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18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codeforplatformscreendoorsystemofurbanrailwaytransitCJJ183-2012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4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83-2012,自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1.6、4.4.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8月23日

前言

1总则

2术语

2.0.1站台屏蔽门platformscreendoor设置在站台边缘,将乘客候车区与列车运行区相互隔离,并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有全高、半高、密闭和非密闭之分。简称屏蔽门。2.0.2应急门emergencyescapedoor当列车门与滑动门不能对齐时,供疏散的门。2.0.3端头门platformenddoor设置于屏蔽门两端进出轨行区的门。2.0.4门机doormechanism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机构。2.0.5门控器doorcontrolunit就地对门机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2.0.6就地控制盘platformscreendoorslocalcontrolpanel用于控制单侧屏蔽门的控制装置。2.0.7中央控制盘platformscreendoorscentralcontrolpanel一个车站的屏蔽门控制中心,包括监视设备、单元控制器。2.0.8就地控制盒localcontrolbox就地控制单樘滑动门的控制装置。2.0.9紧急控制盘platformscreendoorsemergencycontrolpanel紧急情况下控制单测屏蔽门的装置。2.0.10推杆锁pushbarlock在轨道侧直接手动打开应急门,在设备区直接手动打开端门的装置。

3屏蔽门系统设计3.1一般规定

3.1.1在设计载荷的作用下,门体结构应符合限界的规定。3.1.2屏蔽门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的原则。3.1.3屏蔽门系统应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3.1.4屏蔽门系统的设置方式、控制模式宜与土建、信号和通风空调等系统相结合。3.1.5屏蔽门门体不应作为防火隔离设施。3.1.6车站站台屏蔽门区域不宜设置土建结构变形缝。3.1.7屏蔽门结构在跨越变形缝时应做特殊设计。3.1.8在正确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门体结构设计寿命不应小于30年。3.1.9在正常运营条件下,屏蔽门的故障不应造成滑动门自动打开。3.1.10屏蔽门系统的运行强度应按每天运行20h、每90s开关1次进行设计,应能常年连续运行。3.1.11屏蔽门应设置在车站有效站台长度范围内,以有效站台中心线为基准向两端布置。屏蔽门门体部件在任何运动状态下不应超出单侧站台屏蔽门纵向设计范围。3.1.12屏蔽门系统应符合列车编组及运营模式的需要。

3.2设计要求

4屏蔽门系统基本构成4.1门体结构

4.1.1门体结构宜主要包括滑动门、应急门、端门、固定门、顶箱、门槛、上部支撑结构(全高屏蔽门)和固定侧盒(半高屏蔽门)。4.1.2滑动门与列车客室门在位置和数量上均应对应。4.1.3滑动门的净开度应根据列车的停车精度,不应小于列车客室门的净开度。端门的活动门的最小净开度不应小于900mm。4.1.4全高屏蔽门的滑动门、应急门、端门和活动门的净高度不应小于2.0m,半高屏蔽门的所有门体高度不应小于1.2m。4.1.5单侧站台的应急门设置数量不应少于两处,站台每端至少应设置一处。4.1.6滑动门、应急门和端门必须能可靠关闭且锁紧,在站台侧必须能使用专用钥匙开启,在非站台侧必须能手动开启。4.1.7门体可由框架和玻璃面板等部件组成。框架外包材料宜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玻璃面板应选用通透性好、强度高的安全玻璃,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GB15763.2的要求。玻璃应进行均质处理。4.1.8屏蔽门与车站土建结构的连接部分应具有三维调节功能,使屏蔽门安装后能适应车站土建结构出现的不均匀沉降。4.1.9屏蔽门系统在站台侧应能方便更换及维修。4.1.10端门的开启在小于90°时自动关闭,在不小于90°时应在90°保持定位。

4.2门机

4.2.1滑动门驱动电机的功率应保证滑动门在设计载荷作用下可正常开关。驱动电机的绝缘等级应为F,防护等级不应小于IP54。4.2.2传动机构宜采用皮带传动、螺旋副传动或齿轮副传动。4.2.3当环境温度在25℃时,传动机构的运行最高温升不得超过60K。4.2.4门机内零部件的安装应有防松和减振措施,且应能在站台侧方便更换、调整及维修。4.2.5屏蔽门系统内各电气部件的防护等级应满足现场环境的使用要求。4.2.6门机的设计寿命不应小于10年。

4.3监控系统

4.4电源系统及接地

5工程样机检测5.1工程样机组成

5.2工程样机测试试验

5.3工程样机测试见证及试验签署

5.3.1工程样机测试见证及试验签署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CJ/T236的规定。

