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月就到清明了,今年的清明肯定与往年不一样了,因为疫情的关系,可能更多的只能在网上祭奠一下了,往年我们是怎样上坟的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内容呢?各地分别有哪些讲究呢?古代和今天的清明节有哪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清明如何祭祖
1、修坟
提前一两天清除杂草,添土。
2、上香
先要上三炷香,一根一根插,用左手从右向左插。
3、供酒食果点
大礼为荤物,小礼为水果,贡品按照三或三的倍数的数量关系摆放。
4、烧纸祭拜
一边烧,一边祈福。
5、叩首放鞭
纸钱烧完之后,开始叩首。最后是放鞭炮,象征红红火火。
6、整洁环境
将坟地周围污秽的东西还有塑料袋之类的垃圾清理。
7、处理祭品
水果、糕点供完祖先以后,最好是分着吃。
二,清明节祭品
清明祭拜祖先亲友传统祭拜用品有香烛,纸钱,素酒,水果,点心,饭菜等。近年祭祀用品也多了许多现代流行因素,比如纸扎的豪车、别墅、数码产品、金条、名烟、冥币、银行卡等等。
祭祖不要带梨、葡萄、龙眼、香瓜、百香果、番石榴还有其它成串或空心多籽的水果。
为了保护环境,社会提倡文明祭祀,最常见的是鲜花祭祀,那么清明上坟买什么花?
菊花是清明扫墓的最佳选择,代表着对逝去者的尊敬,用来表示哀悼,寄托哀思之情。扫墓鲜花还有马蹄莲、勿忘我、玫瑰、百合花、龙胆花、唐菖蒲、蓬莱松等。
鲜花颜色以白色为主,黄色为辅,也可以搭配其他比较素色的花。
文明祭祀还有音乐祭祀、植树祭祀、洗墓祭祀、网上祭祀、家庭追思会、社区公祭等方法。
三,清明上坟怎么磕头
(一)是“三拜三叩”:
其仪式是先做合掌、下拜,再屈膝下跪、磕头,如同“一拜一叩”。磕完第一个头后,起身站立、后退半步;停数秒再次合掌,向前半步、下拜、屈膝下跪、磕头,即第二个“一拜一叩”;依此再做第三个“一拜一叩”。
(二)是所谓的“三拜九叩”:
实际上是重复做三次“一拜三叩”,中间有两次起身站立而已。
(三)是“三拜九叩”:
类似重复做三次“一拜三叩”,但手势可能与拱手、合掌不同,中间也不起立。
清明各地祭祖习俗
1,广东
在广东,清明扫墓,称为“扫山”或“拜山”。
扫墓时首先会将祖坟周围的杂草清除,祖坟扎纸,然后摆上祭祖金猪、鸡鸭鱼肉、鲜果糕点、酒水等贡品进行拜祭,最后鸣放鞭炮。完成了拜祭仪式后,就地切烧猪配以鲜果茶点聚宴,或野炊或回家聚宴。
2,浙江
在浙江,清明俗称祭清明,或“祭坟”拜太公。有的地方必须在清明早几天上坟,有的地方却一定清明日上坟,一般本族人拜太公都提早几天祭拜,先祭拜太公,后祭自己各户的祖宗。
3,海南
海南人清明祭祖时,要念诵祖训族规格言,而这些祭文、祖训、族规均是一篇篇绝妙的歌谣。海南人扫墓时,以猪、鹅、鱼、糕果点心祭祀,焚香化宝。
4,山东
招远、即墨、临朐、临清等地在清明扫墓时,要在坟上加新土。据说这是为祖先修屋,避免夏天漏雨。威海、栖霞、黄县等地全族公祭祖坟后,一起吃祭后的馒头及菜肴,称为“房食”或“祊社”。
四,清明节有什么忌讳
1,拜访亲友
不要清明节当天去探视亲朋好友,不吉利,隔天去探视为宜。当然,也可以请亲朋好友在外面吃饭为宜。
2,衣着鲜艳
清明节期间要特别忌穿大红大紫的衣服还有配饰,即使红内衣也要谨慎穿用;应穿上素色的服饰为宜。如果是本命年,则红内衣可穿。
3,头发遮额
清明期间走夜路,一定要记得随身携带护身的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同时,额头是人的神灯所在,不要用头发盖住,要亮出额头。
4,孕妇扫墓
通常来说怀孕妇女是要避开清明扫墓活动的,除了强调风俗外,其实长途奔波对妇女和胎儿来说都是不宜的。
5,体弱扫墓
一个身体正处于生病状态,或是虚弱状态的,或者最近运气不佳,诸事不顺的人最好不要去参加扫墓活动,极易招致晦气。
五,清明运动
清明高血压的易发期,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如太极拳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引起血压升高。
六,清明穿衣
清明前后,因为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上班时穿一件风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当然,笔者提示“春捂”的过程也应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决定衣服增减。
七,清明饮食
一到清明各地有吃青团、艾粄、馓子、子推馍的食俗。此时是春季仲暮之交,清明饮食以清补为主,注重平肝气、养肝阴。少吃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等发物。应该多吃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鹌鹑、鹅肉、蚌肉、螺蛳等食物,还有梨、桃、樱桃、苹果、橘等清明应季水果。
清明还有艾草做青团客家艾粄油炸馓子子推馍
八,清明节诗句
清明时节,人们一边沉浸在缅怀先人哀思中,一边不负春光,享受着无边绿意。这些个下雨的日子里,无论古今,总会令人有感而发。诗人们以诗喻情,将清明的哀伤与春日的明媚,都寄托在字词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