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乔布斯和雷军学品牌发布会,6个法则18个技巧

2024年,新能源汽车各种发布会和持续热点爆点如火如荼。

首先,特斯拉的防弹“武僧”闪亮登场,出道即巅峰;紧随其后的是理想MAGA的“翻车”事件,让人侧目;接着,雷军凭借一己之力将小米SU7的发布变成了一场春季焰火,炙手可热;上个月,先有比亚迪方程豹全家的亮相和极氪的辉煌上市,后是北京车展上“推背感”的雷军和蹭流量的周鸿祎火爆出圈。

然而,尽管各家厂商都投入了巨资和心血,为何有的顶流现世,有的波澜不惊?有的备受赞誉,有的却饱受非议?

本文不去评判产品的优劣,也不讨论公关的高下,更不谈那些“招待宴”式发布会,而是从品牌发布会的趋势出发,找到一些基本原则,并给予一定方法!

一、品牌「发布会」的前世今生和三种类型。二、重新认识品牌发布会:段位、新认知和分类。三、6个检查点,打造专属自己品牌发布会——情绪价值、连接、优越感、参与感、仪式感和故事。

说到发布会,必须要谈乔布斯和他那六次改变世界的发布会:

备注:文末彩蛋——乔布斯6次发布会的精彩瞬间!

然而,世界上只有一个乔布斯,因此,有了第二种类型的品牌发布会——以聚集共创者为核心的「品牌发布会」。

2008年,Google举办了第一届开发者大会GoogleI/O。“I/O”代表着“在开放中创新”(InnovationintheOpen),至今每年5月举办,已经持续了20届。

I/O开发者大会最初只是谷歌向外界展示一年来最新、最前沿、最尖端的创新成果。如今,它已经成为谷歌生态伙伴们最重要的盛会。在大会上,众多开发者共同展示一年来的持续创新和共建赋能等内容。

类似的案例还有Airbnb举办的AirbnbOpen房东大会(首届2015年)、蔚来的NIODay(首届2017年)、乐高的LEGOCON乐高大会(首届2021年)、lululemon的周年庆。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第三类发布会,如引领科技浪潮的CES、MWC以及IFA展,以及巴黎和伦敦的四大时装周。

这些发布会汇聚了全球顶级的意见领袖、时代话事人和超级用户,每一场都是对未来潮流的引导和预见。

让我们从头开始,是时候重新认识一下品牌发布会。

要了解品牌发布会,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目的或目标。

一般而言,品牌发布会有三级段位。

无论哪种目的,品牌发布会都不再是一个简单推出产品或官宣态度的市场营销活动,而是一个品牌展示自己的「舞台」。

将品牌发布会视为一个「舞台」,一切就会变得通透明晰!

在这个「舞台」上,你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焕活个性,让人们愿意为你张目传播;也可以激发好奇心和期待,让更多人念念不忘并积极购买;还可以创造令人难忘的互动体验,与目标人群建立情感共鸣;更重要的是,这是你与世界互动、与时代共舞的机会。

若是认同这样的观点,那么以下结论便显而易见:在这个舞台上,品牌不再只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如同舞台上的演员,宴会中的主人,是一个真实而有趣的角色。

我们将扮演导演的角色,将整个发布会设计成一场令人惊叹的舞剧。从情节的起伏、角色之间的冲突,到故事的反转,为每一个细节都将注入想象力。

品牌,其实只是一个演员!在这个舞台上,要表演、表现和表达好自己。

如果你真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的,那你就好比是宴会的主人,你在为客人们举行宴会。而有时候,宴会的主人是在为自己举行宴会。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

更激进的推论是,世界上只有两种发布会:

对大部分品牌来说,也许没有乔布斯、雷军或者余承东这样的人物,但这并不妨碍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布会方式。

为了演示这个流程如何操作的,品牌猿引入了提问的方式来检查自己发布会的特征,遵循这些原则不一定能让发布会立即出圈,但这一过程应有助于你看到从原则到实践的飞跃。

让我们依次从情绪价值、连接、优越感、参与感、仪式感和故事叙事六个关键词检视自己。

企业的终极目的,也是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即创造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

——彼得·德鲁克

一个成功的品牌发布会第一步,是审视你能为参与者带来哪些独特的「价值」。

需要强调以下三点:

第一、必须有「情绪价值」!

