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伟大的100部小说排行榜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2.17

看到上面那个狂拽酷炫屌炸天的标题,您心里大概也能猜出七八分了。没错,这个排行榜就是网络流传已久的“《时代周刊》评选出史上最伟大的100部长篇小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小编对这种排行向来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搜索一番发现,果然这个排行榜和《时代周刊》毛关系都没有。它实际上出自一位美国学者、丹尼尔·S.伯特(DanielS.Burt)在2004年出版的一本书,《史上最牛掰的100部小说》(TheNovel100:ARankingofGreatestNovelsAllTime,CheckmarkBooks/FactsOnFile,Inc.:NewYork,2004)。这书长这样:

丹尼尔·S.伯特是何许人也呢?看资料介绍,他在纽约大学拿到文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是维多利亚小说,在卫斯理大学教过九年的英语文学。他长这个样子:

看起来就是个传统的人儿

如果从他的著书来看,无疑是想成为文学界的百晓生。他还写过这本:

和这本:

这本书还被翻译成了中文,译名叫《世界一百位文学大师排行榜》

网络上流传的版本和原书的排行有些出入,且解说部分似乎是用了某本苏联文艺观的文学教科书,比较粗俗。因找不到英文原书,不晓得作者本人的编排意图,小编斗胆自己解说几句,供读者诸君参考。其实像这种经典作品,内容都没啥好介绍的,主要就是扯几句闲嗑。才学有限,贻笑方家,见谅见谅。

《战争与和平》以当时四大贵族家庭的人物活动为线索,描写1812年俄法战争的全过程,是一部史诗般的鸿篇巨制,规模和思想性无出其右,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矗立顶峰的圣碑。

一个作家应该有三部作品:成名作,代表作,传世作(或叫炫技作)。乔伊斯这三样都有,《尤利西斯》是他的代表作。一句话就能概括这书多牛B:现代主义分水岭。

这书没什么可说的,法国二十世纪文坛一哥的不朽作。对自己的阅读能力有信心的可以挑战一下。其实小编更觉得塞利纳应该是一哥,谁让他政治不正确呢。

陀爷的代表作。全世界的读者已经为陀爷疯狂了一轮又一轮了。在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如果看见一个青年在电车里眉头紧锁地思考,手上还拿着本书,那他八成是在看《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本书也已经反复出现在后世的许多名著中了。

福楼拜在中国的名气似乎不是天王级别的。但在西方文学谱系里,福楼拜绝对是大宗师级的人物。他出神入化的小说技巧,启蒙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作家。

终于有一位女作家了。排行榜的作者是研究维多利亚小说的,把这个位置给乔治·艾略特也非常自然。《米德尔马契》里有一百五十个人物,各具特色,可以说达到了传统小说的高峰。

托马斯·曼的代表作。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同样一轮又一轮地出现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挪威的森林》里直子居住的疗养院,整个就是《魔山》的翻版。

世界第一部长篇小说(《金驴记》没写完不算数)。在日本的地位和《红楼梦》在中国是一样一样滴,一大批学者指着它吃饭呢。文学价值当然是极高的,可以说日本古典的审美都在里面了,看了一定不会后悔。

小编本人对奥斯丁、张爱玲一类的作家基本无爱,相比之下吴尔夫、萧红才是小编的真爱。你说人家文笔好不好,当然好;艺术性强不强?当然强;文学史上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而且称得上最重要,放在女性作家里更是重要得不能再重要。但是总脚得吧,即使作为女性作家,永远纠缠在痴男怨女、闺房乐事、吊金龟婿的小心思上,真是没什么意思。(也许小编的直男思维太严重,没准女孩子就爱看这个。现在好多网络文学还前赴后继地走在这条路上,吃人家文豪嚼剩下的,说明还是有市场。)想起以前看《倾城之恋》的小说,眼睛都看直了,直拍大腿:作者真是高手啊高手。而看《呼兰河传》呢,完全被那种开阔、苍凉的格局给震傻了,没有心思去想作者是谁了。《爱玛》可以说是奥斯丁文学艺术上最成熟的一部作品,英语文学的必读作品。最后说件糗事:刚上中学的时候,啥都不懂,在书店里看到《爱玛》,还以为奥斯丁是个东北人。。

狄老是小编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国内介绍老人家的时候,动不动就是“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啦,这个那个的,搞得没看过狄老的都以为又是一个苦大仇深的主。其实狄老的书那是相当地幽默,各种讽刺挖苦,各种恰当又诙谐的比喻,即使是沉重的内容也能让人喷饭。小编觉得,可能因为狄老是苦出身,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才能这么举重若轻。《荒凉山庄》是讲司法腐败、批判体制的小说。在处于今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看看这部小说还是挺有意思的。(对!我们就是要批判资本主义的司法腐败!)另外小编觉得把这部书放在这个位置(狄老排名最高的一本),可能有点过高了。也许是排行榜编者偏爱吧。

没啥说的,《安娜》都没看过,还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学爱好者?

