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长文复盘10大破产重组的新能源车企!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如今它们的假想敌特斯拉当前市值达6000多亿美元,最高光时更是一度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世界第一市值车企。

而当年很多野心勃勃的造车新势力,在耗尽数十亿,乃至百亿资金后,甚至都没有实现量产,就已淹没在产业大潮中,不见踪迹。而很多企业败亡的原因近乎完全一致“依赖资本激进扩张,挥霍无度,欠薪,裁员,爆发现金流危机,最终倒下”。

2023年,在全球汽车江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江湖正在发生一场席卷全球的全面战争。

究其原因,在几个月前,即2022年12月底,马斯克就曾和特斯拉的多头基金经理们展开了一场讨论,他认为,2023年将会是一场相当严重的经济衰退,而当下的美联储还在继续加息。

这对汽车这类大件消费品来说,无疑是双重打击。经济衰退,人们购车的需求减小,加息则会增加购车成本,因为美国人几乎都是贷款买车。

马斯克直言,“这种情况下,应该降低价格,增加销量,保持稳定,不把公司置于危险境地的情况下尽可能快地增长。这意味着,在经济衰退期间,利润率将很低,甚至为负,只要现金状况保持良好。”

事实上,2023年新能源汽车江湖竞争的惨烈程度,确实将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为了破局,2023年新年伊始,特斯拉率先发动了如此凶猛的价格战争:仅在1月6日-13日这短短的七天内,特斯拉就在中美英德等十个国家发动了价格战(降价),其中在7个国家的平均降幅在10%以上,降幅最大的是美国,平均下降14.70%。

4月4日,据36氪报道,特斯拉正在为其新的低价车型规划一幅宏大的产能版图,该车型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小号的ModelY,计划在未来实现400万辆的年产能。其中北美的超级工厂将承担200万辆产能,德国柏林工厂和上海临港工厂分别承担100万辆产能。

市场猜测,特斯拉或将杀入比亚迪拥有定价权的“10万元-20万元”价格区间。

以史为鉴,可明得失。近日,「24潮团队」统计梳理了过去近十年间,最具代表性的十家新能源车企破产/重组案例,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如饮一壶老酒,读了一本经验的产业兴衰史,在不同时期它为笔者展现了不同的画面,既有融入产业新浪潮的蓬勃激情与野心,也有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迷茫期,也隐现了人性的贪婪。

笔者相信,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里,这十家新能源车企的跌宕兴衰,具有很高的研究与参考价值。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其中况味,诸君意会。

2014年,曾任360公司副总裁的沈海寅离职创业,其创立的奇点汽车被称为初代造车新势力“三剑客”之一。

沈海寅曾向公众表示,造车是男人的终极梦想,马斯克是自己的偶像,小米模式是他的方法论。简单的说,就是要用互联网思维造一辆性能超越特斯拉,价格低于特斯拉的车。

到了2018年11月,奇点汽车首款车型iS6正式列入新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2019年10月21日,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上奇点汽车排名第84位。在2020年1月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上,奇点汽车又以市值200亿元位列第367位。

一切似乎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当时在沈海寅看来,如果选择合作生产,造车并非有人“吹的需要那么多钱,20亿人民币足够了”。

在资本的助推下,沈海寅还有更大的野心,奇点汽车的战略选择是自建工厂。沈海寅曾表示,“代工模式意味着很多事情自己不一定完全可控,而这些调整会影响到我们的进程。”

在2016年11月,奇点汽车宣布获得6亿美元融资,并与铜陵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计划总部南迁铜陵并建设工厂,工厂预计总投资达80亿元,年产能将达到20万辆。

