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车迷自己就能总结出来答案了,这些“GT3”们都是在2015日内瓦车展出现过的,那么,在如今各大车厂都恨不得将自己的跑车做出最独特个性的时代,是什么让跑车界的大牌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GT3”这个名字呢?而这,就必须从GT3的由来说起了。
GT3属于FIAGT(国际汽联GT世界锦标赛)中的一个分组赛,是由FIA直接管辖的一项世界顶级运动车赛事。比赛大部分在欧洲举行,但是也有亚洲或者南美的一些国家比赛。由此也可以看出赛车运动的渊源之地在何处。
最初,FIA把诸多GT赛车定义成两个不同的级别,分别是GT1和GT2。后来,由于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某些车厂(如梅赛德斯-奔驰)的统治级表现导致其他车厂纷纷退出,国际汽联不得不一再更改规则,将GT1和GT2合并为现在的GT赛事。
但是,这样一来,那些梦想成为一个赛车手的有钱人就不爽了。你这也太专业了,明摆着不带我们玩儿啊,我们这些人虽然业余,钱也没那么多,但弄个私人车队玩玩还是可以的嘛,你就开个价吧,钱好商量。
FIA听到这个呼声,总不会蛋疼到和钱过不去吧。于是,2006年起,FIA开创了一个新的组别,叫GT3。道家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GT3组别的成立,使GT赛事变得愈发蓬勃。GT3组别的赛车更加接近他们的量产原型车,并且只是进行了最基本的赛道安全改装(例如防滚架、车内灭火器和赛车油箱等)。这里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名称是GT3的赛车就参加GT3比赛。2012年,Vita4One使用两台宝马Z4GT3赛车在法国诺伽罗赛道参加GT1揭幕战。
辣些有钱人终于可以玩赛车了,但首先……总得有辆车吧。私人做车肯定没有大牌厂家来的好嘛,有钱人玩儿赛车也不是随便玩儿票滴。于是,生意来了,汽车厂商怎么可以错过?!而且发布GT3赛车对于厂家来说可以一举多得:
说完了GT3,再来说说它所属于的GT赛事,FIA以前给诸多GT赛车定义成两个不同的级别,分别是GT1和GT2。每个组别都会由自己的年度车手冠军,车队冠军,制造商冠军。每个参赛的车型都必须是量产的道路用车,而且产量必须在25台以上。两个组别的赛车相比他们的原型都要接受更加巨大的改装,而其中GT1组允许使用更先进的材质,更好的空气动力学,更强劲的刹车总成,抓地力更好的轮胎和更大进气节气门。
FIA对于GT赛车的定义是“开放或者封闭式驾驶舱,每边只有1个车门,中轴线每边最少2个座椅,这个座椅必须穿过同样一个平面。这些车辆必须能在普通道路上使用,并且还能在封闭赛道进行比赛。
2004赛季结束后,FIA把两个组别重新命名为GT1和GT2组,并且开放了GT1组的规则,允许一些超级跑车参赛。这使得SaleenS7得以参赛,而最大的获益者则是玛莎拉蒂的MC12,导致国际汽联加强了给意大利赛车的空气动力的限制。然而,在加重处罚制度下,冠军争夺战还是在这些超级跑车中展开,竞争依旧激烈,绅士车手设法与专业司机争斗,而他们中的一些经验也来自一级方程式。
在2009赛季,SRO宣布国际汽联GT锦标赛的两大类,GT1的和GT2,将断离成单独系列。GT1组别将成为世界锦标赛,在全球多个国家举办,符合GT1规则的赛车只能在GT1的赛事中比赛。GT2组别计划有一个独立的锦标赛,只在欧洲地区举办,叫做FIAGT2EuropeanChampionship,不过最终该赛事被取消了,而在斯帕24小时耐力赛中将会有单独的GT2组别的比赛,并且为获胜者颁发FIAGT2EuropeanCup的奖杯。