这里的独特「价值」不仅是产品创新或领先科技,也不是使用上的理性价值,更多是指各种「情绪价值」。

就像一场精彩的舞台剧一样,优秀的内容不仅仅创造财富,更能帮助观众获得独特的情绪体验:这些情绪价值可以是“见证”,带来独特的体验;如“惊喜”,带来一点多巴胺;还可以是“炫耀”,汇聚个人荣光;或者是“归属”,获得某种认同和共鸣.....。

就如同「科技创新」这种理性价值,苹果带来的是「惊喜」,华为带来的是「自豪和自信」,而小米则更多的「美好向往和归属」。

例如,「遥遥领先」的技术可能没有人关心,但「遥遥领先」这个词却让华为一次又一次成为“网红”;同样,小米SU7的出圈不是因为罗列了那么多数据,而是因为致敬(模仿)了保时捷的设计。

另外,你认为「创新技术」大多没有价值,能为用户生活赋能的技术才有价值。这也是库克领导的苹果手机发布会逐渐失去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第三、「认同感」是传递「价值」和「情绪价值」的触发器。

因此,在发布会之初就明确你要创造的「价值」、「情绪价值」和「认同感」,或许能让你的发布会一出场就与众不同。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首先应该要做的是给他们灌输“划向大海的热情”。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接下来,就需要明确你的发布会「连接」了什么?

这里的「连接」,是指发布会创造的「价值」,能否与人们更高层次或更深刻的需求相连接。它可以是与过去或未来、与意义的连接,与特定社群或志同道合者的连接。

也就是说,你要做的不仅仅是告诉人们你的产品有多么出色,解决了什么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人们你的品牌如何与某种美好,意义,潮流,群体或其他事物相连接。

必须注意的是,发布会是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连接,而不仅仅是产品与使用之间的连接;同时,连接不仅是一种营销手段,更是一种与用户建立深层联系的方式。

在各大电影节上,明星们一个个走上红毯争奇斗艳,不遗余力的“表演”,以吸引媒体和人们的注意。为什么?他们正通过红毯秀塑造自己的身份!

这种身份认同的关键在于获得一种优越感,让自己感觉超越他人,进入一个专属的圈子,这也被称为「社交货币」。

在乔纳·波杰的畅销书《疯传》中,「优越感」被归为感染力六原则中的第一原则「社交货币」。

就像人们使用货币能买到商品或服务一样,使用社交货币能够获得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更多好评和更积极的印象。

——《疯传》

对品牌来说,让一个人通过参加一场发布会就能够建立身份认同可能是一项挑战。然而,通过发布会,简单有效地给参与者贴上某种标签,让他们获得一丝优越感,却很容易实现。

给出四个小技巧,帮助你创造「优越感」:

正如大家所知,优越感源于各种标签,比如科技极客、时尚达人、豪车名表圈、二次元等;“你们之前说的都是错的,我的消息才是对的”,这种“先知信息”也是一种标签。

无数个标签构成了一个「人设」,这些「人设」可以让参与者拥有和传递积极的形象:如智慧、聪明、善良、求知欲强等特质。

而最重要的稀缺则是参与者身份的甄选和举办场次。一个任何人(包括媒体)都可以参与的发布会和一个每年举办几次的发布会肯定价值微小。

所以,也可以说品牌发布会的本质是发行「社交货币」,一种能让参与者产生优越感的货币。

前三个检查点说明了发布会的一些基本原则,第四个检查点则是面对最新的趋势,你需要为你的融合点什么新东西?这就是参与感和共创感!

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三个原因:

在这样一个崭新的数字时代中,品牌发布会,不论谁是主角,都有一个新的原则:让一部分用户参与进来!

只有这样,舞台才能成为一场盛会,而不仅仅是一次营销活动。这也是雷军小米发布会了不起之处,他在乔布斯发布会上向前一步,融合了自己的基因《参与感》。

将此做到极致的则是蔚来——每年1月的NIODay,这是蔚来用户自己的节日,一场共创感式发布会,真正的用户「年度盛事」。

以2020年的NIODay为例,蔚来用户深度参与NIODay的各个环节(选择城市,流程,演奏,场地布置等。)

10座候选城市,超4万人参与投票;有260多名用户参与了NIODay的共创;近200名成都用户志愿者热情接待来自全国的车友;NIODay由用户主持开场,用户社区单曲,用户故事短片,以用户视角感动用户。

实际上,参与感还可以理解为“以用户连接用户,让用户感动用户”。

当然,如果能够在战略层面上实现参与感和共创感最好;如果做不到,至少在战术层面上要有参与感。

这时,请问自己——你能给用户开放一个参与节点吗?

通过能够相互连接的参与和共创行动,才有可能激活情绪价值,形成真正的网络效应,成为流量和热点。

每个人都有一些美好的时刻,有的是美好的,有的是惊喜的,有些是荣耀的,有些是反感的甚至厌恶的,这些瞬间的时刻有时候能陪伴你的一生。

——《行为设计学》

「仪式」被心理学称为「积极的决定性时刻」或「峰值时刻」,它能够让情感更加牢固。

为什么那些顶级品牌如此热衷于打造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仪式呢?因为「仪式」可以产生归属感、信任感、被欣赏和被尊重等难以建立的情感,还能不断输出惊喜和美好的记忆。世界上最顶级的仪式感莫过于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圣火传递。

对于品牌发布会来说,「仪式」指的是任何标志着某个特定时期或事件重要性的活动。仪式中的行为具有深刻的意义,它将当下与过去发生的事物以及我们对未来的希望联系在一起。

比如启动仪式、揭幕仪式、倒计时、红毯、拍照打卡等,虽然这些仪式已经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这些花哨的手段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策划一个有水平的仪式仍然是发布会中不可或缺的工作,甚至是战术层面的头等大事。