然而,铜陵工厂还未投产,奇点汽车在2018年3月底又宣布计划未来5年投资150亿元,在苏州打造奇点汽车全球研发中心。

半年之后,沈海寅又跑到了湖南株洲,宣布奇点汽车株洲基地总投资50亿元,预计2020年建成投产。三大项目的总投资额高达280亿元,这已经远超奇点汽车的融资规模。

最鼎盛时期奇点汽车员工超过1500人。

但是,显然互联网出身的沈海寅远远低估了造车的复杂性与挑战性。

没有造车资质的奇点汽车,直至资金耗尽,也没有建成一座工厂,奇点iS6最终倒在了量产的路上。

实际上,在奇点汽车凶猛扩张的同时,公司早已隐现危机景象。据公开报道,仅在几点汽车宣布在株洲建厂的一个月后,即2018年10月12日下午4点,奇点汽车的员工们收到了一封来自HR的邮件,内容是宣布公司资金在其他账户,薪酬缓发。自此以后,奇点汽车开启了长达数月的欠薪旅程。

更为魔幻的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奇点汽车非但没有停止扩张步伐,又杀入了电动摩托车赛道。2019年7月,沈海寅旗下的鲨湾科技发布了旗下首个新品牌“蓝鲨”,并推出首款产品“蓝鲨Robor”,美其名曰用电动汽车的技术重新打造电动两轮车,进行降维打击,但是高达15976元的预售价格怎么看都像是跟市场开了个玩笑。

自2021年起,一边是大规模拖欠员工薪资,导致大多数员工离职,并集体仲裁讨薪;另一边是供应商诉讼讨债,导致奇点汽车多次列为被执行人,沈海寅也多次被限制高消费。

最新消息,2022年7月,因拖欠合作款项,帝维汽车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直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智车优行(奇点汽车母公司)北京分公司强制破产重整。

董事长沈海寅也处于限制高消费的状态当中。

一度因“低廉的价格、酷似保时捷等豪车的外表”,众泰汽车曾享有“国民神车”的称号。

早在2005年众泰就开始投入新能源汽车研发,先后推出了2008EV、云100、芝麻E30、E200和大迈A3等多款新能源汽车。在2008年11月,众泰汽车纯电动汽车便拿下了国家首个产销许可证,是中国电动汽车的第一批入场者。

2009年,众泰2008EV成为国内第一辆正式挂牌上路的纯电动汽车;2010年,成为国内第一家成功实现纯电动汽车批量试运行的汽车企业。到了2017年,众泰新能源取得了不俗成绩。众泰新能源实现销量36979辆,上拱上汽,下碾奇瑞、江铃,位列国内新能源车企年度销量第5。

最辉煌时,比如2016年,众泰汽车全年累计销量达33.31万辆,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50%,据乘联会统计,2017年,众泰汽车在中国本土车企销量排行榜上位列第八。

也正是这一年,即2017年,众泰汽车成功“借壳”金马股份登陆A股。这一年,众泰汽车无论营收,还是盈利均达到历史巅峰的208.04亿元和12.57亿元。

借壳上市时,众泰汽车与金马股份签署了《盈利预测补偿协议》,根据业绩对赌协议,作为补偿义务人的铁牛集团承诺众泰汽车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12.1亿元、14.1亿元、16.1亿元、16.1亿元。

但市场风云变幻,受中美经贸摩擦、环保标准切换、新能源补贴退坡等影响,以及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愈演愈烈等因素叠加下。市场残酷竞争程度显然超出了众泰汽车管理层的想象。

除了2016年众泰完成业绩承诺外,2017年业绩承诺完成率为95.15%,2018年亏损4.91亿元,到2019年众泰汽车甚至巨亏111.31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20年众泰汽车再度巨亏106.48亿元。

而众泰汽车营收规模自2018年至今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2021年,其年营收规模已降至8.25亿元,较巅峰时(2017年)下降了96.03%。

在2020年众泰汽车更是已陷入资不抵债的险地,截止2020年末众泰汽车总资产规模为95.85亿元,总负债规模达140.01亿元,净资产仅为-44.16亿元。

在2020年9月众泰汽车就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迫进入破产重整程序。2021年10月,江苏深商确定成为众泰新能源重整投资人,对众泰进行重组。

拜腾汽车(英文名:BYTON)是南京知行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南京知行”)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于2017年9月正式发布。