不知道为啥,像菲尔丁、康拉德、吉卜林这些文豪,特别不受社会主义国家待见,吉卜林、康拉德经常被扣一个“殖民主义”的帽子,菲尔丁则好多人都压根都不知道是谁。是谁呢?大宗师,大宗师,大宗师。菲尔丁是给英国小说定规矩的人。(悲剧的是规矩立下没多久就被斯泰恩的《商第传》给破了。。)《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是一部史诗级的作品。背景之广阔令人咋舌,教科书般的现实主义经典小说案例。

狄老非常经典的一部作品。人物自传的叙述方式,也是狄老惯用的一种经典模式了。这本书是狄老晚期的一部作品,比起《大卫·科波菲尔》要成熟很多了。原题名是GreatExpectations,意思是指一笔遗产,翻译译成“远大前程”是有讽刺意义在里面。这书还有个译名是《孤星血泪》,注意啊,不是《孤星泪》,那是《悲惨世界》的另外一个译名。翻译们也是醉了。。

这本应该算是福克纳的炫技作了。“押沙龙”是个人名,Absalom,是古以色列大卫王的儿子。典故出自《圣经·旧约》。中学时在图书馆,觉得名字好玩,取下来看过。结果,没看懂。。后来福克纳在小编心里就留下阴影了。。

亨利·詹姆斯(今天一查资料发现长得和詹姆斯·斯派德有点神似)是美国文学大师级的人物,也是在中国知名度不高的那种。这人属于那种“全能文豪”,啥都能写,小说格外出色。格雷厄姆·格林说:“他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就和莎士比亚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一样稳固。”小编看过一点他的原文作品。按文笔划分的话,小编把他分到”文学贵族“。《使节》这本书不作评价,因为小编没看过。

好多人是通过村上春树知道菲茨杰拉德的,不好意思,小编也是。问大家个问题:文学有啥用?哲学有啥用?小编觉得,人类的心里都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更乱的情绪。文学是把这种情绪具象化,哲学是直接告诉你这情绪是啥。《盖茨比》就是这样。对梦想的追逐和最终归于失败,Sowebeaton,boatsagainstthecurrent,bornebackceaselesslyintothepast.(于是,我们奋力搏击,好比逆水行舟,不停地被水浪冲退,回到了过去。)小小的一篇作品,却像原子弹一样,将内心深处某种情绪冲击开来。

啊,到了小编的真爱。“才女”这个词儿基本上就是为弗吉尼亚·吴尔夫量身打造的。她爸就是文坛领袖,本人呢没正经上过学,但是从小家里来来往往的都是各路文豪,加上天资聪颖,很快就独领一代风骚。她的许多作品都是极具开创意义的,这里不展开了。所谓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樋口一叶去世时二十四岁,创作巅峰仅十四个月;石评梅终年不满二十七,创作生涯仅仅六年。吴尔夫算是长的了。相比之下,红颜美人得善终者不在少数。并非红颜薄命,只是天妒英才。顺便说一下译名。流行的译名是“伍尔芙”,确实好听。问题是,人家原名叫弗吉尼亚·斯蒂芬,她丈夫叫伦纳德·吴尔夫,是结婚后冠的夫姓。她丈夫翻译成伦纳德·伍尔芙,不奇怪吗?

当然了,一个译名而已。还有把VirginiaWoolf翻译成“处女狼”的呢。。

陀爷的代表作,没啥好说的。看不懂的同学可以尝试看下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看不懂巴赫金的呢,可以找陀爷的书参考一下。通常情况下,二者都看不懂的人居多。

福克纳的代表作。小编认为是比较难读的一部书,难在文化差异上。好比让一美国人理解《生死疲劳》里的“土改”“轮回”,也不是很容易吧。这书对中国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多视角叙述”呀,“世家体系”啊,“白痴叙述者”什么的,在阿来、阎连科、莫言身上都能找见。这么说吧,你要想研究研究小说,看这书吧,老牛逼了。

