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省份北方仅剩两席,北方发展为何连西部都不如? 2022年各省GDP公布后,排名前10的省份,北方仅剩下山东河南两席,其余八席皆被南方省份瓜分。差距更大的是城市,北方... 

2022年各省GDP公布后,排名前10的省份,北方仅剩下山东、河南两席,其余八席皆被南方省份瓜分。差距更大的是城市,北方仅北京一座城市进入前10,其余九城皆在南方。

在东西差距缩小的同时,北方开始掉队了,与南方差距越拉越大。

中学教科书上,曾列出过“中国三大差距”,它们是: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和东西部差距。其中,东西部差距凸显出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90年代中期,我国为争取以“发展中国家”地位入世,接待了一个WTO的考察团。考察团在看过东部的上海和深圳后,质疑说:“中国确实不是发展中国家!”

陪同考察的领导急了,连忙把他们请到了西部。看到东西部巨大的贫富差距后,考察团才写了一份赞同中国以发展中国家加入WTO的报告。

从此,“东部富、西部穷”成了国人固有的印象。

但纵观2022年各省的GDP排名,“东西差距”正在被“南北差距”取代。以重庆、四川、贵州、陕西为代表的西部各省正快速崛起;北方各省,除了北京外,集体下滑。

从历史表现看,40年前,中国经济20强榜单上有11座北方城市,南方稍微劣势一点;40年后,20强中有15座南方城市,5座北方城市,南方已取得压倒性优势。

如果把中国分成东西和南北两个维度,分别去比较的话,会发现一个更有趣的现象,如图:

北方“西部化”,西部“南方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再举两个南北差距的例子:

第一、中国最富裕的区域在东南,最穷的区域在东北,同为东部地区,只仅因南北之差,发展状况天差地别。

第二、去年,北方省会太原市的GDP为5571亿,江苏省县级市昆山GDP为5006亿。一个北方省会的GDP和一个南方的县级市差不多。

这十几年,北方各省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会不进反退呢?

第一点原因是北方各省的历史包袱重。

众所周知,我国的煤炭、石油资源,大都集中于北方。

在天然资源的加持下,建国初期,我们把苏联援助的重工业大部分放在了北方,尤其工业基础好的东北。南方除了一座上海,几乎没有重工业集中的城市。

等到改革开放,经济从计划向市场转轨时,由于技术差、成本高、没销路,这些重工业变成了北方各省市的包袱。

南方各省没有这些烦恼,可以轻装上阵,用政策、财政等手段全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这些民营小厂显然更能适应市场经济。

与此同时,北方各省在“保国企”和“促民营”之间来回摇摆。东北有很多领导是从各大国企中提拔上来的,他们对老东家充满感情,在民营与国企之间,他们多数会选择国企。

国企是要用财政来支持的,厚此薄彼,东北的民企自然竞争不过东南的民企。

第二点原因是资源型城市的破落。

如前文所述,北方多煤多油适合发展重工业。一批资源型城市跟着拔地而起,如产石油的大庆、玉门,产煤的山西、鄂尔多斯、鹤岗。

改革开放后,这些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也不错,毕竟石油、煤炭是硬通货,无论是民营还是国营的工厂都要买。

可随着资源枯竭和绿色转型,北方的资源型城市日薄西山。

玉门市挖不出油了,13万人跑掉了11万;鹤岗房价崩了,一套房子的价格比不上深圳的一平米;鄂尔多斯盲目扩张城市规模,造了一座鬼城,迟迟等不到外来移民;山西的煤老板,不再嚣张,在煤价的震荡中苦苦挣扎。

北方的资源型城市,除了卖资源外,找不到新的增长点。

南方的反例是深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得到了诸多特殊优待,也是一座“资源型城市”。

等到2000年后,全国都开放了,“特区不特”的尴尬笼罩着深圳人,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的网文,把这种尴尬推向了高潮。

第三点原因是北方少了些培养大企业的土壤。

明清时期,山西没有煤矿,晋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建立起了一个“白银帝国”,他们骄傲地说:“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