拜腾的创始人团队可谓自带高光出场,号称“宝马i8之父”的德国人毕福康,带着一众欧洲老牌车企研发人员,组建了拜腾技术团队,并任董事长兼CEO;另一位总裁则是生于德国的“中国通”戴雷,他曾任东风英菲尼迪、华晨宝马等车企高管。

拜腾汽车当时的战略规划是在2020年实现量产交付,并于2021年实现盈亏平衡。

但直至资金耗尽,拜腾汽车也没有造出一台量产车。

究其原因,挥霍无度是其败亡的主因之一。据媒体报道,2018年仅300人的拜腾北美办公室,仅零食采购费就用掉了700多万美元,相当于每人每年吃了十多万人民币的零食,其在日常运营中的消费之高可见一斑。

而一二号位的先后离职,更是加速了拜腾汽车的败亡进程。2019年4月,作为拜腾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毕福康离开拜腾后去了FF;2020年10月,CEO戴雷离开拜腾后去了恒大。

而在戴雷离职前,即2020年6月24日,就有媒体报道称,南京知行(拜腾汽车母公司)累计拖欠员工工资总额已达9000万元左右,被欠薪的中国区员工(包括在职和已离职的被欠薪员工)总数超过1000人。

几天后,即2020年7月1日,拜腾汽车宣布暂停中国内地业务运营。一年后,即2021年7月12日,南京知行新增破产重整信息。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南京知行涉及114起法律诉讼,作为“被告/上诉人”案件总金额达3172万元。

长江汽车的前身是在杭州公交客车厂,成立于1954年,90年代末停产。

2016年,长江汽车成为最早一批获得国家发改委批文的新能源车企。一年后,2017年12月,在工信部公示第30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长江汽车再度现身。这意味着,长江汽车成为国内第五家“双资质”的新能源车企。

同年,长江汽车推出了电动车品牌“长江EV”,同时杭州工厂正式投产,一期年产能为10万辆,二期年产能为30万辆。随后,长江汽车加速扩张,贵州长江、深圳长江、成都长江等子公司相继成立,并吸引到了不少政府背景的投资。

2017年,长江汽车迎来高光时刻,因为这一年沃尔沃中国的CEO选择了加盟,紧接着长江汽车就顺利在新能源产业上打开了国外市场,直接把生产基地搬到了美国。同年4月,长江汽车还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了全球战略发布会,此前的4款新车也纷纷亮相。从外观到内饰,都吸引了无数眼球。那时的长江汽车更是被称为能够成为世界10大汽车品牌的企业。

但此后数年间,其新能源车一直未能实现量产。2019年初,长江汽车开始为同是造车新势力的零跑汽车代工,展开自救。

不过,零跑汽车的销量尚未成规模,代工零跑汽车对长江汽车而言只是杯水车薪。不仅如此,频繁曝出的质量问题让零跑汽车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据公开报道,零跑S01曾遭遇约200名车主的集体维权,车主反映零跑S01存在多达十个方面的质量问题。

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的缺陷调查影响,杭州长江乘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乘用车)决定召回2019年6月27日至2019年12月31日生产的部分2019款零跑S01纯电动汽车,共计150辆。这不仅给零跑汽车的用户口碑造成影响,对为其代工的长江汽车来说,也是雪上加霜。

自2019年7月起,有关长江汽车欠薪停产的消息便不断被媒体报道,并且持续发酵。其仅有的一款乘用车型“逸酷”,早在2016年4月就已发布,但始终未实现上市量产交付。并且曝出了各种的丑闻,停产、欠薪、负债累累等等。从2011年至2017年,其企业连续六年亏损。

有行业资深专家分析认为,长江汽车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长江汽车没有踩准补贴步伐;其次,没有考虑到市场的真正需求;接着,推出新车后没有及时量产,导致入不敷出;最后一点是内部矛盾严重,管理出现问题。这些问题日积月累得不到解决,最后只能走向破产。

据2020年法院的一份裁定书显示,长江汽车对外负债本金30亿,另外利息高达1亿,其中有4000万为职工的工资。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于2020年8月24日裁定受理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长江汽车涉及502起法律诉讼,案件总金额29.86亿元。

