尽管2012版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有一定的差异,但2012版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的模块结构具有较高的弥合度。在此不再赘述。
2.2016版考试大纲各模块,在称谓上与2012版考试大纲称谓基本不变,在内容排列上2016版考试大纲基本一致。
3.基础驾驶部分(如起步、直线行驶、换挡等)在2012版考试大纲科目三实际操作的位置,在2016版考试大纲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的位置未变。而该部分在2016版教学大纲作了调整。这是2016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重要变化。之所以两个大纲同样内容的不同变化,作为驾考部门,一定考虑了驾考的操作性;作为驾培部门,是考虑了训练的逻辑性。
五、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变化
原2012版考试大纲科目一考试项目排列主要以法律法规层级排列,而2016版考试大纲科目一考试项目排列主要以以驾驶人为主线,从视觉“先入为前”的顺序渐次排列。即:驾驶人前置条件-汽车-机件操作-基本驾驶操作-道路交通信号-机动车通行规范-事故与责任-证件使用。
这种考量,既是一种逻辑,又便于记忆,提高安全意识,体现个体驾驶人在道路交通安全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符合个体驾驶工效学。
2.考试权重变化
原2012版考试大纲的权重主要表现在考试目标上。但一般比较模糊。2016版考试大纲作了较大的描述。如对考试内容的考核要求按照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了解”、“熟知”和“掌握”,高一层次的考试要求包括低一层次的考试要求。
六、外延
国办发〔2015〕88号指出:
优化小型汽车驾驶人培训方式,在完成规定培训学时要求的基础上,学员可根据自身情况增加培训学时和内容,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培训需求。
驾驶培训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配备教练车、教练员和教学设施,严格按照培训大纲规定的学时和内容进行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推广使用全国统一标准的计算机计时培训管理系统,建立省级驾驶培训机构监管平台,强化对培训过程动态监管,督促落实培训内容和学时,确保培训信息真实有效。推进驾驶培训机构监管平台与考试系统联网对接,实现驾驶培训与考试信息共享,确保培训与考试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