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今天看来,怎么说呢,中规中规吧。要是小编来排,不会排这么高。(扫了一眼总榜,居然把《维特》和《悲惨世界》排那么往后,编者肯定是个老宅男。)“名利场”出自约翰·班扬的《天国历程》。这可是当年销量和圣经齐肩的书。

上榜的第一个黑人作家。看黑人文学(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这是绕不过去的一本,划时代的经典。

乔伊斯的炫技作。这种书小编有一个统称,“镇宅之宝”。只要你往书架上一摆,来人看见了,肯定给你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要问你写了啥?瞎编呗,反正全中国也没几个人看懂。不管你懂不懂,反正小编是不懂。

穆齐尔是被中国的主流文学史严重忽略的一位重量级作家。要说文坛的大腕儿都齐齐竖大拇指的,穆齐尔得算上一位。他引导了二十世纪小说的走向,从情节扭向内向的精神性内容。很惭愧,小编没看过《没有个性的人》。闻其大名,没敢挑战。。

参见第十八名。这本书是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里面的叙事真是潇洒啊。

D.H.劳伦斯的代表作。小编现在有点摸清楚编者的意图了,丫八成是一个信教的老宅男。这本书能上榜,大概因为它是劳伦斯作品中不那么“黄”的一本。小编可是超爱劳伦斯。个人的思路是从阶级意识和生态主义来解读劳伦斯。劳伦斯是个非常可爱的人,所谓的“黄”,是重视人本来的价值,是对生存的尊重。对于人与人的对抗、人与社会的对抗,人与自然的对抗,劳伦斯天生持一种反对的态度,不要对抗,只要解放。从某种意义上说,劳伦斯也是一个生存主义者。

这本书小编要强烈推荐。有些人觉得这书过时了,小编觉得这书才是真正适合当下的中国人阅读的书。(许多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咱们还没有那个文化积累,理解不了。)一句话,没有深夜里为于连叹息和感伤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果戈里的代表作。吝啬鬼泼留希金就出自这本书。果戈里的描写和批判堪称一绝。中国人民是非常熟悉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外套》,喜剧《钦差大臣》,都是很早就引进中国,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进步青年。现在的中学课本里也少不了他,不多介绍了。

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这书其实挺苦情的,小编几次都看不下去。小说中人物性格复杂、情感充沛,现在的弱智烂俗言情小说跟这一比就是渣。哈代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诗歌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位大家。

托马斯·曼的成名作。小编对这种家族史题材的作品不是很感冒,但不能否认这部繁复浩大的作品是一部牛掰的作品。最关键的是,托马斯·曼写出来的时候才26岁啊!小编26岁的时候还是个小编。。

中国人民喜爱的老巴同志排名不算高,也可以理解。首先老巴有些东西不一定是他自己写的,再有他为了还债也粗制滥造过一堆东西。但是《高老头》是非常牛逼的。小说不到18万字,却视野广阔,构成一张网状的全景图,《人间喜剧》中的诸多人物都巧妙地穿插在这本书里。拉斯蒂涅屡经社会“教育”后,留下那句“现在,让我们来斗一斗吧。”也是点睛之笔。小编要问,在这个社会,你是愿意成为于连,还是拉斯蒂涅?顺便说一句,老巴其实生不逢时。他要是活在天朝,100套《人间喜剧》都写出来了,不愁还不清债。

乔伊斯的成名作。参见第三名和第二十六名。乔伊斯三本齐活了,排名可都不低。

对于中国的文学爱好者,有一个恒久的难解之问:爱米丽·勃朗特和简·奥斯丁,谁的成就更大,才华更高?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似乎简·奥斯丁更高些。但是,爱米丽·勃朗特是难以模仿的,是才情大于技巧的作家。她真挚、雄劲、粗犷、深沉、高朗,有一种莫可名状的静谧和神秘。建议和萧红对比着看,很有意思。

诺奖得主格拉斯今年刚去世,小编现在还能想起99年格拉斯得诺奖时此书着实轰动了一把,连三线城市的中学生都要找来看一看。

提起贝克特,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等待戈多》啦。一直以来贝克特就是荒诞派戏剧的代名词。其实他小说写的写挺多的,《莫洛伊》《马龙之死》《无名者》是三部曲,内容嘛,感觉和他的戏剧差不多,也没啥情节,净是内心独白。经常有人问,这现代主义、荒诞派啥的,是真的文学啊,还是“艺术家”们瞎扯淡呢?小编说一件未经证实的事儿,如果这事儿是真的,很能说明问题。说,八十年代的时候,《等待戈多》刚刚登陆中国,剧场演出完之后,所有人都没看懂。后来改在监狱演出,犯人们哭了个稀里哗啦。如果这事是真的,只能说咱们的文化积累还够不上研究荒诞派。(学者的力量是够的,普通民众是远远不够的。)