从2014年项目启动,他和50人的团队仅用了482天就制造出一台他们眼中最棒的汽车。曾以200亿元的估值登上过胡润2018年和2019年“独角兽”企业排行榜。

后来有内部员工透露:“自我加入游侠以来,就只是在做一些PPT。基本上没有看到在真正研发车辆,一般就是做一些品牌标识设计、办公区设计规划、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合作的PPT”。

但在当时,游侠汽车还是凭借着一众噱头拿到了数十亿资金。根据天眼查信息,截至目前,游侠汽车共进行过6轮融资:2013年拿到了3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2015年连续获得两笔融资;2017年A轮融资达12.2亿元;2018年又相继完成B轮50.2亿元以及B+轮3.5亿美元融资。按当前汇率计算,累计融资总规模超过87亿元。其中包括了新华丝路基金、南太湖建设、格致资产等等。

但正是在这一年(2015年),黄修源却转让了公司90%股权,套现离场,游侠汽车也由卫俊接手。

直至两年后,游侠汽车宣称,要在湖州投资115亿元进行汽车工厂的建造,计划年产20万辆电动汽车,并且在2018年内建成。

但此后的故事大家都已知道,自从成立以来,游侠汽车从来没有造出哪怕一台量产车,游侠汽车(湖州)超级工厂2019年的时候就被爆出工厂已经烂尾,游侠汽车资金链断裂,游侠汽车研究院欠薪,从而导致大面积的辞职潮。

2022年年初,游侠汽车股权冻结信息被公布,被执行人为公司董事长卫俊,冻结股权数额为4500万元,执行法院为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

最新消息,2022年12月20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政府官网信息显示,在近日召开的第35次常务会议指出:“由区城投集团收购游侠汽车产业项目土地及处置在建工程的方案,有利于盘活土地资源、化解项目风险、降低处置成本,总体可行。”

赛麟(SALEEN)的故事源于1983年,美国赛车手、赛车设计师史蒂夫·赛麟(SteveSaleen)在当时创建了这一超跑品牌。美国赛麟是美式超跑和美国汽车文化的开创者和标志性品牌,尤其以爆改福特野马(Mustang)等车型著名。只是后期因经营不善、市场平平,逐渐濒临倒闭。

2014年,原为法律从业者的王晓麟,凭借旗下公司收购了美国赛麟,并于2016年成立江苏赛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任职该公司董事长和CEO。公司注册资本达100亿元,被列为江苏省“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之一。

资料显示,王晓麟毕业于湘潭大学法学系,曾在长沙市西区人民法院任职,后又前往美国深造,并陆续获得了俄亥俄大学国际发展研究硕士学位和杜克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成立之初的赛麟在中国并无存在感,真正让其一夜成名的,是2019年7月赛麟举行的一场鸟巢发布会,在发布会上,赛麟邀请了好莱坞巨星杰森·斯坦森、赛麟创始人史蒂夫·赛麟等人助阵。市场传言这场发布会耗资2-3亿元,堪称“史上最贵”新车发布会。

按照王晓麟当时的说法,是要“为中国人圆超跑梦,为赛麟圆中国梦”,赛麟将成为“全球超跑典范”。同时,赛麟在发布会上亮相了赛麟S7、超跑SUV迈客、方程式赛车等全系车型。

王晓麟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截至2020年5月,赛麟汽车共耗资56.11亿元造车。

但结果却并不理想,在2019年双11当天,赛麟汽车旗下纯电动微型车迈迈定制版在天猫正式开售,共推出运动定制版和樱桃小丸子定制版两款车型。但是从11月1日正式开店至12月23日正式申请关店,迈迈天猫旗舰店共收到31个订单,其中11月仅售出9辆新车。

直到2020年4月底,赛麟汽车前法务员工的一封举报信让赛麟汽车及王晓麟深陷舆论风暴。举报信中,直指王晓麟涉嫌虚假技术出资,贪污巨额国资。而赛麟公司所谓的五大股东,实际上只有国资股东南通嘉禾拿出了真金白银,王晓麟实际控制的赛麟汽车的4个外资“空壳公司”,系以虚假技术出资作价66亿元骗得赛麟公司股份。

