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0亿元、25.08亿元和21.96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6亿元、-2.75亿元和1.18亿元,起伏波动较大。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扣非后净利润0.5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其中Q2单季0.80亿元,MIM业务明显回暖。
单位:万元
(1)MIM零部件及组件
2021年至2023年,公司MIM零部件及组件收入分别为18.87亿元、16.93亿元和14.5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4.3%、67.5%和66.1%,对公司毛利贡献分别为83.3%、70.9%和76.3%,构成公司第一大业务。
公司深耕MIM行业近二十年,于2021年11月荣获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MIM技术工艺在制备三维造型复杂、组织结构均匀、性能优异的近净成形零部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受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智能手机渗透率趋于饱和等因素影响,近三年手机销量略显低迷,根据IDC数据,2022年及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1亿部和11.7亿部,连续刷新十年来最低的出货量。终端客户销量不及预期传导至产业链上游,对公司销售额产生负面影响。公司抓住折叠屏手机、钛合金中框手机等高端新产品的契机,配合客户需求,实现MIM在新产品的应用。2021年至2023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0.22%、23.35%和33.99%,企稳回升。
(2)传动、散热类组件及其他
2021年至2023年,公司传动、散热类组件及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1.05亿元、3.20亿元和4.06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为4.1%、12.8%和18.5%,成为公司增速最快的业务。
公司依托自身的MIM技术优势,向产业链下游拓展,为客户提供精密转动结构(如手机折叠屏转轴)、精密传动结构(如扫地机、洗地机驱动模组)和散热产品(包括热管、VC、模组)。
在精密转动结构产品方面,公司是目前少数顺利切入精密转动结构产品市场并有量产经验的内资企业,已为多款折叠屏手机量产铰链产品。未来随着客户需求增长,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3)精密塑胶零部件及组件
2024年,瑞点精密继续深耕汽车业务,产品品类从原先传统内饰件拓展为带电机驱动、桌板类等更复杂工艺的产品。
(4)终端产品
插一句安特信背景。2021年3月,公司现金1.8亿元收购安特信60%股权,约定2020至2022年累计业绩承诺7,200万元,实际为-1.12亿元,安特信原股东应补偿上市公司4.61亿元,还剩3.64亿元尚未支付。公司已与原管理团队积极协商补偿事项。合并当年确认的1.30亿元商誉分别于2021年至2023年计提减值,对今年损益无影响。
研发投入方面,2021年至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76亿元、1.97亿元和1.8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31%、7.85%和8.23%。作为一家中小型企业,公司研发开支实属中上游了。
费用控制方面,2021年至2023年,公司管理费用及销售费用合计分别为2.21亿元、2.45亿元和1.98亿元,员工人数分别为3,797、3,718和2,989。
整体而言,公司几乎布局了每一个热点领域,如充电桩、汽车内饰、机器人、液冷模组、折叠屏手机、TWS耳机、VR/AR,从好的方面看,多元化的视角有助于公司快速捕捉不同行业的新动态、新趋势和新机会,各板块可以共享客户资源;但从另一面看,每一个板块都需要投入较大的资源禀赋,牵扯太多易导致管理层顾此失彼,特别是消费电子行业竞争激烈,需要在某一个方面极其突出才能站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