参见第十一名。每隔几年就要翻拍一次的作品。

这书在小编上中学时是必读经典,这些年反倒没什么人提了。个人觉得排到这个位置有点高,但霍桑在美国文学中的辈分在那儿摆着呢,编者又是美国人,也可以理解。小说里对于“罪恶”这个母题的探索是很成功的。“法律上的罪恶和道德上的罪恶”“谁是真正的罪人”这样的问题,在后世小说里相当常见。

屠格涅夫(不是涅格屠夫!)的代表作。在中国人看来,俄国这个文学大国里,普希金、托翁、陀爷、契诃夫、果戈理光芒万丈,屠格涅夫似乎就稍微黯淡了一点,好多人最早是从《猎人笔记》知道他的。实际上屠格涅夫对全欧洲的影响非常大。按出生年来看(单看小说作者),最早是普希金,其次果戈理;晚十年的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算是同龄人;再晚十年是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还赞扬过少年托尔斯泰的作品)。屠格涅夫完成了俄国文学现实主义的过渡,把俄国文学送往了全世界。另外,这一批俄国作家法语都倍儿溜,和同时代的法国作家基本上全认识,看的时候最好放一起看,俄法真是割不断的基情。

榜上最年轻的作品。好书。诺奖获奖作品。黑人文学必读。话说托尼·莫里森得完诺奖之后,美国这边就没信儿了,弄得老美年年一到十月就得诺奖综合征。

德莱赛的代表作,也是早些年必读的经典。美国有一批以记者身份成长起来的小说家,德莱赛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小编是很喜欢这批作家,但但从文学性上讲,包括海明威在内,都不是很受美国国内学院派待见。

这书可说的太多了。首先书就是一奇书。萝莉这词儿就是打这儿来的,书的主人公是一个萝莉控(或者说是个恋童癖)。那可是1955年啊,放美国那也是妥妥的大黄书啊。这书印证了“是金子总会发光”,楞从色情小说给发掘成文学经典。纳博科夫更是一个奇人。小编觉得他的脑袋不搞文学搞个原子弹什么的完全不成问题。纳博科夫是把文学掰开了揉碎了嚼烂了玩透了的人,人家真是在玩文学。他还是个蝴蝶控,据说收藏了20000多个蝴蝶标本,捐给哈佛一面蝴蝶墙。。

小编对老太太不太熟悉。这条等书友们补充吧。

《克拉丽莎》没找到中译本,估计是因为太长。理查森和菲尔丁一样,都是英国小说的鼻祖人物啦。《克拉丽莎》是书信体小说(真能写啊,七卷本),《新爱洛依丝》和《少年维特的烦恼》都可以看作受其影响。

上榜的唯一的中国小说。全中国看过《红楼梦》三遍以上的有4000万人。啥?你还没看过?买买买呀,就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

从此处开始,小编至少有三处要狠狠吐槽这个排行榜的编者,请书友们自行躲避。(此处主任删去68字。)嗯,我们也是有审查制度的。

此外呼吁大家千万不要买盗版书,小编在《简·爱》上有血的教训。曾经看过一个盗版的插图本《简·爱》,看完之后感觉花了一本书的钱看了三本:书里把简·爱画得跟李逵似的,还和《钢铁》拼成了一本;前一页是“简·爱深情地对罗彻斯特说”,翻过一页就是“同志们,冲啊!”

经典有两种。比如我们现在的电影工业很发达了,但是费穆的《小城之春》依然是无法超越的标杆,曾经是经典,现在是经典,将来还是经典,谁看都是经典。另一种比如即时战略游戏《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今天看来,简直是渣画质,平衡性也一般,可当年是人家把即时战略这条路子趟开的。(92年的《沙丘魔堡》和95年的《魔兽争霸》1代当然是先驱者,小编都玩过!)《红色的英勇标志》属于后者。歌颂英雄的战记文学,与聚焦个体的现代战争小说,这部书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节点上。

胡仲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斯坦贝克的代表作,是一部没看过就一定要读的经典作品。

国内对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了解还不太多。(白银时代是相对于普希金、屠格涅夫那个“黄金时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文学又一个文豪辈出的时代。)安德列·别雷的《彼得堡》是白银时代中小说的代表。