面对乔宇东的举报,王晓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买了十余张机票,但由于疫情和国内限制,最后都被航空公司取消了。“我再回中国也没有任何意义了,我会以美国作为我的根据地跟南通嘉禾打一场持久战。”

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早的入局者之一,知豆汽车成立于2015年,是由新大洋机电集团、吉利控股集团、宁海银石投资基金、金沙江创投基金等共同合资成立的电动汽车企业。

根据企查查数据,新大洋集团实控人、知豆汽车创始人鲍文光与新大洋集团共持有知豆汽车66.3%的股份,吉利集团持有26.44%,剩余股份为第三方投资公司持有。

成立之初,知豆主要定位是续航里程在100公里以下的小型电动车。作为国内较早布局微型电动汽车的公司,知豆汽车曾有过一段“高光时刻”。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知豆汽车年销量达到4.25万辆,其中知豆D2以4471台销量问鼎冠军,远超比亚迪的e5车型。

在2018年,知豆汽车的估值一度达到了12.6亿美元。

但在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颁布后,由于取消续航里程在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车补贴后,知豆汽车遭遇重大冲击,最终消失于产业大潮。

知豆汽车在2019年多次被列为失信人。此外,各地法院发布多宗关于知豆汽车作为被告与其他公司纠纷的民事裁定书,纠纷类型包括买卖合同纠纷、企业借贷纠纷、劳动者争议纠纷以及拖欠其他公司货款的纠纷。

2019年初,阿里拍卖平台上显示,兰州知豆100%股权被拍卖,起拍价为1.38亿元,平台上显示已有17206次围观,但无一人报名。

2020年5月6日,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破产重整一案。同年12月25日,宁海法院裁定批准知豆汽车重整计划。12月28日,南京知豆成为知豆汽车的重整投资人。

2022年3月2日,*ST银亿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出资不超过4亿元参与知豆汽车重整及重整计划变更程序,进而取得知豆汽车的实际控制权及自主经营权,使得知豆汽车实现再生。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止目前知豆汽车涉及383起法律诉讼,作为“被告/上诉人”案件总金额达7.15亿元。

博郡汽车于2016年12月13日成立,注册资本为1.38亿元。博郡汽车的创始人兼总经理黄希鸣曾先后在上汽通用、福特汽车工作长达13年,在整车制造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踩对大势的黄希鸣,也极具产业雄心。

成立之初博郡汽车就获得了南京浦口、淮安等政府融资平台的注资。这一年,博郡汽车宣布投入100亿用于建设纯电动整车制造基地。此后其还计划先后在美国底特律、南京、北京、淮安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

博郡汽车在上海也规划了整车生产基地,2018年11月,博郡汽车与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临港产业区公司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在临港产业区兴建全新生产基地,整个投资规模约35亿元人民币,未来将与特斯拉同在临港的生产基地毗邻而居。

该生产基地计划于2020年投产,2023年实现10万辆的年产能力,年产值预计167亿元人民币。

2019年4月,博郡汽车发布品牌战略,全球首秀中高端智能电动跨界SUV博郡iV6和智能电动旗舰SUV博郡iV7,并正式发布i-SP、i-MP、i-LP三大原生电动车平台。

按照规划,博郡汽车将保持每年1-2款新车的上市节奏,计划尽快实现10万台年销量规模。创始人黄希鸣曾向媒体表示,年销量8-10万台即可实现现金流的平衡,不需要再投入,年销量10多万台则可以达到整车制造的盈亏平衡点。

但理想终究还是败给了现实,没有实现规模化的营收支撑,以及持续的经营亏损最终让陷入经营困局。据悉,2017年博郡汽车营业收入达0.13亿元,净亏损3亿元;2018年营业收入0.57亿元,净亏损扩大至4.79亿元。