技巧1:有意义——任何仪式必须赋予意义才能具有价值

事实上,大家往往低估了「仪式感」的想象力。「仪式感」并不需要标新立异或奢华的仪式,而是将你和你的用户联系在一起,将你品牌的意义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

一个动作、一个徽章、一张照片、一个手环,都可以成为品牌将意义融入用户生活的工具。

典型例子还得说雷军,亲自为首批车主开门,这比交钥匙和拍照创造的优越感和仪式感不知道高了几层楼。

技巧2:找「神殿」——找到神圣的空间场所

简单来说,一个神圣的场所是指为特殊用途专门预留的空间。说到对你而言的特殊空间,你或许会想起一件只在那个空间里发生过的事情。

除此之外,一些活动会因为特殊场所进行而更加特殊。在北京798举办发布会将赋予艺术气质,乌镇因为互联网大会具有科技基因,敦煌或长城上的发布会将拥抱中国式浪漫。

当然,你可以将一个空间临时打造为神圣场所,也可以将任何空间临时预留出来,并赋予神圣的意义。比如故居,物质遗产,“第一”的头衔等等。

技巧3:有意义的人参与,仪式会变得更加神圣

有重要意义的人参与,也是「仪式感」必不可少的,他们的到来,会让仪式感变得更加神圣。

为国王加冕的教皇,总统宣誓的大法官,为战士授勋的将军,迎接烈士骨灰回归的仪仗队.......。读书会邀请到原书的作者,周年庆典邀请到某位KOL,甚至是成年仪式上一起成长的伙伴.......。

lululemon中国大陆10周年

故事是人类学习和沟通最有效的方法。一个完美的发布会最有力的原则是以故事叙事。不幸的是,对于这一原则,大多数人更倾向于违背而非遵守。

现在,我们一起重温乔布斯那六次改变世界发布会中的「故事」瞬间。

当然,讲故事也需技巧,请让品牌猿提问chatGtp“乔布斯发布会对我们的启示”得到的8个答案来说明这一点:

需要指出,乔布斯的「故事」尽管没有具体用户参与,但却始终制造着情感共鸣,让每个听众都感觉他们是那个故事的一部分。

雷军的「故事」玩法不同,他讲产品和创新的故事,自己的故事,用户的故事,伙伴的故事,说他是「故事大王」当之无愧。

再次强调一下,雷军的发布会绝不是“模仿”乔布斯,从第一届就注入了自己的基因、态度和故事,而且有三个独创:

时至今日,就「发布会」的拿捏,乔布斯之后雷军全球内无可匹敌!

如果你想快速回顾一下,下面是品牌发布会的六个关键点:

1、你为用户带来了什么样的「价值」和「情绪价值」?2、你的发布会连接了什么更高维度的东西?比如意义梦想社群?3、你的发布会能够帮助参与者建立什么身份或「优越感」?4、你的发布会有「仪式感」吗?5、你能给用户开放一个「参与」节点吗?6、你会讲「故事」吗,用故事叙事打开发布会?

最后,还是那句话,所有方法论的核心——学者死,似者生,越者兴!

THE END
1.世界十大豪车标志,世界十大豪车豪车是指价格高昂、配置豪华、品牌声誉卓越的汽车,它是消费者追求高品质、高档次、高性能等多种需求所选择的一种汽车车型。世界上有很多品牌的豪车,而其中有些品牌更为著名,这些豪车标志成为了代表豪车品牌的标志性符号。接下来,本文将为你介绍世界十大豪车标志以及对应的豪车品牌。 首先,法拉利的马标是世界豪车https://www.yoojia.com/article/12133442303868255979.html
2.揭秘汽车世界,探寻最后一个跑车车标的神秘身份1、你好,这是特斯拉品牌的汽车LOGO,特斯拉是美国著名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创始人是闻名遐迩的科技天才埃隆·马斯克。 2、这五个超跑车标,你认识几个?风之子帕加尼若要打造世界上最美的车,没有其他选择,一定要去意大利的摩德纳实现梦想,这是赛车传奇人物范吉奥对这款超级跑车创始人的建议,后来,在F1传奇车手范吉奥的帮助https://internet-access.vqaq.com/b93535E6769E.html
3.全球的5大豪车标志,奔驰宝马没有上榜,能认识3个的都是老司机豪车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而豪车的标志你认识那些呢?全球的5大豪车汽车商标,奔驰宝马没有上榜,能认识3个的都是老司机! 第一个是帕加尼,帕加尼所生产出来的跑车最低售价是1200万,它是一个来自意大利的品牌,旗下的跑车都是纯手工打造。 第二个是西尔贝,西尔贝的最低售价是5000万元,它是美国非常有名的豪车https://www.epbiao.com/shangbiaos/2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