纳博科夫曾把《彼得堡》和《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变形记》合称为二十世纪西方“四大名著”。

一谈到非洲文学,人们总是说库切、戈迪默、索因卡等诺奖作家。但在他们前面还有更伟大的作家,真正的非洲现代文学之父,绝对一等一的大咖阿契贝。

有人问,非洲有文学吗?对这个问题,容小编问一句,中国有文学吗?中国有?那非洲也有。

我们对非洲文学的了解太少、太少、太少了,落后西方太多、太多、太多了。相信小编,这个世纪一定是非洲文学的世纪。幸运的是,小编的学姐师弟中就有许多研究非洲文学的,有的已经在非洲生活了好几年,假以时日,中国人对非洲文学的认识一定焕然一新。

十七世纪是法国古典主义大行其道的年代。这本书吸收了古典文学里的套路情节,但是也先驱性的将笔触放在个人的心理描写、欲望冲突,开启了“法国式”小说的模式。

加缪的成名作。加缪是小编大爱的一位作家。他最大程度地揭露了现代社会个体的生存困境: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

薇拉·凯瑟的代表作。小编觉得,这本书能上榜的唯一理由,就是编者是个有传统“美国梦”的美国人。

纪德是一个很难捉摸的作家。反殖民、同性恋、共产主义,艺术上的思想也很驳杂、甚至混乱。小编真的很难评价这位作家。当然,他是大师。

中国人比较熟知的一个八卦:纪德和罗曼·罗兰受邀访问苏联。亲眼看到了苏联真实的情况之后,两人都觉得不是那么回事。纪德写了《访苏归来》进行批判,发表之后受到了欧洲知识分子的围攻。而罗曼·罗兰“老谋深算”,尘封了半个世纪才发表,在当时和后来都成了知识分子的良心。小编只能说,论文学,罗曼·罗兰不如纪德。

还有,千万不要把纪德和萨德弄混,如果你不想收获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的话。小编不会告诉你他为什么知道。

伊迪斯·华顿的代表作。伊迪斯·华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很有名气的女作家,一般认为她受亨利·詹姆斯的影响,心理分析非常细腻,深受女性读者喜爱。

伊迪斯·华顿出身于大富之家,才气逼人,丈夫却是个平庸角色。她简直就是美国版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的那个)。不光本身有钱,写的小说巨畅销(女性才是生产力!),比亨利·詹姆斯有钱多了,曾经买了辆豪车,拉着亨利·詹姆斯到处兜风(俩人之间是纯洁的友谊)。

不是《好兵帅克》也不是哈金的那本,这书和这人小编真是一点都不了解。

查了下资料,作者当年和亨利·詹姆斯、H.G.威尔斯是邻居,侧面说明亨利·詹姆斯多么文坛翘楚。。(福特·马多克斯·福特创办文学杂志,和当时的一众文坛大腕有交集,还和康拉德合写过小说,估计也是文坛核心圈子里的一位,只不过恰巧在中国不那么出名。)

去年有部日剧叫《昼颜》,描写女性出轨的,播出后好评如潮。凯特·肖班也写过一本关于女性性意识的觉醒、大胆追求婚外情的作品,就是这本《觉醒》,发表后引起轩然大波,几遭磨难。那是1899年。女权主义一路走来,可谓步步带血。

再多说一句,小编曾经听过金莉老师的美国女性文学课。听之前觉得,美国文学不都是杰克伦敦、海明威那种纯爷们儿的文学吗?听过之后才知道,美国女性文学比男性有过之而无不及。之所以我不知道,是因为文学史是男人撰写的,他们不想让我知道。

路漫漫,其修远,女性万岁!

延伸阅读:

本书收录了伊迪斯·华顿、凯特·肖班等,跨越了三个世纪、来自十五个国家、共二十七位女性作家所写下的作品。这本文坛女文豪的合集便让女人们可以安安静静地享受一顿精美的阅读晚餐。

对想写小说的人,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是绝对不能不看的。看福斯特的小说,就琢磨吧。

要是想看知识分子那个纠结啊,那个拧巴啊,那个无所适从啊,找索尔·贝娄就对了。反正小编是咬着牙读下来的。

左拉非常好看的一本书。这本书是讲煤矿工人和罢工斗争,极其真实地暴露了煤矿工人贫穷、悲惨、恶劣的生活,字字刀割,句句见血,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某国的现状。所以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左拉代表的自然主义的蓬勃时期,恰巧是东方文学积极向西方学习的时期。因此自然主义对日本和中国等东亚国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挺奇怪的,亨利·罗斯在西方也是有一定名气的作家,居然一个中译本都没有。这书名也不太好翻译,直接上原文了。主要就是讲“犹太人那些事儿”,亨利·罗斯也是犹太写作者里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