在2019年其多次被在媒体平台上曝出拖欠工资,对外也拖欠供应商上亿元的款项,多次被告上法庭。不仅资金链出现问题,在2019年博郡汽车高管也陆续离职,其中包括博郡002号员工、营销副总裁张天,直接动摇了博郡员工的军心。

即使后来博郡汽车在2019年11月20日与一汽夏利达成合作,在天津合资成立“天津博郡汽车有限公司”也未能挽回颓势。合资公司成立后引入并生产博郡汽车开发的两款新能源产品——iV6和iE3车型。然而iV6出来在2019年上海车展预售过,之后并没有任何有关量产和交付的消息了。

博郡汽车的核心危机资金短缺一直得不到解决,最终博郡汽车在2020年6月15发布公告,自当日起全员待岗,待岗期间公司仅发放每月2480元的生活费,且不再享受假期和福利待遇。

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驰汽车)成立于2016年8月,注册资本约33.66亿元,创始人王向银毕业于湖南大学,拥有车辆工程博士学历,曾在福田汽车、华泰汽车等车企担任重要职位,尤其在福田汽车任职期间,他曾让福田汽车连续两年占据世界商用车销售量榜首的位置,连续13年全国第一,名震江湖。

据公开报道,经过首轮、B轮、C轮融资之后,绿驰汽车共计融资约100亿元,并计划在2021-2022年完成上市计划。

王向银对于绿驰汽车的远景规划是立足高端,2018年,绿驰汽车发布了旗下首款概念车---天王星。这款车对标特斯拉ModelS,官方宣称其百公里加速仅需3.5秒,续航达到了690公里。

这一年,他们还与“国家级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投资55亿元在江西省九江市建立一个占地106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的“超级造车工厂”,规划产能20万辆/每年,一期产能为10万辆。

官方曾表示计划在2019年6月投放首款紧凑型SUV产品,11月投放首款4座微型车产品与中大型轿跑,2020年上市2座微型车,9月上市紧凑级轿车,2021年2月上市小型SUV,5月上市大型SUV,8月上市MPV。

虽然计划很美好,但是绿驰汽车在烧光100多亿投资款之后,实际上却一辆车都没有上市。

在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大幅退坡,大批新能源企业陷入欠薪停产危机”的大背景下,绿驰汽车也没能幸免于难。在真正危机爆发前,王向银选择“卖身求生”。2020年,有着政府背景的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20.1986亿元的代价拿下了绿驰汽车60%的股权,公司由原来的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更名为绿驰汽车科技集团。

但国资入主后,绿驰汽车并没有多少声量和动作。对外释放出的消息仍旧是欠薪和公司陷入瘫痪状态,内外传闻压力下,CEO任亚辉曾在公司群里表示,“就是没钱了,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去求投资方。”

但投资方也并非万能的。2021年6月,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发布公告表示,受理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最新年报(2021年)披露:社保信息为0人,企业经营状态为“停业”。

最新消息,2022年5月17日,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被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营业执照,原因是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

云度新能源成立于2015年12月4日,注册资本10亿元,股东主要为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福汽集团”,持股39%)、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4.44%)、刘心文(持股15.56%)、海源复材(持股11%)。

凭借着地方国企身份,云度汽车成为国内最早一批拿下“新能源汽车生产许可证”的车企。在其他新势力还在通过“PPT造车”拉赞助时,云度汽车已经完成了“研发、交付、售后”的流程。

在2018年云度汽车销量为9300辆,尽管只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26.60%,但这份成绩单在当时一种造车势力中,已属不易。

但在2019年云度汽车也未能抵御“补贴退坡”等冲击,2019年云度汽车销量下滑至2566辆,同比下降约72.41%。此后便陷入停工停产状态。

云度汽车CEO在2020年云度战略发布会上提出过的第二个五年计划—2025年跻身国内纯电汽车品牌前三强,代表中国新能源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但据股东方之一海源复材披露数据显示:2021年云度汽车营业收入为0.68亿元,亏损2.13亿元;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仅为0.07亿元,亏损0.56亿元,到3月末,云度汽车已是“资不抵债”,净利润为负的0.31亿元。