6安装与验收6.1设备进场检查

6.1.1随机文件应包括下列资料:1产品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2装箱单。6.1.2设备零部件应与装箱单内容相符。6.1.3设备包装应完好,外观不应存在明显的破损。6.1.4设备进场检查应填写设备进场验收记录表,并宜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6.2控制基标交接检验

6.2.1安装前应进行轨道控制基标点的现场确认,交接应有完整的签字记录。6.2.2每侧站台屏蔽门安装应设置轨道中心线、有效站台中心线及不少于3个轨道控制基标点。6.2.3控制基标交接检验应填写控制基标交接记录表,并宜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6.3测量及交接检验

6.3.1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电源开关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符合屏蔽门系统的过载保护能力;2)应能从屏蔽门设备房入口处方便地接近。2接地端子装置应完整。3屏蔽门安装区域应符合下列规定:1)土建结构应符合施工图限界尺寸;2)土建结构应符合施工图净空尺寸;3)屏蔽门安装的土建预埋件或预留孔洞定位尺寸应符合设计施工图要求。6.3.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屏蔽门设备房应符合下列规定:1)屏蔽门供电电源应按一级负荷供电;2)屏蔽门设备房内应设有电气照明,地板表面上的照度不应小于200lx,并应在靠近入口的适当位置设置照明开关装置;3)屏蔽门设备房内应设置电源插座;4)屏蔽门设备房内应通风良好;5)人员应能方便地进入屏蔽门设备房;6)电源零线和接地线应分开。屏蔽门设备房内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7)设备房常年温度不应超过30℃;8)空调送风口不应设置在屏蔽门设备正上方。2屏蔽门设备房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及防啮齿类动物措施。6.3.3测量及交接检验应填写土建交接检验记录表,并宜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

6.4工程质量验收

7运营、保养与维护7.1屏蔽门系统日常运行使用

7.1.1屏蔽门日常运行使用宜包括日常操作、巡视、紧急情况下操作和故障应急处理。7.1.2应根据各种运营模式下的工况合理选用屏蔽门的控制方式。7.1.3当屏蔽门发生故障时,应按先通车后修复故障原则处理。7.1.4运营部门应建立屏蔽门系统日常巡视机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日常使用巡视:应对屏蔽门系统的日常直观状态进行实时监视、状态确认及故障报修,每日运营前对屏蔽门进入正常运行状态进行确认。2设备运行巡视:应通过观察设备运行特征,发现异常状态、故障信息,及时恢复正常,避免故障后维修。

7.2屏蔽门设备计划检修

附录A设备进场验收记录表

附录B控制基标交接记录表

附录C土建交接检验记录表

附录D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附录E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附录F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本规范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3《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GB15763.24《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CJ/T236

CJJ183-2012条文说明制订说明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技术规范》CJJ183-2012,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8月23日以第1449号公告批准、发布。本规范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建设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技术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做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1.0.1说明制定本规范的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作为地铁、轻轨等系统重要的机电设备,其总装配是在施工现场完成,屏蔽门安装工程质量对于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至关重要。目前,国家或行业尚没有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的工程设计和验收规范,不利于今后站台屏蔽门系统安装工程技术的规范和发展。因此,本规范的制定,在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减少质量纠纷、保证站台屏蔽门系统产品正常使用、延长站台屏蔽门系统使用寿命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1.0.2本规范的适用范围。1.0.3对于在既有建筑上加装屏蔽门系统,一般原车站结构没有考虑屏蔽门系统安装后的负荷情况,因此应对原有建筑结构,如站台板、中板的强度进行复核。1.0.4本条文是保证站台屏蔽门系统安装工程顺利进行,确保车站结构安全以及屏蔽门系统安装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3屏蔽门系统设计

3.1一般规定

3.2.1~3.2.6,3.2.8~3.2.10涉及屏蔽门系统重要的技术参数和安装质量要求,对于屏蔽门的正常可靠运行和保证乘客安全至关重要。3.2.7平均无故障次数指标综合了广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投入运营后的屏蔽门系统的故障率、运营人员的维修强度、产品性能指标进行确定的。60万个平均无故障周期是从系统角度进行的定义,故障指“退出运营的情况”。通过下式计算平均无故障次数。

4屏蔽门系统基本构成

4.1门体结构

4.1.1此为站台屏蔽门系统最基本的结构要求,否则无法保证屏蔽门系统的正常运行。4.1.4全高屏蔽门可采用全封闭或半封闭形式,全封闭全高屏蔽门上、下部均与车站结构有连接,半封闭全高屏蔽门仅下部与车站结构有连接。为保证地铁的方便运营,全高屏蔽门开门高度及宽度必须大于车辆门的高度及宽度。半高屏蔽门仅下部与车站结构固定。为保证乘客安全,综合考虑乘客身高情况,其最低高度不得低于1.2m。4.1.5应急门的设置数量依据目前国内地铁线路屏蔽门系统的设置情况考虑确定。从安全性考虑,每侧站台应急门数量宜与列车远期编组数相适应,以便乘客在需要通过应急门进出列车车厢的时候可以更加便捷,可以减少在车内行走的距离从而快速离开车厢。4.1.6滑动门、应急门和端门应能可靠关闭且锁紧是为确保屏蔽门系统在站台边缘形成的隔离屏障安全可靠,保证行车和乘客的安全;专用钥匙的开启是为防止非工作人员开启屏蔽门;手动开启是指滑动门采用手动解锁装置或应急门和端门采用推杆锁方式开启屏蔽门,保证人员的疏散和通行。