和电影“美国三部曲”没啥关系,这里是说帕索斯的《北纬四十二度》《一九一九年》《赚大钱》三部作品。这个系列有两个值得说的地方:一个是采用“群英”式的多主人公模式(十二位!),另一个是将三种短文——“新闻短片”“摄影机眼”“人物特写”穿插其中,相当巧妙。

汉姆生的成名作。汉姆生这人咱必须得一分为二地看。咱这里不谈政治,只谈文学。文学上他绝对是北欧的超级大咖,对世界文学也有着深远影响。

此书是德国家喻户晓的名作。作者用了很多现代叙事技巧(或者说将电影手法植入小说),制造了无数个混乱的风暴和涡流。这书会给人带来很奇妙的阅读感受。

阿拉伯文学一直是小编的软肋(实在是没有勇气学阿语啊),阿卜杜拉·拉赫曼·穆尼夫的资料实在太少,能参考的英文也寥寥无几。不过小编估计他没有来过江苏。

以下引用薛庆国老师的《城脚下看天方文学》:“其代表作《盐城》五部曲颇像一部史诗,描述了石油给海湾阿拉伯国家带去的巨大变化。作品展现了批判现实的政治锋芒,对现代叙事技巧的运用也很娴熟。”(《中华读书报》2013年8月28日第5版)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阿拉伯人是没有姓的,用的是联名制,西方人总是用自己的习惯给阿拉伯人“改名”,容易混淆。大家还是多向懂阿语的同学请教吧。世界上绝不只有西方文学,阿拉伯文学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富恩特斯的代表作。巴尔加斯·略萨当年得了诺奖,基本就宣告富恩特斯和诺奖无缘了。没过两年,富恩特斯去世,整个墨西哥乃至拉美一片哀恸。拉美文学必读的几位作家之一。

请诸位随我大声说三遍:编者脑袋有病。

海明威虽然名震四海,荣誉等身,但因为是记者出身,小说带有新闻报道的风格,总被美国正统学界视为“二流作家”。小编对这种做法就一个态度:呸。

《永别了,武器》是小编的文学启蒙之书。这书第一次让我知道了文学的可贵之处——那些华丽文字以外的、如烟霭般牵引笼罩的愁苦与情绪。用什么语言都形容不来小编对此书的喜爱。

译本当然很好,但小编还是建议读一下原文,至少读第一章,好好感受下海明威使用英文的韵律和跳跃,再结合全书的基调,对理解这部书可以更上一个层次。

看名字就知道这小说有多感伤了。小编觉得上可以追溯到斯特恩的《伤感旅行》,下可以找到石黑一雄的《别让我走》。

特罗洛普最有名的是《巴塞特郡记事》(网格本里确实用的是“塞”)。喜欢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同学可以看看。

狄更斯的成名作。这部书可让狄更斯把才华抖得淋漓尽致,十八般幽默讽刺毒舌全招呼上了(小编觉得匹克威克就是个腹黑男)。

小说里故事套故事,能看出《天方夜谭》《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影子;而漫游的方式,明显是受了流浪汉小说的影响。狄更斯取其精华,又不落窠臼,这就叫能耐。

请诸位大声跟我念三遍:编者脑袋进水了。

千万不要以为《鲁滨孙漂流记》是给小孩儿看的。如果小编来排的话,至少要排到全榜前三。《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伟大、伟大、称其伟大都形容不了其伟大的巨著。

这是真正的世界文学作品,它的影响范围波及全世界,里面又大量的原型和元素供后来者发掘。

请诸位大声跟我念三遍:

编者脑袋里都是咖喱,编者脑袋里都是咖喱,编者脑袋里都是咖喱。

《维特》是小编的文学初恋。维特细腻、纠结、忧伤的情感,至今都滋养着小编。这么多年,小编自己也写了些小说,有的时候要给人物起个外国名字,小编从来不敢用夏绿蒂。因为夏绿蒂只属于维特。

更不用说《维特》出版之后全欧洲为之疯狂,书店挤得像灾荒年间的面包店一样;更不用说全欧洲的青年恨不得都穿上青衣黄裤,捯饬成维特范儿;更不用说歌德是世界文学的祖师爷,仅次于维吉尔的欧洲文学第二人。

