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数量最多,德系品牌召回71万辆
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产品缺陷中心共发布79条国内乘用车召回公告,召回车辆总数达254.2万辆。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数据分析并未将商用车、摩托车、汽车配件等的召回计算在内。
从品牌国别角度分析,自主品牌召回数量最多,达到79.9万辆,占比31.4%。德系品牌紧随其后,达到71.3万辆,占比28.1%。日系品牌位居第三,有50.4万辆上榜,占比19.8%,美系和韩系品牌召回数量也均超过20万辆。
从车型来看,五菱宏光S召回最多,奥迪Q5L次之,召回数量前十位的车型中丰田车型独占三席。新能源汽车方面,特斯拉Model3和ModelY召回数量包揽前二位,保时捷Taycan和奔驰EQC均召回超过1万辆。
召回问题方面,安全功能,座椅、发动机、变速箱、电机涉及问题等占比较高,车辆信息不一致等“低级失误”也有出现。
召回措施方面,多个品牌使用OTA远程升级召回,表明汽车召回措施将会更加智能化和多元化。
品牌分析:
五菱数量最多,丰田召回近50万辆
在254.2万辆召回车辆中,头部品牌成为绝对“主力”。
2022年上半年,五菱召回超过60万辆汽车,丰田(含雷克萨斯)召回近50万辆汽车,奥迪召回超过46.5万辆汽车,特斯拉召回超过27.5万辆汽车。
奥迪召回超过45万辆奥迪Q5L车型,占奥迪上半年召回车型数量的97%。其他豪华品牌中,路虎召回数量超过3万辆,涉及揽胜运动和发现运动等车型。保时捷也召回近1.5万辆汽车,涉及Taycan、卡宴等车型。
特斯拉召回超27万辆汽车,主要涉及Model3和ModelY。此外,奔驰和现代均召回超过20万辆汽车,其中奔驰上半年共发布9条召回公告,涉及灯光故障、车身零部件装配、制动减弱、冷却液泄露、燃油箱材料不符合耐腐蚀要求等,还有车机系统故障座椅头枕导套未正确安装等“低级失误”。
车型分析:
2022年上半年,召回数量最多车型的是五菱宏光S,召回数量超60万辆,均为手动挡车型,涉及问题为因手动变速器可能会偶发性脱挡,存在安全隐患。自主品牌车型中,奇瑞艾瑞泽5召回超过10万辆,主要涉及变速箱漏油问题。
召回数量排第二位的是奥迪Q5L车型,超过45万辆,涉及问题为座椅下方的网关控制模块容易受洒漏液体影响,导致网关控制模块内部出现短路,从而使发动机、变速箱、转向系统等进入保护模式,变速箱离合器断开,车辆行驶中动力中断。
召回数量前10位的车型中,丰田有三个车型上榜,分别为雷凌、卡罗拉和皇冠陆放,主要涉及行驶中发动机熄火和主动安全功能不稳定或易发故障等问题。
近年销量不佳的现代iX35,也有超过18万辆汽车被召回,涉及发动机舱起火隐患。
新能源汽车方面,特斯拉Model3和ModelY合计共有近28万辆汽车上榜,涉及车机中控屏显示故障、电机逆变器制造工艺问题导致车辆无法启动或行驶中失去动力等。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召回特斯拉均使用OTA远程升级的方式完成。
保时捷Taycan和奔驰EQC也值得一提,这两款豪华纯电车型分别均有超过1万辆汽车被召回,覆盖大量已售车型。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方面,比亚迪召回9663辆唐DM-i车型,涉及动力电池包进水漏电问题,这也是新能源汽车中比较常见的电池安全隐患。
可以发现,从召回次数和数量出发,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持续走高,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加入召回行列。
召回涉及问题:
此外,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涉及车机系统故障的召回措施也明显增加,奔驰、特斯拉等均因中控屏故障召回多辆汽车。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汽车因车机系统故障而被召回。
召回措施:
OTA远程升级常态化
召回措施上,除了在4S店为车辆更换零部件等常规措施以外,通过OTA远程升级系统来实施召回也是一大亮点。
在2022年上半年的召回措施中,共有11次召回通过OTA远程升级完成,其中奔驰使用4次,特斯拉使用6次,丰田使用1次,主要用于升级车机系统、通信模块、电机控制软件等,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完成车辆召回。
需要说明的是,OTA远程升级虽然代表了更高的智能化水平,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漏洞。消费者需要留意的是,有车企以“系统升级”“用户礼包”等字样,在未向监管部门备案的情况下对车辆进行维修,并未通过正常的召回流程来解决某一车型的质量通病问题。
结语:
消费者发现汽车质量问题可及时投诉
回到行文开头的问题,召回措施究竟反映了企业品控水平的不足,还是企业负责任的态度?实际上,这个二选一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召回措施反映的是从生产制造、发现问题、统计数据、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服务,它是车企通过查缺补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产品的举措。召回不代表此汽车品牌技术和工艺的绝对不足,不召回也并不代表此品牌旗下车型不存在质量问题。
▲《消费者报道》微博、官网向消费者提供了专门的投诉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