FIAGT1世界冠军赛在2010赛季刚刚起步,其前身是包含了GT1和GT2两个组别的FIAGT冠军赛。FIAGT1计划在12个国家举办比赛,每个比赛周包含了2场比赛。排位赛的规则类似F1,采用3节淘汰制的赛制,跑在最后的赛车将被淘汰。每个比赛周的第一场比赛是资格赛,资格赛的结果决定了正赛的排位,而正赛的前10位将会获得冠军积分,另外资格赛中前三位完成比赛的选手也将会获得冠军积分。
整个赛事将允许6个制造商(玛莎拉蒂、日产、兰博基尼、福特、克尔维特、阿斯顿马丁)参与,每个制造商向2只私人车队提供赛车,每只参赛队伍的参赛车辆最多是2辆。这样就会有24台赛车,48名车手同场角逐锦标。为了保持公平性,每个参赛的车款都会经过FIA的严格测试,米其林是官方的轮胎提供商。为了降低独立车队的成本,赛事主办方会给各个车队免费运送他们赛车和设备的机票。现在访问FIAGT系列赛的官方网站,可以发现GT1赛事只坚持到了2012赛季,从2013赛季起,赛事又被称为GT赛。
说得这么热闹,那么身在亚洲的我们,如何看到GT赛事呢?在亚洲,你能找到GT3赛车身影的专业赛事有——日本SuperGT、亚洲勒芒系列赛,还有就是GTAsia。
SuperGT系列赛事的组别与FIAGT分组类似,以市面贩售的量产车为基础,根据限定马力输出分成GT500和GT300组。但事实上这些速度机器只是披着量产车的外壳,骨子里完全是异化的怪物,其中又以GT500组为代表。
GT500组(马力输出上限500PS):因为是最高组别的GT赛事,所以也成为了各大厂商角逐科技实力的目标,包括丰田,本田以及日产等等,早年也有车队选择购买日本国外的赛车通过限制马力输出满足标准的方式参战,例如法拉利550GT,迈凯轮F1,阿斯顿马丁DBR9等等,但是比起日本厂商专为比赛精心设计开发的尖端科技结晶,这些海外军团的战斗力越来越不堪一击,纷纷败退,或者撤离到GT300组。
GT300组(马力输出上限300PS):与GT500组大相径庭,如今的300组完全成了国外赛车的舞台,去年和前年的日本厂商冠军HASEMIMOLAZ以及LEXUSIS350纷纷投身GT500组。以2011赛季为例,目前的前三站,还没有一家日本厂商的车队登上过领奖台,取而代之的是最新型的法拉利458GT,阿斯顿马丁VantageGT2,BMWZ4GT3,保时捷997GT3R等等。
而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参赛车辆分为两个大类:原型车组别(LMP)与GT耐力赛组别(GTE),其中LMP分为LMP1组、LMP2组与未来的LMP3组(最早将于2016赛季参赛)。
LMP1组是代表耐力原型车技术顶点的赛事,分为混合动力组和常规动力组。车辆要求全部自主研发,并强制封闭驾驶舱。混合动力组的车辆来自四大厂队:Audi、Porsche、Toyota、Nissan。常规动力组的赛车来自私人车队,今年的车包括Rebellion和ByKolles(原Lotus)。
LMP2组是面向私人车队的组别,要求底盘及动力使用供应商的产品,如本田(HPD)、Nissan的发动机,Dallara的底盘等等。ACO和FIA官方禁止该组别车辆有较为明显的性能优势,引入了配重罚时等性能限制措施,故P2组的竞争非常激烈。
GTE分为GTE-Pro(专业)和GTE-Am(业余)两组,业余组要求必须使用不得比上一年的赛车更新规格的车辆。同时对于车手的资质有明确规定。
今年的典型参赛车辆表:GTE-Pro:Porsche911RSR(991)、Ferrari458GT2、CorvetteC7.R、AstonMartinVantageGTEV8;GTE-Am:Porsche911RSR(991)、Porsche911GT3RSR(997)、Ferrari458GT2、CorvetteC7.R、AstonMartinVantageGTEV8、DodgeViperGTS-R