4.3.2此条指对应整侧屏蔽门的控制优先级,而不是对应每道滑动门的控制优先级。4.3.3由于每条地铁线路的运营模式存在差异,屏蔽门必须适应该工程的运营模式,比如短车编组和长车编组混跑、无人驾驶模式、有人值守的全自动驾驶模式、与信号系统的不同接口方案以及其他个性要求等。

4.4.1屏蔽门系统属于重要设备,与行车及乘客疏散有直接关系,其电源系统须设置为一级负荷,电源配电箱双进线,同时为确保供电中断情况下乘客的紧急疏散,还须设置后备电源。为保证屏蔽门的状态在失电情况下能够监控,保证控制系统后备电源的独立性,控制系统及驱动系统后备电源应分开设置。4.4.3门体开关3次是指能保证列车停车在站台上时,至少能保证一列车的乘客疏散完成后,后备电源仍然能够使屏蔽门处于关门状态。4.4.8屏蔽门系统设备分别安装在站台边缘和屏蔽门设备房内,如屏蔽门门体与轨道进行等电位连接,两者应有不同的接地系统。屏蔽门设备房内的所有设备应可靠接地,站台边缘的设备还应视列车供电及回流方式设计保护乘客的措施,避免发生不安全的情况。4.4.9此处指采用四轨供电的情况。

5工程样机检测

5.1工程样机组成

5.1.1样机是屏蔽门系统的最小功能单元,需包含所有可被测试部分。在样机测试过程中,端门不参与结构测试。

6安装与验收

6.2.1原则上要求轨道完成铺设后,以轨面及轨道中心线为基准进行屏蔽门安装。轨道的控制基标和站台中心线是屏蔽门安装时高程、里程及垂直轨道方向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屏蔽门以站台中心线进行对称安装,在三维方向均有严格的尺寸和限界要求。因此,屏蔽门的安装必须以轨道控制基标点和站台中心线作为放线、安装和验收的基准,而提供3个控制基标点是为了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互相验证基标点的准确性。

6.3.1主控项目:是指关键项目,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硬性规定的项目。6.3.2一般项目:是指次关键项目,影响表面质量,观感的项目。

6.4.115000次运行检测是为了加快屏蔽门门机等运动结构的磨合,及检测一侧屏蔽门系统同时运行的可靠性。屏蔽门的5000次运行检测需要连续运行,频率宜按照每分钟3~6次循环(开门、关门各一次为一个循环)。当出现运行故障,5000次运行检测应重新开始测试。

7运营、保养与维护

7.1屏蔽门系统日常运行使用

巡视是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车务工作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运行的外观表征信息(例如操作状态指示灯、人机界面显示信息等)、每日投入运营使用前的设备状态、设备各组成部件运行内在信息(例如设备散热及温升状态、电源负载率、监视系统信息记录)和设备运行环境是否正常进行确认。一般分为日常使用巡视和设备运行巡视。

计划检修是屏蔽门维修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的构成部件,编制检查计划,以一定的检修间隔期,组织维修人员对设备各种构成部件进行预防性修理。

这是我看到了最好用的一个建筑施工竣工验收统一用表网站,不光让提供企业级资料的统一监管,而且提供大量的免费资料,已经购买了此公司的模板,使用还可以,只是操作培训方面需要加强,不然有很多功能都不知怎么使用?

范例不错,但有些范例的填写数据太少了些,希望可以改进。

如果有培训视频就好了,每个省出的统表都不一样,都不知什么使用,关键还是培训要跟上。

如果购买了,在工程中使用不知是否方便,真的能在手机上,在工地上方便的编制表格吗?

感觉还可以,但有些表格是要购买才可以查看的,并没有全部免费啊。

提供填写说明和填表范例很有价值,在手机和电脑上都可以查看,非常方便,真的是随时随地使用的。

资料很有用,而且结构清晰,表格规范,关键是的可以免费使用,华软公司真是良心公司啊!