2023年2月,云度汽车又因电池原因再度陷入停产传闻。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产业格局下,若是不依靠外力,很难想象云度汽车能够实现“2025年跻身国内纯电汽车品牌前三强”的战略目标。

THE END
1.盘点自主品牌豪华车型,有的门槛比劳斯莱斯还高,厉害了我的国最低售价:136.58万起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暂无86.80万起 | 2、红旗L5:定位E级豪华大型轿车,该车为100%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身尺寸为5555mm×2018mm×1578mm,轴距达3435mm 。外观设计传承经典,气场强大。内饰以中国传统的“如意”为主题,采用福建沈氏“大漆”、苏格兰全粒面小牛皮等高端材质。动力搭载代号为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53675444605403657
2.世界上最贵的十辆豪车,第一名能换30栋别墅,你的目标是哪一辆?汽车29:26 外媒嘲讽中国造不出芯片,张忠谋也十分赞同,王传福用实力打脸! 03:30 一克能最高卖1000多!麝香价比黄金,为啥很少有人养林麝? 03:11 男子带伤切猪肉感染病菌,浑身长满瘀斑,差点丧命! 01:08 农村有人临死前,为何猫头鹰会在附近“冷笑”?看完涨知识了 02:42 全球500斤女模特真秀,惊艳众人。 05:42 https://www.163.com/v/video/VOITNG5DR.html
3.保时捷最贵的十款车型保时捷最贵的车多少钱你最喜欢哪一款→10 保时捷Panamera E-Hybrid 7 保时捷最贵的十款车榜单排排榜,CNPP小编主要根据其各款车型(以在产在售为主,少量可能停售)的售价、指导价、参考价等相关信息,并参考了各大汽车资讯及销售平台(汽车之家、太平洋汽车网、易车网、爱卡汽车)等相关数据进行推荐。榜单仅供娱乐参考,不具有唯一性,相关数据截止2024年3月https://www.maigoo.com/top/397133.html
4.全世界最贵的10辆汽车,布加迪只能排第8,第一名价值200辆法拉利全世界最贵的10辆汽车,布加迪只能排第8,第一名价值200辆法拉利 播放失败 使用百度APP播放更流畅 @世界奇志录全世界最贵的10辆汽车,布加迪只能排第8,第一名价值200辆法拉利相关搜索·豪车排名前十名325分享https://m.yoojia.com/video/4635232416716015250.html?from_src=biji_tab
5.全球最贵十大跑车排行榜全球最贵十大跑车排行榜(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国第一辆布加迪威龙的拥有者据传是有着顶级跑车收藏中国第一人之称的厦门骏豪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蔡端宏,2008年购进。布加迪威龙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量产车之一,车速甚至超越了大多数F1方程式赛车,带着运动车灵魂的同时,安全性,可控性也达到最佳,即便是女士也可以很好地驾驭https://blog.csdn.net/qq_36826459/article/details/124704615
6.名车价格排行榜最贵的车价格多少提到世界级别的名车,很多人都会想起一些豪华汽车品牌。根据名车价格排行榜来看,目前最贵的车价格需要多少呢?在了解了报价之后,劳斯莱斯银魅凭借着高达1亿的售价位居榜首,在世界名车中备受瞩目。 现存银魅不超过10辆 劳斯莱斯银魅,在名车价格排行榜中,它的售价高居榜首,高达5500万英镑。因其几乎全银色的外表和行驶时https://m.che2.com/news/45517.html
7.世界上最贵的十辆车黄金跑车28.5亿元排第一第一名:黄金跑车,28.5亿元。1000马力。平均每跑100公里将磨损掉近50克黄金。 第二名:劳斯莱斯银魅,15.5亿元。 第三名兰博基尼爱马仕,3.8亿元。 第四名:奥迪派克峰,2.7亿元。 第五名:法拉力限量版跑车,1.2亿元。 第六名:布加迪威航敞篷版,4550万元。 https://www.mafengwo.cn/travel-news/217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