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1:中国汽车行业十大产业政策政策动态

编者按2021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高涨等不利因素影响,中国汽车工业仍凭借其强大的发展韧性,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答卷”。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全年汽车产销2608.2万辆,同比增长3.4%;2022年汽车总销量预计达到2750万辆,增长5.4%。

在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国家政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为此,在岁末年初,通过对行业协会、业内专家意见的收集,梳理出汽车行业年度十大产业政策,以飨读者。

一、乘用车燃料消耗限值: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

2021年2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GB19578-2021)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于202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燃用汽油或柴油燃料、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1类车辆今后一个时期的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是我国汽车节能管理的重要支撑标准之一。标准发布实施是落实《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汽车产品节能减排、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支撑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基础引领

三、零部件再制造规范:明确责任主体、规范生产环节

2021年4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

四、国六排放标准:全面实施、防治污染

五、2021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协同创新、应用牵引

2021年6月28日,工信部发布2021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将深入贯彻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等要求,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注重协同创新、强化应用牵引,持续健全完善汽车标准体系,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六、智能网联汽车规范:道路测试、示范应用

2021年7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

本次修订在道路测试基础上增加了对示范应用的要求,并明确了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测试区(场)的定义,适用范围进一步由限定道路扩展到限定区域,并明确了高速公路可作为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的道路。同时,将地级市纳入可具体制定实施细则并组织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的省、市范畴。

七、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一致性

2021年8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要求加强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升级、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一致性,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八、动力电池管理:高效回收、梯次利用

2021年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

《办法》提出,鼓励梯次利用企业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蓄电池生产及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等企业协议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利用已有回收渠道,高效回收废旧动力蓄电池用于梯次利用。鼓励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参与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

九、自动驾驶分级:统一标准、规范描述

2021年8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GB/T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2年3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遵循的原则、分级要素、各级别定义和技术要求框架,基于驾驶自动化系统能够执行动态驾驶任务的程度,根据在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角色分配以及有无设计运行范围限制,将驾驶自动化分成0级至5级。其中0~2级为驾驶辅助,系统辅助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驾驶主体仍为驾驶员;3~5级为自动驾驶,系统在设计运行条件下代替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当功能激活时,驾驶主体是系统。

十、外商投资准入: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

2021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于2018年取消了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了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

本次修订中,在汽车制造领域,我国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

THE END
1.202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最新政策解析根据观知海内信息网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显示,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受汽车制造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影响。汽车工业提升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先导型产业,https://dongfangqb.com/article/9615
2.政协芜湖市湾沚区委员会——关于提升我县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水平1、建议县政府成立由县直相关部门、县汽车零部件协会组成的“县汽车零部件产业推动小组”,其主要任务是督促落实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措施及其配套政策,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2、县政府要通过开展企业家交流活动,组织企业外出学习考察、听取专家讲座,提高企业家对汽车行业大趋势的研判能力,引导企业关注技术变http://www.whxzx.gov.cn/DocHtml/1331/2017/2/28/11893441108018.html
3.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调研报告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调研报告(2022-2029年)》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172358425685393931
4.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及趋势分析因此,整车市场销量及保有量决定汽车零部件的市场需求量。我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正是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汽车零部件行业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均购买力水平的提高,轿车开始大举进入家庭,汽车零部件行业迎来了大发展http://www.qcgq168.com/car/carnews1029.html
5.2024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前景分析另外,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也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对汽车产业的政策和支持也会对汽车零部件行业产生重要影响。例如,一些国家会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来支持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会通过法规和标准来规范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 此外,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还受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https://www.chinabgao.com/k/qclbj
6.汽车零部件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主要法律法规政策分析(2021年汽车零部件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隶属于“汽车制造业”中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代码为C3670。http://m.news.puyang.pro/yc/1313.html
7.2025年汽车行业年度策略:混动高增,智能化平权,出口稳健汽零行业盈利能力企稳回升,降本增效为应对年降压力主要手段。伴随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下游车企陆续开启价格战,自身盈利压力逐步向 上游供应商传导,汽零行业面临降价风险。在此背景下,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净利率近年来始终保持稳步增长,由2019年的3.9%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 的5.8%,毛利率自2022年以来同样稳中有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27e95a46f538ccf3b0fffb4f50.html
8.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技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该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以下是对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分析:1. 行业概述:汽车零部件行业涵盖了从生产工艺区分的铸造件、锻造件、冲压件、注塑件等,至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如发动机组和电子控制系统https://xueqiu.com/7103504788/30065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