编者就是个吃咖喱的。

一沾上“哲学”,总容易让人觉得眉头紧锁、苦大仇深。其实伏尔泰的小说也是挺妙趣横生的。

黑人文学的里程碑作品。当一个族群受到偏见和歧视,否定、分辩、隐忍、暴力,都不是最好的方式。以文艺的力量直指歧视根源的社会制度,往往是瓦解歧视的最好手段。

《火山下》既有古典的悲怆情感,又随处可见现代性。古典和现代在这部书里达到了一个奇妙的平衡。

经典文学总是塑造经典人物。“多余人”便是俄国文学为世界文学贡献的经典形象。奥勃洛莫夫是“多余人”里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多余人”身上其实具有很复杂的文化元素,对中国的影响也颇大。鲁迅笔下的涓生,叶圣陶笔下的倪焕之,都是中国的“多余人”。有趣的是,奥勃洛莫夫老死在沙发上,新世纪的青年抱着手机老死在床上,“多余人”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女权主义并不是单一的思潮,背后实际上存在着一系列不同层面的权利斗争。比如问一位女性,早上照镜子的时候看到了什么?白人女性回答:看到一个女人。黑人女性则回答:我先看到一个黑人,其次才看到一个女人。

《他们眼望上苍》是一部黑人小说,一部女性小说,也是一部个人成长小说。这种作品就是天生注定的经典。

司各特也是一代宗师,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他绝对想不到,后来的影视剧能挣这么多钱!其中不少是拜司各特所赐啊)。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艾凡赫》,第一遍看的时候真是荡气回肠。缺点嘛,再看第二遍的时候就觉得,这也太中二了。

现在的《雪国》译本都不错,但小编要说,想领略川端康成之美,还是得看原文。这就是绝对的文笔的力量,纯粹的文学美的震撼。川端康成就是日本现代文学的顶峰。

内容不介绍了,没看过的赶紧看去,这本是中国人绝对不能缺的。

老舍在《一九八四》刚出版的时候就看过。他的评价是“书里充满了惊险的幻想、阴森的谣言”。五十年代的时候,都要做集体工间操,陈梦家做着做着,突然来了句:“这是1984来了,这么快!”

意大利文学中圣典级的作品。

《皮袜子故事集》中的一部。库柏是美国文学祖师爷级的人物,那个年月当然不能用文学性来评判,把他和司各特、巴尔扎克放在一起对比着看,会很有意思。

《汤姆叔叔的小屋》告诉我们,文字以外的意义,有时候大的超乎你我的想象。

小编已经无力吐槽编者了。雨果这种同行恨读者爱不给后代作家留活路的作家,居然排在第九十名。。雨果之后,谁还敢写浪漫主义?

话说回来,《悲惨世界》的缺点也很明显。法语创作者,比如雨果、凡尔纳、埃尔热,似乎都有资料收集癖,在作品里不把收集好的资料用光就不过瘾似的。《悲惨世界》的主线其实就六个字:儿女情,英雄血。而雨果把巴黎介绍得那个详细啊,生生搞出三大本出来。《巴黎圣母院》也是一样的毛病,跟个导游似的开篇先一通介绍(译本还有一大堆注释!),小编硬着头皮尝试了几次,还是把它归入“死活读不下去”榜里。

相比之下,《九三年》就恰到好处,个人认为是一部传世作。

顺便一提,所谓“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这话确实是雨果说的,但文豪说的是被迫害人都躲在下水道里,他们是良心,跟排水系统好不好没啥关系。

小编更觉得《在路上》的成功之处在于继承了流浪和自我放逐的母题。在它前面能找到《瓦尔登湖》,后面能找到《荒野生存》,既是一种对生存意义的拷问,也是一种异样的生存主义的探寻。

科幻界大名鼎鼎的著作,号称“第一部科幻小说”。实际上是一拨文人冬夜无聊,写故事取乐,用古老的恐怖故事嫁接了当时流行的科学实验。其实这部书成功之处更在于三环套月的叙述模式,和“文明的野蛮人”这个母题。

玛丽·雪莱她爸是著名公知,她妈是女权运动领袖。看她名字就知道,她是大诗人雪莱的老婆,也是一位成功上位的小三。她和雪莱是私奔的,跑的时候还带上了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怎么像达坂城的姑娘)。她妹妹后来怀上了拜伦的孩子,这一大家子好多八卦可说。。