THE END
1.工程原材料设备器材等进场报验单经管文库(原现工程原材料设备器材等进场报验单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517278-1-1.html
2.参考资料001表B.0.1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表.zip资源【标题解析】标题"参考资料-001-表B.0.1 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表.zip"指的是一个压缩文件,其中包含了与设备材料进场检验相关的参考资料。"001"可能是一个序列号或者分类标识,"表B.0.1"则可能是一个特定的表格编号,用于区分不同的检验表格或流程。"设备材料进场检验"是核心主题,涉及到施工管理、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的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61141142/80118879
3.表B.0.1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表.doc文档全文预览工程变更单(其他表格)接地电阻测试验收表 材料、设备产品验收放行清单开工报告 现场签证单工程联系单 三级动火许可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2 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表技术核定单 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竣工报告 单位工程竣工核验证明书工程一般质量事故报告表装饰工程测量放线复核单表B.0.1 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表竣工电气通电记录表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608/8137132045002027.shtm
4.《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25个工作用表符合要求:经查验,上述测量计量器具/试验设备的定检报告合格、有效,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同意在本工程中使用。 监理:经检查上述工程设备符合要求,准许进场,同意使用。 B.0.5工程控制网测量/线路复测报审表 符合要求:经查验(抽查检测),该工程控制网(线路复测)测量依据有效,测量数据记录准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意使用。https://www.360doc.cn/article/30502308_1117478167.html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62019法律法规7 系统调试结束后应编写调试报告,施工单位、设备制造企业应向建设单位提交系统竣工图、材料设备及配件进场检查记录、安装质量检查记录、调试记录及品检验报告、合格证等相关材料。 2.2 材料、设备进场检查 2.2.1 材料、设备及配件进入施工现场应具有清单、使用说明书、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国家法定质检机构的检验报告等文件https://www.xfx119.com/lzBdzl/detail?levId=2303&isZdkd=0
6.《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6. 对防烟排烟系统的进场检验和构件安装做出了规定。 7. 对防烟排烟系统的单机调试和联动调试等做出了规定。 8. 对防烟排烟系统的验收材料和验收方法做出了规定。 9. 对防烟排烟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做出了规定。 在本标准附录中给出了计算所需的不同火灾规模下的排烟量表,提供了质量管理和工程验收所需的表格。https://www.hnld1686.com/info/2481
7.《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JGJ/T44020184 设备材料进场检验应已合格并应满足要求; 5 施工现场应具有供电条件,应有储放设备材料的临时设施。 6.1.3 新风系统工程中的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经监理单位验收及认可签证。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应符合本标准 附录B 第B.0.1条和第B.0.2条的规定。 6.1 一般规定 https://www.lanfanglian.com/gfxq/155
8.资中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L×B×H=70.8×52.3×6m 座 1 钢混 3 鼓风机房 L×B×H=16.4×8×5.4m 座 1 钢混 4 加药间 L×B×H=18×6×5.1m 座 1 钢混 表5 主要新增、更换设备材料表 沉淀池提升泵站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 编号 名 称 规 格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潜水泵 Q=800m3/h,扬程H=9http://zz.njztb.cn/TPFront/infodetail/?infoid=a64e7433-1b35-4b5e-8223-56565b452080&categoryNum=009001001
9.《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项目监理机构每日对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及施工进展情况所做的记录。 【条文说明】监理日志是项目监理机构在注: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表B.0.1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资金、劳动力、材料设备等资源供应计划与进度计划基本衔接;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及采用的技术措施基本符合相关http://www.zhengdapengan.com/2016/05121154.html
10.福州市长乐区长限生态补水泵站工程设备及安装采购项目附件②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提供“具备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专项证明材料”的,投标人可不提供本声明函。 (7)参加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声明 ①重大违法记录:指投标人因违法经营受到刑事处罚或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根据财库〔2022〕3号文件的http://zfcg.fuzhou.gov.cn/upload/document/20220704/3d3e292a86194601bf18f0db30b6d9f6.html
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3.0.24 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可按本规范附录A各相应记录表填写。 4 砌筑砂浆 4.0.1 水泥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 http://www.lzcq.cn/news/357.html
12.2008:附录B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注册消防工程师摘要:本文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附录B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内容详情如下,如需查看更多消防工程师消防规范标准,敬请关注希赛网消防工程师频道。 B.0.1 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监理工程师(建设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进行验收,并https://www.educity.cn/xfgcs/1951457.html
13.暖通工程师基础知识(全文)1、材料、设备采购过程资料控制:厂家资质、产品检验合格证(留意检验合格证的检验产品的品种、规格、型号,强夯施工有效期限)、出厂合格证,复印件追索标注;确定样品。 2、材料、设备进场验收:材料、设备进场时施工单位有关职员做好外观及内在产品质量验收,(包括规格型号、数目、包装),有样品的进行比较。 https://www.99xueshu.com/w/rmzzqi7eisft.html