百年后,山西没有晋商了,只有煤老板了。他们开着豪车奔驰在北京的街头,搂着女演员,四处投资影视剧。煤矿的生产效率、安全状况,全不关心,反正一铲子下去就有钱,躺赚。

这就是企业家精神。各地都可以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但不是每个地方的人都有企业家精神,环境是硬件、精神是软件,一个地方想要发展得好,二者缺一不可。

北方多了些官本位思想,少了些企业家精神。

在以上三点的影响下,北方各省正面临人才和资本都向南方流动的局面。北方不但留不住资本,连人都留不住了。

北方仅有北京、天津、郑州三座城市的人口净流入进入全国前10,其余7城全在南方。

人是用脚投票的动物,哪里经济发达?哪里生活条件好?哪里收入高?人口会自动向这些区域流动。北方人口的流失,恰恰是北方衰落最好的注脚。

山东省贵为北方第一经济大省,GDP排名全国第三。但山东的第三与前两名广东和江苏差距越来越大。

山东GDP输广东1.7万亿,输江苏1.3万亿,显然广东和江苏处于第一集团,山东属于第二集团。

山东省干部感叹说:“江苏渐行渐远,浙江越追越近,发展形势逼人,竞争态势逼人。”

THE END
1.豪车排名揭晓:路虎奔驰奥迪宝马保时捷,你心目中的最爱常规情况下,就路虎品牌现如今的影响力而言,BBA排名高于路虎是基本成立,适用于大部分车型的,在价位相近的前提下,肯定更多人会倾向于选择BBA旗下的车型。但是显然BBA没料到路虎也会玩错位竞争,发现运动版、揽胜星脉这些车型终端跳水,综合优惠近10万,发现运动版裸车最低跌至26万上下,揽胜星脉早就跌破了50万,抛开了https://m.163.com/dy/article/JLB7QQTE0556B2Y8.html
2.中国名牌汽车排行榜根据大数据技术,综合品牌实力、产品销量、用户口碑和网友投票等,评选出了2024年的中国名牌汽车排行榜。其中,国产汽车十大品牌排行榜的前几名包括比亚迪BYD、奇瑞CHERY、吉利汽车GEELY、长安汽车、SAIC上汽等。此外,汽车销量排行榜也是一个参考,例如比亚迪的海鸥和宋PLUS新等车型表现优秀。不过请注意,这些数据仅供参考,请以https://news.yiche.com/baike/5160212.html
3.全国各省豪车销量排名:广东稳坐第一,你家乡排名第几?广东买豪车的一半是外省的! 2022-07-31回复1条回复举报4人 点赞 斯巴达克斯d 广东人口1.3亿,浙江6000万。按密度浙江遥遥领先 2022-07-24回复2条回复举报4人 点赞 运动飞机7x1969 广东稳坐第一,第一经济大省就不一样。 2022-06-19回复5条回复举报7人 点赞 水木丰 日系有豪车吗,要是有的话,广东第一一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109397572707910158
4.全国各省拥有劳斯莱斯数量!排名第一的是北京,拥有886辆劳斯莱斯汽车,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北京市拥有着最多的豪车之一,这并不令人意外。 紧随其后的是浙江,拥有617辆劳斯莱斯汽车。浙江是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杭州市,被誉为“中国硅谷”,吸引了众多企业家和富豪,因此劳斯莱斯汽车数量较多也在情理之中。 https://www.360doc.cn/article/54192271_1124234132.html
5.全国各省5连号豪车曝光有图有真相全国各省5连号豪车曝光 有图有真相 浙G是浙江金华的车牌,5个6的连号车牌让这辆劳斯莱斯身价不菲。 安徽马鞍山的兰博基尼。 又一辆浙江金华的劳斯莱斯。 河北唐山的宾利。 网友几年前拍摄的旧照片。 安徽铜陵的大牛。 福州街头的玛莎拉蒂。 浙江湖州的劳斯莱斯。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010/08/7025986_1547930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