福特发布GT赛车将征战勒芒拉力赛
福特正式发布GT赛车,该车基于全新GT跑车研发,将用于参加2016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LMGTE-Pro组),WEC世界耐力锦标赛、帝舵USCC冠军锦标赛和劳力士24小时耐力赛。
全新福特GT赛车搭载3.5升双涡轮增压缸内直喷EcoBoostV6汽油发动机。换上一套为耐力赛特别准备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包括巨大的车尾扰流翼、车尾扩散器、头唇、侧裙和侧置四筒排气管。
福特表示GT赛车的研发不仅是为了参加勒芒GTE-Pro级别的比赛,其大量研发成果也将反哺量产跑车。例如先进的空气动力学套件、进一步强化的EcoBoost发动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轻量化车身等等。
福特GT跑车和赛车都将在2016年正式投放,以庆祝福特在勒芒赛车的光辉战绩。福特曾在1966年包揽勒芒冠亚季军,1966、67、68、69年连续4年夺得冠军。
GT赛事历史上的牛哔三剑客
迈凯伦F1GTR:“奇迹”缔造者
1995年勒芒总冠军。当时作为GT组赛车,干掉了相当于今天原型车组CourageC34,GT组干掉原型车组是真的奇迹,没有加特技哦。1996年勒芒GT1第三。1997年勒芒GT1冠军,再次羞辱Courage的原型车,比保时捷的WSC-95原型车仅仅慢一圈。
保时捷911GT1:改变FIAGT1格局
迈凯伦的胜利令曾称霸勒芒多年的保时捷很没面子,911RSR赛车在比赛中完全不是F1的对手,于是斯图加特人决定研制一款新式GT1赛车用于参加1996年的勒芒大赛。
当时FIA重新推出GT耐力赛的本意是让车厂在量产跑车基础上开发赛车,打造一项低成本的耐力赛,例如迈凯伦F1GTR和法拉利F40GTE。而保时捷利用规则漏洞的功利行为完全破坏了这项赛事的精神和初衷。与迈凯伦不同,保时捷并没有在手头的街道跑车基础上研制新赛车,而是研制一款符合GT1赛例的纯种赛车,赛车被命名为911GT1,而且外形上与911系列跑车也很相似。但实际上,除了共享用部分部件外,911GT1与911街车在机械结构上大相径庭。
而保时捷的行为也极大的刺激了其他厂家,导致奔驰、日产、丰田等大厂纷纷效法,采用相同的手法进军GT1赛事,导致GT1赛车从原本低成本比赛蜕变成了大厂比拼科技和金钱的竞赛,由此引发的竞争虽然使GT1组的赛事一时变得热闹异常,但却过早地透支了这项赛事的潜能,其气血在短短两年就被消耗殆尽。
到了1998年,GT1赛车已经严重变质,成为事实上原型车组别赛事,为此FIA和ACO不得不对比赛规则作出修改,GT1赛车迅速从车坛销声匿迹,而GT耐力赛也从此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没落。
奔驰CLK-GTR:终结GT1比赛的千年老妖
或许大家觉得保时捷911GT1太不可一世,但后来它还是被梅赛德斯-奔驰狠狠地收拾了。CLK-GTR是由梅塞德斯奔驰和AMG一起设计的,而且是先设计一辆比赛用车型号,然后再生产一台道路版本的车型。从设计到生产出来仅仅用了128天,于1997年首次登台亮相。
在与保时捷的911GT1的竞争中,CLKGTR逐渐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这台GTR在GT1大奖赛中所向披靡,使得1999年除了奔驰外没有其他的车厂愿意参加GT1的比赛,迫使FIA取消了GT1比赛。直到2004年修改赛事技术规程才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