兰佩杜萨1957年去世,他的一生都在沉默和阅读中度过。《豹》1958年出版,瞬间轰动意大利文坛。孕育和绽放,作者本人的经历比小说更值得回味。

耳熟能详的一代经典。小编觉得“共鸣”与“反英雄”是它的两个关键词。

侦探小说的鼻祖,柯林斯乃是首开先河之人。此书采用了当时比较新颖的第一人称视角,更绝的是用了八个第一人称,作家的创造力可见一斑。

一部绝妙的讽刺小说。和狄更斯的戏谑、马克·吐温的幽默、冯内古特的黑色幽默又都不同,哈谢克的讽刺是辣椒加芥末,让人在辛辣的嘲讽中甚至感到一丝荒诞。

这本估计是编者为了赶时髦加进来的,毕竟《暮光之城》在西方那么火。一看名字就知道这书是讲吸血鬼的,德拉库拉是罗马尼亚语的拼法,更熟悉的名字是德古拉(不知道这书的也知道《吸血惊情四百年》吧)。这本书是吸血鬼文学的肇始,德古拉、范海辛,都是从这里来的。这位作家的功绩和清军入关有的一比,给后世影视剧产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不过罗马尼亚这片地儿,城堡多,神秘生物多,好作家也多,就是吃了小语种的亏,让人知道的不多。

也译作《三剑客》,两种译法各有长处。一般说来,大仲马这种通俗文学作家都不入专家的法眼,但《三个火枪手》实在是太著名了,传奇小说的最高峰,没法让人忽略。

oneforall,allforone!

小编以为,福尔摩斯最好看的地方,并不是“基本演绎法”的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的推理过程,而是一种“优雅”的态度。现在推理作品的出版很混乱,日本三流作家骗稿费的作品都拿来出版,别说优雅了,能有点吃相就不错了。

戴侃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大家都记得《乱世佳人》里的费雯丽吧。这书也应了那四个字:经久不衰。

THE END
1.5秒内快速说出三个知名汽车品牌挑战!看看你的汽车知识水平有多奥至于这份调查中最另类的回答,也是因为这一点,和自身条件有密切关联,因为受访者是个土豪,所以想起来的汽车品牌都很贵,比如法拉利、迈凯伦和兰博基尼,这些动辄几百万的超跑豪车,平时见到的频率都不高,除了真爱和是潜在受众群体之外,谁还会不假思索的就把它的名字报出来?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UH46MS0556B7PB.html
2.四个字的豪车品牌有哪些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四个字的豪车品牌有哪些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5344575
3.余承东:问界M9销量远超预期五座版将发布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今年问界有望实现销量46万辆,与理想汽车持平。 除了在国内销量领先,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问界系列也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据CleanTechnica 6月分析数据显示,在当月全球Top 20电动车型排行榜中,问界M7、M9排名第11和第15名。在上半年全球Top 20电动车型榜单:问界M7更是跻身前十。https://m.12365auto.com/news/20240906/533947.shtml
4.《恃宠而婚》今婳晋江文学城论姿色,温树臣担得起:“名流之首”四个字。 3046 572357 2019-11-23 14:44:29 3 第3章 二十三,到法定结婚年纪了。 3861 483225 2024-08-25 16:55:12 *最新更新 4 第4章 当着女人的面,温树臣合上了夹着酒店房卡的菜谱。 3084 432351 2019-11-25 23:32:08 http://www.41522.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3972205
5.小说免费阅读的全部小说小说免费阅读最新作品全集在线阅读当他们契约到期,去民政局离婚时,一排豪车停在她面前,楚黎川带着两个同款缩小版男孩,手捧玫瑰,笑容宠溺的望着她。“老婆,我和儿子来接你回家。” 刘浮生白若初 作者:小说免费阅读 简介: 有人说,官场是权力的游戏,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比江湖更险恶。刘浮生觉得,官场是情与法,黑与白,真实与谎言,更是人间http://www.xsw5.com/author/1000135/
6.《大佬的影后夫人她又美又飒》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帝京那位三爷竟然喜欢上了一个连学都没上过的野丫头。 听说还捧在手心里宠。 让整个帝京震惊之时,叶三爷却颇为骄傲地说了一句话:“我夫人可不简单。” 叶寒之从来不相信一见钟情,直到遇见了唐芷兮 北方有佳人,倾国又倾城… ** 唐芷兮很喜欢穿裙子,后来叶寒之的衬衫袖扣全都是她裙子的https://m.xs.cn/book/213739496081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